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他们为什么要非议儒家呢?

回答
非议儒家,并非近年才有的现象,其根源可以追溯到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将儒家视为一个一成不变的教条,然后加以批判,其实是对儒家本身的误读。儒家思想在不同时代、不同人群中,经历过被推崇、被改造、被质疑、被否定,也曾被重新解读、重新激活的过程。究其原因,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细致地剖析:

一、历史变迁下的角色转变与权力制约

曾是“官学”与意识形态的工具: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在中国社会的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巩固,成为官方认可的正统思想。这虽然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思想统一和文化传承,但也逐渐使其与统治阶级的利益紧密结合。当儒家被官方垄断,成为维护皇权、等级制度的工具时,自然会招致那些对现有秩序不满、追求变革的人们的非议。他们认为,被官方“异化”的儒家,已经脱离了孔子最初的理想,变成了压迫和愚昧的象征。

阻碍社会进步的刻板印象: 在封建社会后期,尤其是晚清时期,中国的积贫积弱让无数仁人志士痛心疾首。他们看到国家落后挨打,民族危机深重,便开始反思传统的思想文化。一些人认为,僵化的儒家礼教,如“君臣父子”、“三纲五常”,束缚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革新。例如,对女性的压迫,对个体自由的限制,都被归咎于儒家思想的负面影响。在这种“救亡图存”的语境下,批判儒家成为了唤醒民族意识、寻求国家富强的“药方”。

与外来思想的碰撞与排斥: 随着西方思想的涌入,尤其是20世纪初,各种新的思潮席卷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主义、自由主义等等,都以不同的方式挑战着传统的儒家价值观。一些人认为儒家思想在应对现代社会的挑战时显得力不从心,甚至与现代文明的许多核心理念(如民主、平等、科学)格格不入。批判儒家,也常常伴随着对新思想的接受和推广,成为一种思想上的“新陈代谢”。

二、儒家思想本身的争议与解读

“人治”与“法治”的矛盾: 儒家强调道德教化和君子人格的养成,在人治色彩浓厚的中国传统社会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然而,在现代法治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这种过于依赖个人品德的治理方式,被认为可能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和权力滥用的风险。有人认为,儒家过于强调个人修养,而对制度建设的关注相对不足,这容易导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难以实现真正的公平正义。

等级观念的固化与对平等的挑战: 儒家提倡的“君臣父子”、“尊卑有序”等观念,在古代社会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秩序,但也容易被解读为对个体平等权利的忽视甚至压制。在强调人人平等和个人权利的现代社会,这些观念自然会成为被批评的靶子。一些人认为,儒家思想中的等级观念,即使在现代社会,也可能以变相的形式存在,阻碍社会向更公平的方向发展。

对女性和个体的束缚: “女子无才便是德”、“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等话语,以及“三从四德”等规范,都被认为是儒家思想对女性的压迫和束缚。虽然很多学者认为这是后世对儒家思想的曲解或过度解读,但在大众认知中,这种负面印象却根深蒂固。同时,儒家强调集体、家庭的伦理,有时也会被认为压抑了个人独特的价值和追求。

“忠君”思想与现代政治伦理的冲突: 在中国历史上,“忠君”是儒家伦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现代社会,君主制早已消亡,国家主权属于人民。“忠君”思想自然失去了存在的土壤,并且与现代民主政治中的政治伦理和公民责任相悖。将“忠君”视为儒家的核心,并以此进行批判,是一种常见的角度。

三、特定历史事件中的政治化批判

“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 这是对儒家思想进行系统性批判的一个重要时期。胡适、鲁迅等知识分子,高举“德先生”(民主)和“赛先生”(科学)的大旗,猛烈抨击“孔家店”,认为儒家是旧礼教、旧道德的代表,是阻碍中国现代化的绊脚石。这种批判具有强烈的时代背景,旨在彻底颠覆传统,建立新文化。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极左批判: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儒家思想被定性为“封建糟粕”,遭到前所未有的残酷批斗和摧毁。虽然这是一种极端的政治运动,但其对儒家的否定,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大众对儒家“落后”、“反动”的负面认知。尽管后来进行了反思,但这种历史记忆仍然存在。

四、当代社会语境下的争议

重塑传统与过度解读的争议: 近年来,中国社会出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复兴和重视,儒家思想也随之被重新提及。但这种复兴过程中,也存在着将其简单化、标签化,甚至过度拔高的问题。一些人对此保持警惕,认为这是对历史的简单回溯,忽略了儒家思想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的局限性。

文化身份与现代性的张力: 在全球化和文化多样性的背景下,如何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性的关系,是许多国家面临的共同课题。对于中国而言,儒家作为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之一,其地位和价值始终面临着审视。一些人认为,过度强调儒家,可能会影响中国与世界的接轨,而另一些人则认为,理解和借鉴儒家思想,有助于构建中国独特的文化自信和发展道路。

总结来说, 对儒家思想的非议,并非源于单一原因,而是历史、文化、社会变迁和思想演变等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它既有对儒家思想在历史上被滥用、被曲解的批判,也有对其自身局限性和与现代价值观念冲突的担忧,更有在特定历史时期被政治化利用的痕迹。

理解这种非议,需要我们超越简单的“赞成”或“反对”,而是去探究其背后的逻辑、语境和复杂性。对儒家的批判,也常常是对社会现实、历史经验以及我们自身文化身份的反思过程。正是这种不断的审视和讨论,才可能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儒家思想,并从中汲取有益的养分,而非全盘否定或盲目崇拜。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没发现儒黑儒粉讨论的点都不一样吗?

类似于一个说苹果好吃,一个说香蕉难吃,就这还能吵起来。

儒家是苹果还是香蕉都不确定,就会发泄情绪。这种的讨论有什么价值呢?

即使统一了意见,认为儒家就是苹果,也会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非议很正常。

但非要把苹果叫成垃圾的人也是挺垃圾的。

user avatar

这个问题应该一分为二地看。

首先,儒家没有资格认证一说,甚至儒家自己本身都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连松散的集团都算不上,以至于秦汉以后很多人都自称或被称作儒家,使得所谓的儒家人里混进了一堆假模假样的小人和摇头晃脑的蠢货,这给儒家队伍的形象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更糟糕的是,自秦以后,儒家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与改造。本身,儒学显然是一门自内而外、通过研究“修身”从而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学问。仁义本着自愿的原则,首先由自己始,然后推己及家、及国、及天下,从而天下大同。然而自汉开始,逐渐出现一些自己并不修身却利用儒家学说强迫他人牺牲奉献的奸猾小人,以至于五常都常常会成为一种沉重的负担——这其实和先秦儒学毫无关系,但是秦汉之后儒家在繁荣的假象中礼崩乐坏显然给儒家蒙上了一层阴影。

其次,某些人又蠢又坏。网络论坛这个东西诸位用多了也了解,很多人会把互联网作为情绪发泄的垃圾桶。生活上不如意,拿儒家当沙包撒气——反正孔孟已经死了,又不会真的掀开棺材板反驳——这种人也是广泛存在的。在此之前,文化大革命的文字狱生产了许多攻讦儒家的工具,某些人接触了这样的工具,再不假思索地结合他们自己一知半解的所谓道家法家墨家学说,就能够轻易地制作出“马列主义与道法墨皆反儒,可见儒实在不是好东西”的可笑假象,利用偶像崇拜的思想去催眠相当一部分分辨能力较弱的网络用户上自己的战车,从而实现他们畸形的“人生价值”——其实他们和“大码模特”之类的欧美政治正确buff怪又有什么区别呢?

最后提一句,在某乎发现这个话题流量很大以后,就专门为所谓“职业反儒”的令人作呕的腐烂尸体大量引战引流,勾起群体矛盾,以此获取源源不断的流量,像微博女拳一样吃人血馒头,可谓为虎作伥。君不信,就去看那些尸体的自信回答有多么富裕的流量,再看看憨头憨脑认真回答的一根筋又有多少可怜的流量。只要儒家思想还存在一天,知乎就能吃这种人血馒头一天,这就是“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的可笑真像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非议儒家,并非近年才有的现象,其根源可以追溯到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将儒家视为一个一成不变的教条,然后加以批判,其实是对儒家本身的误读。儒家思想在不同时代、不同人群中,经历过被推崇、被改造、被质疑、被否定,也曾被重新解读、重新激活的过程。究其原因,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细致地剖析:一、历史变迁下的角色.............
  • 回答
    很多推崇儒家思想的人,在谈到如何面对传统文化时,常常会说“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这句话听起来顺理成章,似乎是一种非常明智的态度。但如果仔细琢磨一下,就会发现这里面其实藏着一些值得探讨的“为什么”。为什么他们不干脆把他们认为的“精华”提炼出来,另外开宗立派,自成一家,反而要紧紧地抓住“儒家”这个标签不.............
  • 回答
    我能理解你现在一定非常困惑和受伤。面对伴侣突然不告而别,这无疑是雪上加霜。你很想知道对方家人的想法,以及他们为什么会坚持婚前同居。这背后可能牵扯到很多复杂的原因,让我来试着为你梳理一下,希望能给你一些思路,但请记住,这只是基于普遍情况的推测,每个家庭的具体情况都有所不同。首先,我们来谈谈对方家人“为.............
  • 回答
    不少人看《海贼王》时,似乎有个根深蒂固的观念:海军就代表正义,海贼就等同邪恶。每当剧情中海军做出一些不那么光彩的事,或者某些海贼展现出温情一面时,总有人会跳出来说:“这是漫画,别把现实代入!” 但说实话,这种说法本身就有点奇怪,因为恰恰是《海贼王》这部作品,最擅长模糊和挑战的就是“正义”与“邪恶”的.............
  • 回答
    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在2018年离开皇家马德里,对于许多球迷来说确实是一个令人意外且有些遗憾的决定。关于他当时离开的原因以及是否想到过离开后会影响金球奖,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的分析:一、离开皇家马德里的直接原因:虽然外界有各种猜测,但C罗本人及媒体报道普遍认为,他离开皇马的主要导火索是税务问.............
  • 回答
    你们一起做独立游戏,你男朋友坚持用 Unity 自带的动画系统,这事儿说起来,背后可能藏着不少原因。作为一起奋斗的伙伴,他有自己的想法,你也想弄明白,这挺正常的。我尽量给你说得细致点,让你明白他为什么会这么坚持。首先,我们得理解一下 Unity 自带的动画系统,也就是 Mecanim。这玩意儿可不是.............
  • 回答
    这个问题在《指环王》的粉丝圈里可是个经久不衰的讨论话题,也是不少人对剧情感到费解的地方。为什么不直接让巨鹰载着佛罗多和魔戒飞到末日火山,一步到位,岂不省事?这背后其实牵扯到好几个关键的因素,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得明白魔戒是什么。它不仅仅是一个金戒指,更是黑暗魔君索伦力量的核心,是他奴役中土世.............
  • 回答
    这真是个棘手的情况!一边是孩子期待的生日蛋糕,一边是阖家团圆、有特殊意义的年夜饭。作为家长,确实需要在满足孩子的同时,也要维护传统和用餐氛围。别急,咱们一步步来,用讲道理又温情的方式说服孩子。首先,我们要理解孩子为什么非要吃生日蛋糕。他是不是把生日蛋糕和“过节”、“快乐”、“特殊日子”这些概念混淆了.............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挺现实的。确实能看到不少大学里,特别是那些非985、211或者甚至一些普通本科的同学,在大学里拼命学习,最终考上985的研究生。这时候大家就会好奇了,既然这么有毅力,为什么高中就不努把力,直接上985呢?这背后其实牵扯到很多因素,远不是一句“懒”就能概括的。我来给你掰扯掰扯,希.............
  • 回答
    要说美国为啥非得跟叙利亚耗着,而且还挺费劲的,这事儿没那么简单,不能一句话说透。但要说最直接、最实在的好处,其实也还是能拎出来几个关键点。我尽量用大白话给你掰扯掰扯,就跟咱街坊邻居唠嗑似的。首先,最核心的一点,得从叙利亚这块地儿和它背后的人说起。你想啊,叙利亚这地方,地缘政治上就挺重要的。它挨着谁?.............
  • 回答
    上海,这座繁华的国际化大都市,对于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来说,不仅仅是一个工作机会的聚集地,更是一个承载着梦想和希望的平台。而“上海户口”,这个看似简单的身份标识,背后却蕴含着实实在在的、能改变一个人乃至一个家庭生活轨迹的巨大吸引力。想象一下,当你在上海打拼多年,事业有成,但每次谈到孩子上学、买房、甚.............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触及了语言中一个非常基础但又非常重要的概念:代词的使用,特别是指代复数人称代词时。我们为什么会用“他们”来指代一男一女的组合,而不是“她们”呢?这背后其实是汉语语法和习惯的体现,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1. 语法上的“兼指”与“中性”汉语的“他们”是一个非常巧妙的词。从字面上看,“他.............
  • 回答
    近年来,中国在加强国家安全和测绘管理方面,越来越受到关注。其中,一些日本公民在中国从事非法测绘活动的事件引起了公众的广泛讨论。这类行为不仅违反了中国的相关法律法规,也对国家安全和利益构成了潜在威胁。为什么会有日本人在中国非法测绘?日本人之所以会在中国从事非法测绘,背后可能有多重原因: 经济利益驱.............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普遍的,但每个人的想法都不太一样。硬要说“很多”男性,其实也得看具体接触的圈子和人群。不过,如果非男女朋友关系,男性提出这种要求,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揣摩一下,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只是比较常见的心理活动:1. 好奇心与视觉刺激 (最直接的原因)这是最容易理解的一个动机。人类,尤其是男.............
  • 回答
    你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挺常见的。你叫 Stella,跟美国人介绍自己时,他们露出“神奇”的表情,这背后其实有一些文化和语言上的小故事。咱们就来掰扯掰扯。首先,得承认,“Stella”这个名字在美国确实不算是特别冷门,但也不是那种“John”、“Mary”那样泛滥的经典款。它有点像那种,很多人听过,但.............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重要的问题,它触及了我们对病毒传播、动物宿主以及人类行为之间复杂关系的理解。你提出的观察,即东南亚和非洲一些国家存在食用蝙蝠的习惯,但目前并没有在这些地区看到大规模的冠状病毒爆发(或者说,我们现在理解的、导致全球大流行的COVID19),这背后确实有很多值得深入探讨的因素。首先,我.............
  • 回答
    确实,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也是很多人心中的疑问。一方面,我们从小就被灌输“数学有用”、“数学重要”的理念;另一方面,当我们走出校园,进入社会,会发现身边大多数人,即使是在各自的专业领域里,也几乎不会主动去“证明”他们使用的数学原理。这其中的原因,要从几个层面来细致地分析。1. “有用”与“证明.............
  • 回答
    佐助和小樱之间那份“非要在一起”的执念,说实话,很多时候都让人觉得有点费解,特别是对于小樱来说。如果你问佐助做了什么“让小樱误会”的事情,我倒觉得,更多的是佐助那些难以言喻、时而疏远时而又让人捉摸不透的举动,激起了小樱内心深处最原始的羁绊和守护的欲望。咱们得回到最初。佐助刚开始的时候,虽然冷漠,但也.............
  • 回答
    唉,说起杨达老师和黄俊英老师的相声,那可是我童年的珍贵记忆啊!每次听到他们那经典的段子,心里就暖洋洋的,充满了快乐。要说现在听不到像他们那样优秀的相声了,这事儿,说起来可就话长了,得慢慢道来。首先,得说说他们那个年代的相声。杨达和黄俊英老师,还有像侯宝林、马季等等老一辈的相声大家,他们那个时候的相声.............
  • 回答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确实让不少人将目光投向了SARS,这两场突如其来的公共卫生危机,都与蝙蝠宿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也不禁让人产生一个疑问:既然蝙蝠(尤其是中华菊头蝠)被认为是新冠病毒和SARS病毒的天然宿主,为什么我们不能直接将它们消灭,从而从根源上解决病毒传播的隐患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