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这回事,真正优秀的物理学家会认真对待任何符合自己口味的物理学,不可能不看重实验。相反他们非常看重实验,因为只有实验才能检验理论预测的正确与否,NIma和丘成桐(当然他是数学家)够强了,不是也在大力推进中国的CEPC项目吗?
另外也不存在什么做弦论的看不起做凝聚态的,做凝聚态理论的看不起做实验的。这些鄙视链可能存在,但一定是在低端物理学家中的。我估计一般都是那些自己领域没什么成就感的人,拿整天鄙视其他学科刷成就感。换言之,物理学的各个领域内在都有相通的地方,高能物理和凝聚态物理很多概念都可以互相用,做高能的鄙视凝聚态理论的估计一定是高能搞得也不怎么样吧。张首晟和文小刚貌似也都是开始做高能,后成凝聚态宗师的。
Dyson在Bird and Frog里说的很好了,物理学的发展既需要鸟类科学家,能够通晓很多方面的内容,这做一点那做一点,思维开阔。也需要深入钻研某一个领域很深入的蛤类物理学家。二者只是研究风格有区别,无所谓谁优谁劣。 前者在于广度,后者在于深度。
最后,在有效理论深入人心的今天,不同的物理二级学科就是建立在不同能标上的规律。在wilson p.w anderson 等人的努力下,鄙视链会更脆弱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