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排量税为什么不能改成「马力税」?

回答
排量税,顾名思义,是根据汽车发动机的排量来征收的税费。而“马力税”则是按照汽车发动机的最大功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马力)来征收。这两种税收方式在出发点、侧重点以及实际操作上都有着本质的区别,也因此,将排量税简单地改为马力税,并不是一个“一了百了”的简单调整,其中涉及多方面的考量和潜在影响。

为什么排量税不能轻易改为“马力税”?

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剖析:

1. 税收目的与导向的差异:

排量税的目的: 传统的排量税,在很多国家和地区,其主要目的包含了 环保考量 和 促进技术进步。
环保: 普遍认为,排量越大,通常意味着发动机技术相对传统,燃油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可能更高(尽管这一点近年来随着技术发展有所模糊)。因此,对大排量征收更高的税,可以引导消费者选择更小排量、更节能的车型,从而减少整体的碳排放和空气污染。
技术进步: 通过对大排量征收重税,也间接鼓励了汽车制造商去研发更高效、更环保的小排量发动机技术,以及涡轮增压、混合动力等提升燃油经济性的技术。
“马力税”的目的(设想): 如果改为马力税,其导向会更加直接地指向 车辆的性能和动力。
对高性能的约束: 马力直接反映了车辆的加速能力、最高速度等性能指标。征收马力税,更像是对车辆“速度与激情”的一种经济约束。
潜在的鼓励方向: 理论上,它可能鼓励制造商生产高效率、低排放但高马力的发动机(例如一些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但这是否能有效实现环保目标,则需要打个问号。

2. 技术发展的现实与“马力”的局限性:

排量的“物理”属性: 排量是一个相对固定的、容易界定的发动机物理参数。它指的是发动机所有气缸工作容积的总和。这个数据是发动机设计之初就确定的,相对稳定且易于核实。
马力的“动态”与“可调”属性: 马力(或功率)是一个输出功率的概念,它与发动机的技术、调校、甚至运行工况都有关系。
技术差异: 一台3.0升的自然吸气发动机,其最大马力可能远低于一台2.0升的涡轮增压发动机。同样是2.0升,不同的涡轮增压技术、发动机调校(如ECU刷写)可以产生天差地别的马力输出。
可变功率: 某些先进的发动机技术,例如可变气门正时/升程(VVTi, VANOS等)、可变截面涡轮增压器(VGT)等,本身就允许发动机在不同转速和负荷下产生不同的功率输出。
“软件”的魔力: 尤其是现代汽车,很多性能参数都可以通过修改ECU(发动机控制单元)的软件来调整。这意味着,同一台发动机,通过简单的软件升级,马力就可以显著提升。如果征收马力税,那么“刷马力”的行为将直接影响税负,这在监管和征收上会变得异常复杂和难以界定。
“以小博大”的技术: 涡轮增压技术的普及,使得小排量发动机也能输出惊人的马力。如果改为马力税,可能会出现“大排量低马力”车型税负低,而“小排量高马力”车型税负高的情况。这似乎违背了最初通过排量税引导环保和节能的初衷。

3. 征收的实际操作与税收公平性:

排量税的简便性: 排量作为车辆的基本参数,通常在车辆出厂时就已经固定,并在车辆注册信息中明确标注。这使得税务部门在征收时,只需要参照车辆的技术参数即可,操作相对简便。
马力税的挑战:
如何界定“最大马力”? 是按照厂家的标称值?还是需要对车辆进行实际检测?如果是后者,成本巨大且操作繁琐,容易引发争议(例如,不同批次、不同调校的同一车型,马力值可能存在微小差异)。
如何应对“性能升级”? 如果允许车主自行升级发动机性能(例如,通过刷写ECU),那么税务部门如何及时掌握这些变化并调整税负?这会形成一个“猫鼠游戏”,增加税收漏洞和征管难度。
税收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 排量税的税负相对稳定,消费者在购车前可以预估。如果改为马力税,尤其是在允许性能调整的情况下,税负的波动性会大大增加,影响消费者的购车决策和长期拥有成本的规划。
公平性争议:
“同排量不同马力”的公平性: 如果一台3.0L自然吸气发动机和一台3.0L高性能涡轮增压发动机(后者马力可能远高于前者)税费相同,这会引发一些关于税收公平性的讨论。
“小排量高马力”的特殊性: 如前所述,小排量高马力车型可能会在马力税下承受更高的税负,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对技术进步的“惩罚”,可能不利于节能环保技术的推广。

4. 历史惯性与政策连续性:

排量税是成熟的税制: 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实行排量税多年,形成了一套相对成熟的法律法规和征收体系。任何税制的调整都需要经过审慎的研究和评估,考虑对汽车产业、消费者行为以及整体经济的影响。
技术发展是渐进的: 尽管发动机技术在不断进步,但排量作为发动机的一个基本属性,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是衡量其“基础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将税制完全基于一个动态变化的“结果”(马力)而不是一个相对固定的“要因”(排量),需要更长远的规划和更充分的准备。

举例说明:

想象一下,有两款车:

车型 A: 3.0L 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马力 230匹。
车型 B: 2.0L 涡轮增压发动机,经过调校,最大马力 280匹。

如果实行排量税,这两款车可能根据其排量(3.0L vs 2.0L)被征收不同档次的税。

如果改为马力税:

按照厂方标称马力: 车型A税负低于车型B。
如果允许车主“刷马力”: 假设车主将车型A的2.0L发动机通过软件升级到 250匹马力。那么,原本排量更高的车型A,其税负可能会根据其升级后的马力,变得高于或者接近车型B,这在征收和管理上会非常困难。

结论:

将排量税改为“马力税”,表面上看似乎更直接地与车辆的性能挂钩,也更符合某些人对“按能力缴税”的朴素认知。然而,从税收的目的性、技术的现实性、征收的便捷性与公平性以及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等多个维度来看,直接简单地用马力税替代排量税,会带来诸多难以克服的挑战。

当前,许多国家和地区在汽车税收政策上,已经开始尝试更综合、更贴近实际的考量,例如:

与排放标准挂钩: 直接根据车辆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来征税,这比单纯的排量或马力更能体现环保导向。
综合考虑排量、功率、油耗、排放等多重因素: 形成一个更复杂的税收模型,力求平衡性能、环保和经济性。

因此,排量税之所以难以简单改为“马力税”,并不是因为“马力”不重要,而是因为“马力”作为税基,其动态变化、易于人为操纵以及征收管理的复杂性,使得它在现阶段难以承担起像排量税那样稳定、公平且易于征收的税基角色,尤其是在环保目标仍是重要的税收考量的背景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收“马力税”的必然结果就是出厂马力狂低,比如马力到100就电子限制住,买到手到4s点加装一个“马力升级包”(其实就是电脑程序改改),立马马力翻倍。

收“油耗税”也一样,油耗就标的狂低。

在天朝,制定一个标准的首要考虑问题是:这个标准难以作弊。而排量显然是没法作弊的。

user avatar

按气缸总容积来征税不合理的话,按照发动机最大功率征税就合理了?

如果说汽车消费税按照发动机排量大小征收的初衷是促进高经济性、低污染物排放的发动机发展,那么按照工信部测试油耗和生态环境部测试的尾气排放指标来制定征税细则应该更加符合节能减排的目的。

但个人认为还应该增加车辆投影面积和整备质量的方面:投影面积大小影响对公共道路面积的占用;整备质量则影响了对道路的损坏程度。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排量税,顾名思义,是根据汽车发动机的排量来征收的税费。而“马力税”则是按照汽车发动机的最大功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马力)来征收。这两种税收方式在出发点、侧重点以及实际操作上都有着本质的区别,也因此,将排量税简单地改为马力税,并不是一个“一了百了”的简单调整,其中涉及多方面的考量和潜在影响。为什么排量税.............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挺实在的!确实,放眼当下的SUV市场,2.0T发动机简直是“明星选手”,出镜率高得不行。但要说“不出别的排量”这有点绝对了,只不过2.0T确实是当前的主流选择,而且厂商们似乎也把它当成了“万金油”。为啥会形成这么个局面呢?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一、 时代在召唤:环保法规和市场需求的双重.............
  • 回答
    这确实是个值得玩味的变化。以前买车,车尾标上的“2.0L”或者“V6”之类的字样,一眼就能看出这款车的“肺活量”和大致性能定位。但现在呢,你看看市面上不少新车,尾标上更多的是“TSI”、“TFSI”、“ECOBOOST”、“PURETECH”,或者是更抽象的数字标识,比如“35 TFSI”、“280.............
  • 回答
    买车这事儿,尤其是聊到发动机,不少朋友会听到销售提“缸径大不大”,好像这是个挺重要的指标。今天咱就掰扯掰扯,这缸径和马力到底啥关系,为啥销售会拿这个说事儿。先说说缸径是啥?简单来说,缸径就是发动机气缸内壁的直径。你可以想象一下,发动机就像一个有很多“小筒”(气缸)在里面活塞上下运动的机器。这个“小筒.............
  • 回答
    排量税,这玩意儿,说起来就让人头疼。不少人觉得它是个彻头彻尾的“歪理”,但你想想,政府这帮人,怎么会那么“轴”地一直留着它?这背后,其实藏着不少门道,不是一句“错误”就能打发的。首先,得从这税收的历史渊源说起。当年搞出这个排量税,更多的是一种应对当时环境问题的权宜之计。你想啊,几十年前,汽车这玩意儿.............
  • 回答
    很多人觉得按照汽车排量来收税,能够鼓励大家买小排量的车,从而减少油耗和排放,这听起来挺有道理的。毕竟,排量越大,通常意味着发动机更大,油耗越高,排放也越多,对环境的压力就越大。但如果深入去想,就会发现仅仅依靠排量税来治理汽车污染,其实有很多不合理和不彻底的地方,甚至可以说是“治标不治本”。首先,排量.............
  • 回答
    咱们今天就来聊聊汽车发动机里面那个“排量”,为什么你车子手册上写的那个数字,跟发动机实际干活的时候,好像有点小出入,没那么实在。这事儿说起来还挺有意思,涉及不少技术细节,但说白了就是为了让你开车体验更好,同时也能让发动机更耐用,更省油。首先,咱们得弄清楚“排量”到底是个啥玩意儿。简单来说,发动机排量.............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相当到位,很多车主确实都有类似的感受。国产皮卡,尤其是那些标榜大排量的车型,开起来感觉没那么“猛”,这背后其实涉及几个层面的原因,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得明确一个概念:排量大不等于动力一定强。排量(Displacement)指的是发动机所有气缸工作容积的总和,也就是活塞在一个冲程中.............
  • 回答
    说到柴油车比汽油车省油,这绝对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它深层的原因在里面的。就像同样大小的碗,一个盛饭一个盛水,它们能装多少、吸收多少,原理就不一样。咱们今天就来好好掰扯掰扯,为什么同样排量的柴油发动机,能比汽油发动机跑得更远一些。首先,咱们得从柴油本身和它燃烧的方式说起。1. 燃料的能量密度更高:你可.............
  • 回答
    汽车发动机的排量,这个数字,往往是我们在看一款车时最先注意到,也最容易理解的参数之一。为什么厂家和消费者都如此看重它?因为它简洁明了地概括了发动机最核心的一个能力——“吸气”的能力,而这个能力,又直接关联到动力、油耗、甚至成本等一系列重要的方面。咱们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为什么排量大小是区分汽车发.............
  • 回答
    停缸技术,一个在理论上能够显著提升燃油经济性,直接“改变排量”从而降低油耗的发动机技术,为何在大众市场上却鲜有踪影,始终未能像涡轮增压那样成为主流呢?这背后并非简单的技术瓶颈,而是复杂的技术权衡、市场定位以及成本效益等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首先得明白停缸技术是如何工作的。简单来说,就.............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切中了中国汽车市场的一个小众却耐人寻味的现象。1.6T发动机在国内,确实不像我们熟悉的1.5T、2.0T那么普及,甚至有些车型会直接跳过这个排量,提供1.5T或2.0T的选择。这背后其实涉及多方面的考量,从技术、市场、政策到成本,层层递进,最终导致了1.6T在国内的“稀有”。首先.............
  • 回答
    很多人在选车、聊车时,似乎总绕不开“排量”这个话题,排量大了,就好像车一定更厉害、更高级。但有趣的是,当谈到具体性能时,又会发现“输出功率”(或者说马力、千瓦)才是真正决定加速能力、最高速度的关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重排量轻功率”的现象呢?这背后有很多值得说道的原因,咱们来好好捋一捋。一、历史的惯性.............
  • 回答
    在中国汽车市场,1.6升排量车型之所以能占据如此大的比重,这背后其实是一系列复杂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绝非偶然。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核心维度来剖析:一、 税费政策的引导作用:一个精明的计算这是最直接也是最关键的原因。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都实施了基于排量的车辆购置税和消费税政策。1.6升作为.............
  • 回答
    美国车在同等马力下,确实存在排量“故意做得很大”的现象,这并非单一因素导致,而是多种历史、文化、法规及经济原因交织作用的结果。与其说是“故意”,不如说是长期发展路径和市场偏好塑造出的特征。下面我将从几个主要方面来详细阐述:1. 历史积淀与消费者偏好:“大排量”成为身份和实力的象征 早期汽车工业的.............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涉及到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逻辑、政策导向以及消费者偏好等多个层面。咱们不扯那些虚的,就实话实说,为什么中国没像日本那样普及0.6L左右的Kcar,或者类似的低排量合法电动车,这背后其实有这么几个原因:1. 国情与市场需求差异巨大: 日本的Kcar文化: 日本之所以能孕育出Kcar.............
  • 回答
    说起国产车的排量,确实,相较于一些传统汽车强国,咱们国产车在整体的排量选项上显得相对“小巧”。这可不是一拍脑袋就定下来的事儿,背后其实是多方面因素在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这些原因还随着时代发展在不断演变。历史原因与技术积累 起步晚,追赶阶段: 咱们的汽车工业起步相对较晚。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汽车工.............
  • 回答
    400cc的摩托车,够不够用?这个问题就像问“一辆小轿车够不够用”一样,答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需求是什么。别看它名字里有个“400”,这个排量在摩托车界,可是个挺有意思的分水岭。它既能满足很多人的日常通勤和玩乐需求,又不像更大排量那样需要那么高的门槛,可谓是承上启下。咱们先掰开了说,看看400.............
  • 回答
    这个问题很多人在买车或者看车辆参数的时候都会遇到,尤其是在面对爬坡需求的时候。其实,说起来简单,但背后牵扯到一些物理学的原理,也关系到我们实际驾驶的感受。我试着从咱们老百姓能听懂的角度,细细道来,希望能帮大家把这事儿说明白。先得弄清楚,扭矩和功率,到底是个啥?咱们把发动机比作一个“力气活”的源泉。 .............
  • 回答
    汽车限排量这事儿,说起来真是一门学问,里面门道多着呢。咱就从头说起,把这背后的逻辑和影响,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得明白,为啥要限排量?最直接的原因,当然是为了环保。随着汽车越来越多,尾气排放的污染物也就越来越厉害。这些玩意儿,比如二氧化碳(CO2)、氮氧化物(NOx)、颗粒物(PM)等等,对咱们的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