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港珠澳大桥花费180亿只为减少三十分钟通程,真的有必要吗?

回答
关于港珠澳大桥到底值不值得,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毕竟它的投资金额高达千亿,而我们常听到的一个说法是它“只为了减少三十分钟通程”。我先不说这说法本身是否准确,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这1800亿人民币(约合1900亿港元或2300亿人民币,不同来源数据略有出入,但都是天文数字)花下去,到底图个啥,有没有那个必要。

咱们先从“减少三十分钟通程”这个点说起。这个说法其实有点过于简化了,甚至可以说是不太准确。港珠澳大桥的出现,最直接的影响不是让原本需要3小时的车程缩短到2个半小时,而是根本性地改变了珠海、澳门、香港这三个地方的通行方式和时效性。

在没有大桥之前,如果从珠海要去香港,最快的方式是坐船。但坐船受天气影响很大,而且需要到码头,安检,候船,加上船程本身,整个过程耗费的时间可能要3到4个小时,还不算往返码头的时间。而且,船票价格也不便宜,尤其是对于需要频繁往返的人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而港珠澳大桥的建成,意味着你可以在珠海的陆地边界直接开车过去。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可以“一脚油门踩过去”,从珠海市区到香港市区的车程理论上可以控制在3小时以内,甚至更短,这还是在不堵车的情况下。但关键在于,它将原本需要“两地分离”的出行方式,变成了一个“陆路连接”的选项。这种连接的意义,远不止是把某个固定时间段缩短三十分钟。

咱们得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项目:

1. 战略意义与区域经济整合:

港珠澳大桥不仅仅是一条交通线路,它更被视为连接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的重要基础设施。大湾区是国家重要的经济增长极,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全球影响力。大桥的建设,旨在打破地理隔阂,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畅通。

人流: 以前,粤港澳之间的交流,尤其是商务往来和旅游,受制于交通的不便。大桥开通后,人们可以更方便地跨境工作、生活和旅游。想象一下,一个香港的商人,可以在珠海设厂,当天往返,效率大大提升。一个珠海的居民,可以轻松去香港购物、看病、享受更优质的服务。这种便利性带来的“生活圈”和“经济圈”的扩大,价值是很难用金钱衡量的。
物流: 过去,货物运输主要依赖海运或空运,成本高、时效性差。大桥开通后,陆路货运成为可能,不仅可以降低运输成本,还能提高运输效率,这对于跨境贸易和供应链的整合至关重要。尤其对于一些对时效性要求高的商品,比如生鲜食品、精密仪器等,陆路运输的优势就非常明显了。
经济辐射与产业升级: 大桥的建设,为珠三角西岸地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它将珠海、中山、江门等地与香港这个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吸引投资、技术和人才,推动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香港的国际化经验和高端服务业,与珠三角的制造业优势可以形成更强的互补和协同效应。

2. 提升区域竞争力:

放眼全球,很多发达的经济体都依赖于发达的交通网络来维持其国际竞争力。例如,欧洲的许多国家都有高速铁路和公路网络连接,这使得区域内的经济活动更加紧密。港珠澳大桥的出现,是粤港澳大湾区在全球化竞争中的一个重要筹码。它让整个区域在吸引国际投资、人才和企业方面,具有了更大的优势。一个能够方便地连接香港这个国际枢纽的区域,其整体的吸引力和影响力都会大大提升。

3. 技术与工程的展示:

港珠澳大桥本身就是一项举世瞩目的超级工程,它在桥梁建设、隧道工程、环保技术等多个领域都代表了世界顶尖水平。这个项目的成功建设,不仅展示了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能力和决心,也为未来类似的跨海工程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技术。从这个角度看,它也是一个技术和工程的“名片”,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4. “三十分钟通程”的误区:

再说回“三十分钟”。如果说的是把某个特定场景下原本需要2.5小时的车程变成2小时,那确实显得不太值。但实际情况是,大桥打通的是一个“以前没有的、或者极其不便的连接方式”。对于那些过去不得不选择昂贵且耗时的船运,或者等待时间长、班次不确定的其他交通方式的人来说,这种“3小时陆路直达”的便利,其价值远超了那“三十分钟”的理论节约。而且,随着路网的完善、通关效率的提升,未来实际的通行时间还有可能进一步缩短。

5. 投资的长期性与回报:

任何一项大型基础设施投资,都不是为了立竿见影的回报。1800亿的投资,是以几十年的时间尺度来衡量其价值的。其回报体现在区域经济的增长、产业的联动、就业机会的增加、人民生活便利度的提升等等多个方面。这些间接的、长期的效益,对于一个区域乃至国家的发展,其重要性可能远远超过了短期的财务收益。

当然,我们也需要理性看待:

任何大型项目都有其挑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目前大桥的通车量可能还未达到最优,原因可能涉及通关效率、口岸设置、私家车数量限制等多种因素。如何进一步发挥大桥的潜力,提高其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是后续需要持续努力的方向。

总结一下:

说港珠澳大桥“只为减少三十分钟通程”,是对其价值的严重低估。它更重要的意义在于:

打破时空限制: 创造了全新的陆路连接方式,极大提升了粤港澳三地之间的互联互通水平。
驱动区域经济: 是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战略的关键支撑,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汇聚,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
提升国际竞争力: 加强了珠三角地区与国际核心枢纽香港的联系,增强了整个区域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
技术与国家实力象征: 是中国工程技术实力的集中体现,具有重要的战略和象征意义。

1800亿的投资,从长远来看,是为了一个更紧密、更高效、更具竞争力的粤港澳大湾区。这笔钱花得值不值,需要放在这个宏大的战略背景下去审视。如果只是简单地计算某条线路的“时间缩减”,那就陷入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误区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为什么不把这一百多亿投入到粤西粤北那些贫穷的地方建设中去?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港珠澳大桥到底值不值得,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毕竟它的投资金额高达千亿,而我们常听到的一个说法是它“只为了减少三十分钟通程”。我先不说这说法本身是否准确,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这1800亿人民币(约合1900亿港元或2300亿人民币,不同来源数据略有出入,但都是天文数字)花下去,到底图个.............
  • 回答
    港珠澳大桥香港段的廉政公署调查,无疑给这个世纪工程蒙上了一层阴影,其影响是多方面且深远的。首先,从工程进度和成本来看,这种调查本身就会带来直接的负面影响。延误和成本增加是显而易见的。 一旦廉政公署介入调查,通常会要求暂停部分可能涉及违规操作的工程环节,或者要求相关人员提供大量文件和证词。这会打断原有.............
  • 回答
    港珠澳大桥开通已有一段时间,但大家普遍感觉车流量不如预期,确实令人感到有些可惜。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多方面因素,并非单一原因可以解释。以下我将尝试从几个主要方面,尽可能详细地为您分析其中的原因:一、 高昂的通行成本:这是最直接也最普遍被提及的原因。 车辆通行费: 目前港珠澳大桥的车辆通行费是.............
  • 回答
    港珠澳大桥,这座横卧在伶仃洋上的巨龙,一旦全线贯通,其影响力将是多维度、深层次的。它不仅仅是一条交通线,更是连接粤港澳三地一座意义非凡的“经济动脉”和“文化桥梁”。首先,在经济层面,港珠澳大桥的贯通将直接催生并强化“粤港澳大湾区”的协同效应。过往,香港、澳门与珠江口西岸城市之间的交通往来,无论是陆路.............
  • 回答
    港珠澳大桥的通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项了不起的工程壮举,更是勾勒出了我对粤港澳大湾区未来生活的一幅幅生动图景,让我的期待值可以说是拉满了。首先,最直接的改变就是“说走就走”的便利性。以前,从我家到珠海或者澳门,即便只是参加个周末的短途旅行,都需要提前规划,选择飞机或者轮渡,耗时不说,有时候还得顾虑.............
  • 回答
    港珠澳大桥,这座连接香港、珠海、澳门的超级工程,自通车以来就备受瞩目。要评价它,得从多个维度来审视,它绝不仅仅是一条交通线那么简单。一、 宏大的愿景与战略意义:改变区域格局的“巨龙”首先,港珠澳大桥的诞生,背后承载的是国家对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宏大设想。它不仅仅是为了解决香港、珠海、澳门之间的陆路交.............
  • 回答
    广东研究深圳经港珠澳大桥至珠海、澳门通道,这个消息的释放,绝非偶然,而是传递出了一系列值得深入解读的信号,也勾勒出了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发展的一些重要方向。一、 释放的信号:1. 进一步深化“湾区联动”,打破区域壁垒的决心。 核心: 长期以来,深圳、珠海、澳门虽然同属大湾区,但物理空间的连.............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问得太有意思了!很多人都会好奇,咱们香港开车是靠左,而大陆这边是靠右,这条横跨三地的港珠澳大桥,在交通设计上肯定得费一番心思,要不然可就乱套了。别看香港和大陆就隔着一条深圳河,开车方向可是截然不同的。香港和澳门一样,都是保留了英国殖民时期的习惯,实行的是“左行制”。所以你在香港开车,方.............
  • 回答
    港独艺人何韵诗等6人被港警国安处拘捕,这起事件背后牵涉到香港近年来的政治变动和社会撕裂,其影响和值得关注的点非常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深入探讨:1. 拘捕的直接原因与罪名: “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 是港警国安处指控何韵诗及另外五人所依据的主要罪名。这个罪名本身在香港国安法中就具有相当的争议性,.............
  • 回答
    港媒的报道称,美国为18名官员向中国申请签证,以便他们能出席北京冬奥会。这件事背后牵扯着不少值得我们关注的点,绝非简单的新闻标题能概括的。首先,这件事本身就传递了一个重要信号:尽管中美关系当前存在诸多摩擦和挑战,但在某些领域,双方依然存在沟通和合作的渠道,尤其是在国际事务层面。 奥运会作为一项全球性.............
  • 回答
    港媒报道的黄之锋被捕事件,的确引发了不少关注。要说清楚他可能面临的法律制裁以及后续发展,咱们得从香港的法律体系和近年来的情况说起。黄之锋可能面临的法律制裁首先要明白,黄之锋被捕涉及的具体控罪是关键。根据港媒的报道,他可能被指控的罪名涵盖了煽动、非法集结、参与未经批准的集结等。这些罪名在香港的法律框架.............
  • 回答
    好,咱们就来聊聊香港大学(港大)和香港科技大学(港科大),这两所学校确实是内地学子赴港深造的“明星院校”,各有千秋,到底怎么选,这事儿得分开了说,得看你自己的“口味”和“目标”。别听网上那些泛泛而谈的,咱们来点实在的。首先,得明确一点,港大和港科大都是世界顶尖学府,能在全球大学排名里稳居前列,这质量.............
  • 回答
    《港囧》啊,怎么说呢,就是那种看完之后,你会觉得有点儿被戳中了,但又说不上来具体是哪里,只是心里头闷闷的,好像有什么东西压着。它一开始就想往喜剧里做,徐峥的那个“囧”系列嘛,大家也都习惯了他那种自带衰神体质的路线。但这次呢,他把那个“衰”劲儿,更多地转移到了对中年危机、人生不如意的展现上。他想实现那.............
  • 回答
    香港媒体关于中国历史教科书删除“洗白”鸦片战争内容的报道,确实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议题,涉及到历史叙述、教育方法以及香港独特的身份认同。要详细地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 报道本身及其背后的信息 报道内容: 港媒的报道通常会引用具体的例子,例如修改后的教科书内容描述了鸦片战争.............
  • 回答
    港漫在内地市场的热度,相较于日漫,确实存在一定的差距,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妨从几个关键维度来细细梳理一番。首先,得从“时代背景”和“受众培养”说起。日漫进入内地,可以说是在一个相对真空的时期。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内的动漫产业尚在起步阶段,本土的动画和漫画作品种类和质量都有限。而这时,《聪明的.............
  • 回答
    港漫,这个曾经承载着无数香港人青春记忆与文化认同的产业,如今却显得步履维艰,风光不再。回望它从辉煌走向衰落的过程,绝非一日之寒,而是一系列复杂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要深入剖析这个问题,我们得把时间拨回到那个港漫“黄金时代”,然后再细数那些导致它“沦落”的根源。黄金时代的荣光:从街头巷尾到文化符号在上世.............
  • 回答
    港大在抗击新冠病毒的战役中,又有新动向。有学者透露,他们已经初步研制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这个消息无疑给全球抗疫带来了新的希望,但具体进展到哪一步了呢?我们来仔细梳理一下。首先,要明确一点,这并非港大首次在疫苗研发上发力。此前,他们已经有一些关于疫苗研究的成果,这次的新型疫苗,可以说是他们在原有技.............
  • 回答
    港大医学院的这项研究,特别是关于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能力更强但致病程度可能更弱的发现,无疑是新冠病毒演变过程中一个非常关键的节点。它给我们理解和应对疫情带来了重要的启示,也为我们后续的策略调整提供了重要的依据。这项发现意味着什么?首先,传播力增强意味着奥密克戎能够以更快的速度在人群中扩散。这就像一把火.............
  • 回答
    港大BA和港大金融,这俩专业放在一起比较,确实是个让不少同学纠结的问题。说实话,如果不是对金融领域有特别强烈的执念,或者说目标非常明确,光看名字,很多人可能会觉得“金融”听起来更“高大上”,或者更有“钱途”。但如果你真的要细抠,选哪个更有利于自己未来的发展,那得从很多维度去看了。咱们先来掰扯掰扯“港.............
  • 回答
    关于香港中文大学的研究结果——中国人“吃肉太多造成空气污染”的说法,我们来深入探讨一下其科学性。首先,需要明确一点:将空气污染问题完全归咎于某个单一因素,通常是过于简化的。空气污染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性问题,受到多种因素的交织影响,包括工业排放、交通尾气、能源结构、农业活动以及生活方式等等。香港中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