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今的伦理是否会像以前的儒家思想一样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而且触及了当下社会的一个核心议题。说“如今的伦理”是否像过去的儒家思想一样“阻碍了社会发展”,这本身就带有一种价值判断,而且“阻碍”这个词的定义也值得深入探讨。我们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先把一些基本概念理清楚,然后进行一番细致的梳理和对比。

首先,我们得承认,任何一种伦理体系,一旦固化或者被僵化理解,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产生限制作用。这是因为伦理的核心功能之一是规范行为,维护社会秩序,而这个秩序的建立,往往是对某些行为的“禁止”和对另一些行为的“鼓励”。当社会在发展变化,新的情况、新的需求不断涌现时,旧的伦理框架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和适应,就可能显得格格不入,甚至成为前进的绊脚石。

关于儒家思想的“阻碍”作用,我们可以先回顾一下历史。

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它塑造了中国社会几千年的文化、政治和道德规范。其核心价值,如“仁、义、礼、智、信”、“忠孝”、“等级秩序”等等,在稳定社会、维系家庭和国家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可以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儒家思想是社会发展的“驱动力”和“稳定器”。

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特别是近代以来中国与世界的互动加剧,儒家思想的一些方面也确实显露出了其局限性。比如:

过分强调等级和秩序: 封建等级制度和父权制下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个人自由和创造性。对于社会下层或女性的权利和发展,存在明显的忽视和限制。
重农抑商的观念: 儒家文化中有一些倾向于鄙视商业和技艺的观念,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影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虽然也不能完全归咎于儒家,但这种文化氛围确实存在。
保守和求稳的心态: 儒家强调“克己复礼为仁”,在面对剧烈变革时,往往倾向于维护旧有秩序,对革新和突破存在天然的审慎甚至抵制。这在国家面临生死存亡的转型期,就可能变成一种阻碍。
对知识的局限性理解: 传统儒学更侧重于人文道德和政治伦理,对于科学技术和实践性知识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这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就显得尤为明显。

所以,历史上的儒家思想,在某些特定历史时期和特定方面,确实被认为阻碍了社会发展。这并非否定其整体价值,而是指出其在动态的社会演进中的局限性。

那么,如今我们所说的“如今的伦理”又是指什么呢?

这里需要界定一下。“如今的伦理”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它可以指:

1. 全球普世价值和人权观念: 如自由、平等、民主、法治、尊重个体尊严等。
2. 现代社会普遍接受的道德规范: 如诚实守信、尊重他人、保护环境、公平竞争等。
3. 特定国家或文化背景下的现代伦理: 比如中国当下强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或者西方社会流行的某些思潮。
4. 新兴伦理领域: 如科技伦理(人工智能伦理、基因编辑伦理)、生命伦理、网络伦理等。

如果我们简单地把“如今的伦理”与“过去的儒家思想”做一个类比,那么问题就变得复杂起来。因为“如今的伦理”本身是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而且也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甚至相互冲突的伦理观念。

那么,有没有可能“如今的伦理”也会像以前的儒家思想一样阻碍社会发展?

我的看法是:

是的,任何一种成熟或新兴的伦理体系,如果被僵化、片面地理解和执行,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社会发展。这是一种普遍现象,而并非特定于儒家或某个时代。

具体来说,哪些“如今的伦理”可能存在阻碍作用?

1. 过度强调某些“普世价值”的僵化理解:
极端个人主义: 虽然强调个人自由和权利是现代社会的重要进步,但如果走向极端,忽视集体利益、社会责任和基本人伦关系,也可能导致社会原子化、互助精神减弱,从而影响社会凝聚力和合作效率。例如,某些情况下,过度强调个人隐私权,可能会阻碍传染病信息公开和防控;过度强调个人选择权,可能会在某些公共健康或安全问题上造成困境。
某种形式的“政治正确”过度泛滥: 为了避免歧视和冒犯,一些社会规范变得过于敏感和僵化,导致正常的讨论和表达受到限制,扼杀创意和思想的自由碰撞。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如果执行得过于绝对,可能会变成一种思想上的“紧箍咒”。

2. 新兴科技伦理的滞后或误用:
科技发展过快,伦理规范跟不上: 人工智能、基因编辑、大数据等领域发展迅速,但相关的伦理规范和法律法规往往滞后。这导致了新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可能产生新的伦理困境,例如算法歧视、隐私泄露、基因编辑的伦理边界不清等。如果伦理讨论和规范制定跟不上技术发展的速度,就可能导致技术滥用,产生负面社会影响。
对新兴伦理的狭隘理解: 有时候,对新技术的伦理讨论可能会过于片面,只关注某一方面,而忽略了更深远的社会影响。比如,对人工智能的讨论可能只集中在就业冲击,而忽略了其对社会结构、认知模式的根本性改变。

3. 过时或不适应现实的传统伦理残余:
性别不平等观念的残余: 虽然现代社会倡导性别平等,但在一些文化或实践中,仍然存在着根深蒂固的性别偏见和歧视,比如女性在职场晋升中的玻璃天花板,或者对某些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的固守,这些都不同程度地限制了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个体潜能的发挥。
地域/群体间的利益壁垒: 某些地方性的、群体性的伦理认同,如果演变成狭隘的保护主义,阻碍跨地域的合作、人才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也会对整体社会发展造成阻碍。

4. 某些经济伦理的扭曲:
过度的资本逐利性: 虽然市场经济需要利润驱动,但如果将利润最大化作为唯一导向,忽视社会责任、环境可持续性、公平分配等伦理原则,可能导致资源掠夺、环境污染、贫富差距拉大等问题,从长远来看不利于社会整体发展。

关键的区别在哪里?

虽然都可能存在“阻碍”作用,但“如今的伦理”(尤其是现代普世价值和新兴伦理)与“过去的儒家思想”在“阻碍社会发展”的性质上,可能存在一些关键区别:

根源不同: 儒家思想的局限性更多是其历史和社会基础决定的,是服务于农业社会的秩序和稳定。而当今伦理体系的局限性,更多源于其在快速变化和高度复杂的新时代背景下的“适应性”问题,或是某些价值在实践中被过度解读或滥用。
修正能力: 现代社会对伦理的认识更加多元和动态。全球范围内对人权、自由、平等的追求,促使人们不断反思和修正现有的伦理规范。互联网和全球化也加速了伦理思想的交流和碰撞,有助于发现和纠正不足。相比之下,过去的儒家思想在面对根本性社会变革时,其自我修正的机制相对较弱。
核心诉求: 现代伦理的核心诉求更强调个体的权利、自由和尊严,以及社会的包容性和可持续性。虽然在实践中可能出现偏差,但其内在的逻辑是朝着更开放、更公平的方向发展。

总结一下:

可以说,“阻碍”不是一种“绝对属性”,而是一种“相对功能”。任何一种伦理,在特定历史语境下,可能对社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也可能在新的语境下显得滞后或产生限制。

如今的伦理,特别是那些代表进步方向的普世价值和新兴伦理思潮,其核心驱动力依然是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类福祉。但是,任何一个社会体系,都会在其发展过程中暴露出某些问题和局限性。 如果我们过度僵化地理解和执行某些当下的伦理规范,或者对新兴伦理的理解不够深刻和全面,那么它就有可能在某些方面,以新的形式,成为社会进步的“绊脚石”,就像过去的儒家思想在近代转型时期所面临的挑战一样。

所以,关键不在于“如今的伦理”本身是否“像”以前的儒家思想一样,而在于我们如何理解、如何运用、如何修正和发展当下的伦理体系,使其真正服务于更公平、更自由、更可持续的社会发展目标。这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的过程。我们需要保持批判性思维,不断审视和调整我们的价值导向和行为规范,才能让伦理真正成为社会发展的助推器,而不是阻碍者。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你通常来说,人以为的阻碍发展的儒家思想,根本就不是儒家的。

而且基本不是儒家思想阻碍社会发展,而是只学儒家思想阻碍社会发展。

儒家思想大部分在说人之间的关系和应对。

只学人际关系的社会,肯定没发展。

user avatar

如今的儒黑会否像历朝历代的道家佬一样阻碍社会的发展?儒家从来都是主张父慈子孝,君礼臣忠,都是相互的契约关系。只有儒黑法家佬和道家佬才会提倡绝对的奴役和服从。不信你去看看韩非的《忠孝》和庄子的《天道》。

而且最阻碍科技发展的就是道家。尤其是庄子的言论,处处鄙视科技。什么有机械者必有机心,以科技进步为耻,动不动就要毁圆规,弃角尺,攦工倕之指。道家佬的所谓科技成就绝大部分都是碰瓷蹭回来的,为什么这么擅长篡改历史?道家大本营在河南,你仔细品。

user avatar

如今的伦理依然是儒家伦理,完全遵守儒家的:

人以群分,物以类聚,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则不逊远则怨。

三大定律将社会划分出无数圈子。

然后延伸出无数废物

最多的就是: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看着道貌岸然,大义凛然,其实男盗女娼腐败至极。

如果社会上这样废物占据社会主导权力,必然会阻碍社会发展。

这样的废物都有一个特征。

他们就在纠结“电车难题”中到底是死一个还是五个。

而其实正确答案是。这六个人都可以不死,我想尽办法,把火车搞停,那么我尽量多拖延一分钟,也是胜利,牺牲自我也在所不辞。

为什么他们会阻碍社会发展

就是因为他们缺乏带头作用,缺乏对于信念的坚定信心。更多是纠结去牺牲别人成就自己。从来没有牺牲自己成就集体的觉悟。

你老忽悠别人去牺牲,把别人当白痴,谁还和你玩,听你的话?敌人爱来不来,来了你自己去抵抗。出问题,你自己去解决,你解决不了管我啥事?这样的结果社会就分裂了,大家都在内讧,就阻碍社会发展


所以阻碍社会发展是人,特别是那些喜欢占便宜不吃亏的聪明人,这些人越多社会发展就越困难

什么是开始高喊“争取不戴口罩自由”这基本上就是病入膏肓。救不了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