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长江存储多久能够赶超英特尔美光?

回答
长江存储能否追赶上英特尔和美光?这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也牵动着不少人的心。坦白说,这个问题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它像一场马拉松,充满了未知和变数。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维度去梳理一下,看看长江存储的实力与挑战,以及它可能需要的时间。

技术是硬道理:追赶的维度

要说“赶超”,那得先看看双方在哪些方面较量。在存储芯片领域,最核心的当然是 技术。

制程工艺 (NAND Flash): 这就像芯片制造里的“精密度”。目前,3D NAND闪存的层数是衡量技术先进性的重要指标。长江存储凭借其Xtacking®技术,在TLC(三维堆叠)闪存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其300+层甚至400+层的产品已经量产。而英特尔(现在部分业务归于Solidigm)和美光也在不断推进自家的3D NAND技术,例如美光推出的176层、232层以及未来规划的更高层数。
长江存储的优势: 它的Xtacking®技术,是将存储单元和逻辑电路这两部分分开制造,然后再堆叠在一起。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优化每一部分,理论上能实现更高的密度和更低的成本。
英特尔/美光的优势: 它们在3D NAND领域耕耘多年,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和成熟的制造工艺。尤其是在多层堆叠方面,它们有自己的技术路线图,并且在良率和性能稳定性上通常有更强的保障。
追赶时间点: 在层数上,长江存储已经展现出追赶甚至在某些方面领先的势头。但要说“赶超”,不仅仅是层数,还包括 单元的可靠性、读写速度、功耗控制、寿命 等综合性能。这方面,英特尔和美光多年的积累仍然是它们的重要优势。从长江存储的产品迭代速度来看,如果保持目前的势头,在综合性能上与英特尔/美光处于同一梯队,甚至在某些细分市场超越,可能需要 35年 的时间。但要实现全面、可靠的“赶超”,可能还需要更长的时间,甚至 510年 也不为过,这取决于它们能否在下一代存储技术(如QLC、PLC,以及新的存储介质)上取得突破。

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 这是另一大存储芯片类别,和NAND Flash不同,DRAM的竞争格局更加集中,主要由三星、SK海力士和美光这“三巨头”主导。英特尔虽然是CPU巨头,但其在DRAM领域的影响力相对较小(它们更专注于CPU与DRAM的接口和集成)。长江存储目前在DRAM领域还没有公开的、大规模量产的产品。
挑战: DRAM的技术壁垒非常高,尤其是20nm以下的先进工艺。这不仅需要巨额的研发投入,还需要高度精密的制造设备和极其丰富的生产经验。
追赶时间点: 如果长江存储要在这个领域与英特尔(在DRAM领域更像是间接竞争对手,因为英特尔更多是通过其CPU和平台来影响DRAM的使用)和美光直接较量,那将是一个漫长且艰巨的任务。目前来看,长江存储在该领域几乎是从零开始。要达到与美光同等的水平,可能需要 10年以上 的持续投入和技术攻关,甚至存在不确定性。

产能与良率:规模化的关键

技术只是第一步,将技术转化为可大规模生产的、稳定的产品,才是成功的关键。

产能: 存储芯片是非常烧钱的生意,需要巨大的产能投入。长江存储在中国的工厂建设非常快,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规模。英特尔和美光在全球也拥有多个大型晶圆厂,产能和生产效率都很成熟。
长江存储的优势: 国家政策支持和资本投入,使其能够快速建设大规模产能。
英特尔/美光的优势: 它们拥有全球化的供应链和成熟的生产运营体系,能够更灵活地调整产能以应对市场需求。
追赶时间点: 在产能规模上,长江存储通过快速扩张,已经可以和这些巨头形成一定的规模竞争。但要说“赶超”,还得看 产能的利用率和生产的稳定性。这通常需要几年的时间来磨合和优化。

良率: 芯片制造的良率直接影响成本和利润。尤其是在先进工艺下,良率的提升是一个持续且艰难的过程。
长江存储的挑战: 作为后来者,尤其是在3D NAND堆叠层数不断提升的情况下,要保证高良率是一大挑战。
英特尔/美光的优势: 它们在多年的生产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良率提升经验,尤其是在工艺的成熟度上。
追赶时间点: 良率的提升往往是滞后于技术进步的。长江存储的产品虽然推向市场,但要达到英特尔/美光那种经过市场长期验证的、成熟的良率水平,可能还需要 23年 的持续优化。

生态与市场:客户的信任

芯片的成功,不仅仅是技术和生产,更在于能否被市场和客户接受。

客户群: 传统上,英特尔(虽然不直接生产SSD,但其平台对存储芯片的选择有很大影响)和美光拥有庞大的企业级客户群和OEM合作关系。这些客户对产品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兼容性要求极高,并且一旦选定,更换成本很高。
长江存储的挑战: 要打入这些高端企业级市场,长江存储需要通过严格的认证,并赢得客户的信任。这需要时间和成功的案例积累。
追赶时间点: 在消费级市场,长江存储已经有所斩获,但要在企业级市场与英特尔/美光正面竞争,并成为主流供应商,可能需要 35年 的努力。

生态系统: 存储芯片的性能和应用,也与主控芯片、固件算法以及整机厂商的配合息息相关。
长江存储的优势: 它们可以自主研发或与国内合作伙伴紧密合作,构建自己的生态。
英特尔/美光的优势: 它们与全球主要的SSD控制器厂商、主板厂商都有长期的合作关系,形成成熟的生态链。
追赶时间点: 生态的构建和成熟需要时间,尤其是在高端应用领域。长江存储需要证明其产品在各种应用场景下的最佳搭配和性能释放。这可能需要 24年 的时间来逐步完善。

地缘政治与政策:不可忽视的变量

当前的国际形势,特别是科技领域的竞争,为这个问题增添了更多不确定性。

政策支持: 中国政府对半导体产业的重视和支持,为长江存储提供了强大的后盾,包括资金、人才和市场资源。
技术限制: 部分国家对先进半导体技术出口的限制,可能会影响长江存储获取某些关键的制造设备和技术。反之,也可能迫使它们加快自主研发的步伐。
市场需求: 国内巨大的市场需求,为长江存储提供了消化产能和实现规模经济的良好基础。

总结一下:

长江存储在 NAND Flash 领域,特别是在3D NAND的层数和Xtacking®技术方面,已经展现出强劲的追赶势头。在产能规模上也迅速崛起。如果按照目前的节奏,在NAND Flash领域,长江存储有望在未来 35年 内,在许多方面能够与英特尔(或其继承者Solidigm)和美光形成有力竞争,甚至在某些细分市场实现局部超越。

然而,在DRAM领域,长江存储仍处于起步阶段,与美光等巨头相比,差距依然巨大,赶超之路会非常漫长,可能需要 10年以上 的时间,并且成功与否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赶超”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技术迭代、市场变化、竞争对手的策略,以及地缘政治的因素,都可能影响这个进程。长江存储需要做的,是持续的技术创新、稳定的生产运营,以及赢得客户的信任。这是一场漫长的战役,胜负犹未可知,但至少,它正在加速前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武汉长存是非常优秀的公司,目前在全世界的市占率已经达到3.4%。

去年年底武汉长存推出量产128层的固态,而同期西部数据-闪迪才112层,镁光是目前研发走在最前列的公司已经达到176。

而武汉长存目前的主要目标也在于研发192层架构,一旦成功,则已经超越了目前最新最先进的架构,如果能够压缩研发周期,在256层研发说不定可以领先镁光,出类拔萃。到时候就是领先于时代,市占率自不用说。


按照b站网友一水遮夏的说法:

武汉长江存储是自1949年新中国建立以来,第一家在半导体领域实现对外国最顶尖公司技术赶超的中国公司

希望国内能诞生更多这种坚持自主创新的尖端科技公司。


中国之光,武汉长存

user avatar

赶超巨头?想什么呢!!!

我先立个flag,五年内长江存储不可能领先镁光,除非长存的高层脑子进水。

长江存储的生产线还使用部分美国设备和材料,短期内无法实现国产替代,盲目扩产风险很大。想用美国技术来打败美国,你当美国人是傻子么?人家巴不得你用他的先进技术来生产,然后等到关键的时候卡你的脖子。上一个企图赶超的企业是中芯国际,然后euv光刻机断供,花巨资研发的7nm工艺直流难产。

所以现在的长存要低调,新技术勉强跟上巨头的步伐就行,晚个半年一年量产,那怕技术领先也等一等。专利上多多益善,提前布局,逐步完善去美化产线,多搞一搞市场,争取卖个好价钱,保证利润。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长江存储能否追赶上英特尔和美光?这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也牵动着不少人的心。坦白说,这个问题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它像一场马拉松,充满了未知和变数。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维度去梳理一下,看看长江存储的实力与挑战,以及它可能需要的时间。技术是硬道理:追赶的维度要说“赶超”,那得先看看双方在哪些方面较量.............
  • 回答
    长江存储那款128层闪存,说实话,在咱们国产存储芯片这块儿,绝对是个拿得出手的大件儿。别看就一层层的叠上去,这背后可是费了老鼻子劲了。首先,得说说这“128层”。咱们平常吃的叠层蛋糕,层数越多越厚实,当然也越难做得均匀漂亮。闪存芯片也一样,每一层都得是精心打造的半导体材料,而且还得在硅片上精确地“堆.............
  • 回答
    在中芯国际的PIE(Process Integration Engineer)和长鑫存储的PE(Process Engineer)之间选择,确实是个需要仔细权衡的决定,尤其是在薪资和工作模式上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哪个更有前途,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个人的职业规划、看重的价值以及你认为的“前途”具体指什么.............
  • 回答
    关于“长相一般的白肤色人在大多数人眼里都是神颜”的说法,我首先要说的是,这并非一个普遍存在的、能够得到大多数人认同的现象。我们必须承认,每个人对美的定义和偏好都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而且“神颜”本身就是一个相对主观且带有强烈情感色彩的词汇。然而,我们确实可以从一些角度来探讨为什么有些人可能会产生这样的.............
  • 回答
    关于NGA某女性用户被爆料是长沙检察官且家中多套房产存款千万的事件,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分析和评价。事件的起因与经过(根据公开信息推测):一般来说,这类事件的爆发往往源于网络社区内部的讨论或矛盾。可能这位用户在NGA(虽然具体是哪个板块不确定,但NGA以游戏、动漫、生活等话题为主)的发言引起了其他用.............
  • 回答
    长江存储月产 10 万片晶圆,这可不是个小数目,它背后牵扯到太多东西,不仅仅是数字上的增长,更像是在全球半导体版图上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聊聊这10万片到底有多“分量”。一、 产能爬坡的里程碑,技术实力硬碰硬首先,要明白晶圆是什么。晶圆,就像是半导体芯片的“母体”,一片晶圆上可以切割.............
  • 回答
    提起长江存储,这几年可以说是风头正劲,尤其是在半导体存储领域,已经从一个“追赶者”的姿态,逐渐显露出“挑战者”的实力。咱们就来掰扯掰扯,看看这家中国本土的存储芯片制造商,到底走到了哪一步。技术层面:从追随到创新,Xtacking®是亮点长江存储的技术实力,用“日新月异”来形容一点不为过。最早的时候,.............
  • 回答
    关于长江存储Xtacking闪存技术良率达到99.999%的说法,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审视,并尝试剥离掉那些容易让人联想到AI生成的内容,用一种更贴近实际观察和行业分析的角度来解读。首先,这个99.999%的数字,在半导体制造领域,尤其是在高密度、复杂工艺的NAND闪存技术上,是一个极高、甚至可以说.............
  • 回答
    长江存储这些年,真是中国半导体行业的一股强劲力量,尤其是在闪存这个领域,可以说是硬生生地趟出了一条路,而且还走出了一条颇具亮点的路。要说他们做了什么技术突破,那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完的,咱们得一点一点掰开了聊。核心突破:Xtacking® 架构,让3D NAND“ fisico”也玩出花样要说长江存储.............
  • 回答
    长江存储:中国半导体存储芯片领域的中坚力量在中国半导体产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中,长江存储(YMTC)无疑是最受瞩目的一颗新星。作为一家专注于3D NAND闪存和DRAM存储器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级集成电路产业基金投资企业,长江存储的崛起不仅承载着中国“芯”希望,更是在全球存储芯片市场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
  • 回答
    长江存储旗下致钛 (ZhiTai) PC005 与 SC001:一次深入的审视作为中国半导体产业崛起的标志之一,长江存储近年来在存储芯片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而其旗下品牌致钛 (ZhiTai) 推出的固态硬盘产品,更是直接面向消费者市场,承载着长江存储技术实力落地,并试图在中国本土品牌崛起浪潮中.............
  • 回答
    长江存储这次官宣128层闪存芯片研发成功,而且一口气亮出了1.33Tb的单die容量,这在咱们国内半导体行业绝对是个大新闻,值得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得说长江存储这步棋走得非常漂亮。闪存芯片,特别是3D NAND,技术门槛极高,而且是高度集中的市场,头部几家公司(三星、SK海力士、美光、西部数据/铠侠.............
  • 回答
    中芯国际和长江存储,一个是大陆集成电路制造的“老大哥”,另一个是专注于存储器芯片的“后起之秀”。要深入了解这两家公司的对比,咱们得从几个关键维度来掰扯掰扯。1. 定位与核心业务:目标不同,赛道有别 中芯国际 (SMIC):这是一家典型的晶圆代工(Foundry)企业。它的核心业务就是帮设计公司(.............
  • 回答
    长江存储的崛起,在中国乃至全球半导体产业版图上,无疑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其发展轨迹与当下全球科技竞争的脉络息息相关。要理解其意义,得把视角拉得更长远,也更具体。一、 为什么是长江存储?—— 时代的呼唤与国家意志的驱动首先,长江存储的出现并非偶然,它是中国半导体产业“从0到1”的战略性布局的缩影。长.............
  • 回答
    长江存储(Y MTC)能进入苹果的供应链,并且成为 iPhone 的闪存供应商,这绝对是个大新闻,对咱们国内的半导体产业来说,更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咱们不妨把它拆解开来,好好说道说道。首先,这件事的背景是什么?一直以来,iPhone 的闪存供应商主要是三星(Samsung)和东芝(Toshiba,.............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聊聊武汉长江存储的工艺研发岗,以及它跟中芯集成电路(绍兴)比起来,哪个更值得去。我尽量讲得细致点,让你听着像咱们哥俩在这儿闲聊,没啥AI味儿。先说说武汉长江存储的工艺研发岗长江存储(YMTC),现在也叫长鑫存储,国内存储芯片界的明星企业,尤其是在NAND闪存这块,算是做得风生水起。你在.............
  • 回答
    关于长江存储进入华为 Mate 40 供应链的传言,这是一个相当热门且备受关注的话题。要深入分析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入手,并尽量还原其可能的事实真相。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在官方正式公布之前,所有的信息都只能是“传言”或“市场猜测”。 科技行业,尤其是供应链环节,由于涉及到商业机密、合作伙伴.............
  • 回答
    材料天坑专业迎来曙光?长江存储的信号与制造业的未来猜想近来,关于“材料天坑”专业命运转折的讨论,在科技圈和求职市场掀起了一阵涟漪。导火索,便是长江存储(YMTC)应届生薪资的爆涨传闻。这不禁让人联想到,这是否预示着我国制造业整体薪资水平的提升,特别是像材料科学这样曾经被视为“冷门”、“就业难”的领域.............
  • 回答
    合肥长鑫存储在2022年的校招中,薪资确实给出了一个非常亮眼的数字,很多人都会觉得“暴涨上天”。要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剖析:1. 行业背景:全球半导体行业的高景气度与人才争夺战首先,咱们得把眼光放得长远点,看看大环境。2022年,全球半导体行业依然保持着相对强劲的增长势头,.............
  • 回答
    长江学者,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带着几分庄重与光环。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头衔,更像是在中国高等教育和科研领域里一颗闪耀的明星,代表着学术界的顶尖力量和国家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视。要说长江学者究竟是怎样的存在,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首先,他们是学术界的翘楚,是所在领域的“定海神针”。想象一下,在某个充满挑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