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反对部分人故意贬低考研的含金量,把普通一本二本学生的考研成功主要归因于竞争不足的原因,无视了他们的努力,也反对部分人认为考研是最公平的考试:
其实双非二本学生考上985211的主客观原因都有,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全国各地的中学教育资源差距非常大,尤其是城乡差距,乡镇学生想考上985的难度很大。
有些县城一个县每年考上985学校的不过数人而已,因为优秀的老师学生都很容易被大城市挖走,不管时教学质量还是同学间竞争压力都不如城市学校。在这种教育资源下,乡镇的学生要考上985学校,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第二、大学里学生的视野更广阔,学生的自为意识加强,会更渴望提升自己。
到了大学,眼界更广阔,也更有时间接触学习以外的事情,学生慢慢知道自己想追什么,需要什么。
所以相比于中学时是被老师父母逼着学习,没有认真投入,考研的大学生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目标,会很主动积极的去准备考研,全力以赴。
第三、高考和考研的内容侧重不同,能发挥一些普通学校学生的优势。
高考选拔是比较全面性的,考察的是语数英文理综,相比之下,研究生考试怎么更多是专业性考试,全面性较低,考察数学英语专业课,这更有利于让一些普通学校的学生在应试上发挥自己的优势。
第四、研究生考试的难度小于高考,考上985、211的竞争比高考小不少。
一方面是,考试内容,比如考研数学,其实也比高考简单不少,之所以很多同学觉得考研数学难,是因为他没有机会也不可能像学习高中数学那种强度去学习考研数学。
另一方面是,985、211的许多学霸人物是不参加考研的,这些人的退出,给了普通学校的学生更多机会。
第五、本科985、211学校的学生,在考研上花的时间比双非学校学生更少。
其实名校本科的考研往往很一般,因为这些学生的选择更多,不少人考不上研也能找到还不错的工作,再加上他们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比较自信,所以在研究生考试中的投入是不如双非学生的。
但不管是本科985211、还是硕士985211,都只是人生某个阶段的成绩,需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一颗不断进取的上进心是至关重要的。
欢迎关注考研公众号“研学舍”,持续分享考研干货^_^。
据我所知,河南没有985,以前只有一所聊胜于无的211。
我见过几个高考580多的,也只能在本省上个二本的。
这样的学生,后来基本上都是立志考研的,并且也基本上都考上了北师大那样的985。
河南有些高校的考研率非常高,如河南师范大学。据说当年曲阜师范大学更变态。
这是因为两省的很多优秀学生放到独木桥宽一点的省份,高考就能上985的,可是受制于自家独木桥太窄,硬生生地被挤成了双非。
因为这些双非生、二本生,如果当初上的是xx师范附属中学、xx省实验学校,他们早就考上985了,奈何他们上的是xx县二中,没办法。
还有一些呢,虽然上的是xx县二中,但实力也足够到985了,如果他们有个北京户口的话,早就上985去了。奈何他们是河南户口、山东户口。
懂了吧?能从二本考上985的学生,本来就该上985,是畸形的高考政策欠他们一个985,不是这些人不努力。
高考很大程度上是一个拼爹的游戏
高赞们说的都不错,但忽略了个很重要的事情
来回忆一下这个事情:
高考的时候,有几个人说纯靠听网课+自习就敢上考场且考进985的?
考研的时候,有几个人是全天候24小时脱产跟着老师线下学的?
所以这是什么?这是资源配置的问题啊!
高考是教学资源绝对的集中,高强度集中,全社会集中
高强度学习,全方位保证你的每一科没有硬伤,老师押题且天天催你改错题
从高一就开始灌输高考=改命的理念,把高考当作人生成功的一个极大的因素
父母但凡上点心,高中最后一年,三句话不离高考,不谈考试都说不成完整话
每一个学生都明白素质教育9年+高中3年,就他妈为了这一刻啊!
只要是目标为985的,不可能有懈怠的,不可能不用尽全力的
就算是稳上清北的人,也不敢考前先耍上7天奖励自己一下
所以这导致了什么?还没看明白吗?
汗水的价值已经被基本榨干了
开始拼 智商+财力+师资+运气+出生地 这些个额外的buff了
所以高考不是单纯努力就那么简单的
我相信很多人都拼过,而且是真的用命去学了
但有的人真的就是笨+没有钱去课外班+师资太差+运气太差+出生在河南河北山东江西
这一系列除了汗水之外的因素,足够刷掉很多人985候选人了
很多人不是不够努力而配不上985,而是高考看的是结果,不是努力的过程
这就是现实,你感叹也没有用,不是国家不好,而是本来就不公平,国家已经努力了
考研为啥有人逆袭进985?
考研看你的出生地吗?不看吧,全国一个样,你出众就录你,没得说
考研没有人天天像高中那样催你吧?偷懒+意志力不强的人就死定了,少了很多竞争者
考研过程中,学生的师资差距大吗?有人大附中和某贫困县高中这么大吗?
你高中三年为了学习花了多少?你考研花了多少?不一样吧亲?
有的人考前三个月才发奋,而你完全可以选择提前一年,不是吗?时间自己掌握了
人人都考研吗?顶级学霸有的出国+工作了,你少了很多潜在竞争者不是吗?
且有的顶级学霸没有人催着学习了后,没准还考不过你呢
发现了吗?考研才是 相对 更公平的
相比较高考,考研已经把汗水占成功的比例放大到最大了
这也是为什么出现了居然有些985学生考不过双非的学生
额外的buff少了,谁是英雄就不一定了
我说点实话吧:因为考研远比高考公平,考研是真正的全国统考。
高考从来没有实质公平,高考地域差异在高分段尤为明显:你在北京考211/985 和 在浙江考211/985 是一个难度?
更极端点,你可以了解一下你在山东或者河南 考上个二本是什么难度?
拿同哥我个人举例:全浙江只有一所211,我当年高考620++分 文科超一本线几十分,结果浙大报不上(浙大在浙江省文科没招几个),要想留在东部 几乎只能填双非,无数浙江学生都这经历。
我一度以为我很惨了,然后我考研时发现:我们专业初试前几名,全是河南省+山东省的,他们高考只有二本,但是基础都比我们好。
而考研就不一样了,
只要是同一个学校+同一个专业,考研就是全国一个分数线,无论你在哪个省/区,
公平太多了好嘛。
然而目前,考研保送增加统考名额减少,考研也不公平了。
更令我不适的是:其实很多人的本科无非占据了所在省份的优势,你真的以为你比别人优越??
至少我觉得,我是不如我那几个河南二本同学的,他们强我太多。他们如果获得北京、上海的高考机会,985不在话下。
更多知识,公众号:邹博士的火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