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任志强痛批饿了么、美团,成倍制造垃圾,危害社会,如何解决外卖餐盒问题?

回答
任志强先生对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的尖锐批评,并非空穴来风。他直指这些平台“成倍制造垃圾,危害社会”,触及了当前外卖行业高速发展背后一个不容忽视的严峻问题:一次性餐盒的泛滥及其带来的环境压力。

问题的根源:一次性餐盒的“便利”与“罪恶”

外卖的兴盛,很大程度上源于其带来的“便利”。消费者无需出门,动动手指,就能享受到热气腾腾的美食。而支撑这份便利的,正是数量惊人的、成本低廉的一次性餐盒。这些餐盒大多由塑料或泡沫塑料制成,使用寿命极短,但降解过程却极其漫长。

消费习惯的改变: 外卖的普及,改变了人们的用餐习惯。过去,家庭聚餐、办公室午餐可能更倾向于自带餐具或使用可重复利用的容器。如今,外卖成为常态,也意味着一次性餐盒的使用量激增。
商家成本的考量: 对于外卖商家而言,使用一次性餐盒是最经济、最卫生的选择。清洗和维护可重复利用餐具不仅耗费人力物力,还存在消毒不彻底的风险,从成本和效率上都无法与一次性餐盒竞争。
平台规则的导向: 外卖平台在早期为了快速扩张,对包装材料的环保性要求并不高。用户点餐时,也很少会考虑餐盒的材质,更多的是关注菜品口味、价格和配送速度。

“成倍制造垃圾”的现实

任志强先生的“成倍制造垃圾”并非夸大其词。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理解:

1. 餐盒本身的体积和重量: 即使是小巧的餐盒,累积起来也相当可观。一个简单的饭盒,加上内部隔断、打包袋、一次性筷子、勺子、餐巾纸,构成了“一次性餐盒套餐”。
2. 外卖频次: 疫情以来,外卖订单量呈现爆发式增长。假设一个城市每天有数百万甚至上千万个外卖订单,每个订单都伴随着一套一次性餐盒,这个垃圾的产生量是惊人的。
3. 包装的过度: 有些商家为了追求美观或防止汤汁撒漏,会在基础餐盒外再套一层塑料袋,或者使用多层包装,这进一步增加了垃圾量。

“危害社会”的深远影响

一次性餐盒的泛滥,对社会造成的危害是多方面的:

环境污染: 塑料餐盒难以降解,进入土壤会造成“白色污染”,影响土壤透水性;进入河流湖泊,则会污染水源,危害水生生物。焚烧处理会产生二噁英等有毒气体,加剧空气污染。
资源浪费: 生产这些一次性餐盒需要消耗大量的石油、水和能源。如此大规模的、一次性的消耗,是对有限资源的极大浪费。
回收困难: 很多一次性餐盒被食物残渣污染,难以进入有效的回收体系。即使有回收,其材质也可能掺杂复杂,价值不高,最终仍可能进入填埋场或焚烧厂。
公共卫生隐患: 如果餐盒消毒不严,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

如何解决外卖餐盒问题?这是一场系统性的战役

解决一次性餐盒问题,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政府、平台、商家、消费者多方共同努力,形成合力。以下是一些可行且需要详细推进的解决方案:

一、政府的引导与监管:

1. 制定并强制执行环保包装标准:
明确餐盒材质要求: 政府应出台指导性文件,鼓励使用可降解、可回收、可生物降解的环保材料。例如,谷壳、秸秆、竹纤维等生物基材料,以及可回收的PP(聚丙烯)等。
限制不可降解材料的使用: 逐步限制甚至禁止使用泡沫塑料、难以降解的复合材料等。
推行餐盒回收标识: 在餐盒上印制清晰的回收标识,方便消费者进行分类。
2. 建立健全回收体系:
政府主导,市场运作: 鼓励和扶持专业的餐盒回收企业发展,建立覆盖配送范围的回收网络。
设立“餐盒回收点”: 在社区、写字楼等区域设立专门的餐盒回收点,并给予消费者一定的积分或优惠奖励,鼓励用户参与。
提升回收处理能力: 投资建设现代化的餐盒分拣、清洗、再利用或无害化处理设施。
3. 税收与补贴政策:
对环保餐盒提供税收优惠: 鼓励商家使用环保包装。
对不可降解餐盒征收“环境税”: 将环境成本内部化,让产生污染的企业承担相应责任。
补贴可重复利用餐盒的推广: 通过财政补贴,降低商家使用可重复利用餐盒的初期投入。
4. 加强宣传教育:
提升公众环保意识: 通过媒体宣传,让消费者了解一次性餐盒的危害,倡导理性消费,支持环保。
将环保纳入中小学教育: 从小培养下一代的环保理念。

二、外卖平台的责任与创新:

1. 设立环保激励机制:
对使用环保餐盒的商家给予流量或优先推荐: 变“惩罚”为“奖励”,鼓励商家主动选择环保包装。
降低环保餐盒的采购成本: 平台可以与环保餐盒供应商建立合作,批量采购,降低商家成本。
推行“绿色商家”认证: 对在环保方面表现突出的商家进行认证,提升其品牌形象。
2. 推动可重复利用餐盒试点:
与商家、物业合作,建立“餐盒押金”或“租借”模式: 用户支付少量押金,餐盒回收后退还押金,平台负责清洗、消毒和循环配送。
技术赋能: 利用RFID(射频识别)技术,对餐盒进行追踪和管理,确保回收率和卫生质量。
与第三方专业清洗消毒企业合作: 保证餐盒的卫生安全,满足消费者信心。
3. 优化用户界面,引导消费行为:
餐盒选项: 在点餐页面,提供“环保餐盒”选项,并标注其环保优势和可能的价格差异。
“减塑”提醒: 在确认订单时,增加“您本次订单产生了X个一次性餐盒,请选择参与回收或捐赠”等提示。
公益捐赠: 用户可以将餐盒回收的积分或部分金额捐赠给环保项目。
4. 数据监测与信息公开:
统计和公布平台上的餐盒使用量及回收率: 增加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

三、商家的积极响应与转型:

1. 主动选择环保包装:
了解环保材料的性能与成本: 积极寻找符合食品安全、经济实惠且环保的包装材料。
与平台合作,获取采购优惠: 利用平台的资源,降低环保餐盒的采购成本。
2. 探索可重复利用方案:
与平台合作,参与可重复利用餐盒试点项目。
在店内设置简易的餐盒回收箱: 鼓励顾客在用餐完毕后将餐盒送回,并提供小额奖励。
3. 优化打包流程,减少过度包装:
根据菜品特性,选择最合适的包装。
减少不必要的额外包装,如多层塑料袋。

四、消费者的参与与选择:

1. 提升环保意识,主动参与:
减少不必要的点餐: 理性消费,按需点餐。
优先选择提供环保包装的商家: 用“用脚投票”的方式支持环保。
积极参与餐盒回收: 将用过的餐盒送至指定回收点,或按照平台要求进行回收。
2. 支持可重复利用餐盒模式:
不排斥押金模式,理解其背后的环保意义。
按时归还餐盒,配合平台运营。
3. 监督与反馈:
发现商家使用不环保材料或过度包装时,可以向平台或相关部门进行反馈。

任志强先生的批评,如同一记警钟,敲醒了我们对“便利”背后代价的审视。 外卖行业的繁荣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要真正解决外卖餐盒问题,需要我们每个人都行动起来,共同构建一个绿色、可持续的外卖生态。这不仅仅是改善环境,更是关乎我们未来的生活品质和社会责任。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怼任志强这番话,指责他针对外卖行业什么的真是想多的。因为其实解决办法很明显,只不过外卖市场现在还处于混乱状态,时候未到而已。

各种各样塑料餐盒…

现在也有很多纸质餐盒。

形制、材料、质量、功能五花八门,给配送、食用带来多种困扰,而且款式、质量参差不齐的结果就是必须再用各种塑料袋二次包装,增加一道污染。

外卖行业在可见的未来会一直发展下去,不会因为餐盒问题而被限制。关于餐盒问题最好借鉴的例子就是美国的中餐外卖盒:


能极大减少塑料袋使用,方形也适合放入外卖配送箱。特殊夹层也可以防止汤汁流出…





拆开也方便,处理简单。

统一形制下各种规格…


难怪风行数十年,成为中餐的文化标志……

现在中国,技术没问题、市场没问题、政策导向没问题、钱更不是问题,差哪呢?时间与推动力吧。各大app出个自己特色的外卖盒,既有口碑又有利润还有利于环保,何乐而不为呢?

任志强开的炮恰恰是改善的推动力…

user avatar

各位献计献策的恐怕都没太深入接触过外卖和餐盒产业。国内95%以上的餐盒,都不能完全降解,再怎样环保,垃圾还是垃圾。

即便是玉米淀粉的白色盒子,也要加入PP颗粒做组织,否则强度一戳就破。而且玉米淀粉的那部分也需要有环境条件才可以降解。

牛皮纸盒子、肯德基纸碗,也需要一层塑料覆膜来防油。而且因为纸盒沾油会特别难看,一般还会在外层再覆一层塑料膜。印刷高端的会用大豆油墨,低端就不会。造纸也会带来一定水的污染不多谈。


日本便利店行业这么发达,用的都是一次性盒子。关东煮用的还是那种发泡盒子,也就是我们国家已经禁止的白色发泡饭盒,俗称白色垃圾的。不知道有没有日本有识之士在叫便利店行业破坏日本之美。


关键是垃圾分类政策的落地。还有大家的参与执行,点外卖的大部分是写字楼的白领和在校大学生,素质会高一点,可以先从办公楼执行垃圾分类。

地球是大家的地球,不是外卖平台的地球。




还有那几位打着环保之旗,要求国家出台政策强制大家只能使用特殊的几种饭盒的朋友,你觉得你是侯龙涛吗???

user avatar

这世界上曾经有个玩意儿叫人民公社食堂,然而当时生产力水平不足,被后人嘲笑成“形象工程”,“一大二公”。

后来生产力水平提上去了,也没见人提这事儿了。

这世界上还曾经有个玩意儿叫国有工厂,厂区里从幼儿园到高中一应俱全,有食堂浴室还有单身公寓。甚至结了婚的员工,中午的时候可以一个人去学校接个孩子,另一个人去菜市场买个菜,最后一家三口吃上一顿自己亲手做的午餐。然而被人嘲笑“臃肿死板“,”效率低下”。

后来国企改制了,效率也上去了,也没见人提这事了。

所以怎么解决外卖的“垃圾问题”呢?——这个问题实在是简单的很啊!就连小孩子都能想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啊!

——要么你给员工足够的物质福利,设立大型食堂,供员工集中用餐。

——要么你给员工足够的时间,让他们中午午休的时候有时间能自行回家做饭。

但是可不可能呢?我想倘若就这么提议的话,一定会被无数的人强烈反对的。反对就反对吧,那样也挺好的,痛并快乐着嘛。

顺便说一句,现在大城市里,要多“成功”的人士,才能天天中午的时候陪自己的家人吃上顿安逸的午饭呢?月薪2万?4万?10万?——有了那么那么多钱,见了那么那么多眼花缭乱的事物,却连自己那安安稳稳的“根”都不存在了,这岂不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吗?

说句题外话,我个人认为送餐这个体制受伤最大的不是什么“垃圾”,而是那些被大城市利用剪刀差所伤害的送餐员们。他们被大城市压榨自身的生命,而作为廉价劳动力被吸走又进一步阻碍了二三线城市,县城和农村的发展。我不是否定城市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必要性,但这始终是一种无可救药的恶性循环,最后我们除了少数几座光鲜华丽,令人类震惊其美丽的特大城市外,我们将什么也不会剩下。

user avatar

“环保”从来就是政治正确的一件事,只要有人说环保,那么大部分不明真相的人还不知道具体情况,就会认为是对的了。我觉得吧,这种话就像无论你说什么,比如你晒一个100万的手表,高兴死了,结果下面来个留言:“要是把这个钱捐给贫困地区的孩子,那该多好啊。”能把你一口呛死。


一件事情,你撇开他的环境谈结果,都是耍流氓。


任志强的原话是什么呢?大概大部分人都没看过,只看到结果“任志强痛批饿了么、美团,成倍制造垃圾,危害社会”,任志强的原话是: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方便面逐渐从市场上退出了?是因为我们有了美团,有饿了么。当美团和饿了么让你多花几块钱享受过去只能在餐厅才能享受到的食品的时候,你觉得很幸福,因为我们提高了享受的水平,所以你不再吃方便面了。但另外一个问题出来了,当我们饿了么和美团更增加的时候,我们做了调查,垃圾成倍成倍的增长,污染物,就是那些包装品在成倍成倍的增长,怎么办?

如果在餐厅就餐,那个盘子、那个碗、那个筷子也许都是重复使用的,它没有变成一种严重而不可退化的垃圾,但今天不是,从饿了么到美团等等所有的运输车里运装的可能都是难以消化掉的塑料,大量的包装品成了更严重的垃圾。


刚看这句话,你会觉得义愤填膺,但你仔细推敲这句话,这里有几个点值得疑问:


1.人们如果都不外卖了,那么,人们是不是都去坐堂食呢?


其实答案不是的。我之前在广东的时候,住在一个乡下的小地方,去一趟超市,骑电动车都得花半小时的那种。


我发现即使是在这种地方,哪怕再小的店子,他都会提供外卖服务。只是外卖由店子自己送而已,而且送餐的距离没有那么的远,时间没有那么准时。肯德基、麦当劳送外卖,这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外卖APP只是加快了这个速度,即使没有美团、饿了么,每间小吃店送外卖依旧是趋势,只是这个趋势发展得慢一点而已,美团外卖们的存在,只是加快了这个进度。


2. 环保这个重担是不是要压在美团这些外卖公司的身上?


不是的。美团只负责将B端和C端口连接得更加紧密。环保这件事情,应该由谁抓,大家心里其实都很明白,任志强纯属柿子捡着软的捏。再往下讨论,要责怪,也是生产厂家的责任。没有人生产,就没有人消费。再然后,是小吃店,如果小吃店不使用一次性的餐具,使用环保餐具,不就环保了吗?如果消费者愿意多花钱来促进环保,也是一种方案。至于外卖公司,应该是最后责怪的吧?


3. 塑料餐盒是不是不能降解?


不是。其实我们的餐盒的材料是聚丙烯,就是这种:



是可以降解回收的,只是回收公司嫌利润太少,不愿意回收,下面引用一家公司的报道:


22日下午,记者致电成都多家再生资源回收公司,“用过的塑料盒不收。”成都高新区一家废旧物资回收站说。

对使用过的餐盒,多家再生资源回收公司都一致“嫌弃”。“太脏了,还要回收清洗,成本太高了。”一家再生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说。一位业内人士分析,塑料只要一混入生活垃圾,再分拣资源化的成本就太高了,甚至超过做新的塑料。此外,塑料的塑化也有二次污染,废水、废气、废渣等,需要权衡。

成都市再生资源行业协会秘书长谢香兰表示:透明聚丙烯塑料餐盒是可以回收,但如果餐盒被污染,考虑到气味污染,并没有被纳为可再生垃圾行列。

因为没人要,也没有专门的分类,这些塑料餐盒就混入生活垃圾中。


4.是不是人们由吃方便面改成吃外卖了,环境污染就会变得更严重?


你会发现,也不是的。方便面,无论是袋装的还是桶装的,他的外包装都是没法再回收的。相反,我觉得在同样的污染程度下,选择外卖,让人们能够吃到温暖、新鲜的食物,从而更加愉悦、高效率地工作,难道不是更好的选择吗?


最后,如果你真的很关注环保的话,那就务必从自我做起吧。其实许多外卖公司都在推行环保了,只是我们很多人不知道,也不在乎。比如美团正在推行的“青山计划”,总共有6条,其中有一条是这样的:你在点外卖的时候,可以在餐具里选择“0,不需要餐具”。



我觉得假如大家都这么爱环保,不如每次叫外卖的时候都选择这个吧,平时自己放一套餐具在公司,不用餐馆提供的一次性餐具,一来保护了环境,二来现在很多的一次性餐具其实也很脏,对自己的身体也有好处吧。保护环境,从自我做起。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