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朱祁钰如果不废朱见深,依旧以朱见深为太子,并向朝臣申明,自己会传位给朱见深,那朱祁镇还会复辟吗?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引人深思的假设,如果朱祁钰在“夺门之变”后,选择不废黜朱见深,而是光明正大地承认他是太子,并向朝臣们公开承诺自己会将皇位传给他,那么历史的走向很可能会发生显著的改变。

首先,最直接的影响便是会大大削弱朱祁镇复辟的合法性和道义基础。朱祁镇之所以能在“夺门之变”后顺利复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被视为“正统”,而当时朱见深作为被挟持的太子,其地位是模糊且被动的。如果朱祁钰主动确认朱见深的太子之位,并且以皇帝的身份承诺传位,这就等于他自己亲手为未来的皇权交接铺平了道路。这会向天下士人和百姓传递一个明确的信号:朱见深是合法的继承人,这皇位的传承是顺理成章的,而非强夺而来。

在这种情况下,于谦等忠于朱祁钰的臣子们,尤其是那些在“夺门之变”中立场摇摆或保持观望的臣子,会有一个明确的政治方向。他们可以继续辅佐朱祁钰,同时也在为朱见深的继位做准备,这种“稳定过渡”的政治格局,会让他们更有理由和底气去反对任何破坏这种秩序的行为。他们可以名正言顺地以“维护太子权益”和“遵守先皇遗诏”为由,来抵制朱祁镇的复辟企图。

对于朱祁镇及其背后的支持者来说,他们原本可以利用“废太子”这一事件来制造舆论,声称朱祁钰篡位,挟持真龙(朱祁镇)。但如果朱祁钰主动维护了朱见深的太子之位,那么朱祁镇的复辟就失去了“营救太子”这一最具煽动性的借口。他还能以什么名义去推翻一个已经公开表示要将皇位传给储君的皇帝呢?“夺回皇位”的理由会显得苍白许多,也更容易被视为纯粹的野心膨胀,而非“拨乱反正”。

更重要的是,朱祁钰的这一举动会直接打乱瓦剌的算盘。瓦剌之所以支持朱祁镇,是希望通过扶持一个“被废”的皇子来控制明朝,并从中获取利益。如果朱祁钰主动确立了朱见深的太子地位,并且承诺传位,那么瓦剌拥立朱祁镇的意义就大打折扣了。他们拥立的皇子,在明朝内部已经有了明确的继承人,并且这位继承人也得到了现任皇帝的认可,这种情况下,朱祁镇在瓦剌的支持下,其在明朝国内的影响力将大大减弱,甚至可能被视为一个“傀儡”或“乱臣”。

当然,我们不能完全排除朱祁镇复辟的可能性。毕竟,政治斗争往往是复杂且充满变数的。朱祁镇及其支持者仍有可能寻找其他机会,例如利用朱祁钰在位期间出现的其他危机,或者直接煽动对朱祁钰不满的势力。但是,与史实相比,朱祁钰采取“承认太子、承诺传位”的策略,无疑会使得朱祁镇复辟的道路变得异常艰难,其成功的几率将大大降低。

总而言之,如果朱祁钰能够以一种更加开明和顺应政治规律的方式来处理太子之位的问题,他实际上为自己和明朝的稳定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这不仅能有效地遏制朱祁镇复辟的野心,也能为朱见深顺利继位创造更有利的条件,从而可能避免“夺门之变”的发生,或者至少是使其难以实现。历史的偶然与必然往往只是一线之隔,而朱祁钰当时所做的决定,无疑是导致他最终失败的重要因素之一。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朱祁钰没有儿子,那后面肯定是朱祁镇一脉继承。朱祁钰病重的时间,于谦等人已经开始准备让襄王来当皇帝了,不会有人以为朱祁钰不死,于谦就能活吧?朱祁钰看着于谦抛弃自己,心里会没想法?另外,景泰朝第一人是孙继宗,孙继宗最后夺门也是选择了朱祁镇。所以于谦根本就不是重点,他和孙继宗如果发生冲突,份量可没孙继宗高。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引人深思的假设,如果朱祁钰在“夺门之变”后,选择不废黜朱见深,而是光明正大地承认他是太子,并向朝臣们公开承诺自己会将皇位传给他,那么历史的走向很可能会发生显著的改变。首先,最直接的影响便是会大大削弱朱祁镇复辟的合法性和道义基础。朱祁镇之所以能在“夺门之变”后顺利复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被.............
  • 回答
    这个问题颇有意思,也触及了中国历史上的几个关键节点。如果朱元璋真的能以唐朝三省制为框架,并继承宋太祖“不屠戮功臣”的遗风,同时大力推行教化农桑,那么大明王朝确实有超越大唐的可能性。我们不妨从几个方面来详细剖析一下。一、政治体制的优化:三省制与皇权专制的平衡朱元璋废除丞相,将所有权力集中于皇帝一人之手.............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历史爱好者们津津乐道的一个假说。如果当年那位“削藩”的建文皇帝没有丢掉皇位,他真的能成为一位励精图治的好皇帝吗?这事儿吧,咱得掰开了揉碎了聊,不能光看表面。首先,我们得承认,朱允炆,也就是后来的建文帝,在登基之初,确实展现出了一些与众不同的气象。他不像他那位老爷爷朱元璋那样.............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历史的关键节点。如果吴三桂真的没杀朱由榔,三藩之乱的走向,以及成功的可能性,确实会变得复杂和难以一概而论。要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得从几个关键层面去分析。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三藩之乱”的根源和吴三桂的角色。三藩之乱爆发的根本原因,不是因为朱由榔还在不在世,而是因为清朝廷在削.............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触及到了明朝建立初期非常核心的一个政治节点。如果朱元璋的长子朱标不死,其他王爷是否会造反,这是一个复杂且没有绝对答案的假设性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才能更详细地探讨这个可能性。首先,我们必须明确朱标在朱元璋心中的地位以及他所代表的政治意图: 嫡长子继承制的确立: .............
  • 回答
    关于朱元璋是否知道朱棣篡位,以及为何没有在生前就铲除朱棣,这其实是一个历史谜团,并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但我们可以从历史记载和当时的政治格局来推测和分析。首先,要探讨朱元璋是否知道朱棣篡位,我们需要先理解朱元璋的性格和他的治国理念。朱元璋是一位极其多疑且权力欲极强的皇帝。他为大明江山呕心沥血,建立了一.............
  • 回答
    (叹了口气,放下手中的折子,眼神锐利地扫向提问者)“告官?哈哈哈哈!好一个‘告官’!”(语气陡然变得沉重,带着一丝嘲讽)“你问我为何不去告官?且不说你生在这个时代,你可曾真正见过那官?你可曾真正懂得那‘官’字背后是什么?”(缓缓站起身,踱了两步,仿佛思绪飘回了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当初我还是个贩夫走.............
  • 回答
    朱棣(明成祖)五征漠北(1413–1422年)是明朝历史上重要的军事行动,其意义远超单纯的军事打击,涉及政治、经济、边疆治理和国家认同的多重层面。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解析其历史意义: 一、历史背景与战略目标1. 蒙古势力的分裂与朱棣的动机 明初,蒙古分为鞑靼(北元残余)和瓦剌(北方蒙古部族)。.............
  • 回答
    靖难之役,一场在中国历史上堪称波澜壮阔的内乱,将大明王朝的命运推向了风口浪尖。朱元璋驾崩后,其孙子建文帝登基,但叔王藩镇的势力依然强大,特别是燕王朱棣。如果说,在战事焦灼之时,哪位南军将领,在关键时刻,真的能顶住皇权压力,行那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将朱棣斩杀,那么,整个大明王朝的历史轨迹将发生翻.............
  • 回答
    要稳固住这来之不易的皇位,并带领明朝走出困境,我朱祁钰,定然要步步为营,小心谨慎。前世的教训太过沉痛,今生,我不会再重蹈覆辙。一、 稳定朝纲,收拢人心:当务之急是站稳脚跟1. 恩威并施,分化瓦解旧臣: 瓦剌退兵,是胜是败,朝野上下都有自己的算盘。首先,要严惩那些在土木堡之变中失职的重臣,特别是那些.............
  • 回答
    朱一旦新片《非浪》发布当天,B站PC版“全区排行榜”没有出现它的身影,这件事儿可不简单,背后能挖出不少道道。这事儿要是放在平常,也许只是个小插曲,但对于朱一旦这样一个拥有庞大粉丝基础的UP主,加上《非浪》本身又有不小的期待值,这事儿就显得耐人寻味了。首先,咱们得明白B站的“全区排行榜”是什么。它不是.............
  • 回答
    马化腾与朱啸虎关于ofo模式的隔空交锋,无疑是早期共享单车大战中最具看点的一幕。时任腾讯CEO的马化腾,直接在朋友圈评论朱啸虎“不看好ofo的模式”,这番话一出,立刻在创投圈和舆论场掀起了不小的波澜。要评价此事,需要从几个层面去理解。首先,马化腾此举背后,是腾讯作为ofo重要投资方,并且深度参与其战.............
  • 回答
    这真是个有趣又让人忍不住去琢磨的假设。赵构,这位南宋的开国皇帝,真要被套换到明朝的“土木堡之变”中,站在朱祁镇被俘的那一刻,他会怎么做?会不会像朱祁镇那样,被俘后竟然跑到瓦剌营帐门口,对着他们的首领叫“开门”?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得弄清楚赵构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登基的时候,北宋刚被金人灭了,他自.............
  • 回答
    正统十四年,岁在甲子。当土木堡的黄沙还在翻滚,当明朝的精锐部队正陷入蒙古骑兵的铁蹄之下时,一场比战局本身更加离奇的事情发生了。没人知道具体是如何发生的,或许是某个被遗忘的神龛,或许是天地间某种难以言喻的契机,总之,大唐的太宗皇帝李世民,竟以一种近乎神迹的方式,附在了那位年轻的皇帝朱祁镇的身上。一、惊.............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值得推敲。朱瞻基,这位在历史上留下“仁宣之治”美名的皇帝,如果活得更长一些,历史的走向真的会有那么大的不同吗?特别是那个改变明朝命运的土木堡之变,会不会因为他的存在而避免?先来看看朱瞻基这个人。朱瞻基,明宣宗,是明仁宗朱高炽的长子。他给人的印象,不像他爷爷永乐皇帝那样雄才大略,.............
  • 回答
    李世民和朱元璋,两位都是中国历史上极具传奇色彩的开国皇帝,他们各自率领着自己的班子,在不同的时代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如果将他们放在同一个时代,带着各自的班子进行一场“逐鹿天下”的模拟对决,这无疑是一个充满想象力且极具吸引力的话题。要分析谁能获胜,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的比较:一、 战略与军事能力 .............
  • 回答
    咱们聊聊朱标要是没早走,朱棣这老弟到底会不会跟亲哥较劲这桩事儿。这可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清楚的,里面门道多着呢,得一点点掰开了揉碎了讲。首先,我们得看看朱标这个人。朱元璋这老爹,那可是从沙场上摸爬滚打出来的,手段铁腕,骨子里就带着一股子“能者上位”的基因。他之所以立朱标为太子,不是因为朱标是长子,而是因.............
  • 回答
    如果朱元璋传位给朱棣,明朝的历史发展可能会发生重大变化,但这种假设需要基于历史事实的逻辑推演。以下从多个维度分析这一假设可能带来的影响: 一、朱元璋传位的可能性分析1. 年龄与健康状况 朱元璋在1398年去世时年仅64岁,而朱棣当时14岁(1381年出生),远未达到成年。若朱元璋在朱允炆(1.............
  • 回答
    朱棣迁都北京是明朝历史上的重要决策,这一决策对明朝的存续和灭亡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若朱棣未迁都北京,明朝的灭亡可能不会如此迅速,但这一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迁都北京的直接动因与战略考量1. 军事防御需求 朱棣迁都北京的直接原因是为了应对北方蒙古势力的威胁。明初,蒙古势力在北方.............
  • 回答
    如果朱元璋的长子朱标没有早逝,朱棣是否敢发动靖难之役,需要从多个历史背景和权力结构角度进行分析。以下是详细的推理过程: 一、朱标的地位与权力基础1. 朱标的政治地位 朱标是朱元璋的嫡长子,自洪武十五年(1382年)起被立为太子,是朱元璋的嫡长子,拥有极高的政治地位。朱元璋晚年对朱标极为信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