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通过哪些资源可以更全面了解观念艺术?

回答
要深入理解观念艺术,与其说是寻找“资源”,不如说是拥抱一种全新的视角和思维方式。观念艺术并非一种固定的风格或技法,它更关乎艺术家的思想、意图和观念本身,作品的外在形式往往服务于这一核心。因此,理解观念艺术需要多方面的涉猎和沉浸。

一、 奠定思想基础:理论书籍与艺术评论

这是最直接也最核心的路径。很多关于观念艺术的论述,本身就是观念艺术实践的一部分。

开宗明义之作:
“什么是观念艺术”(What is Conceptual Art?):虽然可能没有一本直接名为此书的权威著作,但理解“什么是观念艺术”需要阅读那些定义、梳理和分析观念艺术的早期文献。例如,Joseph Kosuth 的文章,尤其是 《艺术之后》(Art After Philosophy),是必读的。他将艺术视为一种分析性的实践,认为观念艺术是艺术演进的必然结果,它将艺术的定义推向了语言和思想的层面。他的观点直接挑战了传统艺术以物质形态为核心的理解。
Sol LeWitt 的作品和文字也至关重要。他的 《观念作品的条款》(Paragraphs on Conceptual Art) 和 《形式的线条、平面、体》(Sentences on Conceptual Art) 揭示了艺术家如何将创作过程的“想法”本身视为作品。他强调“观念是制造艺术的机器”,艺术家的智力劳动比手工制作更重要。这为理解观念艺术的“非物质性”提供了重要线索。

梳理与分析:
Charles Harrison, Paul Wood, Geoffrey Batchen 等人合著的 《观念艺术》(Conceptual Art)(Tate Publishing 出版)是一本非常系统且权威的入门读物。它不仅梳理了观念艺术的发展脉络,从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和英国,到后来的全球性影响,还深入分析了其中的关键艺术家、运动和主题,如贫困的艺术(Arte Povera)、大地艺术(Land Art)等与观念艺术的关联。书中对艺术家作品的解读,往往也融入了对艺术史和哲学思想的探讨。
Peter Osborne 的 《评判的艺术:当代艺术的理论》(The Aesthetics of Art and its Critic: Aesthetics of the Art and its Critic) 中,虽然不是专门讲观念艺术,但其中关于“当代艺术的批判性”的论述,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观念艺术作为一种对艺术体制、市场和传统价值观念的批判性介入。

理解其背后的思想流派: 观念艺术的兴起与当时盛行的哲学思潮密不可分。
现象学(Phenomenology):关注意识的经验和对象的呈现方式,可以帮助理解艺术家如何关注观众的感知体验和意义的构建。
分析哲学(Analytic Philosophy):特别是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的语言哲学,他关于“语言游戏”的理论,认为词语的意义在于其使用方式,这与观念艺术家通过文本、指示、定义来操作艺术的概念非常契合。阅读维特根斯坦的 《哲学研究》(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即使不直接关联艺术,也能获得一种理解语言和意义的新方法。
结构主义(Structuralism) 和 后结构主义(Poststructuralism):这些理论挑战了固定的意义和权力结构,强调了文本、符号的解构和重构。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 的 《作者之死》(The Death of the Author),认为意义的生成在于读者,而不是作者,这与观念艺术中艺术家“交出”作品,让观众参与完成意义的模式相呼应。

二、 亲身感受与直接对话:展览、画册与艺术家文献

理论是骨架,但实际作品和艺术家自身的表达才是血肉。

经典展览的文献:
“概念艺术”(Conceptual Art)(1969年,加州艺术学院):这是观念艺术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展览,其 展览图录(catalogues) 往往包含参展艺术家的重要宣言、作品阐述以及对该展览的学术分析,是理解早期观念艺术的重要史料。
“信息”(Information)(1970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由 Kynaston McShine 策划,汇聚了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观念艺术家。展览图录本身就是一件观念艺术品,以一种信息传播的方式呈现,它也记录了当时观念艺术的多元面貌和国际化趋势。

艺术家个人画册与专著:
Douglas Huebler, Lawrence Weiner, Robert Barry, Joseph Kosuth, Sol LeWitt, On Kawara, Art & Language 等核心观念艺术家的 出版物 是最直接的理解方式。这些画册通常包含他们的大量作品图片、文本作品、创作手稿、展览记录,以及艺术家本人的访谈或自述。通过这些,你可以直接看到艺术家如何通过照片、地图、文本、录音、录像等不同媒介来传达其观念。
例如,Lawrence Weiner 的作品多为文本指令,比如“A RUBBER BALL BOUNCING ON THE FLOOR”(一个在地板上弹跳的橡胶球)。理解他的作品,需要阅读他本人对这些文本的解释,以及艺术家如何通过在不同场所张贴、展示这些文本来完成艺术行为。
On Kawara 的“今日系列”(Today Series),每天制作一张记录当天日期的绘画。理解他的作品,不仅仅是看那些画,更要关注他制作这些画的 过程、他的意图(是对时间的记录、存在感还是死亡的思考?),以及他为什么选择这种日复一日的重复。

艺术期刊与评论文章:
《Artforum》:在观念艺术兴起的60年代和70年代,《Artforum》是重要的艺术评论阵地,刊登了大量关于观念艺术的评论、访谈和理论文章。阅读这些当时的评论,能感受到观念艺术对艺术界带来的冲击和争论。
《October》:这是一个更具理论深度和学术性的艺术期刊,其创刊与观念艺术在理论层面的深化和普及密切相关,刊登了许多重要的艺术理论家和批评家的文章。

三、 关注其社会语境与发展:艺术史与展览研究

观念艺术并非凭空出现,它与当时的社会、政治、文化思潮紧密相连。

艺术史通史或断代史:
任何关于20世纪下半叶艺术史的著作,都会有专门的章节或部分介绍观念艺术。比如 H.H. Arnason 的 《艺术史:1945年至今》(History of Modern Art: Painting, Sculpture, Architecture)(虽然书名是“现代艺术”,但其涵盖的范围远不止此,对观念艺术有详细介绍)。这些著作能帮助你将其置于更广阔的艺术发展脉络中。
关注特定地区的艺术史:例如,英国的观念艺术(如Art & Language团体),美国的观念艺术(如Minimalism之后的发展),以及欧洲的Arte Povera等,它们的历史和侧重点有所不同。

研究特定艺术家的传记或学术研究:
对于你特别感兴趣的观念艺术家,深入研究他们的 个人传记、学术研究专著、以及关于其作品的个案分析,能提供更详尽的理解。

关注艺术体制与批判:
观念艺术往往伴随着对艺术体制(画廊、博物馆、艺术市场)的批判。研究 “艺术的市场化”、“艺术的商品化” 等议题,以及 “机构批判”(Institutional Critique) 的理论,能帮助理解观念艺术家如何通过他们的作品挑战和暴露艺术体制的运作方式。

四、 实践与互动:体验与思考

理论最终需要落实到实践的理解。

参观博物馆和画廊: 尽可能地去参观那些收藏或展出观念艺术作品的博物馆(如MoMA、Tate Modern、Centre Pompidou)和画廊。亲眼看到作品,即使只是一个简单的指示或一份文本,也能带来与书本文字不同的感受。
观看相关纪录片和访谈: 有很多关于观念艺术和特定艺术家的纪录片,它们往往会包含艺术家本人的访谈、创作过程的记录,以及对作品的阐释。这能让你更直观地了解艺术家的思考。
参与相关的讲座和研讨会: 如果有机会,参加由艺术家、策展人或艺术史学家举办的讲座和研讨会,与专业人士和同行交流,是深化理解的绝佳方式。

核心的关键:一种“解构”的观看方式

理解观念艺术,最重要的是要抛弃“看美”或“欣赏技艺”的传统观看习惯。你需要训练自己去“思考”,去“提问”:

艺术家想要传达什么思想?
他/她为什么选择这种形式(文本、照片、录音)来表达?
作品的意义是如何被建构的?
作品与观看者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作品对艺术本身、对社会、对观看者提出了什么问题?

观念艺术是一场持续进行的对话,它邀请你参与其中,用思想来回应。从理论的框架出发,结合艺术家作品的实际呈现,并在历史语境中去考察,你就能逐步搭建起对观念艺术全面而深入的理解。这是一个需要耐心和投入的过程,但一旦你掌握了这种观看和思考的方式,你会发现艺术的疆界在你的认知中无限扩展。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本答案干私夹杂,所有未给出链接的推荐文章可在UbuWebArt In Theory: 1900-2000上找到全文,作品可参考Artsy: Conceptual Art


1.

历史背景主要两条线。


一是杜尚及达达主义。自杜尚的泉(1917)后,现成品(readymade)这种只需要艺术家签名不需要艺术家技巧的物品已赢得了『艺术品』的地位,这种杜尚式的观念艺术影响了50年代至60年代的后达达主义,例如Jasper Johns的美国国旗,Robert Rauschenberg的白板。60年代兴起的激浪派一方面深受杜尚影响,另一方面也受John Cage的偶发艺术影响,而两者都是置『观念』于艺术品本体论层面讨论的。


另一条线则是抽象表现主义及对其反抗。Greenberg认为绘画需要从摄影、戏剧、雕塑、电影等其他艺术形式中确立自身独立性的唯一出路是探索媒介的平面性,所以大力推崇蒙德里安、波洛克这些抽象表现主义的大平面. 尽管极简主义用重复、序列、简化的手法削弱了艺术作品中作者的权威,是对现代艺术式authorship理论的反抗,但它依然没逃出Greenberg式形式主义。而极简主义面临的另一大问题是,它不断简化的创作理念决定了它将终结于自身,毕竟任何媒介的简化都有尽头,而即便用新媒体代替旧形式(如Donald Judd的荧光塑料板),也无法避免堕入形式主义的陷阱。


这部分背景读读二手资料就行了。

2.

观念艺术诞生在这个交叉路口。它的鼎盛几乎是必然的。

首先,他们想要全面反抗现代主义中唯美、作者中心、经验主义倾向。Greenberg认为艺术是关乎经验而非关乎原理的("Art is a matter of experience, not of principles", Art and Culture),而观念艺术认为艺术品的诞生不一定要遵从这条单行道。如Sol LeWitt所说『在观念艺术中想法和观念是最重要的。当艺术家用观念作为艺术形式,那么所用计划和决策都将在执行前完成。思想成为一个创作艺术的机器』。观念艺术以观念为根基,而非以艺术家的技巧、审美为根基,那么艺术品的定义便不再是唯美的、有大师技巧的,而是成为在物质层面上可复制,只求概念层面独一无二的东西了,这和传统对艺术的定义就已经大为不同。同时,在观念艺术中,作品的创作与诠释不再是截然对立,这也是对艺术理论存在意义的挑战。


(图片来自私人PPT,勿盗)


其次,既然观念艺术视观念为核心,艺术就被去物质化了(dematerialization):艺术不再只限于传统媒介,不需要满足传统审美标准,甚至不需要作为商品存在。被称为机构批判(institutional critique)的观念艺术便是在商品属性上做文章的--认为艺术馆不只是『中立』的展出场所,而是通过对『高雅艺术』的界定塑造艺术市场和影响艺术家创作方向的shaping force之一。


这一部分则需要读一手资料。

  • 首先是Sol LeWitt 1967年的"Paragraphs on Conceptual Art",近乎被解读为观念运动宣言。(见上图)
  • Joseph Kosuth 1969年的 Art After Philosophy。他认为以杜尚式的"analytical"方式探索艺术的自觉性才是现代艺术的开端。
  • Lucy Lippard的Six Years: Dematerialization of the Art Object。 Lucy Lippard自己是艺术批评家,而他前夫Robert Ryman是观念艺术家,这本书收录了很多观念艺术家的文章及访谈。
  • 1967年英国的观念艺术家们创建了Art&Language,他们的杂志ART-LANGUAGE大概是全面了解观念艺术最重要的资源之一了。不仅包括了大量英国艺术家的文章,像Joseph Kosuth这些美国人也有加入,而后期美国的观念艺术组织Society for Theoretical Art and Analyses也与Art&Language合并了。每一期的editorial都值得看,感兴趣也可以慢慢翻目录,其中很多原文可以在UbuWeb: Papers找到。除了editorial以外比较重要的几篇包括
    • Sol LeWitt,"Sentences on Conceptual Art" (1969 #1)
    • Lawrence Weiner, "Statemens" (1969, #1)
    • Joseph Kosuth, Introductory Notes from the American Editor (1970, #2), (也收录于前面说的那本Six Years:Dematerialization of the Art Object)
  • Victor Burgin的Situational AestheticsThe Absence of Presence,前者是1969年正值观念主义运动兴盛时的文章,后者是1984年,风头已过的回望。

3.

最近看到一篇2003年对Sol LeWitt的专访,

索尔·勒维特(Sol Lewitt)谈凯奇,激浪派和极简主义(上)

。采访者一句话深得我心:『亲历一个时代所带来的乐趣之一,就是你知道哪里是干净整齐记载得历史,哪里是经修改过的无足轻重的偶然事件』,的确如此啊。虽风头已过,却很可能永远改变了『艺术是什么』的可能性答案。甚至过了这么久,还能在Damien Hirst、艾未未这些人身上看到那个风潮留下的痕迹。

很多人认为,观念艺术再往下,是将艺术推向不得不需要哲学做注解的死胡同,他们由此担心艺术的未来,甚至Carl Andre自己多年以后也跟媒体说观念艺术是骗局(见

Modern art pioneer dismisses contemporary works as 'humbug'

)。作为学艺哲的,我看艺术时不免带着哲学生的视角,也时常觉得观念艺术本身的确像哲学作品,因为它呈现在观众面前首先是以激发思考为先,而不是先诉诸于感性共鸣或创造Aesthetic pleasure。例如Joseph Kosuth的三把椅子是将所指与能指,观念与实体的问题赋形于艺术(可以追溯到马格利特的这不是一只烟斗)。

Joseph Kosuth, One and Three Chairs,(1965)

Damien Hirst对死亡的探讨也是延续了观念艺术的原则,90年代那件The Physical Impossibility of Death in the Mind of Someone Living ,便是让艺术品作哲学问题的赋形:

是骗局还是前卫的尝试有待后人评说。只是,换个思路想想,没有激进的探索又怎能找到艺术的边界呢? 如果将观念艺术视作对『艺术应首先诉诸感性而非理性』这条假设的质疑,那么从某个角度来说,观念艺术与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抽象表现主义这些前卫尝试一样,都是艺术在自身中质疑『艺术是什么』的尝试,都是艺术自觉性的推进。

user avatar


1917年

泉 Fountain

杜尚 Marcel Duchamp


  • 独立报描述杜尚(Marcel Duchamp)的《泉》是观念艺术的诞生。




1953年

擦掉德库宁的画 Erased De Kooning Drawing

罗伯特·劳森伯格 Robert Rauschenberg


  • 劳森伯格用橡皮擦掉了一副德库宁的绘画。它提出了许多艺术的基本问题,比如让观众思考,删除一位艺术家的作品是否是一种创造性的行为?以及这件作品是否仅仅是因为劳森伯格的名气而变成“艺术”?




1955年

同谋诗篇 pièces de complices

瑞亚萨·桑德斯 Rhea Sue Sanders


  • 将视觉艺术结合诗歌与哲学,并介绍了“共谋”的概念:观众必须与她一同完成想象。




1956年

假想美学导言 Introduction à une esthétique imaginaire

伊西多·尔伊苏 Isidore Isou


  • 介绍了极小艺术的概念。








1957年

虚无 The Void

伊芙·克莱因 Yves Klein


  • 克莱因在Iris Clert画廊向天空释放1001颗蓝色气球以完成他的蓝色系列。克莱因还展出了“一分钟火焰画”,这件作品由16枚鞭炮放置在蓝色面板上。而在1958年的《虚无》,克莱因宣称他的画现在是隐形的,并用一个空的房间证明他的画的存在。




1958年

剧院在街上 The theatre is on the street

沃尔夫·沃斯特尔 Wolf Vostell


  • 欧洲的第一个事件。




1960年

坠入虚空 A Leap Into The Void

伊芙·克莱因 Yves Klein


  • 他试图跳出窗户尝试飞行。他说:“画家只创作一件杰作,他自己,不断地。”



1960年

坦利·布鲁恩 Stanley Brouwn


  • 艺术家斯坦利·布鲁恩(Stanley Brouwn)宣称阿姆斯特丹的所有鞋店都是他的作品展览。




1961年

Iris Clert肖像 Portrait of Iris Clert

劳森伯格 Robert Rauschenberg


  • 劳森伯格给Iris Clert 画廊发了一封电报,上面写道:“ 如果我说,这是Iris Clert的画像。” 成为他对肖像展的贡献。




1961年

艺术家的粪便 Artist’s Shit

皮耶罗·曼佐尼 Piero Manzoni


  • 据他自己说里面装了他自己的粪便(如果这个罐头被打开会就被毁灭,但是没有人敢肯定)。他把这些罐头按照黄金的价格出售。在《空气的身体》中他用气球收集的自己的呼吸,并且签名“人的身体”,并宣布无论它们在何时何地都是活的艺术品。




1962年

Billy Apple

巴里·贝茨 Barrie Bates


  • 艺术家巴里·贝茨 (Barrie Bates)重新评价自己的《Billy Apple》(巴里·贝茨使用伊卡璐漂白了自己的头发与眉毛,并给自己重新命名“Billy Apple”),抹去了“他”的原始身份,继续他的日常生活与商业艺术探索。到这个阶段,他的许多作品都是由第三方捏造的。




1962年

铁幕 Iron Curtain

克里斯托 Christo and Jeanne-Claude


  • 在巴黎狭窄的街道放置油桶路障造成大面积堵塞,油桶路障本身不是艺术,而由此造成的交通堵塞才是艺术。




1962年

非物质绘画感知的区域 Zone de Sensibilité Picturale Immatérielle

伊芙·克莱因 Yves Klein


  • 克莱因在塞纳河畔通过各种仪式创造了《非物质绘画感知的区域》(Zone de Sensibilité Picturale Immatérielle)。他提议出售他自己的“感知绘画”(无论是什么,他没有定义它)以换取黄金叶子。在这些仪式中,购买者给了克莱因黄金叶子换取证明。由于“感知绘画”并不重要,购买者被要求燃烧证明,而克莱因将一半黄金叶子扔进塞纳河。(有七位买家。)




1962年

世界基座 The Base of the World

皮耶罗·曼佐尼 Piero Manzoni


  • 将雕塑基座信息颠倒,从而将整个行星视作他的艺术作品。






1962年

拉蒙特·杨作曲1960#10(致鲍勃·莫里斯)

La Monte Young's Composition 1960 #10 (to Bob Morris)

由白楠准表演 Nam June Paik


  • 激浪国际新音乐节在德国威斯巴登举行。包括乔治·麦纳斯(George Maciunas),沃尔夫·沃斯特尔(Wolf Vostell), 白南准(Nam June Paik)等.





1963年

水荫 Water Yam

乔治·布莱希特 George Maciunas


  • 收集激浪事件的信息,制作成激浪盒子,作为画廊系统的替代品,生产无法购买的艺术品。第一件由乔治·麦纳斯 (George Maciunas)出版。





1963年


  • Festum Fluxorum Fluxus在杜塞尔多夫举行,包括乔治·麦纳斯(George Maciunas),沃尔夫·沃斯特尔(Wolf Vostell),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迪克·希金斯(Joseph Beuys),白南准(Nam June Paik),本·帕特森(Nam June Paik),埃米特·威廉姆斯(Emmett Williams)。





1963年

《行动时机集》 An Anthology of Chance Operations

亨利·弗林(Henry Flynts)


  • 亨利·弗林(Henry Flynts) 在《行动时机集》(An Anthology of Chance Operations)发表观念艺术文章。《行动时机集》收集艺术家与音乐家的概念并由杰克逊·马克·洛(Jackson Mac Low)和拉蒙特·杨(La Monte Young)编辑出版,《行动时机集》记录了迪克·希金斯(Dick Higgins)在约翰·凯奇思想背景下对跨媒体艺术发展的愿景,并成为早期激浪派杰作 。亨利·弗林(Henry Flynts)的“观念艺术”思想是从他的“认知虚无主义”思想中缺乏逻辑和数学洞察力的情况下解脱出来的。





1964年

《葡萄柚:说明和图纸书》 Grapefruit: A Book of Instructions and Drawings

小野洋子 Yoko Ono


  • 《葡萄柚:说明和图纸书》 (Grapefruit: A Book of Instructions and Drawings) 是启发式艺术的一个例子,是如何获得审美体验的一系列指导。





1965年

镜子 Mirror Piece

迈克尔·鲍德温 Michael Baldwin


  • 艺术与语言(Art & Language)创始人迈克尔·鲍德温(Michael Baldwin)创作这件作品不是绘画作品,而是展示不同数量的镜子,但这些镜子对克莱门特·格林伯格(Clement Greenberg)理论都提出了挑战。





1965年

静止和咀嚼 Still and Chew

约翰·莱瑟姆 John Latham


  • 他邀请学生抗议克莱门特·格林伯格(Clement Greenberg)的艺术和文化的价值观,约翰·莱瑟姆(John Latham)在伦敦的圣马丁艺术学院兼职教授一职,他的态度受到了赞扬。随后他指导学生咀嚼一本学校图书馆借来的格林伯格的书,然后溶解在酸中,再将溶液装瓶贴上标签交还到图书馆中。最终约翰·莱瑟姆(John Latham)被解雇。




1965年

无形雕塑 immaterial sculpture

马里纳斯·博泽姆 Marinus Boezem


  • 在展览中,各种风门放置在人们可以穿过它们的地方。人们会感受到不同的气流。在空间中用箭头和线条表示三个看不见的风门,这些风门会将寒冷和温暖的气流而流入房间,而这些气流会无形地影响人们在空间中的行为。




1965年

一把和三把椅子 One and Three Chairs

约瑟夫·科苏斯 Joseph Kosuth


  • 作品包括椅子实体,文字定义一把椅子,椅子的照片。





1966年

《空调展》 The Air Conditioning Show

艺术与语言(Art & Language)


  • 艺术与语言(Art & Language)设想了《空调展》(The Air Conditioning Show) 随后在1967年11月在艺术杂志发表了这篇文章。





1966年

袋装场所 N.E. Thing Co.

N.E有限公司 N.E. Thing Co.


  • N.E有限公司(N.E. Thing Co.)展示了《袋装场所》(N.E. Thing Co.)四室公寓的内容,该公寓内部用塑料包裹,同一年他们注册为一家公司,并按照企业模式组织实践。这是“管理美学”的第一个国际实践。





1967年

100%抽象绘画 100% Abstract Paintings

梅尔拉·姆斯登 Mel Ramsden


  • 这张绘画展示了构成绘画实质的化学成分。





1967年

灵魂城市(橘子金字塔)interactive Soul City (Pyramid of Oranges)

鲁洛夫·洛 Roelof Louw


  • 这件作品由6000个橘子构成,观众可以随意食取,直至橘子消耗殆尽。因为难于理解,这件作品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但从这件作品开始,艺术不再是一种沉思,而成为一种活动,观众与艺术家的“看”转变为“阅读”,虽然这并不能阻止观念艺术的视觉化,但是它重新定义了视觉。



1967年

索尔·勒维特 Sol LeWitt


  • 索尔·勒维特(Sol LeWitt)关于“观念艺术”的段落在美国《艺术论坛》杂志发表。这篇文章成为了观念艺术最重要的文章之一。




1968年


艺术与语言 Art & Language


  • 迈克尔·鲍德温(Michael Baldwin), 特里阿·特金森(Terry Atkinson), 大卫·班布里奇(David Bainbridge)和哈罗德·霍瑞尔(Harold Hurrell) 创建“艺术与语言”( Art & Language)







1968年

目标宣言 Declaration of Intent

劳伦斯·维纳 Lawrence Weiner


  • 劳伦斯·维纳(Lawrence Weiner)放弃了为他的作品制作实体,并制定了他的“目标宣言” (Declaration of Intent)”该宣言强调了他以后的方法如下:1.艺术家可以构建一件作品。2.这件作品可以被虚构。3.这件作品不必被建造。每一个都与艺术家的意图一致,而观众的感知取决于自身。






  • Friedrich Heubach 发布Interfunktionen杂志,他最初受激浪派影响,后来转向观念艺术。




1969年

112 Greene Street


  • 在纽约产生了第一代替代展览空间(Alternative exhibition space),其中包括,其中包括Billy Apple的苹果,罗伯特·纽曼(Robert Newman)的增益地面,维托·阿肯锡( Vito Acconci )的许多早期重要作品,以及112 Greene Street。





1969年

心灵感应 Telepathic Piece

罗伯特·巴里 Robert Barr


  • 温哥华西蒙弗雷泽大学的罗伯特·巴里(Robert Barry)创作了《心灵感应》他说:“在展览期间,我将尝试用心灵感应传达一件艺术作品,其性质是一系列不适用于语言或图片的思想”





1969年

艺术-语言 Art-Language


  • 第一期“艺术-语言”(Art-Language)于五月份出版。它的副标题为“观念艺术杂志” (The Journal of conceptual art)。由Terry Atkinson,David Bainbridge,Michael Baldwin和Harold Hurrell编辑,编辑也是“艺术与语言”的英语成员。





1969年

跟随 Follow Piece

维托·阿肯锡 Vito Acconci


  • 他随机选取公众跟随,直至他们消失在私人空间。作品以照片呈现。





国际工作室 Studio International


  • 英文杂志《国际工作室》Studio International,分三部分发表了约瑟夫·科苏斯(Joseph Kosuth)的文章“哲学之后的艺术”,Art after Philosophy 它成为“观念艺术”讨论最多的文章。






1970年

艺术与语言 Art & Language


  • 伊恩·伯恩(Ian Burn),约瑟夫·科苏斯(Joseph Kosuth),梅尔·拉姆斯登(Mel Ramsden)和查尔斯·哈里森(Charles Harrison)加入艺术与语言(Art & Language)。



1970年

约翰·巴尔代萨里 John Baldessari


  • 约翰·巴尔代萨里(John Baldessari)展出了一部音乐影片,他在这部影片中将索尔·勒维特(Sol LeWitt)关于观念艺术主题的论述用脍炙人口的流行音乐歌唱出来,比如“'Camptown Races”和“Some Enchanted Evening”





1970年

道格拉斯·休伯勒 Douglas Huebler


  • 道格拉斯·休伯勒(Douglas Huebler)展出一系列照片,他沿着道路行驶24分钟,每两分钟拍一张照片。





1970年

一个真实的秘密 one authentic secret

道格拉斯·休伯勒 Douglas Huebler


  • 道格拉斯·休伯勒(Douglas Huebler)要求博物馆的参观者写下“一个真实的秘密”(one authentic secret)由此产生的1800份文件被编汇成一本书,有些人认为由于大多数秘密都是相似的,所以会造成非常多的重复阅读。




1971年

实时社会系统 Real Time Social System

汉斯·哈克 Hans Haacke


  • 这件作品详细描述了纽约市第三大地产商房产的持有量,这些房产大多数都在哈莱姆和下东城,这些房产破旧不堪,维护不善,表明了单一的集团所控制的高度密集的地产状况。作品文字部分介绍了同一家族掌控的地产公司的销售与金融数据。古根海姆博物馆认为这件作品有明显的政治意图,以“美术馆以外的异物”为由取消了展览。但是没有证据表明古根海姆与作品中的家族有利益往来。





1971年

我不会再做无聊的艺术了 I Will Not Make Any More Boring Art

约翰·巴尔代萨里 John Baldessari


  • 由于约翰·巴尔代萨里 John Baldessari没有费用前往新斯科舍省艺术与设计学院,他指示学生在墙上写下“我不会再做无聊的艺术了”(I Will Not Make Any More Boring Art)这句话,他不在场监督,这件作品提出了作者身份和艺术家角色问题。




1972年

艺术不适合在这里 Aquinocabeelarte

安东尼·奥卡洛(Antonio Caro)


  • 安东尼·奥卡洛(Antonio Caro) 在国家艺术沙龙(哥伦比亚波哥大国家博物馆)展出了他的《艺术不适合在这里》(Aquinocabeelarte)每个字母都是一张单独的海报,在每张海报下面写着国家镇压的受害者。




1972年

福里德·福瑞斯特 Fred Forest


  • 福里德·福瑞斯特(Fred Forest)在世界报上购买了一块区域,并邀请观众画上自己的艺术作品。




1973年

一棵橡树 An Oak Tree

克雷德·马丁 Michael Craig-Martin


  • 一棵橡树由普通玻璃杯和水组成,放在浴室内的玻璃板上,玻璃板在头部以上的高度。艺术家声称这杯水已经变成了橡树。在1974年在Rowan画廊首次展出,印着文字的标签放置在水杯下方,在文字中,艺术家故意说明不可能的事物:“你不是简单的称这杯水是一棵橡树吗?”“但是橡树只存在心灵中”如同天主教信仰面包与酒是基督的身体和血液一样。克雷德·马丁认为“艺术作品是为了揭示世界基本且重要的东西。”





1975-76年

福克斯 (The Fox) 杂志


  • 三期“福克斯”(The Fox)杂志在纽约出版。编辑是Joseph Kosuth。“福克斯”(The Fox)成为美国“艺术与语言”成员的重要平台。卡尔贝·弗里奇(Karl Beveridge),伊恩·伯恩(Ian Burn),萨拉·查尔斯沃思(Sarah Charlesworth),迈克尔·科里斯(Michael Corris),约瑟夫·科苏斯(Joseph Kosuth),安德鲁·梅纳尔(Andrew Menard),梅尔·拉姆斯登(Mel Ramsden)和特里·史密斯(Terry Smith)以当代艺术的主题背景发表文章。这些文章批判了观念艺术内部圈子的制度的发展。整合了社会,政治和经济原因对艺术进行批判。




1977年

垂直地球一公里 Vertical Earth Kilometre

沃尔特·德·玛丽亚 Walter De Maria


  • 这是一个一公里长的黄铜棒,将它沉入地下,除了几厘米的表面直径以外,看不到任何东西,因此,这件作品的大小主要存在观众的脑海中。





1977年

约翰·费克纳 John Fekner


  • 费克纳开始创作数百个环境与观念艺术作品,他使用符号,日期,图标等,喷涂在纽约,瑞典,加拿大,英国和德国等国家。




1989年

安哥拉到越南 Angola to Vietnam

克里斯托弗·威廉斯 Christopher Williams


  • 这件作品是利用哈佛大学的植物博物馆中植物标本的黑白照片构成的。与植物学的分类不同,艺术家用1985年出现政治性失踪事件的36个国家为分类标准,选择这些国家的本土植物,重现收集展示。艺术家利用政治提出新的分类标准,强调分类体系中存在的偏差性。




1990年

Ronald Jones


  • 阿什利·比克顿(Ashley Bickerton)和罗纳德·琼斯(Ronald Jones)参加美国艺术惠特尼博物馆《心灵物质:观念与对象》(Mind Over Matter: Concept and Object)“第三代观念艺术家” 展览。




1991年

无题(完美恋人)Untitled (Perfect Lovers)

费利克斯·冈萨雷斯-托雷斯 Felix Gonzalez-Torres


  • 古巴同性艺术家冈萨雷斯1991年创作了无题(完美恋人),这件作品是由两个完全相同的时钟组成,他们被并置摆放,没有间隙。在一开始,时钟被设置为同一时间,时钟的频率完全一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电池的能量原因,两个时钟逐渐会失去同步,直到完全停止走动。这件作品是在冈萨雷斯得知自己的同性爱人身患艾滋病后创作的。




1991年

生者对死者无动于衷 The Physical Impossibility of Death in the Mind of Someone Living

达米恩·赫斯特 Damien Hirs


  • 查尔斯·萨奇(Charles Saatchi)资助达米恩·赫斯特(Damien Hirst),次年在萨奇画廊(Saatchi Gallery)展出他的“生者对死者无动于衷”(The Physical Impossibility of Death in the Mind of Someone Living),这是一只在玻璃柜中浸泡甲醛中的鲨鱼。





1992年

密封 seal

莫里齐奥·博洛涅尼 Maurizio Bolognini


  • 成千上百台计算机被编程,产生出无穷无尽的图像流,并且无限的运行,但经过用蜡的密封输出位置,其图像永远不能被看到。





1993年

马修劳·雷特 Matthieu Laurette


  • 马修劳·雷特(Matthieu Laurette)通过参加法国电视游戏“Tournez manège”(约会游戏)第一次声明自己是一个艺术家,女主持人问他是谁,他回答说:“多媒体艺术家”。并且Laurette已经提前邀请观众在家中观看电视节目,最终使艺术家的演出转变为现实。





1993年

瓦内萨·比克罗夫特 Vanessa Beecroft


  • 瓦内萨·比克罗夫特(Vanessa Beecroft)在意大利米兰举行首次演出,他使用活人模特作为媒介,用来展示现场雕塑。




1999年

我的床 My Bed

翠西·艾敏 Tracey Emin


  • 翠西·艾敏(Tracey Emin)被透纳奖提名。她展出的部分作品是《我的床》 (My Bed),这张床很凌乱,周围全是脏污,如避孕套,血迹斑斑的短裤,酒瓶和她的卧室拖鞋。





2001年

这些灯忽明忽暗 The Lights Going On and Off

马丁·克里德 Martin Creed


  • 马丁·克里德(Martin Creed)凭借 《这些灯忽明忽暗》(The Lights Going On and Off)赢得透纳奖,这是一个空无一人的房间,房间里的灯每五秒会自动关闭与打开。




2004年

无题 Untitled

安德烈·弗雷泽 Andrea Fraser


  • 她在酒店录制一次性爱过程,一位私人收藏家支付20,000美元费用参与其中,并且提前预购该作品,最后在弗里德里希佩特尔画廊(Friedrich Petzel)展出。这件作品作为对艺术世界男权的折中质疑,将女性艺术制作与色情交易联系起来。伴随这部视频的还有她1993年的作品“ 不要推迟欢乐,或许收藏可以有趣”(Don't Postpone Joy, or Collecting Can Be Fun,)一份27页的文本记录,其中大部分已被删除。





2005年

棚船棚 Shedboatshed

西蒙·斯塔林 Simon Starling


  • 他将一间老木屋拆解,用木屋的材料做成小船,再将剩下的木材放在船中,沿莱茵河畔行驶到巴塞尔美术馆,最后在美术馆中将木屋重新组装。





2005年

所有艺术都是当代艺术 All Art Has Been Contemporary

莫里齐奥·楠纳科奇 Maurizio Nannucci


  • 霓虹灯装置《所有艺术都是当代艺术》(All Art Has Been Contemporary)





2014年

奥拉夫·尼古拉 Olaf Nicola


  • 2014年维也纳Ballhausplatz广场的纳粹军事司法受害者纪念馆正式开放,两年前,艺术家凭借《三步雕塑》(hree-step sculpture)获得了市政纪念竞选获得了一等奖。这件作品是一个“X”形的三层阶梯,在阶梯顶部石面上刻着苏格兰诗人伊恩·汉密尔顿·芬利(Ian Hamilton Finlay)(1924-2006)的一首诗,整首诗只有两个词:all(重复多次) alone(在X中心出现一次)。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深入理解观念艺术,与其说是寻找“资源”,不如说是拥抱一种全新的视角和思维方式。观念艺术并非一种固定的风格或技法,它更关乎艺术家的思想、意图和观念本身,作品的外在形式往往服务于这一核心。因此,理解观念艺术需要多方面的涉猎和沉浸。一、 奠定思想基础:理论书籍与艺术评论这是最直接也最核心的路径。很多关于.............
  • 回答
    资阳发生如此骇人的案件,电缆井里出现装有尸体的行李箱,这确实让人心惊肉跳。警方通报后,虽然初步信息有了,但围观群众和关注此事的市民肯定还有很多疑虑和想知道的细节。抛开那些冰冷、程式化的表述,我们更想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背后可能隐藏的更深层的东西。死者身份与关系网:这是最核心的问题。 尸体性别.............
  • 回答
    周玄毅,这位曾是武汉大学哲学学院的副教授,以其在公开场合的犀利辩才和对传统文化的解读而闻名,最近却因“私生活问题”陷入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并因此受到了严厉的处分:行政记过、停止教学工作、以及取消研究生招生资格。这则消息的出现,无疑给他的公众形象和学术生涯带来了沉重打击,同时也引发了公众对于学者边界、学.............
  • 回答
    要提升女子足球的商业价值和国际影响力,需要一个多维度、系统性的战略。这不仅仅是关于比赛本身,更是关于构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让这项运动吸引更多目光、资金和人才。以下是我认为可以着力推进的关键途径,希望能以一种更具人情味、更深刻的方式展现:一、 赛事品牌的深度打造与故事化营销 讲好“她们”的.............
  • 回答
    从一个旁观者,或者说观察者的角度来看,一个人是否沉迷于知乎,其实可以通过一些行为模式和状态的细微变化来判断。这并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界定,更像是一个光谱,有些人可能只是偶尔刷刷,有些人则可能陷入得更深。首先,我们得从时间的分配上看。一个明显上知乎上瘾的人,他的大部分可用时间,特别是那些本来可以用来休息.............
  • 回答
    打篮球,水平高低,藏在许多不易察觉的细节里。这不像考试,有个明晃晃的分数。它更像一门艺术,需要细细品味。首先,看他拿球的姿势。是不是那种五指分开,掌心微微向上,球稳稳地窝在手里,仿佛那是一个活物?而不是那种球拍得拍拍响,手指胡乱扒拉着,球随时可能脱手?顶级球员,球仿佛成了他身体的一部分,不粘连,也不.............
  • 回答
    告别校园,步入职场,学习的脚步并未因此停止,反而变得更加重要和多元。工作后的自我提升,就像为自己的职业生涯不断添砖加瓦,让未来的可能性更加广阔。首先,深度钻研本职工作是基石。别以为只是日复一日地完成任务,真正的高手总能在看似重复的工作中找到优化和提升的空间。这意味着你要主动去了解流程背后的逻辑,思考.............
  • 回答
    设计师的灵感来源,就像是一杯需要细心调制、层层叠加的鸡尾酒,而非信手拈来的速食。它不是凭空出现的闪光,而是通过一系列的观察、思考、体验和碰撞,慢慢酝酿而成的。与其说“获取”,不如说更像是“捕捉”和“提炼”。首先,“观察”是设计师最基础也是最持久的“修炼”。这不只是看看而已,而是带着一种“探究者”的心.............
  • 回答
    对于文盲朋友来说,学习和记忆是他们生活中需要克服的挑战,但同时,这些挑战也恰好是锻炼记忆、预防阿尔茨海默症的绝佳途径。毕竟,我们的大脑就像肌肉,越锻炼越强壮。虽然没有文字作为辅助,但我们可以利用生活中更直观、更生动的方式来“给大脑做体操”。一、 调动感官,让记忆“活”起来很多时候,我们对事物的记忆,.............
  • 回答
    要让刚踏入“来往”这个世界的用户,感受到这份新鲜感并愿意留下,关键在于让他们觉得这个平台是真正为他们量身打造的,而不是一个冷冰冰的工具。首先,我们得让新来的朋友感受到一种“被重视”的温度。刚注册完,别急着把一大堆功能和信息一股脑儿砸过去,那样很容易让人晕头转向。咱们可以设计一个非常友好的“初次见面”.............
  • 回答
    音响器材的解析度,这个词听起来可能有点抽象,但它关乎着我们听到音乐时,细节的丰富程度和清晰度。你可以把它想象成照片的像素,像素越高,照片越清晰,你能看到的细节越多。音响器材的解析度也是类似的概念,它决定了我们能从音乐中“看”到多少东西。那么,这个“看”在音响器材上,是通过哪些参数来体现的呢?我们得从.............
  • 回答
    当代年轻人投身公益的渠道可太丰富了,而且这年头,做公益早就不限于捐钱捐物了。咱们从线上到线下,从个人到团队,聊聊都能怎么玩。线上篇:指尖上的公益力量1. 网络募捐与众筹平台: 怎么做: 许多大型公益机构都有自己的官方网站或合作的众筹平台(比如腾讯公益、支付宝公益、摩点等),你可以直接在.............
  • 回答
    当一项改革触动了某些群体既有的利益时,这些群体往往会动用一切可用资源,想方设法地阻挠改革的推进。他们的手段多种多样,且往往是相互配合、层层递进的。下面我就来详细说说,他们通常会采取哪些招数来“捍卫”自己的既得利益。首先,最直接、最普遍的方式就是进行政治游说和影响力活动。 直接接触决策者: 既得利.............
  • 回答
    当然,理论上讲,由住房合作社“自己动手”(DIY)建造一座高层住宅是可能的,但这是一个极其复杂、充满挑战且风险极高的项目。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动手”,而是需要集结强大的专业知识、庞大的资金、严谨的组织和无与伦比的毅力。要理解这个过程,我们得抛开“DIY”的字面意思,将其理解为“由合作社主导、成员深度参.............
  • 回答
    作为一名非科班的哲学爱好者,想要获得规范的哲学思考训练,并非难事,关键在于找对方法和渠道,并且持之以恒。这不像大学课程那样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和考核标准,更多的是一种主动学习和自我塑造的过程。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尽量详细地为你梳理一下可以获得的途径,让你能够真正“上手”哲学思考:一、 打牢基础:阅读与理.............
  • 回答
    想让画画这门手艺赚得盆满钵满,那可不是闭门造车就能行的。得像个精明的商人一样,把自己的作品变成能生金的宝贝。具体怎么做?我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一、 精准定位,打造独一无二的“卖点”首先,你得想明白,你画的是什么?是写实风的肖像?还是抽象的内心世界?是古风的山水,还是二次元的萌系?别一股脑地什么都画.............
  • 回答
    斯巴鲁BRZ和丰田86,这两款以纯粹驾驶乐趣著称的后驱跑车,在国内市场退市的消息让不少车迷感到惋惜。不过,市场总是充满变数的,即便在国内官方渠道已告一段落,未来的购买途径依然存在,只是方式会更加多元化和“野路子”一些。1. 二手市场依然活跃:寻觅车况良好的“遗珠”这是最直接也是最现实的购买方式。在B.............
  • 回答
    想要深入、全面地了解音乐史,这可是一段激动人心的旅程!好消息是,如今我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丰富多样,绝对能满足你“越全面越好”的愿望。这就给你捋一捋,有哪些途径可以帮你系统地构建起音乐史的知识体系。 打下坚实基础:书籍是永恒的基石别小看纸质的书籍,它们依然是系统学习音乐史最可靠、最深入的.............
  • 回答
    都说“七年之痒”,其实哪有那么严格的时间限制,恋爱谈久了,就算再怎么契合的两个人,也难免会遇到那个所谓的“倦怠期”。激情褪去,曾经眼里只有对方的你侬我侬,变成了现在“你吃不吃?不吃我吃了”,生活琐碎磨平了浪漫棱角。可谁也不想就这样安稳地,然后慢慢平淡地过下去。所以,每次当我感到我们之间的那股劲儿有点.............
  • 回答
    想搞明白人体这套精密的“机器”是怎么运作的,就算是咱们这些没学过医的,也完全可以找到不少好玩又有用的门道。别以为这玩意儿就跟课本一样死气沉沉,其实人体里头藏着好多奇妙的奥秘呢。今天就跟你掰扯掰扯,咱们普通人都能通过哪些渠道,把这人体基本构造弄明白。第一站:触手可及的科学普及读物这年头,科普书那可不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