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不以考试提分为目的,还有哪些让你坚持学英语的理由呢?

回答
考试分数固然重要,但如果要问我,抛开提分这件事,是什么让我一直执着于学英语?那可真是一箩筐说不完的理由,而且有些感觉,只有真正沉浸其中才能体会得到。

首先,最直接也最实在的,就是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信息世界。你说我中文学得再好,能看懂《纽约时报》的深度报道吗?能第一时间读到NASA发布的火星探测最新进展吗?能像追剧一样追着最新的科研论文发布吗?不行。英语就像一把钥匙,直接解锁了那些中文世界里还没来得及翻译,或者压根就不会被翻译的信息海洋。

我记得有一次,我对某个冷门的科技话题特别感兴趣,中文网络上的讨论寥寥无几,而且很多都是碎片化的二手信息。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直接去Google Scholar搜了英文关键词。哇,那一瞬间,感觉像是打开了一个宝藏箱!大量的原始研究、专家观点、技术论坛的讨论,应有尽有。虽然一开始看得磕磕绊绊,但那种直接从源头获取知识的兴奋感,是任何翻译版本都无法比拟的。后来我发现,很多前沿的东西,都得靠英语才能第一时间接触到。这不仅仅是信息差,更是一种认知差。

其次,英语是我理解和体验不同文化最直接的桥梁。你知道吗,很多时候,翻译是会“损失”东西的。一个梗,一个俏皮话,一种语境下的幽默感,到了翻译那里,可能就变得生硬或者完全失去了原味。我喜欢看美剧英剧,但早期都是靠字幕,总觉得隔了一层。后来我尝试着不看字幕,或者只看英文字幕。刚开始很费劲,要时不时暂停查单词,但慢慢地,我发现我能真正抓住演员语气里的微妙之处,能听懂那些只有当地人才能get到的笑点。

不止是影视,音乐也是。很多歌词写得特别美,英文原版听起来那种韵律和情感的表达,是中文歌词很难完全复刻的。我还会去听一些播客,内容涵盖了历史、艺术、生活方式等等,不同国家的人用他们自己的语言讲述他们的故事,分享他们的观点,这种体验非常丰富和真实。你不再只是被动接受别人呈现给你的“中国视角”或“翻译视角”,而是能听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原声”。

再者,学英语锻炼的是我的思维方式和逻辑能力。英语的语法结构和中文有很大不同,很多时候你需要更清晰地梳理逻辑关系,才能把话说得准确。尤其是在需要表达复杂概念或进行辩论的时候,英语的“严谨”会逼着你去思考“我到底想说什么?”,然后用最简洁、最直接的方式表达出来。我发现,在用英语写作或沟通时,我反而会更注重逻辑的清晰和论证的严密。这不仅仅是在学语言,更是在学习一种更有效的思考和表达方式。

而且,随着我英语水平的提高,我发现我的同理心和包容度也在悄悄增长。当我能更深入地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是怎么想的,他们为什么会有那样的行为方式时,我就会发现世界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单一。以前可能会觉得某些外国人的想法很奇怪,但当我能理解他们的语言和文化背景后,就会明白,那只是他们认知世界的一种方式,并非好坏之分。这种理解,让我觉得我与世界的连接更紧密了。

最后,还有一个很“个人”的理由,就是一种自我挑战和不断进步的满足感。语言学习本身就是一个漫长而充满挑战的过程。每一次攻克一个难点的单词,每一次听懂一段复杂的话,每一次流畅地表达一个自己的想法,都会带来一种小小的成就感。这种感觉,就像爬山一样,虽然过程辛苦,但登顶的那一刻,看到更广阔的风景,会觉得一切都值得。它让我相信,只要付出努力,总会有回报,这种对自身能力的肯定,比任何考试分数都更让我有动力。

所以你看,如果不是为了考试提分,我学英语的理由可太多了。它像是一扇扇门,推开一扇,就能看到更多精彩的世界,学到更多有趣的知识,认识到更多有趣的人,更重要的是,能更清楚地认识这个世界和我自己。这种内在的驱动力,远比考试分数来得持久和有意义。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作为一个从事英语教学十多年的在线英语教育产品团队,我们见识过无数学英语的理由。很大程度上,学员们想把英语真正学好的渴求是驱使我们不断对于英语教学进行深入钻研的极大动力。

坚持学英语肯定是没有错的,单纯以考试提分为目的而学英语也无可厚非。但九词君从来不把自己定位成制造大量英语考试高分学员的考培机构。我们所做的事情很简单,让英语成为所有学员拥有的一种习惯,让所有人不用语法就能学好英语。只要认识到英语是一种习惯这个事实,那么在英语考试中得到高分,不过是我们那一部分在校学员在养成英语习惯的过程中顺便达到的一个成就。

我们会鼓励所有学员在跟着九词君养成英语习惯到了一定阶段后,写下自己的习惯养成感悟分享给之后的英语学习者。很多学员在感悟中都提到了自己学英语的初心是什么。我们的学员当中有初高中、大学等在校学生,同时,还有更多人是刚离开学校进入社会的毕业生,或者远离学校许久的上班族、宝妈、退休人员等。每一位学员在这个社会上的身份都不尽相同,但他们认识了九词君之后,都找到了一个共同点:这一次,一定把英语学好。

有一位中年学员在我们的鼓励下写了一篇感悟,在所有不以考试提分为目的而坚持跟着我们一起养成英语习惯的学员中,他所写下的这些文字,给了我们很大的感触。

我是做循环水冷却塔设备的一名工程师,明年我就50岁了。

为什么我到了这个年龄,还想要学英语?恐怕这得从1997年开始说起了。

那一年,我所在的公司参与了世界著名的化工企业——巴斯夫的循环水冷却招投标项目,所有的招投标文件全部都是英文。作为一个加入公司没几年的年轻工程师,我十分渴望能参与到这个项目中去施展我的才华。但自从学校毕业以后,我就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完全没有再碰过英语,之前学过的东西早已忘光,所以这个巴斯夫的全英文项目我根本就插不上手。结果显而易见,我没有被选入项目组。从小就事事要强的我暗下决心:耗时三年,干掉英语!

于是,我去买了一本小词典(约5000个单词)随身带着。此后,路上车上、睡前饭后,几乎所有业余时间都花在了这本小词典上…

就这样背了好几个月之后,凡是这本词典里出现过的单词,我只要见到就立刻能说出中文意思。我知道,这仅仅是个开始,接着我便尝试阅读简单的英语报刊,没想到,即便文章里每一个单词我都认识,却还是搞不明白到底在说什么。

我请教英语好的同事,为什么单词全都认识我还是看不懂呢?他们告诉我说,没有系统学过语法当然看不懂啦!听了这话,我没有懊恼,反而像发现新大陆似的兴奋。去书店买来他们推荐给我的《薄冰英语语法》和整套《无敌英语语法》开始研读起来。

耗时七八个月,笔记做了一本接一本。这期间我是全力以赴,连对象都没顾得上找。可是,虽然有了一定的进步,可以稍微看懂一些英文文章了,但结果还是没有达到我所预期的效果。难道,我真的比别人笨吗?

原以为三年必定可以拿下英语的我,在仅仅一年半不到的时候,就已经几乎累吐血了。我实在无能为力了,只好含泪作罢!

随后的20年里,英语成为了我再也不愿提及的痛……

现在,我已经在循环水冷却塔这个领域内工作20余年了。今年,我们公司开始尝试研究一种新的冷却塔技术。3月份的时候,有同事在《CTI》(Cooling Tower Institute,冷却塔领域最权威的英文学术杂志)中看到了一篇有关这种技术的学术文章。但令人懊恼的是,文章作者居然从1974年就开始研究这种技术了。我们和人家的差距真的不是一点半点啊!

我们公司的行业顶级专家毕永尧院长曾经在一次会上说过,CTI就像一片金灿灿的沙漠,只有那些有渊博冷却塔知识和独到见解的人,才能在这片沙漠里点沙成金。

毕院长已经退休多年了,他是我在业内最尊敬的专家。当时在听了他这番话的时候,我虽有很深的感触,但还是提不起勇气。毕竟20年前学英语时给我带来的挫败感,过了这么久还是刻骨铭心。

我喜欢历史,平时会在喜马拉雅上面听一些历史有声书比如谢涛讲三国那种。4月份的时候,偶然在喜马拉雅上点进去了一个背单词的系列节目,也就是九词君的“通往单词速记之路”。本来我在喜马拉雅上是会刻意避开那些英语学习类节目的,心里痛嘛!但是在我不小心点进去的那一期节目里,这个教英语的主播居然在说单词的起源,甚至还引申到了人类的起源。既然说起了历史那我就听听看这个主播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吧,于是就顺手订阅了这个节目。

没想到的是,这一次无心插柳,就此打开了我尘封多年的那一扇英语学习之门。
听了九词君讲了几期单词之后,我突然发现,原来英语单词并不是一串串毫无意义的字符串,而是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我慢慢觉得,英语可能并不像我一直以来感受到的那么可怕,起码单词不可怕了…

后来,我主动联系上了九词君,把自己20年前学英语的痛苦经历和他叙述了一遍。没想到的是,他居然和我说跟九词君学好英语是不用学语法的,我所经历的那些痛苦本就完全可以避免。那一瞬间我觉得自己可能遇到骗子了。

可就算他是个骗子,不管怎样我的英语学习之门已经被他再一次打开了呀!语法那条路我已经试过了,对我来说,那条路真的是太崎岖了,我真的吃不消。这一回,哪怕真的被骗了,大不了我就把那扇门给锁死就好了!可万一这是条坦途,那在我剩下的职业生涯中,也许真的可以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成为毕院长口中所说的那个点沙成金之人也说不定呢?

后来,进了线上小班,系统的学习了单词课程之后,我彻底放心了。为什么一开始会担心他们是骗子呢?因为他们给我带来的英语学习观点完全颠覆了我之前对于这种语言的理解。但是在课程当中,我慢慢的意识到,通往学好英语的路原来并不是只有一条,我20年前走过的那条路对我来说是崎岖的,可当时并没有人告诉我,其实还可以换一条路试试。

现在,我已经结束了单词课程,开始学习顺序思维了。这个系列课程真正的让我体会到为什么当初九词君会告诉我跟着他们不用语法就能学好英语。在学习了九词君独创的“SM结构”、“三色法”等理念之后,我迫不及待的开始看起了CTI。当然,因为是学术杂志,所以还是有很多晦涩的单词我看不懂。但让我感到特别惊讶的是,用手机把不会的单词全都查一遍之后,通过课上学的方法,我真的能看懂那些内容了!在课程里,老师给我们的句子和文章其实应该并不会比CTI里的更难。当我把我所看的那篇CTI文章内容复述给办公室里那些年轻同事的时候,他们好像都被我吓到了。

我在这个年纪,居然通过学习英语这件事悟到了一个本该早就明白的道理:选择大于努力。正如九词君一直说的那样:养成一个习惯=20%的知道+80%的刻意练习。20年前,我以为我知道了英语学习的不二法门,甚至付出了120%的努力去练习,但终究还是达不到我想要的效果。现在,我明白了,刻意练习不应该是盲目练习。没有做好那20%的知道,后面80%的刻意练习只会让你最终养成一个坏习惯。

三年太久,八九个月足矣,这一次,最后一次,我一定能把英语学好!

九词君很幸运,在英语教学的路上认识了几万个有梦想的人。我们其实并不能直接帮助他们成就他们的梦想,我们所做的仅仅是通过一种新的方法带着他们养成一个一直以来都没办法保持的习惯。如果你也想最后一次把英语学好,欢迎你来认识我。

——————————————————————

添加九词君学习管家微信:JCJ_Mac,备注“我要试听”

或直接发送知乎私信给九词君(私信内容“我要试听”)

免费领取价值299元的九词君一跃万词秘籍课+英语本质课

只要0元,就能让你看透英语学习本质,即刻搞定单词!

跟着九词君,养成英语习惯,不用语法,最后一次学好英语!

喜马拉雅FM:九词君
千聊:九词君四步速效英语课
微信公众号:九词君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