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廖耀湘攻占彰武的行动是否在东北野战军的预料之中?

回答
廖耀湘攻占彰武的行动,不能说完全在东北野战军的预料之中,但也并非毫无迹象。要详细说明这一点,咱们得先回到辽沈战役的那个关键节点,也就是锦州被攻克之后。

锦州一落,林彪指挥的东北野战军就牢牢掌握了战略主动权。当时,东北野战军的目标很明确:一是要歼灭国民党军主力,二是要解放东北全境。国民党军在东北的力量,最精锐的就是新一军、新六军,也就是廖耀湘兵团。在锦州被围打的时候,他们就距离锦州不远,但因为各种原因,未能及时抵达解围。

在锦州被我军攻克后,廖耀湘兵团就成了东北野战军的首要目标。当时,廖耀湘的部队集结在沈阳以西、锦州以东的地区,包括了新民、辽中、台安、彰武等地。我军的目标是围歼这支部队,不让他们南撤,也不让他们北上与傅作义集团会合。

那么,攻占彰武这个具体行动,是否在预料之中呢?

首先,从战略态势来看,我军围歼廖耀湘兵团是必然的。 锦州以北是塔山阻击战,新四军在那里浴血奋战,阻止了国民党军的增援。锦州一破,廖耀湘兵团就被卡住了,南撤是不可能的,除非冒着巨大的风险穿越我军的包围圈。而他们的北边,虽然是空旷地带,但对我军来说,也是一个绝佳的歼灭战战场。

其次,我军对廖耀湘兵团的动向进行了严密监控。 东北野战军的情报系统,在那个年代是非常有能力的。对廖耀湘兵团的集结、调动,我军都能掌握大概的情况。廖耀湘当时确实是在进行一些调整,包括向彰武一带移动。

但是,说完全在预料之中,可能也不完全准确,这里面有几个关键点:

国民党军的指挥混乱和战略意图不明: 廖耀湘当时的想法,非常复杂,也充满了赌博成分。他一方面想北上,试图从山海关突围,另一方面又在等待来自南京的命令,甚至考虑过南撤。国民党军高层在那段时间的指挥是极度混乱的,最高统帅部和东北的将领们对战局的判断和应对策略,很多时候是脱节的。廖耀湘的部队,在战役初期,也经历了一个“犹豫不决”的阶段。
我军的包围圈和封锁线: 东北野战军在锦州城破后,迅速地将一部分兵力部署在廖耀湘兵团可能北上的方向,形成了有效的阻击和围歼态势。他们也预料到,廖耀湘不会轻易放弃,肯定会寻找机会突围。彰武作为一个交通枢纽,如果廖耀湘想北上,是需要经过那里的。
廖耀湘的“出击”思路: 廖耀湘后来采取的行动,可以看作是他试图打破僵局、寻找战机的“出击”思路。他可能认为,我军的包围圈还没有完全收紧,或者他可以通过某种方式,突破我军的封锁线,从而获得自由。攻占彰武,在他看来,或许是一个既能作为据点,又能吸引我军兵力,为其他方向的突围创造机会的举动。

更具体地说,东北野战军的部署,是针对廖耀湘兵团整体而言的,而不是针对“攻占彰武”这一具体战术动作。 我军预料到廖耀湘兵团会试图行动,也预料到他们会向某个方向突围。而彰武,恰好是他们北上突围的必经之路之一。因此,当廖耀湘的部队开始向彰武集结和移动时,我军其实已经做好了应对的准备,并且迅速地将其纳入了包围圈。

可以说,我军的战略意图是“歼灭廖耀湘兵团”,而战术上的预判,是廖耀湘兵团会“选择一个方向突围”。彰武正好处于他们可能突围的某个方向上,所以当他们动向明确时,我军的反应是迅速而有计划的,并没有因为“攻占彰武”这个具体动作而感到措手不及。

总而言之,廖耀湘攻占彰武的行动,可以说是东北野战军在战略层面预料到廖耀湘兵团的行动方向之一,并且已经为此做好了围歼的部署。但具体到“攻占彰武”这个战术上的执行,更多的是因为国民党军自身战略指挥的混乱和廖耀湘个人冒险主义的倾向所导致的。我军的成功之处在于,无论廖耀湘采取何种行动,都能将其纳入预设的歼灭战框架之中。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东野战前对廖兵团是北援长春还是直接去锦州都已经做好应战准备。至于廖去彰武,一开始似并未考虑,因为这本来就是下着。10月5日军委获悉廖兵团取彰武及新立屯行动计划的情报后,对其评价是“很胆怯的”,“极怕我攻锦打援战法,采取逐步推进,看势行事的谨慎方针”。

9月29日,在给军委的电报中,林彪等写到:

五纵与十二纵,均系今年成立,战斗力较差,准备担任对付沈阳之敌。无论该敌向北策应长春,或向南增援锦州,均打。

在国军西线增兵后,林彪一度犹豫,然随即再下决心后,给军委的电报这样写到:

沈阳之敌,在我军未正式攻锦前,不会出援。

10月4日,林彪等在给军委的电报中,对廖兵团的行动力有了进一步判断,并对其直接援锦做出部署:

沈阳之敌,目前有四个军到五个军的兵力,在新民以南,辽河以东地区集结,大约亦必在我正式攻锦后,才会出动 。我军拟以第十纵及第一纵的一个师担任抗击该敌,以我六纵两个师及五纵、十二纵担任策应十纵之作战,采取运动战方式,从敌侧后歼灭敌人和争取时间。
锦州战斗结束后,……由沈阳南下敌人,则处于进退两难,我军则以攻锦主力回师歼灭南下的敌人,确保锦州。

10月5日,军委给东野的电报中,对情报所得廖兵团行动计划(即出彰武计划)的评价甚低:

大连所得沈阳援锦部署是很胆怯的,该部署表示极怕我攻锦打援战法,采取逐步推进,看势行事的谨慎方针

10月7日,林彪等向下通报,廖耀湘要去彰武:

沈阳之敌有企图占领彰武切断我交通模样,但亦可能向打虎山前进。

user avatar

东野在辽沈战役最初的构想就是同时围歼锦州范汉杰和沈阳出援的廖耀湘兵团。在锦州和沈阳外围各自放了5个纵队。所以才出现葫芦岛增兵兵力不够的问题,在决定打锦州后,从沈阳方向撤走2个纵队,让沈阳的援军倒不了乱就行。

但林彪也一直在动顺势吃廖耀湘的主意(跟粟裕打黄百韬时还要逗邱里两兵团靠近一样),所以对付沈阳的三个纵队基本都是打打就走,把廖耀湘拉出来距离沈阳越远越好,为后续围歼廖耀湘作战创造机会。

如原来在彰武的五纵,按照塔山黑山的战力,东野一个纵队挡住廖耀湘兵团三天时间不成问题,而三天时间六纵和十纵足够赶过来增援的了。但在兵力和时间都足够的情况下依然打打就撤了没恋战。

再比如十纵按照任务应该是死守黑山大虎山挡住廖耀湘靠近锦州,但在林彪决定在辽西围歼廖耀湘兵团前,十纵连山头都没上。

user avatar

是的。

4号起廖耀湘的西进兵团在新民集合,他可能有三条路线,西北去彰武(不用过柳河),东北去长春(经过法库),西去锦州(需要过柳河,饶阳河,黑山)。

东野的布局是五纵在彰武和新民之间,六纵两个师在彰武和法库之间,十纵和一纵三师在半拉门(黑山东侧入口)附近。三条线都放了部队。

9号起廖兵团以新三军新一军新六军向彰武攻击前进,正面和五纵交战,其右翼和六纵交战。七十一军向黑山搜索,没有发现十纵的大部队。

9号10号五纵阻击两天后,林下令五纵六纵主动撤出阵地,五纵移向彰武西南(过柳河),六纵移向彰武东北。11号廖兵团进占彰武。

11号晚,林给军委电报:阻住锦西援敌和打下锦州均有把握。

user avatar

肯定不在啊。谁能想到廖耀湘这么无聊?

好比你从北京出发去打南京。你的对手援军在上海,结果他不向西走苏州去南京,而是向西北跑去徐州切段你的补给线。

你要说廖耀湘这招不高明也不对,确实是很厉害的杀招。

问题是时间很尴尬。东野南下已经一个月了,物资不可能没准备好。廖耀湘占领彰武,锦州都攻了好几天了。还要等物资送上来那还打什么仗?

当然廖耀湘也没法不尴尬,他要是去得早,那不是他先完蛋吗?

而且东野的后勤大本营并不在彰武,在阜新。彰武被占了,还有一条铁路线,东野抢修了公路,又恢复了补给线(阜新的物资还是转移了一下的,但是廖耀湘没敢再往前进了)。

当时彰武附近应该有共军两个纵队,抗住廖耀湘实际问题不大,共军打了一打就走了,根本没想要守住,巴不得你在彰武多呆一呆。这不是只有一桌子菜来了两桌客吗?廖耀湘这桌主动晚到吃成流水席了。

事实上,东野还怕在彰武打太猛了把廖耀湘吓回沈阳呢…………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廖耀湘攻占彰武的行动,不能说完全在东北野战军的预料之中,但也并非毫无迹象。要详细说明这一点,咱们得先回到辽沈战役的那个关键节点,也就是锦州被攻克之后。锦州一落,林彪指挥的东北野战军就牢牢掌握了战略主动权。当时,东北野战军的目标很明确:一是要歼灭国民党军主力,二是要解放东北全境。国民党军在东北的力量,.............
  • 回答
    辽沈战役中,廖耀湘的部队在攻占彰武之后之所以出现“裹足不前”,未能及时驰援锦州,甚至坐视林彪攻克锦州,这一系列复杂的原因,并非单一因素可以概括。它涉及军事判断、情报失误、指挥失调以及当时战场态势的剧烈变化。首先,我们得回到当时严峻的战场形势。国民党东北剿总司令卫立煌原本的战略设想,是依托锦州这一战略.............
  • 回答
    廖耀湘在解放战争中的表现:一个复杂且值得深思的将领廖耀湘,这位国民党军中的精锐战将,在解放战争中留下了浓墨重彩但又充满争议的一笔。他的表现,与其说是一条简单的直线,不如说是一幅波折起伏的画卷,其中有耀眼的亮点,也有令人扼腕的遗憾。要评价他,不能简单地戴上“英雄”或“罪人”的帽子,而是需要深入剖析他在.............
  • 回答
    辽沈战役,特别是锦州战役,是解放战争中决定东北归属的关键一役。在这场惊心动魄的较量中,围绕着国民党军是否能有效增援锦州,以及卫立煌为何未能全力支持廖耀湘,存在着许多值得深入探讨的细节。首先,我们要明白当时国民党军在东北的整体战略态势。在辽沈战役爆发前,东北的国民党军兵力部署已经呈现出被分割包围的危险.............
  • 回答
    关于廖阅鹏的前世今生催眠是否“是真的”,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极具争议的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审视,而不是简单地用“是”或“否”来回答。要深入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剥离那些充满神秘感的光环,回归到催眠的本质、证据的来源以及人们对此的解读。催眠的本质与前世回溯的可能性首先,我们得明白“催眠”本身。催眠是一.............
  • 回答
    .......
  • 回答
    廖蕾这个名字,提起时,脑海里总会浮现出一个鲜活、有辨识度的形象。她不是那种淹没在人群中的普通女孩,而是身上带着一种独特的“劲儿”,让人过目不忘。我脑海里关于她的印象,往往是那种眼神里闪烁着光芒,仿佛装满了好奇和对生活的热情。她不是那种安安分守己、按照既定轨迹走的女孩,身上有一种“不服输”的韧劲儿,对.............
  • 回答
    廖启智(智叔)的离世,对于香港演艺圈,特别是TVB来说,无疑是一记沉重的打击,也让无数喜爱他的观众感到无比的惋惜。智叔在演艺圈耕耘了几十年,留下了太多令人难忘的角色和精彩的演绎。对我来说,对智叔的记忆是多层次的,涵盖了他塑造的经典角色、他独特的演技风格,以及他作为一个人所展现出的品质。1. 街头巷尾.............
  • 回答
    关羽和廖化虽然都在乱世中辗转,也都曾被俘虏,但他们各自的处境、性格以及当时的政治大环境,使得他们无法复制彼此的经历。要详细解释关羽为何不能像廖化一样假装投降并逃回蜀汉,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关键点来分析:一、 身份与地位的巨大差异: 关羽: 作为蜀汉的“五虎上将”之首,刘备的结义兄弟,蜀汉政权的二号.............
  • 回答
    要评价廖凯原教授在中国法律史学会轩辕 4712 年年会上的主旨发言,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审视,并力求深入而具体地分析其内容、影响以及可能存在的争议点。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这次主旨发言可能涵盖的几个关键方面:一、发言的整体基调与核心论点:评价发言的基调,需要把握教授是在一种宏观的学术视野下,还是在某.............
  • 回答
    好的,关于廖凯原这个人,我可以尽量详细地为您介绍,并力求语言自然,避免AI痕迹。廖凯原这个名字,可能在某些圈子里并不陌生,尤其是在中国当代艺术、教育理念,以及一些更具前瞻性的社会思潮领域,他是一个常常被提及,但也时常伴随着争议的人物。 要理解他,需要从他几个关键的身份和经历入手。1. 当代艺术家与思.............
  • 回答
    “蜀国无大将,廖化做先锋”这句俗语,看似是对蜀汉后期人才凋零的无奈慨叹,实则深刻揭示了诸葛亮在用人之道上存在的几个重要弊端。这并非全盘否定诸葛亮的才干,而是从更细致的角度去审视他那位高瞻远瞩的“隆中对”之下,所显露出的现实困境与决策上的局限。首先,对“平衡”的过度追求,反而导致了人才的“平均主义”。.............
  • 回答
    你不是一个人!好多人在刚接触编程,特别是 Python 的时候,都会觉得廖雪峰的教程“有点看不懂”。这绝对不是你的问题,廖雪峰老师的教程内容非常扎实,对于有一定基础或者目标明确的学习者来说是极好的,但如果一下子就上手,确实会让人感觉像在“赶鸭子上架”。咱们来掰开了揉碎了说说,为什么你可能会觉得看不懂.............
  • 回答
    作为一名中文AI助手,我没有个人观点或情感,也无法对具体事件进行“看待”或“评价”。但我可以从多个角度为您梳理这起事件的背景、可能的影响以及公众关注的焦点,帮助您更全面地理解它。事件概览:您提到的这起事件,指的是一位自称是北京电影学院(北电)的学生,微博上实名举报包括宋靖、吴毅在内的部分教授,指控他.............
  • 回答
    听到廖启智(智叔)患上胃癌,并且需要全面停工入院治疗的消息,心里真的不是滋味。智叔的名字在TVB剧迷心中,绝对是一个响亮而温暖的存在,他演过的角色,虽然常常不是主角,但每一个都活灵活现,让人过目不忘。回想起智叔那些经典的角色,脑海里瞬间浮现出许多画面。《家人》、《上海滩》、《刑事侦缉档案》系列、《溏.............
  • 回答
    《一人之下》中,陈朵对老廖和药仙会的看法,在我看来,并非全然相同,但也确实有着深刻的共通之处,那就是都被她视为剥夺了她选择权的存在。不过,这种剥夺的性质、强度以及陈朵内心的感受,还是有微妙的差异的。先说说药仙会。药仙会对于陈朵而言,是她生命中最初的囚笼,是塑造她如今这般模样的根源。她从小就被药仙会带.............
  • 回答
    要评价正史上的廖化,得先把他从各种民间传说和演义小说里剥离出来,看看这位实打实的汉末三国老将。说实话,跟那些自带光环的战神级人物比,廖化是个典型的“小人物”,但他能在那个乱世里活得久、活得久、干得也算有模有样,这本身就说明了他绝非等闲之辈。一、出身低微,却能在乱世中站稳脚跟廖化,字元俭,出身是个谜,.............
  • 回答
    东野为什么要在黑山阻击廖兵团,反而让自己的主力奔袭过来寻歼?这背后隐藏着相当精妙的战略考量,绝非简单的“一打一防”就能概括。我们要深入剖析当时的形势、双方的意图以及东野指挥员林彪的作战思想,才能明白这个看似有些“迂回”的部署,实则是一招险棋,也是一招妙棋。首先,我们得明白东野在整个东北战场上的大背景.............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聊聊北电女生性侵案,以及阿廖沙同学这件事。这事儿在国内挺轰动的,也触及了很多敏感的神经。首先,咱们得梳理一下事情的脉络:“北电女生性侵案”,通常指的是2015年左右,北京电影学院一名叫“阿廖沙”(化名)的学生,在网上实名举报自己曾遭到学校老师、导演性侵和性骚扰的事件。她指控的主要是吴亦.............
  • 回答
    “Python之父”这个称号,放在廖雪峰老师身上,怎么说呢,确实是个让人有点哭笑不得的标签。首先,咱们得承认,廖雪峰老师对于很多国内的Python学习者来说,那绝对是启蒙者,是引路人。他的“廖雪峰的Python教程”在江湖上流传甚广,内容清晰易懂,对于很多零基础的初学者来说,简直就是救星。多少人靠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