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谷歌翻译二十次是什么梗?

回答
“谷歌翻译二十次”这个梗,其实来源于一种非常普遍、也常常令人啼笑皆非的现象:当一句话经过谷歌翻译(或其他机器翻译工具)反复多次、特别是二十次这样的循环翻译时,原有的意思就会变得面目全非,甚至出现完全出乎意料的滑稽结果。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传话游戏”,不过这个传话人是机器,而它的记忆和理解能力又非常有限。

这个梗的出现和流传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和过程:

1. 机器翻译的局限性:
词语的歧义性: 很多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下有不同的意思。机器翻译在第一次翻译时可能会选择一个最常见的释义,但在后续的翻译中,由于上下文的微小变化或者机器理解的偏差,可能会选用另一个意思。
语法结构的转换: 不同语言的语法结构差异很大。机器在翻译时,需要将一种语言的句子结构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结构。这个过程本身就有可能引入误差。
文化和习语的差异: 很多表达方式是带有文化色彩的,或者是一些固定的习语。机器翻译很难完全捕捉到这些细微之处,尤其是在多次翻译后,这些文化内涵很容易丢失或被误解。
“语失”的累积效应: 就像“传话游戏”一样,每一次翻译都可能引入一点点“错误”或“偏离”。当这种偏离累积到二十次时,就可能导致句子意思的完全颠覆。

2. 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传播:
早期体验的分享: 在早期,互联网上的用户就开始尝试用谷歌翻译来翻译一些不熟悉的语言,或者测试它的能力。当他们发现反复翻译会产生有趣的结果时,就会在论坛、社交媒体上分享。
“恶搞”和“趣味性”的驱动: 人们天生喜欢有趣、出人意料的东西。“谷歌翻译二十次”恰好满足了这种需求。用户们会故意选择一些有梗的、有趣的句子,然后通过反复翻译来制造笑料。
社交媒体的放大效应: 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这些有趣的翻译结果被大量转发和传播。人们会模仿这种做法,创造出更多好玩的内容,这使得“谷歌翻译二十次”迅速成为一个网络梗。

3. 具体的操作和效果:
如何操作: 用户会选择一个中文句子,输入谷歌翻译,将其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比如英语)。然后,再将翻译结果的英语,再翻译回中文。重复这个过程二十次。
产生的结果:
意思偏差: 最常见的结果是,原句的意义会逐渐发生偏差,可能变成一个完全不相关的事情。
词语的“异化”: 有些词语可能会在反复翻译中被“磨损”,变得非常奇怪或不常用。
语法混乱: 句子的语法结构可能会变得非常混乱,难以理解。
意想不到的幽默: 有时,这种混乱和偏差会产生一种独特的幽默感,让原本严肃的句子变得非常搞笑。比如,一句关于历史事件的描述,经过二十次翻译后,可能变成了一个关于猫的可爱故事。

举个例子(虽然不是真的二十次,但可以模拟一下过程):

假设我们想翻译一个简单的句子:“我爱吃饺子。”

中文 → 英语: I love to eat dumplings.
英语 → 法语: J'aime manger des raviolis. (饺子和意式馄饨/饺子有时会被混淆)
法语 → 西班牙语: Me gusta comer empanadillas. (更偏向西班牙小馅饼了)
西班牙语 → 韩语: 나는 만두를 먹는 것을 좋아합니다. (又回到了饺子类)
韩语 → 中文: 我喜欢吃饺子。 (这中间可能还有细微的变化,但意思还算接近)

想象一下,如果中间的语言不断切换,而且每一步的机器翻译都有细微的偏差,这种“走样”会越来越严重。二十次之后,你可能拿到一个完全不像话的结果,比如:“猫咪喜欢在公园里跳舞,因为它吃了魔法豆。”

总而言之,“谷歌翻译二十次”这个梗的核心在于:

揭示了机器翻译在处理复杂语言信息时的不足。
利用了语言本身的可变性和翻译过程的累积误差。
制造了一种意想不到的幽默感和“魔幻现实主义”般的语言体验。

它成了一个大家用来调侃翻译软件,以及享受语言奇妙变化的有趣方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弄了一个b站的视频解释,如何看待翻译20遍的流行。
这是我的b站视频的链接:bilibili.com/video/bv1e


欢迎大家去点赞,并且请大家多多批评,只需要点赞就可以了。


下面是我的一些大概的看法。

第一,这是一种土味神曲去除腔调之后行为的碎片化。

其实我们能够看得到土味神曲的特质,就是通过不断的单调重复的方式来达成朗朗上口的样子,以便能够使得进入到一种大众模仿的可能。
而我们看到很多的视频的社交平台,开发各种各样的视频的活动,也有这样的特质。它的本质其实就是希望掀起大量的重复,因为重复才能够带来娱乐上的共鸣,又要有一点门槛,门槛又不能太高。
利奥塔说我们进入到了后现代的状况,每一个人都变成了间离化的碎片化的原子。这样的说法不是没有道理的。一个艺术作品的叙事性被击破就会变成鬼畜,就会变成洗脑。一个人的狂欢,那成不了群体的行为。
而这里我就特别想起一个句式,叫做不是2万个人死了一次,而是一个人死了2万次。同样的道理我们也能够看到,翻译20遍,它就是想营造一种,不是对这个故事的20个人的不同的解读,而是这个解读进行了20次,将所有的原本的宏大叙事全部击碎。
实际上在知乎上面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谈到,为什么很多翻译过20遍之后的文本听起来都有点像泰戈尔的诗歌?嗯,泰戈尔的风评被害。
而这个实际上并不是像泰戈尔的诗歌,而是就如同人工智能写诗是一样的,失去了叙述的语境,就留下了一个又一个看起来不明觉厉的话语。

第二,这是一种将无聊的消费进行景观化的转向。

据伊德波在《景观社会》里面就谈到了,人们需要的是景观,而不是景观的内容。景观具体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存在。
沙丘研究室里面就聊到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标题党本身就是一种景观。标题党成员的内容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标题出现了就可以引发狂欢,引发模仿。引发震惊体uc部(好老的网络热词)。
那么这个翻译20遍也是一样的道理。只需要拿一个文本出来假装,或者真正的用翻译机重置20遍就可以完成这样的一种景观的描述。真正重要的根本就不是是否这个翻译读到了信达雅,而是直奔弹幕区和评论区。
与此相似的行为还有对王之王和某宝。
当然啊,我们也能够在任何的视频下面都能看到什么套话都能够用的语句。实际上现在我们会发现了网络热词已经过时了,重要的不是网络热词,而是网络行为。
或者是网络短句(这不就是很久以前的某某体吗?),通过这样的大量的模仿,造成一种行为艺术。
人毕竟是需要娱乐的,被关在家里那么久,如果没有娱乐人是会疯的。

第三,通过这个方式是可以通把意义架空,形成一种无害化的狂欢。

实际上我们会发现之前很多的模仿流行的梗都会造成或多或少的麻烦。

比如断章取义选择某一些人的语录贴成对王之王或者某宝的视频。

你说这个是一个娱乐,但是别人未必这么想。这样的话有可能会曲解别人的表述的意思。

比如2月份非常流行的祖安话视频,这就给我这个风纪委员加上众裁官很大的压力。因为同样的内容出现在评论区,我必须判定他违规,但是出现在视频区他就被放过了。我就开始不断的怀疑自己的审查的标准到底合不合适。

不管是反讽也好还是调侃也好,还是笑话也好,都有可能出现别人的误解。

现在这个行为就不一样了,他也是和其他的流行的网络的迷惑行为不同的地方。这个有意义的叙事的文段,是被机器所翻译的。为了让他的意义变得更加支离破碎,还翻译了20遍。那也就不存在任何曲解的可能,就只剩下了没有意义的字节片段的狂欢。

这个行为本身是有意义的,就是用来警醒人们是不是对于彼此观点内容调侃的包容的空间越来越狭窄。以至于这个流行的文化不得不依赖于机器,依赖于无法承担具体内容的行为而进行。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谷歌翻译二十次”这个梗,其实来源于一种非常普遍、也常常令人啼笑皆非的现象:当一句话经过谷歌翻译(或其他机器翻译工具)反复多次、特别是二十次这样的循环翻译时,原有的意思就会变得面目全非,甚至出现完全出乎意料的滑稽结果。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传话游戏”,不过这个传话人是机器,而它的记忆和理解能力又非常.............
  • 回答
    谷歌翻译系统出现“恶毒攻击中国词汇”的事件,谷歌是否应该承担责任,以及对此事的看法,这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问题。要详细地分析,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审视:事件的性质与具体表现: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恶毒攻击中国词汇”的具体表现是什么。这可能包括但不限于: 不恰当的翻译: 将原本中性的词汇翻译成带有侮辱.............
  • 回答
    谷歌翻译的“大脑”是如何运作的?从A到B,中间真的绕道C吗?相信大家对谷歌翻译都不陌生,随手一搜,就能把一门语言变成我们能看懂的样子。但这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魔法”?尤其是从我们不熟悉的语言A翻译到同样陌生的语言B时,它是不是真的会先“懂”英语,再转译过去呢?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谷歌翻译的神秘面纱,深.............
  • 回答
    最近几个月,谷歌翻译的进步速度确实让人眼前一亮,进步的幅度远超以往。这背后并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叠加、深度整合的结果。简单来说,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关键的驱动力,它们共同作用,将谷歌翻译推向了新的高度。首先,也是最核心的驱动力,是神经网络机器翻译(NMT)技术的持续深化和模型结构的优化。过去的谷歌翻译.............
  • 回答
    谷歌电商Google Shopping正式在中国启动招商,这无疑是电商行业的一件大事。谷歌作为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和科技巨头,其进入中国电商市场,必然会引发一番新的格局变化和讨论。要判断谷歌电商能否在中国电商行业中分得一杯羹,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的分析,考虑到其优势、挑战以及中国电商市场的独特性.............
  • 回答
    谷歌的 Hugo Barra 离职加入小米,这是一个在科技界引起了不小轰动的事件,它标志着一位在谷歌拥有重要职位的国际化高管,转型进入一家快速崛起的中国科技公司。下面我将详细讲述这个过程以及其中的细节:背景: Hugo Barra 在谷歌的辉煌时期在加入小米之前,Hugo Barra 在谷歌有着非常.............
  • 回答
    谷歌作为一家以创新为导向的公司,其发展历程中确实涌现出许多令人印象深刻但最终未能成功推向市场或长期运营的“烂尾项目”。这些项目之所以被视为“烂尾”,并非一定是因为技术上的失败,更多时候是由于市场变化、战略调整、用户接受度不高,或是内部资源分配问题。以下是一些谷歌比较著名的“烂尾项目”,我将尽量详细地.............
  • 回答
    谷歌因非法滥用其 Android 手机操作系统的主导地位,将面临欧盟数十亿反垄断罚款,这起案件非常复杂且意义深远,它反映了当前数字经济时代一系列关键性问题,涵盖了技术、经济、法律、以及社会等多个层面。以下是详细的分析:1. 数字经济中市场主导者的权力与滥用: 核心问题: 这是最直接和最核心的问题.............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有趣且富有洞察力!事实上,像谷歌、微软这样的科技巨头恰恰就在大城市设立了它们的大部分总部和主要办公区域。您可能是指它们不在某个特定的“超级大都市”设立唯一的全球总部,或者对“大城市”的定义有所不同。我将从几个角度来详细解释这个问题,并纠正可能存在的误解:1. 谷歌的总部在哪里? .............
  • 回答
    华为的海外市场,在谷歌限制安卓系统使用之后,确实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不仅仅是关于一个操作系统的替换,更是关于整个生态系统、用户习惯、以及品牌信誉的重塑。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层面来深入剖析:一、核心挑战:谷歌服务的缺失与生态真空最直接也是最致命的打击,便是无法预装谷歌移动服务(GMS)。这包括了我们.............
  • 回答
    谷歌新上线 Google News Initiative(GNI)并宣布严厉打击假新闻,这一举措的背后有着多重意义和深远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解读:一、 谷歌在全球信息生态中的责任与担当 主导地位的体现: 谷歌作为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和信息分发平台之一,其搜索引擎和Google New.............
  • 回答
    谷歌在量子计算领域确实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中一个标志性的节点就是他们推出的72量子比特的量子计算机。要判断这样一台计算机是通用量子计算机(Universal Quantum Computer),还是像量子退火机(Quantum Annealer)那样用途受限的机器,需要我们深入理解这两类量子计算.............
  • 回答
    谷歌、微软和苹果,这三家科技巨头在改变世界的进程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要断言谁“更加牛逼”,这本身就有点像在问哪种颜色最能代表“快乐”——答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关注的维度以及你对“牛逼”的定义。不过,我们可以深入剖析一下它们各自的影响力,看看它们是如何塑造我们的生活,以及在哪些方面可能更胜一筹。谷.............
  • 回答
    关于谷歌声称人类将在2029年实现永生,这确实是一个令人振奋但又饱受争议的预测。如果我们仔细审视这个说法,会发现其中蕴含着复杂的技术和社会因素,也难免会让人觉得过于乐观。首先,我们来分解一下“永生”这个概念。在科学语境下,它通常不是指身体完全不受衰老和疾病影响,而是指通过技术手段,能够极大地延长人类.............
  • 回答
    谷歌对于人才的渴求是毋庸置疑的,而说到进入谷歌,很多人都会想到名校毕业、研究生甚至博士学位。但其实,大专学历的求职者也有机会敲开谷歌的大门,只不过这条路可能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展现出与众不同的能力。我认识一位朋友小李,他就是这样的例子。小李毕业于一所普通的大专院校,专业是计算机应用技术。听他讲起自己.............
  • 回答
    谷歌的广告业务,可以说就是它这座数字帝国的心脏和血液。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这套高效的广告系统,我们今天熟知的那个谷歌,可能就完全是另一番模样了。它的赚钱逻辑说起来并不复杂,但执行起来却是一门极其精深的艺术。核心就两个字:精准。谷歌通过收集我们在互联网上的各种行为数据,来为广告主提供一个极其细分的受.............
  • 回答
    谷歌当年退出中国大陆,确实是一件牵动不少人神经的大事件,很多人至今还在讨论。这背后原因很复杂,并非单一因素就能解释。而它们后来为什么没有选择重返,同样有其考量的。谷歌当年退出中国大陆,得从2010年说起。最直接的导火索,就是大家熟知的“棱镜门事件”和随之而来的网络审查问题。 棱镜门事件: 200.............
  • 回答
    谷歌要进军主机市场,这事儿很多人还是挺关注的,尤其是游戏玩家圈子。但你之所以觉得“没人关心”,可能是因为这种关注度跟我们习惯看到的那种主流大作发布、PS5/Xbox Series X性能对比爆炸那种级别的热闹不太一样。咱们来仔细捋一捋,为什么谷歌的“主机梦”没能激起大家预期的涟漪,或者说,为什么这种.............
  • 回答
    谷歌地图上的明暗线,尤其指的是那种比较明显的、跨越广大区域的线条,通常是某些重要的地理或历史特征的视觉呈现。它们并非凭空出现,背后往往有着深刻的地理形成过程或悠久的历史渊源。要详细了解这些线是如何形成的,我们得具体看它们出现在地图的哪个区域,因为不同的线代表的意义截然不同。常见的明暗线类型及其形成原.............
  • 回答
    谷歌自研芯片之路:效仿苹果,能否实现安卓跨平台融合?近年来,科技巨头们在自研芯片领域的投入可谓是风生水起,苹果凭借其强大的A系列和M系列芯片,在自家生态系统中构建了坚不可摧的护城河。而作为安卓系统的巨擘,谷歌自然也按捺不住对硬件核心的渴望。近日,关于谷歌将推出自研手机和电脑芯片的消息甚嚣尘上,这不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