问题

为什么很少有人愿意加入优惠券的群?

回答
这个问题,我琢磨了好久。一开始我以为这事儿特简单,不就是分享点省钱的法子嘛,谁不喜欢占便宜啊?可现实情况是,我拉一堆朋友进群,没几天就没啥动静了,最后好多人都退了。后来我观察了下自己,也问了问别人,才发现,这事儿没那么简单,背后有好多我们没细想的门道。

首先得说,信息爆炸的时代,谁都有点“选择困难症”。现在网上打折、促销、优惠券满天飞,淘宝、京东、拼多多,加上各种小程序,想买点啥都能找到一堆优惠。你自己动动手搜一搜,指不定比群里发的还全,还精准。优惠券群呢,就像一个大集市,啥都有,但也啥都乱。你想买个耳机,群里可能瞬间冒出几十条关于耳机的优惠信息,从不同品牌到不同平台,看得你头晕眼花,最后反而不知道哪个才是最适合自己的,甚至可能因为眼花缭乱错过了真正的好优惠。

其次,“好东西”的定义,每个人都不太一样。优惠券群里分享的大部分是打折的商品,但“打折”不等于“需要”。很多时候,群里分享的商品可能正是你根本用不上,或者看了就觉得“哦,原来有这东西,但好像跟我关系不大”的。而且,很多优惠券是需要你花时间去领、去凑单、去研究才能用上,比如满减、特定品类券、新人券等等。如果这件打折的商品本身就不是你心仪的,你为了那点折扣去费那个劲,是不是有点得不偿失?就像你明明想吃饺子,结果群里天天有人分享包子打折的信息,就算再便宜,你也不一定会去买。

再者,信任度这玩意儿,是需要时间来培养的。你有没有发现,很多人对来自陌生人或者缺乏辨别力的群组里的信息,都会天然带点戒备?优惠券群里充斥着各种链接,有时候链接本身就有风险,或者点进去是一个你完全不认识的商家。如果群主或者管理员没有一个清晰的辨别能力和信誉背书,大家很难放心地去点击这些链接。万一买到假货、劣质品,或者信息被泄露了,那可就得不偿失了。久而久之,大家就会觉得,与其冒着风险去群里找优惠,不如去自己熟悉的平台,或者直接掏钱买正品,省心。

还有就是“人情味”和“价值感”的问题。我们加入一个群,除了信息,也看重这个群能不能提供一些额外的价值。比如,是不是有很多专业的推荐?有没有一些能帮你省时省力,直接告诉你“这个最划算”的导购?或者这个群的氛围特别好,大家交流购物心得,互相推荐好东西。而很多优惠券群,说白了就是机械地复制粘贴信息,没有太多的人情味,也没有什么深度内容。你进去了,可能只是看到一堆链接,自己还得一个个点开去研究,这种感觉就像是在一个信息超市里站着,虽然商品琳琅满目,但没人给你指路,你自己还得忙活半天。久而久之,大家就会觉得这个群存在的意义不大,加入进去也没啥意思。

最后,用户的“习惯性”也是一个大因素。很多长久以来习惯在某个平台购物,或者习惯了某些固定的信息获取渠道的人,很难因为一个优惠券群就改变自己的消费习惯。就像你习惯了用微信支付,可能别人跟你说支付宝有什么什么优惠,你一开始可能听听,但真要让你去下载APP,去研究使用方法,可能就觉得有点麻烦了。除非这个优惠力度真的大到让你无法拒绝,否则很多人宁愿维持原有的舒适区。

总而言之,优惠券群虽然听起来是“省钱利器”,但要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竞争激烈的时代,真正留住用户,并且让用户觉得有价值,是需要做很多功课的。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分享优惠信息那么简单,更需要的是信息筛选的专业性、对用户需求的理解、建立信任、提供独特价值,以及一些运营上的巧思。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打动那些“精打细算”但也“怕麻烦”的消费者们。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这种群基本都是骗人的。至少实际与宣传严重不符。

宣传的时候各种P图几块钱几十块钱就能买到一大堆好东西。

进去之后发现群主分享的都是一些低质量的商品,当然价格也不高。

基本就是拼多多的水平,看到价格的时候很心动,买回来之后就长期吃灰。

群主佣金拿到手软。

对于知乎上任何一个往回答里塞羊毛裙/捡漏群小卡片的答主,直接拉黑就对了。

没有任何特殊情况。


这些群主的P图水平很低,甚至还有点喜欢偷工减料。

真那么多羊毛?为什么还好几份文案都用同一张图?

想忽悠人就麻烦您花点钱找个水平高的人好好P一下图。

京东和淘宝/天猫的字体是不一样的难道你们不知道么?

拿最明显的数字“3”举例。

京东的数字3 ↓↓↓

淘宝的数字3 ↓↓↓

挂着京东的界面,价格是淘宝的字体,自己看着不尴尬么?

而且有些答主的点赞数量也很有料,

最近在长期跟踪举报一位羊毛裙的答主,发现他的回答赞同数越来越少,而且是断崖式下跌,从202一直降低到60多。什么意思?只有知乎通过后台发现有刷赞情况出现并封号/禁言违规账户的时候,才会出现这种点赞数断崖式下跌的情况。

剩下的那60多个赞估计也是刷的,只不过还没被识别出来而已。

为了避免给这种虚假广告引流,链接我就不放了。

各位有兴趣可以长期蹲一位答主的广告回答,看看会不会有这种情况。

最后,各位看到“回答里塞羊毛裙/捡漏群小卡片”的答主,记得反对+拉黑,至少把这些低质量的回答踩下去,减少虚假广告的曝光也是有用的。

举报回答一般没有用,还影响自己的举报采纳率,不介意的可以试试,我一般是直接举报账号。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我琢磨了好久。一开始我以为这事儿特简单,不就是分享点省钱的法子嘛,谁不喜欢占便宜啊?可现实情况是,我拉一堆朋友进群,没几天就没啥动静了,最后好多人都退了。后来我观察了下自己,也问了问别人,才发现,这事儿没那么简单,背后有好多我们没细想的门道。首先得说,信息爆炸的时代,谁都有点“选择困难症”.............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普遍且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似乎更倾向于追逐演艺圈的光鲜亮丽,而对科学探索的兴趣相对较低?这背后是一个复杂的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一、 社会价值观与文化导向的演变: “流量为王”与“名利至上”的文化氛围: 现代社会,尤其是网络时.............
  • 回答
    这事儿啊,你别说,身边还真不少这样的例子。明明嘴上说着主机游戏太贵了,动辄几百块一张碟,可转头手游、页游里,那氪金数字一跳,比主机游戏本体价格还高,眼睛都不带眨一下的。这背后嘛,可不是单纯的“钱多人傻”能解释的,里面门道可多了。1. 体验的“门槛”与“即时满足”:首先,得承认主机游戏那个“门槛”是有.............
  • 回答
    你这个问题触及了一个挺有意思的社会现象,就是中国很多年轻人对 IJN(旧日本帝国海军)表现出相当的兴趣,甚至可以说是“愿意去了解”。这事儿乍听起来有点儿让人费解,毕竟 IJN 在历史上和中国之间有着复杂且痛苦的联系。但仔细想想,这背后其实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而且年轻人的关注点和视角也跟父辈们可能不.............
  • 回答
    “躺平”“佛系”这些词汇这两年没少出现在社交媒体上,它们代表着一部分年轻人在面对就业、生活压力时,选择了一种更为消极或者说是“低欲望”的态度。这并非单一因素造成的,而是社会变迁、经济压力、教育观念、文化影响等多种力量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现象。要理解为什么会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不那么拼”的生活方式,甚.............
  • 回答
    很多人在面对从Steam转向国内蒸汽平台这个问题时,会犹豫不决,甚至选择继续留在Steam。这背后既有对固有习惯的留恋,也有对新平台潜在风险的担忧,更有对留在原平台的“好处”的考量。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件事,尽量说得详实些。为什么大家不愿意从Steam“跑路”?这就像你习惯了一家开了几十年的老字.............
  • 回答
    你这个问题触及到了一种挺普遍的现象,也挺耐人寻味的。有时候我们看一个人,特别是看女孩子,总会不自觉地用外貌、才华这些外在的、显性的标准去衡量。但现实往往比我们想的要复杂,有些女孩子,确实不是那种一眼就让人惊艳的“校花级”人物,能力也不是特别突出,好像没什么特别的闪光点,可偏偏就能吸引到不少男生,并且.............
  • 回答
    粉丝愿意为流量明星花钱,但其电影票房难以突破十亿大关,这一现象背后涉及复杂的市场逻辑、观众心理和行业规律。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矛盾现象: 一、粉丝消费与电影票房的错位:两个不同的消费场景1. 粉丝消费的性质 粉丝的消费主要集中在偶像的周边产品、演唱会、社交媒体互动、代言商品等,这些消.............
  • 回答
    在中国,确实存在相当一部分居民不愿意缴纳物业费的情况,这背后涉及的原因复杂多样,并非单一因素能够概括。要深入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剖析:一、 物业服务质量与期望的落差这是最直接也是最普遍的原因。很多业主认为,自己辛辛苦苦交纳的物业费,并没有换来与之匹配的服务。这种落差体现在: 基础服.............
  • 回答
    走在路上,确实会发现环卫队伍里,长辈们的身影格外突出。这事儿,说来话长,也挺让人心疼的。首先,为什么老年人多?这背后有几个层面的原因。1. 观念和就业选择的变迁: 传统观念下的“稳定”与“体面”: 在过去,环卫工作虽然辛苦,但相对稳定,有单位管吃住(或者有社保),工资不高但旱涝保收。对于一些家庭.............
  • 回答
    刘邦和刘备,这两位响当当的历史人物,在咱们现代人看来,确实有不少地方让人皱眉,甚至觉得“不像话”。可偏偏,他们俩当年都能笼络人心,聚集起一帮忠心耿耿的追随者,这事儿就挺耐人寻味的。别以为这是什么“领导力秘诀”那么简单,背后是时代洪流、个人魅力,还有咱们现代人视角和当时社会环境的巨大差异在作祟。首先,.............
  • 回答
    杀猪盘之所以屡屡得手,导致大量女性受骗,其根本原因在于其 高度精准的心理操纵和对人性弱点的深刻洞察。它并非依靠复杂的骗术,而是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步骤,一步步将受害者推入陷阱。以下将从多个维度详细阐述其套路以及女性受骗的原因:一、 杀猪盘的精巧套路解析:1. “选猪”——精准定位猎物: .............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普遍。我们身边常常能看到这样的现象: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喝奶茶时大手一挥,一杯动辄二三十元,眼睛都不眨一下;可到了看剧充会员这事儿上,却像是在算经济账一样,犹豫再三,总觉得“不值”。这背后,其实藏着年轻人消费观念和价值判断的微妙变化,掺杂着他们当下的生活状态、对即时满足和长期价值.............
  • 回答
    姑娘,我特别理解你心里这股劲儿。结婚是一件人生大事,彩礼这事儿吧,确实牵扯到方方面面,也挺让女孩子迷茫的。我尽量跟你说说,为什么有些男生,或者说一些家庭,在结婚时会不愿意给彩礼,希望能帮你想得更明白点。首先,我们得承认,彩礼这东西,在中国传统里一直存在。它不仅仅是钱,很多时候还代表着男方对女方家庭的.............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了当下社会一个挺普遍的现象,也挺复杂,不能简单地用一两句话概括。为什么有些人选择“混日子”,而不是去找一份稳定的工作?这里面可能有很多层原因,我们不妨从几个角度细细聊聊。一、 对“工作”的固有认知与现实的落差首先,很多人心里对“工作”的定义,可能和现实中的工作不太一样。 理想化与现.............
  • 回答
    关于周深是否“不愿正视自己有很多女友粉”这个说法,其实是一个挺微妙的问题,得从几个方面来看待。周深本人公开的形象和言论,以及大众对他的认知,都能提供一些线索。首先,我们得明白“女友粉”这个概念。它通常指的是一种粉丝群体,她们对偶像抱有超越一般欣赏的喜爱,带有一定程度的“情感投射”和“恋人幻想”。这种.............
  • 回答
    .......
  • 回答
    班里有个同学,大家都叫她小雅。小雅人挺好的,学习也认真,但她有个小小的烦恼,就是身上有股味道,有点像狐狸尾巴露出来的那种,大家都委婉地称之为“狐臭”。这味道可不是闹着玩的,尤其是在教室这个相对密闭的空间里。刚开始的时候,大家可能只是稍微皱皱鼻子,觉得有点怪怪的。但时间久了,大家就有点受不了了。上课的.............
  • 回答
    昨天傍晚,我正坐在公园的长椅上,心情糟透了。刚结束了一个耗时几个月的项目,结果却不如人意,团队成员之间的矛盾也到了无法调和的地步。感觉自己像个失败者,整个世界都黯淡无光。我漫无目的地看着公园里的人们。一对年轻情侣依偎着散步,偶尔低语几句,脸上洋溢着幸福。一个老爷爷坐在不远处的角落,手里拿着一本泛黄的.............
  • 回答
    说实话,文明系列游戏开局的时候,大家最爱聊的无非是哪个文明“远古开局牛逼”,哪个奇观早早摆在那里,能让玩家在早期滚雪球。但要是你仔细回想一下,除了早期那点事儿,后面到了中古、工业、现代甚至未来时期,大家好像就没那么热衷于讨论“开局”本身了。这事儿细琢磨起来,还挺有意思的,我给大伙儿掰扯掰扯为啥。1..............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