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因自己身为“女生”而自我设限——这绝对算是一种优秀的思维习惯。
为什么这么说呢?即便当前社会重男轻女的现象不再像过去那么普遍,但是女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等多个方面常常会遇到很多无形的阻碍。相关的刻板印象和偏见隐藏在很多人的头脑深处,甚至包括很多女生,所以如果想追求更加自由、独立的人生,女生需要在生活中常常保持这个习惯:不以自身的性别主动否定自身、设定不必要的限制。
1.社会环境原因
a. 社会对女性的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指的是“人们普遍接受的对一个群体的固定印象与偏见”,社会中存在着四类对女性和男性的刻板印象:
a.性格特质。例如认为女性应该是温柔的、情绪化的,而男性是坚强而有侵略性的。
b.家庭行为。例如认为女性应该照顾孩子、承担家务,而男性则应该赚钱和做家庭中的修理工作。
c.职业。例如认为女性适合担任“照顾者”的角色,如教师护士等等。而男性适合做领导人的工作。
d.外表。例如认为女性应该苗条且有线条。而男性应该长得比女性高、有肌肉等等。
人们秉持着刻板印象对身边的女性进行“理所当然的要求”,往往成为了女性的一种焦虑源(其中不仅有他人,也有很多女性自己会用刻板印象来要求自己)。比如,好事业对于女性在社会评价中的影响也不像男性那样正面,反而极其微妙,比如“事业女强人啊,那她家庭一定很不幸福吧”,我们依旧能听到很多类似这样的评价。
b. 性别歧视给女性带来更多压力
上世纪90年代,乔安妮·凯瑟琳·罗琳为了能够让手稿得以出版,答应了出版社将名字改得更“男性化”的要求,J.K.罗琳与《哈利波特》系列才得以家喻户晓。直到今天,高校招生与职场招聘中歧视女性的案例依旧屡见不鲜。
值得一提的是,职场歧视的情况并不随着女性的学历变化而有所不同。2016年The Wall Street Journal对美国446类职业的收入情况进行调查后发现,很多职场女性精英的平均收入远低于她们的男同行,高学历女性的情况尤其严重。而这些歧视性的政策、事件甚至“潜规则”成为了女性成长道路上的障碍,也让女性不得不面对更多(潜在的)压力,产生更多不自信、焦虑的想法。
c. 文化偶像等社会影响
比起那些真正独立自信的女性偶像形象,如今更多的文化偶像依旧是符合传统社会性别刻板印象、甚至是“物化女性”的。比如媒体中大量身材姣好的女性偶像,倡导“男人出轨是因为女人不够美/贤惠/会忍耐”的文化名人等等,影响着很多女性对自己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而这样的要求一旦在日常生活中难以实现,就会成为很多女性心中“现实与理想”的冲突,担忧起“达不到要求会给自己带来的负面影响”。
2.家庭教育的影响
在家庭中,父母倾向于教导女孩子“世界是可怕的、充满危险的”,并倾向于低估女孩的能力,认为女孩更需要被帮助和保护。
这种教养模式对女孩成年后应对压力的机制有着重要影响,成年后的她们更加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压力,渐渐产生一种“世界很危险,我没有能力应对它”的感受,变得更加自我怀疑和焦虑。与此同时,也有很多女孩子从小就被教育要听话、温柔、顺从,成长过程中内心真正的需求被长期压抑,也更容易让她们在成年后产生内心与现实的冲突,陷入焦虑不安。
除上文提到的职场天花板以外,不同等的待遇也让女性更容易感到焦虑。作为女生,你可能对这些场景很熟悉——
A.每天做题到深夜,数理化都拿到了不错的分数,但还是焦虑学不过男孩子
B.穿着s码的衣服,画着精致妆容,照镜子时却总觉得自己的身材这里不够好,长相那里有缺陷
C.进入职场后,既想要证明自己、又觉得自己可能“真的不行”
研究数据显示,在全球范围内,女性被诊断为焦虑症的可能性是男性的两倍。女性相比男性更易感到焦虑,女性有更多焦虑不安的想法,“她们更相信很多担忧是自己无法控制的,同时她们也认为担忧、焦虑是需要避免的。”
虽然女性的天花板和易患焦虑症的现状,在短时间内难以发生实质性的转变。但我们仍可以通过保持自信,努力突破限制,避免不必要的消极情绪。
1. 试着明确自身的情绪,找到真实的想法
面对生活的各种境遇时,如果你感到焦虑不安,先给你的想法分类、打上标签。你需要区分,这个想法究竟是社会强加给自己/女性身份的,还是发自你的内心。比如作为一个“大龄未婚女青年”,或许你觉得晚婚是你自己的个人选择,却在周围逼婚、歧视的声音中,为自己没有结婚对象而感到异常焦虑,此时你需要平静下来去区分,你所真正担忧的到底是什么?急着寻找结婚对象是外部强加给自己的,还是自己真实的想法?
不要让自己和自己的想法绑定。把你的想法看成许多经过你大脑的数据,它会受到很多不同因素的影响,我们应该有选择地去相信自己的想法。这样的过程能够帮助你避免被想法本身困住,而让你对“我在做什么”、以及“我为什么会有这些想法”的过程更有觉知。从而你也许可以意识到,是不是有其他更客观平和的方式来看待现在的处境。
2. 允许自己的消极情绪
比如,在感到焦虑的时候,不要立刻简单粗暴地对自己说“不要再焦虑、不要去想了”,而是把焦虑的事情写下来列成清单。在写的时候,不要去评判你的念头,而是单纯地记录,并告诉自己:先不忙着焦虑,回头再看这个单子。这个做法的好处是它打断了你沉浸在焦虑中的状态,同时也没有一味地压抑自己的焦虑,而是进行适当的表达。
此外,你也可以有一个记录平和心情的清单,写下那些让你感觉很安心很平静的事情,在回顾不同清单/日记时,告诉自己不同的情绪都有它的缘由与作用,要允许自己有这些不同的时刻。
3.找到重要同伴,尤其是女性榜样
在随处可见性别刻板的社会中,女性尤其需要构建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选择合适的人留在身边。对于女性的成长道路来说,一位真正独立、自信的女性榜样(role model)则显得尤为重要。偶像/榜样给人带来的信念感,会帮助女性更加坚定自己的道路,相信自己的力量,从而不受过多的外界压力的影响。
最后,希望我们都能抱持一种更开放的态度,让更多女生能减少性别不平等对自身的影响,在自信开放的精神面貌中实现更大的自我价值。
以上。
不要时刻记着自己是女孩儿。
行李太沉提不动,站在原地歇一会儿。工作太难完成不了,请教他人或者查资料慢慢琢磨。有钟意的东西,开源节流,自己去买。
主流语境里,男生就应该无条件对女生好,承受她的虚荣和无理取闹,一些女生也对此坦然接受,甘之如饴。
先前在北方的时候,有个中年人跟我说,在他们那个地方,结婚从来都是男方出房出车。他儿子今年十五岁,名下已经备有一套小户型了。
我下意识问,那婚后女孩儿干嘛呢?
“带孩子呗,我媳妇就是典型的家庭妇女。”
哦。
被饲养的感觉的确很好,免费的甜点很对胃口,用力消费不用考虑资本积累,高高兴兴当一个乐天派残废。
可一旦习惯了饲养的过程,你就很容易被社会划归为弱者。你很可爱,很精致,很柔软。
也很弱。
多可惜,柴米油盐,代替了你的星辰大海。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为了当自己的小英雄的。英雄有不同的样子,成为英雄的途径也有很多,但没有一个英雄是被人工饲养出来的。
你不是任何人的附庸,也不是刻板印象的必然受害者,更没有天然的智识短板,只是世界随机匹配给了一个盛装灵魂的容器而已。
你是你,这副皮囊底下藏着的那个人到底会生长成什么样子,只取决于你。
所以,如果存在一个普世的「优秀习惯」,那就是除却安全意识范畴以外,模糊掉自身的性别,中性做事,中性思考。
万字长文总结出我看的30+本书和自己实践的感悟,我曾经是个长相普通、脾气差、轻微抑郁、做事毛躁,连我妈都说我嫁不掉的女孩,我通过看大量的心理学等书籍不断解剖自我,并且学习化妆、修整体态。
现在我每天都充满了满满的正能量(噗~笑场),收获了一些志同道合的好伙伴,在工作中也不断进步价值感满满,特别想把我的改变之路整理给大家,希望每个小仙女都变得金光闪闪自信满满~
因为我心路历程和经验比较多,所以我分为 “心态篇、自我提升篇、人际关系篇、说话篇、饮食篇、运动篇、体态篇、护肤和化妆篇、日常养生篇” 认真的分享给大家,小仙女们看完绝对有收获,你会忍不住收藏滴O(∩_∩)O~
我觉得一个人外在的展现就是他内心的体现,认识自己可能会伴随我们一生,和自己的内心和谐相处是改变的第一步。
我从小就经不起批评,别人一旦说我做得不对,我瞬间像漏气了一样,虽然嘴里咄咄逼人的在反驳,心里却怨恨自己,觉得自己又傻又笨不能让别人喜欢。
我太在意别人的想法,又太想要听到别人的赞美,所以我的情绪总是随着别人的话来回起伏,有时候别人一句明明就不对的话,我却能琢磨好久又去怀疑自己。
后来我在《原则》那本书上看到一句话:不是每个人的意见都值得听取,我们要分析这个人在这方面是不是有过成功的经验,有没有深刻了解这件事。
现在别人说我时,我就在心里对自己说,不要立马去激动地责备自己,想一想他有没有资格在这件事上是评论我,他说的是不是符合事实。
当我判断这个人的话是没有依据的瞎说,我就不会理他,也不会因为他的职责而怀疑自己,我试着相信自己对一些事情判断。不受这些杂乱声音的干扰,我做事反而更冷静从容了。
我被家里人被认脾气不好,高中时甚至会在大家吃年夜饭的时候突然发脾气扔筷子,我妈一度怕我因为脾气不好嫁不掉。
脾气不好确实对我影响很大,不但让我因此丢失了男票,自己也很烦闷,因为每一次发脾气,自己也会被气到不行啊~
后来我在一本书上看到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提出的“情绪ABC理论”,A表示诱发性事件,B表示个体针对此诱发性事件产生的一些信念,即对这件事的一些看法、解释。C表示自己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
他认为激发事件A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的间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即使产生对事物的看法或表现出来的情绪)。
我发现真的是这样,比如我会因为我妈跟我让我穿我不喜欢的衣服而吵架,这里让我穿我不喜欢的衣服是激发事件A,我生气就是结果C,我之所以会生气是觉得我妈不懂我、品味差、太强权。
那如果我换一种思路,其实我妈是在给我建议,同时这可能就是她的审美,我要允许她和我的审美不一致,这么一想,就改变了信念B,就不会想和她激烈争执了。
这个方法真的屡试不爽,试着改变你看问题的思路,尝试去理解别人和你视角的不同,很多事情就不会把你气晕了~少生气不会有眉间纹,会显年轻的O(∩_∩)O哈哈~
搞不懂为什么,我总是拼命遮盖自己的缺点,胖的时候不好意思和好朋友去游泳,总怕她看见我的肥肉笑话我;不化妆不想出门;觉得自己唱歌不好听,任随劝都不去KTV。
只要是我不擅长的事情,我都不敢在别人面前尝试,找各种理由逃避,最怕别人小看了自己。所以我在与人交际时心里压力很大,有段时间宅的很厉害。
后来看了马斯洛的话深受启发:
能够自我接纳的人能接受自己和他人,不会为自己和他人的缺点所困扰,不会因此感窘迫和不安,能够坦然接受自己的现状,包括自己的需要,水平和希望,同样,也能接受别人的弱点和缺憾,并加以宽容对待,能够平和的生活,能够真实坦率的表达自我,不掩饰自己,也不为了展示自己而展示自己。
我试着和好朋友在一起的时候不化妆,她们不但没觉得我变难看了,还觉得我皮肤好;我试着在KTV里自信的唱歌,虽然一开始唱的不好,但是慢慢的进步了很多。
当我自在的表现真实的自己时,我觉得我钻出了自己给自己设的套子,我反而和朋友的关系更近了一步,更体会到了朋友对我喜欢和给我的帮助,与人相处变得没有压力了~
有段时间我对高情商有个误区,以为高情商就是让别人开心、让别人舒服,哪怕委屈自己都是对的,牺牲自己的利益去讨好别人,真的是情商高吗?
后来我发现,这种刻意的讨好并没有让别人多么在意你,反而让我觉得人际交往很累很烦、觉得自己没有价值。不敢和外界产生摩擦,怕失去别人的喜爱,真的太累了~
后来在书上看到这种讨好型的性格,是源于不安全感,我们要看到自己的优点才会明白自己的价值,放弃取悦别人,所以我强迫自己每天睡前想一想自己的10个优点,值得赞美、自豪的时刻。
同时我尊重自己的情绪,建立清晰的边界,明白每个人可以有自己的观点,不必事事故意显得和别人一致。这样做之后身边人不但没讨厌我,反而也会尊重我,我内心也觉得好自在啊~
“独立”这个词经常被提出来,但又有几个人真正做到呢?我小时候就畏首畏尾,元旦想表演节目,又不敢自己上台,拼命拉闺蜜和我一起报名;高中时近视眼坐的位置看不到黑板,我也不敢和老师说,还让我妈给老师打电话。
工作时总是怀疑自己做不好方案,拼命拉同事给我参考,后来领导建议我要学着不依赖别人,试着独立完成任务。
首先我在潜意识里告诉自己我很棒,想想做不好最坏的结果也能接受,不再想东想西,干脆放心大胆做起来,经常独立完全一些任务后,我发现我比我想象中的更强大,自信心自然而然就提升了~
相信自己→试着自己独立做事→勇敢的解决遇到的问题→发现自己比想象中的优秀→变得自信→更敢于不依赖别人,一定要想办法让自己建立这个良性循环。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那些每天和别人抱怨自己工作,问别人要不要辞职的人,一直没做出什么改变。
反而那些不去和别人抱怨太多现状、絮叨太多理想的人,都做出了我们想不到的改变,并小有成绩。
我有个胖乎乎的前同事,她辞职后办了健身卡想减肥,健身过程中感觉自己很喜欢,于是学了健身教练课程,我们听了觉得不可思议,她身材不好、不是体育院校毕业、没有健身基础,怎么可能当教练呢?
她那半年没怎么和我们联系,但是有一天看她的朋友圈,她去了一家高档健身房当了教练,她同时还晒出了自己很有线条的身材和一堆教练证书,她真的当了教练,并且现在做的很好!
所以想做什么就去做吧,不论是不是跨专业、有没有基础、是不是很多人不能理解、无论你多大年龄,只要自己喜欢,并且能坚持住,那Just do it !
尤其是过了25岁,父母不一定了解你从事的行业,不能再给你太多经验,所以自己想走什么路,和他人已经毫无关系了。
记得头条的老板张一鸣曾经说过,他是一个善于延长自己满足感的人。现在到处都充斥着某某人发了一个视频一周涨粉几百万,导致很多人都急功近利想要一夜成功。
往往就是想一夜成名、想赚快钱,大家不给自己留很多积淀的时间,遇到问题就容易放弃,想寻找新的赚钱赛道,东一筢西一筢,到头来什么都没做出来。
其实细看一下,那些有壁垒的成功者都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很多明星也跑过几年龙套,歌手前期也在酒吧唱过几年,那些扎实的基本功,才是别人一砖一瓦给自己垒起来的阶梯。
所以我时常对自己说,只要朝一个方向去聚焦去努力,所谓年少有为或大器晚成,不过是时间而已。
在提倡不断学习的同时,我觉得我们还可以坚持自己的爱好,其实我们的爱好往往对我们的心态、思想、专注力等有独特的影响。
就像我闲下来喜欢写钢笔字,在写字的过程中,我感觉内心很宁静,它提升了我对于工作的专注度,也是我减压的一个绝妙方式。
我朋友喜欢唱歌,她在那些歌词中获得了很多对于人生、爱情、梦想的感悟,甚至说塑造了她的部分价值观和世界观。
我建议每个小伙伴都培养自己的爱好,只要是积极的,都能给你身心带来独特的滋养,这可能也导致了人与人的气质差别。
有一句很著名的话,你是有10年的工作经验,还是一个经验用10年?就像我刚开始学电脑时,不愿意学习快捷键,觉得我用鼠标也可以点啊,逼着自己学后,才觉得提升了50%的工作效率。
逼着自己去迭代已有的经验,确实是件很痛苦的事,毕竟我们已经用顺手了,懒得去学习新的。但一定要去革新,不然你的经验会越来越落后,让你浪费更多的时间。
你看像我姥姥都试着不打电话玩微信语音,我妈都学着去淘宝买东西,这么大年龄的人都在学习进步,我们万万懒不得啊~
我在《原则》这本书看到“历史总在重演,不要发明别人已经发明过的轮子”,我觉得深受启发,我之前做事前总是一上来就做,遇到问题时才找资料想办法。
后来试着做事前先去规划一下这件事,看看有没有一些别人的经验可以借鉴,已有的成功经验直接搬过来就行了,不再去自己盲目摸索,我发现做事容易成功很多。
我们遇到的问题都不是最特殊的,肯定有别人遇到过,听听别人的经验或教训,就能少走很多弯路,所以下次做一件新鲜事之前,可以先刷刷知乎啊,O(∩_∩)O哈哈~
我前同事是个年轻的妈妈,虽然已经当妈妈了,但是玩的比我们年轻人还嗨,会因为喜欢哈利波特攒钱去霍格沃茨城堡取景地过圣诞节,因喜欢雷神而在胸前纹了个锤子,会收集每一本东野圭吾的书,会夏天游遍城市适合野炊的地方。
所以她的谈吐很有趣,随便就能说出很多有料的梗,精神世界特别丰富,在工作中是我们的“灵感缪斯”
我也想多去好奇这个世界,多去观察身边的美,所以今年的计划就是利用周末时间探索城市野外美景,学会倒着溜冰,哈哈哈,想想都屁股痛~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8020原则,就是做成功一件事找对那20%的部分很关键。
前段时间看了《褚时健传》之后体会更深,譬如褚时健和政府打交道,希望政府同意自己用盈利的钱购买更多进口设备时,一再承诺等到设备投入生产之后每年可以多纳税多少亿,政府往往很容易批准,因为褚知道,政府非常希望企业多多纳税来提高财政收入。
这本书对我的顶层思维启发很大,我把里面的精髓总结写了一篇文章,小伙伴看了应该会有启发:
做一件事之前真的要花时间考虑一下这件事情的关键点是什么,就是哪一步决定的事情的成败,基本所有的事情都有关键点的,比如掌握考试时那些占据重要分值的知识点,运动减肥时的持续40min达到心率指标等等,这些点做好了,基本就成功了80%。
同时要先做这些关键点,就如同考试时先把分值大的有把握的先写完,时间不够了那些分值小的可以放弃,我们的时间和精力真的有限,不抓重点想面面俱到,基本又累又达不到效果啊~
每个阶段的重点也不一样,比如初中高中就是学会提高分数考得好,大学要学习口才、社交,甚至花一些时间去恋爱了,工作前期要提升自己的实战技能,3/5年之后可能要学习管理了,把握好每个时间段的重点不能说让你牛的一批,总不会让你出什么大差错。
千万别吝啬你的夸奖,真的每个人都喜欢被夸啊,哈哈哈,别人夸我我开心的中午都能多吃一碗饭~
尤其是你真心地觉得某些人很棒,或是一些事情做得很好,那就更不要憋着了,被赞美被鼓励才让我们不会那么丧鸭(#^.^#)
有段时间我老是和我妈争吵,我们俩关于工作和恋爱的观点很不一样,我是觉得女生要努力自强,我妈觉得女孩子嫁人也很重要,要把一部分精力放在结婚这事上。
所以我们说两句话就能吵起来,我也觉得我妈不能理解我,后来想想我妈不能理解我也正常,因为在她那个时代,没有这么多工作可以选择,女孩子想混好很难,所以嫁得好就很关键。
真的每个人都是带着背景和你打交道的,你们以往见过的东西不同、经历的事情不同,所以价值观不同是很正常的,不能要求立马说服对方,因为对方看到的世界可能和你就是不一样。
包容和你拥有不一样观点的人,他们可能也很可爱~
我原来和别人吵架时,即使吵着吵着发现自己不对了,也硬着头皮继续给自己找理由,一定要对方认输我赢了才行。
其实这种争吵是无效的,虽然我赢了又怎样,得到真正精确的结论才行啊,就像我之前看到的一句话,争论中无论我是输是赢都无所谓,只要我最终按照正确的结论做事就行了。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跟我一样,有事想找别人帮忙时,又怕麻烦别人,犹豫了很久,就放弃了。
其实去麻烦别人反而能促进人际关系(当然不是那种无理取闹的麻烦哈~),别人在帮助你的时候收火了价值感和受欢迎感,并且加深了和你的联系。
不敢麻烦别人的人,往往是自我价值感低,不觉得自己和别人是平等关系的,怕被别人拒绝,其实只要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别人都是很乐于去帮助你的。
我发现很多表达很清晰的人,在说一大段话时,都是区分出“第一、第二、第三~”,并且会按照重点从前往后排序。
试着练习这么说话,你会发现别人更能迅速理解你了,并且会锻炼你的逻辑思维,让你表达的更加顺畅。
这样讲话就不会让人觉得你是问一句答一句,因为很多人问了结论之后肯定会问原因,所以顺便说出原因,别人会觉得你很周到好沟通。
我原来就是越是紧张说话越快,说的越快,脑子来不及想下一句,就容易卡壳反而更加紧张,从而会给人急急忙忙表达能力差的感觉。
现在我会有意放慢语速,尽量让别人听清楚每一句话,感觉会稳重很多,大家有空可以听听国家领导人做报告、外交部发言人答记者问的语速~
这个已经是老生常谈了,但是很多猴急的小伙伴有时候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时,还是会忍不住插话。
插话会扰乱讲话人的思路,真的有点不礼貌,尤其是面对长辈和领导,这样太容易败好感了,会让人觉得心里不爽没面子。
所以就是别人说错了,或是你不喜欢听,最好也耐心听别人说完,平时沟通不是辩论赛,更加舒适自在才关键。
就是别人问你的问题是,你可以先说一句“我觉得你这个问题问的非常好”或是“我相信大家都有这个疑问”,然后在去回答别人的问题。
这样一是肯定了别人问问题的意义,二是会给问问题的人感觉你和他是平起平坐的,内心会给你加分,面试很受用呦~
这个是我从孙路弘教授的视频“说话就是生产力”里面看到的,总共有14个小讲,看完真的能迅速提升你的说话水平,狂推啊~
之前还尝试过喝蜂蜜水或是淡盐水,看了很多资料发现还是先喝一杯温开水最好,一夜身体水分蒸发很大,及时补水感觉胃里好舒服。
每天我会喝8杯水,不是渴了才喝,如果没有喝水习惯的小伙伴们,买个自己喜欢的漂亮杯子吧~
一般下午4、5点左右我就有点饿了,最喜欢吃根香蕉或是啃个雪梨,在冬天干燥的空调屋里觉得好滋润啊~
在广州待过一段时间,被喝汤文化深深洗脑,每周末都换着种类煲汤喝,我最喜欢鲜椰汁炖鸡肉,玉米莲藕炖排骨,我感觉多喝汤会瘦,因为很饱完全吃不下饭~
很早看网上说皮的脂肪含量高,所以我吃鸡肉、鸭肉等基本不吃皮;当然鱼皮例外,我喜欢吃那种很爽脆弹牙的凉拌鱼皮,感觉胶原蛋白爆表啊!
亲测饭前喝一杯300ml的水,真的吃不多就会饱,不喝水之前我能吃两碗面条,喝了就只能吃一碗多一点。不过水不要喝太多,不然冲淡胃液,饭后会觉得消化不良!
瓶装饮料一般都买无糖的,奶茶喝3分甜,咖啡只加奶不加糖,多吃糖不但易胖,皮肤还容易长痘、变黄、衰老,我想戒糖但是太爱糕点,所以只能戒糖饮料(#^.^#)
张韶涵也分享过为了保持好皮肤和身材,一直都在戒糖,少吃糖比盲目口服抗糖化食品更有用。
我原来吃饭很快,吃大碗和别人吃小碗用时差不多,还容易烫到嘴巴,等我意识到饱的时候往往已经吃撑了。
一般进食20min才有饱腹感,亲测吃慢点真的会少吃很多,每吃一口食物就放下筷子,彻底嚼碎吞咽下去再夹菜,我就是这样改掉狼吞虎咽的习惯的。
我买东西时容易眼大肚子小,觉得自己很饿能吃下一头牛,于是就买很多,吃了一些饱了又不舍得浪费剩下的,于是容易吃撑。
后来强制自己先买一点,觉得好吃没吃饱再买,用这招我觉得我少吃了很多零食。
我是看见面前有食物就忍不住星人,别管肚子多饱,总想嚼嚼嚼~买的零食总想一次性吃完,不然我夜里还惦记着,我上辈子是难民嘛┭┮﹏┭┮
后来强迫自己不在超市和网上屯零食,买一次吃一次就行了,不管多买有多便宜;决不把零食摆在眼前,不给自己制造随时就能拿到零食的机会~
自从减肥后就不怎么碰炸鸡、糖醋里脊、油条这些油炸食品,100g植物油的热量就有900千卡,妥妥的热量炸弹,我躲!
实在忍不住或是聚餐时,就把炸物外面那层皮撕掉,或是用餐巾纸吸一吸上面的油,或是放在米饭上吸一吸,当然那块米饭就不吃了。
晚上喝水第二天脸部容易水肿,而且喝太多水夜里起来上厕所,会影响睡眠质量,哈哈哈,我好懒的~
每天早晨起床上完厕所之后我固定会称一下体重,当然不会因为胖一点而气死了,如果体重波动很大,那我当天就少吃一点点~
午饭和晚饭后一定想办法站一下或走动一下,一是一吃饱就站起来防止自己又忍不住多吃,二是真的可以防止脂肪堆积在腰腹部。
有条件我会走动一下,眺望眺望远方,甩甩胳膊拉伸一下腰(别嘲笑我像老年人,哈哈哈),把运动彻底融入到生活中去。
每天都边在B站上看吃播边做天鹅臂,哈哈哈,是不是很奇葩,天鹅臂瘦锁骨效果吹爆,连续坚持一周绝对看到效果。
我已经坚持了半年多,肩膀变得薄&平了很多,不过它对于减后背和手臂的肉肉作用不大。
每天晚上吃完饭我都会绕着公园溜达个5圈,大概走1个小时,走路的时候手臂甩起来,步子频率高一点,回到家已经很累了。
公园里还有人跑步、打太极拳、唱歌、跳广场舞,我超级喜欢这种很热闹很生活的样子,感觉大家都很努力很积极~
周末有时间我超级喜欢去户外玩玩,爬爬山、去植物园看看、反正就是喜欢去各种有山有水的地方徒步,大概一天能走2w多步吧!
经常去户外走走不但增加运动量,帮助减脂,看看植物还能洗洗眼,突然就觉得心里很静,烦恼都随着呼吸释放了~
有时间我会去健身房练瑜伽的,平时每天睡前都会拉拉筋,我觉得拉筋可以让肉肉变紧致,我之前节食减肥肉好松,现在后背好多了。
拉筋结束后我会用泡沫轴滚滚大腿,我大腿有点肌肉外翻,小腿肚肌肉块较大,经常放在上面滚一下,现在腿直了很多。
上班时闲下来就敲敲大腿外侧的胆经,据说可以排毒,减少臀部和大腿外侧脂肪,我刚开始敲得时候真的超痛啊,现在不怎么痛了,超级舒服哒~
睡前把双腿靠在床头90°倒挂一下,可以消除腿部水肿,对于长期站立工作腿部易水肿的小伙伴有奇效哦!
这个真的可以时时刻刻刺激腹部肌肉了,还会从视觉上看起来肚子像瘦5斤,我现在站着坐着都收腹,上腹部真的紧实了很多~
我从小就驼背,我妈说我像小偷似的畏畏缩缩,后来发现那些练舞蹈的同学走路都好有气质,下定决心改善体态。
每次走路就按照瑜伽老师说的,肩胛骨向后夹紧,肩膀向后向下沉,保持背部的挺直,收腹胸自然推出,脖子稍微向后,下巴内收。
刻意改了几年不但气质变好了,我后背的肉肉也少了,我朋友说我看起来变瘦了(#^.^#)
我很早就发现自己大腿和小腿的肌肉外侧凸出,穿鞋子也是容易磨损外侧,后来发现自己原来有点足外翻,应该很我长期外八字走路有关。
所以我就强制自己走路时脚尖朝正前,尽量走直线,可能坚持时间还不够,腿型改变不大,但我朋友说我走路看起来秀气了很多~
我是大干皮,冬天起来很紧绷的那种,还容易卡粉,涂很多护肤品都没有大改善。有次看一个美妆大v说,涂化妆水时,可以一层一层的反复拍,直到感觉再也吸收不了。
我每次化妆水可以涂6、7遍,乳液也能涂3、4遍,感觉皮肤真的吸进去了水,现在滋润了很多,冬天也不卡粉了。
我觉得拍脸可以促进化妆品的吸收,而且还不会搓泥,当然下手别太重,不然红血丝可能会更严重~
我一般都敷补水面膜,感觉只要皮肤水分充足了,自然就显得白嫩了很多,同时敷完后洗脸,再进行常规护肤步骤,第二天整个脸会很好上妆~
我觉得20岁以上都要涂眼霜了,不然眼睛下方真的会有细纹,还会出现黑眼圈,看起来很没活力。
对于大干皮来说,水光针的补水效果真的是立竿见影,打了一周后感觉毛孔都小了很多,化了妆之后简直有开美颜的效果。
不过最好3个月搞一次,逼的我穷的要吃土啊,话说千万别在家自己弄微针哈,消毒不好,真的容易感染的。
我自从大学之后只要出门见人就会淡妆,最起码涂个隔离、画个眉毛和眼线、擦上口红,淡妆和素颜真的差别很大。
肯定有部分天生丽质可以素面朝天的宝宝,但是大多数普通人最好淡妆,颜值可以立马提升2两条gai,感觉化了妆都没有太丑的人~
我吃饭前会把口红微微擦掉一些,然后饭后去洗手间补一下,我属于泛白的无气色唇,一旦没了口红,就觉得精神不好。
感觉口红有提精神、显年轻的功效,前提是要选对颜色哈~
最早我认为吹风机会伤头发,所以不吹头发就等自然风干;但是这样一是头发干了后比较塌,尤其是像我这样头发细软的人,看起来发量很少。
二是有时头发没干透就睡了,第二天起床头懵懵的,容易头晕。现在我用负离子的吹风机把头发吹干,发质看起来也顺滑了很多。
晚上洗完头,刚吹好的头发又蓬松又飘逸,一觉起来又扁踏又乱,很多细软头发和毛躁的小伙伴估计都有这个问题。
所以我就放在早上了,感觉早上洗个澡头脑很清醒,飘飘然的,哈哈哈~
我感觉发质比发型重要,再好看的颜色和发型,搭配一头枯发,也跟白富美绝缘了~
每天梳梳头可以激活毛囊,促进头皮血液循环,还会减缓头发变油,头发爱出油的小伙伴可以试试~
想起来就转一下眼睛,眺望一下远方,大家真的要保护视力,我工作之后左眼视力居然下降了,我还以为成年后视力就定型了呢o(╥﹏╥)o
手真的是女生的第二张脸,做了再bling的指甲,手干枯枯的也不好看。涂完之后再捏捏手指,手指又细又白又香,说谁是猪猪女孩呢O(∩_∩)O~
冬季和泡脚简直是绝配,泡脚对于治疗失眠有奇效,反正我是边泡困意就上来了。对于手脚冰凉的折翼天使们也好用,我现在晚上睡觉不用穿袜子了。
可以在水里加点料啊,我湿气重,喜欢放点花椒,感觉头顶都冒热气~
牙齿黄涂再好看的口红都白搭,还显得很廉价,捂脸脸~每天早晚认真刷牙3min,按照网上的方法,我连舌头都会自己刷刷,哈哈。
半年去口腔医院洗一次牙,有段时间我牙龈出血就是因为牙结石,洗牙后就好了,牙齿真的要珍惜好,毕竟我们80岁还想吃零食呢~
自从我发现我居然有个八字纹,我就很注意不往下拉扯面部,长期托腮下面部容易产生纹路,容易加速下垂,我还是个少女不想变老啊~
我因为长期用右侧牙齿咀嚼,右侧脸的咬肌比左侧大,就是有些不对称了。现在我强迫自己多用左侧大牙,要平衡回来。
一下子写了这么多,发现做一个精致优秀的吕孩子真的不简单啊(^o^)/~,不过这些小习惯执行起来一点都不复杂,所以懒惰如我也能长期坚持。
什么时候开始不重要,坚持下去才重要,特别佩服那些老了都很优雅的人,虽然自律有时候让人觉得痛苦,但它让你看到了更好的自己啊,那个更好的自己不是很值得期待吗?
我觉得不必强求自己变得多么多么优秀,只要我们一天比一天好,一天比一天阳光开心,我们找到自己、认识自己、感受自己、喜欢自己,这就够了~每一个爱自己的小伙伴❤点个赞赞吧(#^.^#)❤关注我更好干货扑面而来~
(PS:有时忙的两脚飞起,没有一一回复大家的评论or私信好遗憾啊,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们可以❤加我:hlw66hlw,大家相互学习交流变优秀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