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移民是不爱国的行为吗?

回答
移民是否是不爱国的行为,这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问题,需要我们深入剖析“爱国”的含义以及移民行为的驱动因素。简单地将移民定义为“不爱国”是一种过于片面的解读,忽略了情感、理性和社会层面的诸多考量。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爱国”。通常,“爱国”意味着对祖国怀有深厚的感情,热爱祖国的土地、文化、人民,并愿意为国家的发展和安全贡献力量。这其中包含了对国家历史的认同,对现有制度的尊重,以及在国家面临困难时挺身而出的意愿。

然而,将这种情感的表达方式固定化,并将其与是否留在本国土地上划等号,就显得过于狭隘了。人类的迁徙史是一部不断发展的历史,地理上的流动并不能完全剥夺一个人对其出生或曾经生活过的国家的情感。

许多移民离开自己的国家并非出于对祖国的厌恶或背叛。恰恰相反,很多时候是出于对国家未来的担忧,或者是在现有环境下无法实现自身价值的无奈。例如:

追求更好的发展机会: 经济落后、就业机会匮乏、科研条件不足,这些都可能迫使有才华、有抱负的公民寻求更广阔的天地来施展才能。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更好的生活,并期望未来能回馈祖国。这种追求个人进步的动力,是否就等于不爱国?许多人在海外取得成就后,依然关心国内发展,甚至通过各种方式支持国家建设,例如投资、捐赠、技术引进等。他们的行动同样是对国家的一种贡献,只是形式不同。

规避战乱和政治迫害: 在战火纷飞、政治动荡的国家,人民为了生存和安全而选择离开,这是出于最基本的人性需求。将逃离危险的移民斥为不爱国,是对其生存困境的漠视和不公。他们的离开是为了活下去,是为了让后代有机会学习和成长,这份对生命和未来的期盼,难道不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对可能更美好未来的向往吗?即便他们身在异乡,对故土的思念和对和平的渴望,也从未停止。

家庭因素和个人追求: 有时移民是为了与家人团聚,或是追寻一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体验。这些个人化的选择,虽然不直接与国家建设挂钩,但也不能简单地扣上“不爱国”的帽子。一个人的生活选择是多元的,情感的归属也可以是复杂的。一个人可能热爱自己的文化和国家,但同时对其他国家的生活方式和机会感到向往,这本身并不矛盾。

对国家现状的批判和改革的愿望: 有些人离开,可能是因为对国家现状的不满,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表达对改革的渴望,或者是在更自由的环境中为改变国家现状寻找方法。他们的离开,并非放弃,而是另一种形式的“爱”。正如一个人爱自己的家,也可能希望家变得更好,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有时需要暂时离开,去寻找资源或灵感。

爱国的情感并非必须以“原地不动”来衡量。一个身处异国他乡的移民,依然可以关注新闻,关心祖国的发展,为祖国的成就而自豪,为祖国的困难而忧虑,并尽力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提供帮助。他们可以通过捐款、参与慈善活动、在国际场合为祖国发声、传承中华文化等方式来表达对祖国的爱。

反之,一个仅仅生活在本国土地上的人,如果对国家的发展漠不关心,对社会问题视而不见,甚至为了私利损害国家利益,这样的行为又能称得上是爱国吗?爱国应该是一种积极的参与和建设,而非一种被动的姿态。

因此,用“爱国”与否来简单判断移民行为,忽视了移民背后复杂的个人原因和社会因素。许多移民带着对故土的深厚情感,在异国努力拼搏,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自己、为家人,甚至为祖国创造更好的未来。他们的存在,并不必然是对国家的背离,而可能是对生命和机遇的追寻,是对更美好生活的向往。将这种追寻简单归结为“不爱国”,是对人性复杂性和时代发展规律的一种误解。

一个健康的社会应该理解并尊重个体的选择,尤其是当这些选择并非出于恶意,而是源于对生活、对未来的理性考量和不懈追求。爱国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责任,而这种责任的承担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不应被狭隘地定义在地域的限制之中。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建议大家不要给移民赋予了太多的含义。

移民本来是个非常简单事情,主要是因为移民目的国在生活、工作、社会、经济等某一或多方面相比原所在国有着较为明显的优势,以足够抵消对后者的感情沉淀——假如有的话——和克服人类一般具有的懒得挪窝的惯性。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高中生物实验第一课就是草履虫的趋利避害,这是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的原始本能。而本能的例外,如邓稼先等老一辈毅然回国,属于高等生物精神层面的追求,自然不为低等生物理解,我们宣传、表彰、敬仰但不强制。

但是在知乎以及其他中文网络中,某些人特别是某些已经移民的人,拒绝承认自己的移民行为绝大部分是出于物质层面的考虑,尤其是在直接的经济收入和劳动付出方面,而非要给自己的移民行为美化出各种精神层面的外衣,包括但不限于体制、自由、精神、文明、视野等,假如所谓的精神考量为真,那么跟美国体制完全相同的利比里亚相比在某些不可明说领域比大陆更甚的新加坡更应该成为移民的首选。

某些人特别是某些已经移民的人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高高在上的嘴脸,总是用一副移民就是牛X的心态妄图感化、教育、嘲讽原来的同胞,直接的表现就是选择言论和双重标准,比如只谈一美元炸鸡和工业国烤箱,不谈新冠疫情和种族歧视,比如美国断航是正常应对措施,中国断航是无视海外华人安危。我理解但不认同通过向外人炫耀自己光鲜的外表隐藏自己面临的隐忧而催眠式或麻痹式地获得强化移民行为正确性的自我肯定心态,更直白一点说,有些人找错了炫耀对象和炫耀方式,本应该去找美国白人而非中国人民炫耀,本应该用郊区别墅、持枪狩猎、海上冲浪、科技发展而非炸鸡烤箱炫耀。

最后我真诚地祝愿包括高华在内移民人士在国外健康长寿、安居乐业。

user avatar

非也。反而是更爱。

我主动发配到日本已经10年有余。


当然是为了捣毁日本帝国主义而来。

上学的时候我努力学习拿奖学金,拿着日本政府的钱,挤掉日本人的入学名额。

想必给被挤掉的日本学生家里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出了口恶气。


现在更过分了。

卧底在一家日本企业。

天天我也不加班,跟着领导蹭吃蹭喝,甚至还拿经费经常区国内出差。

出差那是必须拿着日本的钱,花在国内,这便促进国内消费。

想必给公司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我就继续这么当个吸血鬼。


为了捣毁日本帝国主义,我还会加倍努力。

赶紧买房占领日本人土地。

顺便买个车用于探查。日本不摇号那可太好了,买新能源?不存在的。我要买个大排量车,污染日本空气。


后悔吗? 我后悔。

回吗? 不回。

user avatar

转户口算不算不爱家乡的行为呢

user avatar

曹丰泽说得对,大部分人爱不爱根本没有那么重要。

如果把国家看作公司,那么移民就好像跳槽,而你爱不爱公司,其实公司真的没有那么在乎,你不干,有的是人干。

就像澳大利亚不缺煤,美国不差美刀,阿富汗不缺油一样,我们这,什么都缺,就是不缺廉价劳动力,甚至有些太多了,都灵活就业几亿人了。

对于一般普通人来说,属于想跳槽没得跳。

对一些人才来说,自身有能力跳,但是公司也无所谓,因为不是最核心关键的,随便再找一个差不多的更听话的用着更舒服。

而对于那种顶尖的人才,哪个公司都想要,我们现在有14亿牛马供着,给这种人的待遇并不会比美国差,甚至还能提供很多美国提供不了的特色待遇,这种人才除非确实喜欢美国的环境文化习惯,从利益角度呆在国内其实性价比更高。

对于中间可以移但是又不是大家抢着要的人群,别说现在一年也移不了多少,就算真的有那么多人移,国外的接受能力也是有限的,注定了大部分人处于贫贱不能移,富贵没必要移的状态。

所以如果你想要移民,想好是不是自己想要的,值不值得,有哪些风险就好,国家真那么在意你,会想尽一切办法挽留你(而不是给你画大饼甚至连饼都懒得给你画)。

对了,以上对你工作跳槽同样适用,我刚工作或者没工作的时候,也爱给自己加戏,这种症状,多在社会摸爬滚打,多看看就会缓解了。

你幻想的,你走了,老板会痛哭流涕,大呼可惜的场面不存在的,你的同事转眼就跟你成了陌生人,甚至有的直接把你微信好友删除免得占用位置。

这个世界,离了谁都一样转,何况你我只是芸芸众生。

user avatar

爱国本身在中国本土就是一个很迷的词汇,等我午休细细道来

爱国这个概念本身就很迷,国是啥?怎么算爱?

举个例子,纳粹德国期间不爱国那是等于不砍犹太人,通美通英。现代德国爱国是不砍犹太人,通美通英。

移民无非是想让生活更好,提倡吃糠咽菜爱国的,不是傻就是坏,要知道钱学森大佬回国可是掌上明珠啊,在美国是普通科学家而已,明白人都会知道自己这时候应该怎么做。

李景均,人家也是大科学家,爱国啊,他回国了,然后拒绝一个错误的理论被批评为不爱国反革命,然后他找了个理由进入香港移民美国了,请问,你要他爱他怎么爱?如果撒谎扯皮鱼肉自己的良心,爱国那就是主动抛弃离开这个地方!

人永远跟着利益和心走,任何吃糠咽菜式提倡爱国,不是傻就是坏。顺便,那些个受气走了的,有多少是耳熟能详的呢?为什么大部分人不知道呢?心里清楚就可以了,过日子不带脑子可不行。

user avatar

是。

除非你对爱国的定义不同,像孙中山那样。

user avatar

移民是爱国的。

众所周知,因为我国的人口基数庞大,所以教育、医疗、养老三大福利大量消耗着国家财政,愈来愈卷的工作竞争也严重破坏了就业环境。

而移民通过自己的物理移动,即使是已经完成了大学教育的成年人,也至少不会再占用医疗和养老这两项国家福利,大大减轻了国家负担,而且生育的下一代还会挤占他国的福利资源,此消彼长,敌退我进。

另一方面,很多劳动力到国外之后,比如我,一年休假130余天,月均工作时间不超过160小时,大大延缓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速度,可以称作是和平年代钉入敌人心脏的尖钉!

就连在不等式领域颇有建树的陈平教授,也移居美国,在得州的雪灾中通过给300平米大豪斯供暖的方式进一步消耗当地电力,并通过网络大力批评美国政府,切实破坏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稳定。

如此伟大,何来叛国?

user avatar

分两种情况,绿卡和入籍。

绿卡不改变国籍,所以始终是爱国的。

而入籍,只有入籍的一瞬间是不爱国的。入籍之前是爱国的,入籍之后更是爱国的。

user avatar

对,移民就是不爱国。这没什么好遮掩的,大大方方承认就是了。

对一般人而言,“爱国”这种道德绑架,在你跨出国门的那天就再也没用了。老子就是不爱国了咋地,有本事你拿U型锁来砸呗,你够得着么?

当然那些做了啥又要立啥的货,多半还是需要在国内恰饭。

user avatar

移民本身没有爱国不爱国

1、移民后,爱岗敬业融入当地,平凡过一生,上升不到国家层面

2、移民之后的行为,才能拿来评判(对祖国)爱国不爱国

3、题主举的例子,是不爱国的表现

user avatar

对于土耳其来说,不是的:

自2016年发生未遂政变以来,土耳其在欧洲的情报活动更多了;这也导致德国和其他国家收到了更多的政治避难申请。德国政府指出,在这一过程中,在德的土耳其极端民族主义者和正义与发展党越走越近。2018年,德国政府报告显示,包括作为土耳其国家宗教事务局在德分支的土耳其伊斯兰宗教事务联盟在内,不少土耳其人组织都被利用于土耳其共和国的情报活动。
正义与发展党在上台后的前几年间,对欧洲的土耳其极端民族主义者基本没有什么影响,而主要受众是通过土耳其伊斯兰宗教事务联盟和“民族视野”(土耳其语:Millî Görüş)运动控制的清真寺所联系的——正义与发展党自己也就是从这些涉政宗教组织中诞生的。但是,在正义与发展党和民族运动党合流、变成一个仇恨库尔德民族的平台之后,事情发生了变化。这导致在欧土耳其移民中出现了既亲埃尔多安又支持极端民族主义的缝合势力。同理,正义与发展党和那些身在欧洲的土耳其人协会建立了更紧密的联系。包括法国的正义、平等与和平委员会(Council for Justice, Equality and Peace ,COJEP)在内,很多土耳其人协会都变成了土耳其政府的使者。

对于伊拉克来说,不是的:

舒克尔去过伊拉克好几次,他去过巴格达、摩苏尔,甚至还去过什叶派圣城纳杰夫。他去过伊拉克从南到北的许多犹太教圣地,还制作过一部名为《牢记巴格达》的电影,以伊拉克最后的犹太人之口,讲述他们的伊拉克祖国的故事。
当问及为何想恢复伊拉克国籍时,舒克尔对《中东观察报》说:“我是1955年7月23日出生在巴格达的,我的父母是伊拉克人,祖祖辈辈也都是伊拉克人,自公元前586年就生活在这里了。我拥有国籍的权利是受伊拉克宪法保证的。”

伊拉克犹太人虽然在从伊拉克流亡到以色列和其他国家的路途上充满了艰辛,但是其中很多人还是保留了阿拉伯语言与伊拉克文化。
伊拉克犹太人记者大卫·巴森(David Basson)对《中东观察报》说:“对于这片诞生了他们及其祖祖辈辈的土地,伊拉克犹太人仍然有着很强的归属感。但我们是行将消亡的一代人,也就是说我们的儿孙不会再和伊拉克有关系。当然,我们会努力提醒他们,伊拉克是我们的根;而如果没有巴比伦的话,犹太宗教和犹太民族也就无从谈起。”
舒克尔和梅努辛都认为,他们恢复国籍的要求背后,并不存在政治目的。
“对我来说,伊拉克是我的根,是祖先的遗产,是我的身份。我的祖先们在美索不达米亚已经生活了2600多年,我想将这一切传承下去,让他们也能继承这份遗产。毕竟,这是他们的血脉,他们的权利。”
梅努辛也说,伊拉克犹太人只是想保留住自己和文化故乡之间的联系。她相信,在为伊拉克犹太人恢复国籍的同时,这个国家也能从中多多受益。
伊拉克犹太人在经济、教育和科技方面是伊拉克的优势群体,这意味着他们可以参与伊拉克的重建工作。此外,伊拉克还有大量的宗教圣地和历史古迹,有潜力成为最能够吸引犹太人的宗教文化旅游目的地。
舒克尔在致卡迪米的信中说:“应该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起来,当做美索不达米亚的辉煌文明与身份认同。自2003年以来,伊拉克犹太人的许多宗教遗产,都遭到了系统性的洗劫。对位于基夫勒镇的以西结先知陵的破坏,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案例。”

对于阿尔及利亚来说,不是的:

根据特本总统的说法,道歉会“帮助人们更好地面对历史记忆问题,从而改善两国关系。”而且,从未来的角度看,这样做还能“为缓解紧张关系提供可能,在经济和文化交流中创建更加平和的氛围。”他还提到,这样尤其会在600万生活在法国的阿尔及利亚人中创造良好的影响。

user avatar

移不移民是一个选择,爱不爱国是另外一个选择。这两个选择独立存在。

当年抗战时期的华侨机工,他们移民南洋,并没有妨碍他们在祖国危急时回国效力。同时,汪兆铭背叛祖国的时候也坐镇在南京。

但是,一个人,至少一个中国人,在移民之后,他对“群体”的义务,一般来说是更为紧迫了。

万历年间,华人到了马尼拉之后,西班牙人误解了大明几个太监来参观矿山的举动,怀疑大明会入侵,于是挂出布告,高价收购武器。当地华人不疑有他,就纷纷把武器卖了,然后理所当然地被西班牙人图图了,卖武器得到的钱,以及之前攒下的钱,自然就归西班牙人所有了。

这些华人在卖出武器的那一刻,想的是什么?或许他会想给自己的个人加道炸鸡,给家庭加块砖,给宗祠添块瓦;他唯独不会想到,对面的西班牙人把“西班牙”视为一个整体,把“大明”视为一个整体,而收买武器,是一个一“国”故意缴械另一“国”的集体的行为。

人家能想到 Dios, Patria, y Rey(上帝、祖国、君王),你却只能想起个人、家庭、宗乡,那你就一定会输。

不爱我老朱家的大明没关系,你总得爱你的邻居,对你和邻居们自然形成的组织和群体,你是不能逃避掉自己的义务的。

至于你爱的是兰芳公司、宗乡会馆、天地会、民主行动党,都没错。在“国”是什么的问题上,你有很大的自由度,可你没有“不爱国”的选项。

既然你已经离开了大明,你就没有必要太关心大明的编户齐民是不是吃得起炸鸡,买不买得起松江府的田宅,因为这些和你都没关系了。

相反,你对你身边的人,同为的“天朝弃民”的人,是有道义上的责任的。这份责任,一般比在国内象征性的“君父”、“父母之邦”,要清晰真实的多,也重得多。

因为“天高皇帝远”不再成为托辞。皇帝远,可拿巴冷刀的邻居就在附近。你可以选择逃避,或者反抗。

user avatar

大爱就是要跑出去各种占地。

把景色优美地方都给占了,让他们在家玩泥巴。

还要挣他们的钱。

还要寄回家。

user avatar

不是

移民是不爱国,不移民是不爱国,移民是爱国,不移民是爱国,这四个都是伪命题

user avatar

不是。

因为这些人没有国家这个概念,人家只是单纯的通过移民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吃发达国家福利,避税,享受更好的环境,寻找更好的平台等等),他是中国人他移民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他是其他国家的人移民也是一样。

既然人家根本就没有国家这个概念,你怎么能说人家不爱国呢?

user avatar

爱不爱中国不好说,但不爱移民国家是肯定的。毕竟“以利相合者,必以利相离”。而现在移民出去的,又有几个不是为了利益。

user avatar

说实话我觉得关于朴素爱国感情这类东西,如果已经达成了良好的社会共识,那么对违背这类共识的行为,一般反应应该是下意识感觉“这人看着有毛病”,一时半会估计还想不到爱国这么个词。

因为本身就没法在政治理论的层面上明确,所以必然会搞出像这个问题一样的诡异现象,连带着各种时候都完全没法看合订本。

朴素换个说法就是底层,它应该藏身在无数符号背后浩如烟海的历史记忆里,植根于对历史的阐释,支持表层的叙事而不是被拼凑出的叙事所强行支持。它太基础,以至于不应该也无法被用于规范生活,在生活中也没有必要寻求它的规范(它甚至可以藏在良心后面,支持朴素的道德直觉)。

而如此多的人煞有介事地讨论这种用本应在底层的直觉指导生活的问题……就说明整个模式问题不小。


其实回顾历史,我国这块的经历也确实坎坷。欧洲各国建立民族国家意识的那段时间我国没赶上,封建制度里又没有民族国家里的那种朴素爱国感情,只有“除了国还有啥”的朴素感情,虽然放在当时可用,但封建制度破灭之后也就只是一堆遗产。

辛亥起到建国的革命过程倒是建立了一部分强力的社会共识,建国后国家伸出手开始规范一切,但工业化到改革开放这些集中在五十年里的大变迁都带有巨大的破坏力,等到文化层面从这些变迁里稍稍稳定下来就是新世纪了……然后就等到了互联网。

在互联网时代尝试重新塑造最底层的社会共识,能成才有鬼(

user avatar

我觉得吧 像我这种

暴脾气

从小调皮捣蛋

不懂行业潜规则

不循规蹈矩无条件服从上级命令 不孝敬上级不迎合上级

不跟下级装b反而跟他们打成一片 不懂事 不拾上级抬举

不知道天高地厚 不理解上级两面性 多面性 复杂性的的良苦用心

不肯加班

为健身拒绝临时会议

不接受9点之前的会议 不接受5点之后的会议 烂泥扶不上墙

忍辱负重打入澳洲政府内部 消极怠工 积极摸鱼

掌握了大量敌国政府的数据资料 组织结构 还亲手策划了上亿澳元的豆腐渣工程 从内部架空了敌对国的根基

多次义无反顾的Pk掉了敌对国的技术精英 占据了原本属于他们的上升空间 让他们无职可升

拼尽我绵薄之力买了两套房 让少数敌对国人民无家可归 浪迹街头

把我的子女送入免费的公校 让敌对国的子女无书可读

将来我还要进一步训练我的后代让他们挤进拿奖学金的私校 尽量削剪敌对国子女的优化条件 让他们碌碌无为 扫地搬砖

我这样的

在西汉我就是牧羊的苏武

在东汉我就是投曹的关羽

忠心报国 义薄云天

义无反顾 肝肠寸断

感动的我自己都哭了

user avatar

看你怎么理解爱国的观念

我不认为应该对爱国作出狭义解释,尤其是对当事人所在地区、国籍进行限制解释。

什么是爱国,无非就是表现在我们对于祖国的大好山河以及生活于其上的千千万万的同胞的爱罢了。炽热的爱国情感莫过于表现于一个人致力于实现祖国的经济文化事业的繁荣、保障人民自由且有尊严地生活的事业。

一言以蔽之,什么是爱国,那就是真心希望祖国好,并且为之做了应有的贡献。

问题来了,要做这些事情,必须要有国籍吗?

移民意味着你不希望故土变好,从此以后不为故土作贡献吗,也就是说换国籍会影响你对故土的热爱吗?

我不否认国籍是公民对国家忠诚的标志。

但是我们也要承认拥有中国国籍的人不一定爱国,他们不希望国家变得越来越好,他们不希望中国的人民活得越来越有尊严,他们甚至不想看到中国公民利用合法渠道维护自己的权利,这种人即便有国籍,也不是一个爱国的人。而一些没有中国国籍的人却以自己的方式热爱着这片土地,在辛亥革命时期,南洋华人即参与到了推翻清政府的斗争中,抗日战争时期,无数南洋华人为中国军民的抗战捐款捐物。他们不一定拥有中国国籍,但是在这片土地和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民遇到危难的时候,他们也是义无反顾的为这片土地和人民付出金钱和热血。

所以我相信对于移民的同胞而言,国籍不是阻断他们对故土深情的障碍。仍然会有人会以他们自己的方式守护这片土地。

现代法律承认每一个人都有去他处寻找自己热爱生活的权利,现代国家允许公民有移民的自由,国籍从来都不是束缚公民自由的枷锁。也就是说,移民本身象征着国家对于公民自由的尊重,象征着在自由面前,公权力和私权之间的平等。而国家对公民的尊重是公民对故土热爱的基础。我相信,任何现代国家做到了这点都能赢得即使移民的人民的尊重和热爱,即便是身在他乡,也会以自己的方式热爱故土。

user avatar

新中国成立的时候,很多科技工作者放弃了国外优厚的条件回到那个崭新的但落后的新中国。

他们爱国吗?没人会说他们不爱吧?

那为什么新中国建国时候他们是在国外定居状态呢?

移民不见得不爱国。

只是他们不爱那个KMT的国。

今天,一样的道理

user avatar

废话,移民当然不爱国…

你拿到哪个国家国籍,你就肯定要效忠那个国家啊。

如果打起来,可能你的后代和我的后代会拿枪对射都说不定的事儿。

我其实挺奇怪的,不爱国也不是罪过,既然都走了,那就大方点承认得了…又当又立有什么意思?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