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英前高官称英国禁止华为设备系迫于美国压力,外交部对此作出回应,这透露了哪些信息?

回答
英国前高官的言论以及中国外交部的回应,为我们理解英国禁止华为设备这一事件的背后原因及其地缘政治影响提供了几个关键层面的信息:

1. 英国前高官的言论透露的信息:

揭示了英国决策的非技术性因素: 前高官的说法直接挑战了英国官方先前关于出于国家安全考虑禁止华为设备的公开理由。他暗示,即使英国内部评估可能认为华为设备在技术上是安全的,但最终的禁令是屈服于外部压力,尤其是来自美国的压力。这表明政治和外交因素在这一决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甚至可能超过了技术评估本身。
暗示了英国在处理对华关系上的自主性受限: 这位前高官的言论可能暗示英国在与中国这样的大国打交道时,其外交政策和国家战略的制定,在多大程度上能够独立于其主要盟友(特别是美国)的影响,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这可能反映出一种“联盟政治”下的无奈,即在某些关键议题上,为维持与盟友的关系,需要做出妥协。
可能带有一定的“吹哨人”性质或“事后诸葛亮”的味道: 能够说出这样一番话的前高官,很可能在决策过程中曾有不同意见,或者认为该决策并非最佳选择。这种言论可能是在他离开公职后,为了表达自己的观点、纠正历史记录,或者引发公众对相关决策过程的讨论而发表的。
反映出英国国内对“亲美”政策的反思: 这种言论也可能在英国国内引发关于是否过度依赖美国、以及“五眼联盟”等情报共享机制对英国自主决策的影响的讨论。

2. 中国外交部的回应透露的信息:

“点名”式的指责与政治立场的强化: 外交部通常不会无的放矢,当其对特定言论作出回应时,往往意味着该言论触及了其核心关切点。通过引用英国前高官的言论,中国外交部试图“坐实”其一直以来的论点:美国利用国家机器打压特定中国企业,并强迫盟友一同行事。
将英国的决定定性为“政治操弄”而非“技术问题”: 外交部的回应重点在于强调这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美国的地缘政治战略和贸易保护主义的体现。这有助于中国在国际舆论上将此事件描绘成美国霸权主义和不公平竞争的证据。
呼吁国际社会警惕美国的“长臂管辖”和“政治胁迫”: 通过支持和引用前高官的说法,中国外交部旨在向其他国家传递一个信息:即美国可能会利用其影响力来迫使其他国家限制与中国企业合作,并以此为借口,警示其他国家提防类似情况的发生。
再次强调中国企业在遵守国际规则方面的努力: 外交部通常会同时辩护中国企业,强调其在遵守当地法律法规、保障数据安全方面的承诺。这是一种“攻防兼备”的策略,既攻击对方的动机,也为自身企业辩护。
可能意在动摇英国国内对相关政策的共识: 通过放大和引用前高官的言论,中国外交部也可能希望在英国国内引发更多关于此决策合理性的辩论,甚至动摇英国政府在华为问题上的立场,或者至少让英国在未来处理类似问题时更加谨慎。
将事件与中美科技竞争联系起来: 这种回应也进一步将英国的禁令置于更广泛的中美科技竞争背景下。中国认为,美国此举是为了遏制中国在关键技术领域的崛起,而英国的配合则被视为美国战略的一部分。

综合来看,这些信息揭示了几个关键点:

地缘政治的深层影响: 华为的遭遇不仅仅是一个企业与国家之间的技术安全问题,更是中美两国在科技、经济和地缘政治领域竞争的缩影,并对其他国家如何在大国竞争中站队产生了深远影响。
盟友关系的张力: 英国作为美国的盟友,在处理对华关系时,如何在维护自身国家利益、经济利益与维持盟友关系之间找到平衡,是一个持续存在的挑战。前高官的言论可能反映出这种平衡的困难性。
信息战与舆论斗争: 外交部的回应表明,对于此类国际事件,信息传播和舆论塑造也是重要的“战场”。通过引用和放大特定声音,中国试图影响国际社会对事件的认知。
对国际规则和自由贸易的挑战: 如果英国的禁令确实是基于非技术原因的政治压力,那么这可能被解读为对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和自由贸易原则的挑战。

总而言之,英国前高官的言论如同抛入平静水面的一颗石子,激起了中国外交部的回应,共同勾勒出一个复杂的地缘政治图景。它揭示了在“国家安全”口号背后,可能隐藏着更深层次的政治博弈、大国联盟的压力以及国际规则在现实中的脆弱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根据之前凤凰网的报道,英国不但是美国核心盟友中与华为关系最好的一个,还是美国核心盟友中“禁用华为”坚持到最后的国家,其宣布禁用华为到特朗普下台还不到半年时间。

如果鲍里斯预测到特朗普会败选,说不定干脆就继续用华为了。

这次排出个前高官来发言,有可能是趁着华为设备还没拆除,先探探拜登的口风,如果美国对英国这种泄密事情没啥反映,那来个就坡下驴,先延缓禁用华为和拆除华为的政策。

毕竟——

这还只是5G方面的损失。而英国信息化基建(2025年千兆宽带计划-覆盖全国的全光纤固定线路宽带网络)也是华为占了大头。如果在通信领域完全禁用华为,那代价是英国很难承受的,尤其是在美国一分补贴都不出的情况下。

user avatar

英前高官称英国禁止华为设备系迫于美国压力。

老新闻了。

美国特朗普早就说了,“是他劝说英国的”。

特朗普还称赞了英国的“变卦”行为。

而且当时的英国数字化、文化、媒体与体育大臣奥利弗·道登在 2020 年就承认了,禁用华为“事关维护英国电信网络长期安全”和“考虑到美国的制裁”,虽然会导致英国的 5G 建设推迟一年。

另外美国做了一份“5G干净网络”名单,宣称当时全球已经有27家运营商在5G网络建设中放弃了华为及中兴设备,从而构建了“5G干净网络”,确保了“最高的安全标准”。

美国国务院还点名表扬了一些在“5G干净网络”名单中的“模范国家”,比如英国、捷克、波兰、瑞典、爱沙尼亚、罗马尼亚、丹麦、拉脱维亚。这些国家已选择只允许“可信的供应商”参与5G网络建设。

美国国务院还说,当时全球已经有27家运营商放弃了华为及中兴设备,其中包括西班牙电信(Telefónica)、印度电信龙头Jio、韩国SK电讯、日本电信电话(NTT)、澳大利亚Telstra电信、美国威讯(Verizon)通讯、加拿大罗杰斯(Rogers)通讯等。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

美方口口声声要实行公平、对等,

但事实表明,

当别国企业取得领先优势时,

美方政客就会捏造借口,

动用国家力量进行不择手段的打压,

不惜违背美一贯标榜的市场经济和公平竞争原则,

违反国际贸易规则,

甚至损害美消费者和企业利益,

这是不折不扣的霸权行径。

我是Jay Yong,每天写一点东西,欢迎关注我。

user avatar

谢邀

这不是什么新消息了,或者说属于人尽皆知的消息。

不过我们还是可以和公开消息再一次一起验证,针对华为的制裁才是真正的“猎巫行动”

2018年,特朗普政府发起了全面中美贸易战,并且推动了国防法案、声称“华为窃取美国机密信息”,禁止美国国会与华为合作。

10月,美国发动了宣传机器,彭博社更是发布了一篇耸人听闻的封面文章:the big hack,号称“华为等中国企业只需要一个比笔尖还小的部件就能实行监听活动”

这文章的离谱程度之大,以至于这是唯一一篇被彭博社下架过一次的封面文章,当作黑历史再也没提过了。

三年后的今天我还是要感慨一句,在美帝那边我们的技术实力真的是随着威胁和崩溃而在天顶星科技与后石器时代间反复横跳。

这么离谱的“情报”显然不能让人信服,英、法、德三国情报机构在之后一年多时间里反复重申,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华为有监听行动

这些机构有:英国GCHQ下属网络安全部


德国联邦信息安全处


以及法国信息安全局老大

不过20年下半年开始,随着疫情加剧、内部压力对外输出的需求也在增加,英国率先开始转向,军情六处等部门率先跳出来认为“有威胁”

不过最好笑的是,他们的论述都是认为华为和官方有关联,但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典型的有罪推定。

经典咏流传之“虽然没有发现具体案例”

这次Cable的说法算是有一次验证了而已。

不过Cable老爷子因为一贯的为中国说话的立场,已经被各种骂“英奸”了,sigh。

user avatar

透露给你发钱减房租的信息了?好好上班+班,关你什么事?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