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现代日语的很多非音译生物学名词要用片假名而不用汉字表记?

回答
现代日语中,许多非音译的生物学名词之所以选择使用片假名而非汉字来表记,这背后其实有着相当复杂且有趣的历史、文化以及语言演变的原因。它并非一个单一因素造成的,而是多种力量交织作用的结果。

首先,我们得从日语的文字系统说起。日语的文字系统由汉字(Kanji)、平假名(Hiragana)和片假名(Katakana)三部分组成。汉字是借用自中国,承载了大量的词汇和概念。平假名是纯粹的日本国语文字,主要用于表达语法助词、助动词以及一些不方便用汉字书写的固有词汇。而片假名,最初是作为僧侣在阅读汉文时的“训点”符号而产生的,随着历史发展,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立的文字系统,并且主要承担了音译外来语(主要是英语、法语、德语等)的任务。

那么,为什么生物学名词,尤其是那些源自外语的(即使经过了“非音译”的改造,其概念和体系很大程度上是舶来的),会倾向于使用片假名呢?

1. 舶来性与学术体系的形成:

生物学作为一门现代科学,其体系、分类方法、研究工具和大量核心概念,几乎都是在明治维新以后,随着日本与西方国家交流的深入而引进的。当时,西方科学界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大量的科学名词和术语是基于欧洲语言(尤其是英语、法语、德语)产生的。

日本在引进这些科学知识时,需要将这些西方的术语翻译成日语。在翻译过程中,有两种主要策略:

音译(Romaji): 直接根据发音将西方词汇音译成片假名。例如“telephone”译为「電話」(denwa),但这是汉字词;而“mouse”(计算机鼠标)则直接音译为「マウス」(mausu)。
意译(汉字词): 寻找与西方概念相对应的汉字词汇,或者创造新的汉字词。例如“biology”可以意译为「生物学」(seibutsugaku),“evolution”意译为「進化」(shinka)。

对于生物学来说,许多名词指代的生物体本身,其名称也来源于西方科学界的命名。即使我们现在看到很多生物学名词用汉字表记,例如「象」(zou)、「猫」(neko)、「犬」(inu),这些是日本固有的、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动物。但一旦涉及到更细致的分类,例如某个物种的学名,或者那些在西方科学界才被系统命名和研究的动植物,其日语名称就很容易受到外来语的影响。

2. 词汇的“新旧”与“性质”区分:

片假名除了音译外来语,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用来区分词汇的“性质”或者给词汇增加某种“强调”或“特殊性”。

区分来源: 使用片假名可以清晰地标示出这个词汇是源自西方科学体系的,而不是日本固有的、或者从中国引进的传统汉字词。这有助于读者理解这个词汇的学术背景和概念来源。
强调专业性: 生物学作为一个高度专业化的领域,其术语往往是精确的、技术性的。使用片假名可以给这些术语一种“专业标签”的感觉,将其与日常用语区分开来。就好像在英语中,我们会用斜体字来表示外来词或特殊术语一样,片假名也扮演了类似的“标记”角色。

3. 避免汉字带来的歧义与混淆:

虽然汉字词汇丰富,但许多情况下,直接使用汉字表记生物学名词可能会带来歧义或混淆:

汉字词的固有含义: 很多汉字本身就带有特定的含义,如果直接套用可能与实际的生物学概念不符。例如,如果一个西方科学家发现了一种类似“兔子”但又有所不同的动物,如果直接用“兔”字,可能会误导人们认为它就是普通的兔子。
已有汉字词的重叠: 即使找到了看似合适的汉字,也可能存在一些已经存在且意义相近的汉字词。这时候,使用片假名可以避免词汇之间的混淆,确保术语的唯一性。
创造新汉字词的难度: 创造新的、既准确又能被广泛接受的汉字词并非易事。需要考虑其读音、意义、以及是否容易记忆和书写。在这种情况下,直接采用音译(片假名)往往是一种更快捷、更直接的方式。

4. 历史上的翻译实践与惯例形成:

在明治维新时期,日本的学者们在翻译西方科学著作时,就面临着如何处理这些新名词的问题。当时,一部分学者倾向于创造新汉字词,另一部分则倾向于音译。久而久之,在生物学领域,尤其是一些具体物种的名称,或者一些抽象的生物学概念(例如基因、细胞膜等),因为其源头在外,直接音译并用片假名书写,逐渐形成了一种惯例。

例如,我们现在熟知的很多生物名词:
「ウイルス」(uirusu) virus (病毒)
「ワクチン」(wakuchin) vaccine (疫苗)
「バッテリー」(batterī) battery (这里可能指细胞的能量产生,虽然“电池”一般用汉字「電池」)
「タンパク質」(tanpakushitsu) protein (蛋白质,这是一个汉字词,但其概念和研究方式是舶来的)
「バクテリア」(bakuteria) bacteria (细菌,虽然“细菌”也有汉字表记,但“バクテリア”作为更专业的科学术语,有时也会保留片假名)

你会发现,并非所有生物学名词都用片假名。一些基础的、大家熟知的概念,或者本身就容易被汉字化的,依然使用汉字。但那些相对“陌生”的、来源于西方科学体系的、或者在日常生活中不常使用的专业术语,就更容易被片假名所“标记”。

5. 语言的“接地气”与“国际化”的平衡:

日语在吸收外来文化时,总是在“保持自身特色”与“接纳外来元素”之间寻找平衡。片假名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便于阅读和记忆: 对于许多西方来的生物学名词,如果强行创造出一些生僻的汉字来表记,可能会增加阅读和记忆的难度。片假名虽然是音译,但一旦形成习惯,其读音和对应意义也会比较固定,反而更容易被学习和使用。
国际学术交流的需要: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学术交流日益频繁。使用与国际上通用的科学术语相近的片假名表记,一定程度上也便于日本学者与国际同行进行交流和理解。

总结来说,现代日语中很多非音译的生物学名词之所以用片假名表记,主要原因在于:

历史原因: 它们大量来源于西方科学体系,其概念和命名方式是舶来的。
区分性质: 片假名可以作为一种“标签”,标示出这些词汇的专业性、学术性和外来来源。
避免歧义: 在某些情况下,片假名比生造汉字更能确保术语的唯一性和准确性,避免与已有词汇混淆。
惯例形成: 长期以来,在科学翻译和学术研究中,对这类词汇使用片假名已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做法。
平衡语言需求: 在保持日语特色的同时,也方便了对外来知识的学习和国际交流。

当然,语言是不断发展的。我们也可以看到,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原本用片假名表记的词汇,如果其概念在日本社会普及开来,并且找到了合适的、易于理解的汉字表记,也可能会逐渐被汉字取代(例如「電球」(denkyū) electric light bulb,虽然“bulb”是外来词,但整体是汉字表记)。但对于许多专业性极强的生物学领域,片假名依然是不可或缺的表记方式,它承载着现代科学在日本传播和发展的历史印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问题比较小众,答了也没多少赞(这个罪恶的世俗世界啊),但是我还是想回答一下。

我在日本学的专业偏生态学,多多少少也接触到很多动植物的名字,尤其是在查阅各种动植物图鉴的时候。当时我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查阅了一些资料,也咨询了周围的日本学生和boss,暂且把我了解的说下。有不足之处,还请大神们补充。

首先要说明,不是所有的像动植物名字这样的生物学名词,在所有场合下都用片假名来标记,大家一定不要误解。

像平时说 猿、虎、象、貝、 魚、松、竹、菊这种大类别的动植物的名字时,正式场合还是写汉字比较多一些。当然,平时个人写的话,用平假名,片假名标记也都无所谓。

根据题主的描述,像那些生物学,分类学上具体到 科,属,种的动植物的名称,在当今的日本社会那几乎铁定是用片假名来标记了。无论是做学术,还是普通的日常生活,比如电视节目之类。


当然,这也有其历史演变的过程。
二战前,论文等学术性文章,是用汉字和片假名混和着来写的,为了与其他说明性文字区别开来,很多像动植物的学名这样的和文都用平假名来标记。二战后,伴随着日本的国语改革,学术性的文章变为用汉字和平假名来写,同样为了与其他文字区别开来,动植物等的学名开始变为用片假名来标记。

起初的目的,说直白点就是,为了比较清楚地标识出 这些动植物的名称,让其看起来显眼,与其他文字不同而已。说的再直白点,就是:让阅读的人能比较迅速,比较清楚地知道,从哪个字开始,到哪个字结束,是动植物的名字(学名)。

其实,在欧美国家,也有类似的习惯。经常阅读英文文献的人可能知道,动植物的学名,都是要首字母大写,然后斜体来标注的。究其原因,其实也差不多一个道理。

所以,慢慢地,媒体报纸刊物,乃至日本人的日常生活,都沿用这个习惯,约定俗成地用片假名来标志这类动植物的名字。

当然,除了这个官方记录的原因,还有其他原因可供参考:

* 很多动植物的名字根本就没有对应的汉字,尤其是在日本没有或者稀有的物种。这类动植物的名字大部分都是直接从其他语言音译过来,直接用片假名来标记的。所以,为了统一标记方式,不至于产生混乱,全部采用片假名来书写。
*很多日本本土常见的动植物,由于其名字是从阿伊努族的语言转化而来,或者干脆就查不到词源,也没有相对应的汉字。为了统一书写格式,采用 片假名。
*日本人的汉字水平不敢恭维,绝大部分人2136个常用汉字都写不全。日语汉字的读音还分音读和训读,没有完美法则能区分什么时候读音读,什么时候读训读。 比如 三文鱼“鮭 ”这个字,算是相对常见的汉字,很多场合也直接用汉字来标记。但仍有很多日本人看到这个字不知道应该读“サケ”。
所以,更不要说那些具体到科属种,比较少见的动植物名称了。那些名称即使有汉字,也是生僻字,极其繁琐复杂,不易熟记辨认。 很多动植物的名字虽有汉字,但都是假借字,没有发音规律可言,一般人难以读写。 比如,鸳鸯一词,日本人一般写作 オシドリ。但其对应的汉字是假借字 :鴛鴦。 你让日本人怎么写,怎么读。。 再比如: 蜉蝣(昆虫):日语是 カゲロウ  对应汉字:蜉蝣; 石蛾(毛翅目昆虫)日语是 トビケラ,对应汉字是:飛螻蛄。  赤颈鸭(鸭目) 日语是 ヒドリガモ 对应汉字是:緋鳥鴨
这些都是生僻字,假借字,你让日本人怎么读,怎么写。不仅不方便,反而麻烦。既读不了,更写不出来。

*在当今日本社会,用片假名来标注动植物的学名,给人的感觉是更有学术性,专业性,让人感觉更正式,规范。

我也曾想过跟题主一样的问题:用片假名书写,名字本身会不会缺少辨识度,也不容易联想,不容易记忆呢?
我就这个问题问了日本人。
他们说 从小看的电视节目,书籍上,都是这么写的,也是这样记忆的,与汉字相比,好像也不缺少那种熟悉亲密的感觉。
不过,他们也说,用片假名来写,确实不容易联想。但是习惯了,也没什么违和感。。。

PS: 现在有一部分动植物图签上,会在片假名后面或者其他地方标注上汉字,辅助记忆联想。正好桌子上有一本带汉字名的图鉴,仅供参考。

<img src="pic2.zhimg.com/f8995465" data-rawwidth="531" data-rawheight="45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531" data-original="pic2.zhimg.com/f8995465">PPS: 其实,平时的话,随便你怎么写,没人管的。。。。

PPS: 其实,平时的话,随便你怎么写,没人管的。。。。
以上。

迎以你喜欢的方式关注我哈 ~~持续分享关于日本、日语的所有点滴~~

我的公众号:日本留学生 ID: japankon 关于日本留学、生活、文化、时事等等各种哈~~

我的微博: 小早川SAN 各种日本评论吐槽

也欢迎加入日本留学、日语 分享交流微信群 请加管理员微信 ID mixiliuxue001 后拉入群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现代日语中,许多非音译的生物学名词之所以选择使用片假名而非汉字来表记,这背后其实有着相当复杂且有趣的历史、文化以及语言演变的原因。它并非一个单一因素造成的,而是多种力量交织作用的结果。首先,我们得从日语的文字系统说起。日语的文字系统由汉字(Kanji)、平假名(Hiragana)和片假名(Katak.............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是不少老观众在对比新老作品时会提出的一个感慨。其实,说现在的日本动漫“露内裤的镜头少了很多”,这个感受是有一定道理的,但背后原因也挺复杂的,并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咱们得一点点捋清楚。首先,得承认,在过去,尤其是一些面向特定年龄层的作品中,比如一些热血少年漫或者少女漫,为了营造一.............
  • 回答
    .......
  • 回答
    这背后涉及到我国的内容审查制度、市场需求、版权引进方式以及实际操作层面的复杂性。简单来说,新番动漫因为其内容、受众以及引进逻辑与美剧韩剧有较大差异,所以往往能做到较快的同步更新。1. 内容与审查重点的差异: 美剧韩剧: 这些剧集通常涉及更成熟、更复杂的主题,比如政治博弈、社会议题、成人情感关系、.............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历史认知和国家叙事的复杂性。为什么我们今天对八国联军侵华史的提及不如日本侵华史那样频繁和深刻,甚至会觉得对日本的描述有时会显得“过于”负面?这背后有很多层面的原因,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得从侵略的性质、规模和影响上来看。八国联军侵华,虽然也是外国列强对中国主权的侵犯.............
  • 回答
    日本影视作品对现代天皇的提及确实相对较少,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原因。而现代天皇在日本年轻人心中的地位和形象,也远非单一的,而是呈现出多元化的视角。为什么日本影视作品很少提及现代日本天皇?这其中的原因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 政治敏感性与“政治天皇”的界定: 日本宪法明确规定天皇是“日本.............
  • 回答
    二战期间,日本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这是毋庸置疑的历史事实,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时至今日,我们依然能从史料、幸存者的讲述以及历史遗迹中感受到那段沉重的历史。然而,当提到“复仇”,国内社会普遍的态度是理智且复杂的,很少有那种歇斯底里的、鼓吹血腥报复的声音。这背后,我认为有几个关键的原因,值得我.............
  • 回答
    日本人对现代中国和古代中国态度的差异,确实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这背后涉及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媒体传播等多个层面的因素。以下我将尝试详细地阐述其中的原因:一、 对古代中国的尊敬与喜爱(“崇古”情结):日本人对古代中国的尊敬和喜爱,很大程度上源于日本历史上对中国文化的深度吸收和借鉴。这种.............
  • 回答
    日本社会当前的老龄化和少子化问题,确实已经达到了一个令人担忧的程度,并且在许多方面都比其他发达国家更为严峻。这并非空穴来风,而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社会经济现象共同作用的结果,并引发了深刻的社会变革。何为老龄化与少子化?简单来说,老龄化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老年人口(通常定义为65岁及以上)占总人口比例.............
  • 回答
    汉服,这个带着几分古朴韵味的词汇,如今在街头巷尾偶然出现,总能吸引不少目光。但它并非一朝一夕从古人身上“穿越”而来,也不是一夜之间被所有人遗忘又重新拾起。汉服的演变,是一部漫长而跌宕的历史,充满了时代的变迁、文化的交融,也掺杂了人们思想的转变。要说汉服从人们的日常着装发展到现在,那得从一个非常非常遥.............
  • 回答
    你提出的这几个现象——汉语的入声韵尾脱落、英语的爆音词尾失去爆破、以及日语的促音——它们之间有着非常相似的共性,但要说完全相同则有些牵强。更准确地说,它们是语言在发展过程中,为了追求发音的经济性、便捷性以及语音流的自然衔接而出现的相似的语音演变趋势。我们来详细拆解一下这三个现象,并探讨它们背后的原因.............
  • 回答
    b站上关于日本动漫现代音乐歌曲的弹幕中出现“大正昭和之交是最浪漫的时候”,这句话确实能引起不少观众的共鸣,它背后隐藏着一种复杂而迷人的时代情结。要理解这句话,咱们得从几个层面去剖析:1. 时代背景:风云变幻下的短暂辉煌“大正昭和之交”大约是指上世纪1910年代末到1930年代初这段时期。这个时代在日.............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复杂,涉及到历史、政治、文化以及个人情感等多个层面,不能简单地用“非常友好”来概括。实际上,对于美国在日本投下原子弹的看法,日本人内部存在着多种多样的观点,而且这种态度也随着时间和时代的发展而演变。要详细解释为什么有些人可能表现出相对友好的态度,我们需要深入分析以下几个方面:1. 历史事.............
  • 回答
    日本动画界对于二维动画的坚守,这可不是一时兴起或是什么落后观念,背后有着非常深厚的原因,可以说是历史、文化、技术和经济多方面因素交织下的必然选择。想让大家明白为啥那么些公司不“顺应潮流”去做三维,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深厚的艺术传承和独特的美学风格是关键。日本动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日漫”,在.............
  • 回答
    近来听闻不少人感叹,当下日本给人的感觉,竟与我们所熟知的晚清中国有了几分相似之处,这实在是一个颇引人深思的论断。要细细说来,这种“相似感”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某些宏观趋势和微观现象的交织,虽不能说完全一致,却在某些维度上触碰到了相似的痛点。首先,我们得承认,这种比较本身就带有历史的厚重感,也饱含着.............
  • 回答
    最近跟不少同好聊到日本动漫,大家都有个共同的感受:好像现在的作品,比起我小时候或者十几年前看的,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没那么抓人了。这话说出来,有时候还挺担心被贴上“怀旧党”、“时代滤镜”的标签,毕竟“长江后浪推前浪”嘛,新东西总该有新玩意儿。但仔细想想,这种感觉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很多现实因素交织在一.............
  • 回答
    关于“日本人的后代是无辜的”这一说法,其背后涉及历史责任、道德伦理和民族情感等复杂议题。以下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无辜”的语境与含义1. 字面理解的“无辜” 若从字面意义上看,“无辜”指个体未参与具体历史事件,因此不应承担前人的罪责。例如,二战期间日本军国主义政府发动侵略战争,但普.............
  • 回答
    日本动漫之所以能呈现出如此“开放”的景象,而现实生活中的日本人却给人一种相对“保守”的印象,这背后其实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的社会文化现象,绝非一句两句能够概括。我们可以从几个主要的维度来剖析这个问题。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动漫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本身就具有一种超越现实的自由度和表达空间。 它不是对现实.............
  • 回答
    关于中国GDP将持续增长并超越美国的普遍看法,以及将其与30年前的日本进行对比,这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详细分析:一、 为什么现在普遍认为中国GDP将持续增长并超越美国?这种看法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中国经济发展多年来展现出的强大韧性和潜力,以及一些关键的支撑因素: 巨大.............
  • 回答
    日本影视剧里家里普遍都有浴缸,这确实是很多人对日本家庭生活的一个直观印象。但说到家家户户都有浴缸,这背后反映的不仅仅是洗澡方式的差异,也牵扯到一些更深层次的文化、经济和生活习惯的演变。至于中国现在是不是基本不用浴缸了,这个说法可能有些绝对,但整体趋势确实有所变化。咱们就来聊聊这背后的原因:日本的水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