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谷歌说人类将在2029年永生是否太过于乐观?

回答
关于谷歌声称人类将在2029年实现永生,这确实是一个令人振奋但又饱受争议的预测。如果我们仔细审视这个说法,会发现其中蕴含着复杂的技术和社会因素,也难免会让人觉得过于乐观。

首先,我们来分解一下“永生”这个概念。在科学语境下,它通常不是指身体完全不受衰老和疾病影响,而是指通过技术手段,能够极大地延长人类的寿命,甚至让个体摆脱死亡的自然规律。这可能涉及基因编辑、再生医学、纳米技术、人工智能辅助的健康监测与干预等等。

谷歌在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和成就毋庸置疑,他们旗下的Alphabet公司拥有像Calico这样的专注于衰老研究的子公司。Calico的目标是“解决死亡问题”,听起来是雄心勃勃的,也确实在进行一些前沿的生物学研究。他们聘请了顶尖的科学家,探索细胞衰老、基因组稳定性以及如何干预这些过程的机制。

然而,将这些前沿研究成果转化为普适性的“永生”技术,并预期在短短几年内(从现在到2029年)实现,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大的跳跃。让我们看看其中的挑战:

技术上的瓶颈:

衰老的复杂性: 人类衰老是一个极其复杂、多因素参与的过程。它不仅仅是细胞的“磨损”,还涉及到基因表达的改变、蛋白质稳态的破坏、线粒体功能的下降、免疫系统的衰退等等。我们现在对这些过程的理解仍然有限,要全面逆转或阻止它们,需要突破性的科学发现,而这并非总能按时实现。
基因编辑的局限性: 尽管CRISPR等基因编辑技术取得了巨大进步,但要精确、安全地编辑影响衰老和寿命的所有关键基因,同时避免脱靶效应和未知的副作用,依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而且,许多与衰老相关的基因变异是渐进的,不是单一基因就能解决的。
再生医学的难题: 即使我们能够再生器官或组织,如何保证它们的功能与原生物完全一致,如何避免免疫排斥,如何防止癌变,这些都是需要解决的难题。
纳米技术的成熟度: 如果设想中用到纳米机器人来修复细胞损伤,那么这些纳米机器人需要具备高度的生物相容性、精确的导航能力和可靠的能量来源,这些都还在非常初级的研发阶段。
伦理和安全问题: 即使技术上可行,大规模的人体试验也需要严格的伦理审查和安全评估。在未充分了解长期影响之前,将如此颠覆性的技术推向市场,风险是巨大的。

时间表上的怀疑:

科学研究的周期: 科学突破往往需要数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积累。即使是看似“快速”的进展,也建立在长期的基础研究之上。从实验室的初步发现到能够安全有效地应用于人类,还需要漫长而严格的临床试验过程。
“永生”定义的变化: 谷歌的预测更可能指的是“显著延长健康寿命”,而不是字面意义上的“不死”。如果他们将“健康寿命延长到远超目前的平均水平,甚至接近身体不再发生不可逆衰老”作为目标,那么在2029年取得一些关键性的进展,也不是完全不可能。但这与“永生”这个词的直接含义仍有距离。
商业驱动与科学现实: 科技公司,尤其是像谷歌这样的巨头,其发展往往受到商业利益和市场预期的驱动。在某些时候,为了吸引投资或保持市场关注度,可能会发布一些较为激进的预测。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内部对实现时间有十足的把握。

社会和哲学层面的考量:

即使技术上真的允许,人类准备好迎接永生了吗?
资源分配问题: 如果永生技术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可能会加剧社会不平等。如何公平地分配这种技术?
人口过剩: 如果人们不再死亡,地球的资源将如何支撑不断增长的人口?
生存意义的改变: 死亡是构成生命意义和紧迫感的重要部分。没有了死亡的终点,人类的动力、追求和价值观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综合来看,谷歌关于2029年实现永生的说法,更像是一种对未来发展潜力的大胆展望和一种高度乐观的预测。它反映了在生命科学和技术领域正在发生的深刻变革,以及像谷歌这样的公司投入巨资推动这些变革的决心。然而,将其视为一个板上钉钉的、即将实现的事实,则可能忽略了科学研究固有的不确定性、技术实现的艰巨性以及伴随而来的巨大社会和伦理挑战。

与其说谷歌“说”人类将在2029年永生,不如说他们通过其在衰老研究领域的投入,向外界传递了一种“我们正在努力让这成为可能,并且取得了一些令人鼓舞的进展,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突破”的信号。但就目前我们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水平而言,2029年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永生”的可能性,依然是一个非常遥远甚至不太现实的目标。更合理的理解可能是,到那时,我们可能会在延长健康寿命方面取得一些重大的阶段性成果,但这距离完全克服死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嗯,某些人已经从人工智能,区块链,比特币脱身,炒作永生,骗投资人了嚒?不说这事合不合逻辑,技术到了2029年能不能达到。就说历史上,通过长生不老被忽悠的帝王,就不止一个。现在很多人忽然宣布,某某年可以永生,估计肯定是钱不够了。

我先给大家说下永生有多难。先说人体,人体有多复杂?人体细胞大约有40万亿到60万亿。而人类最高的科技“处理器”,只有不到100亿晶体管。那些说人类可以永生的,我们不妨换一个角度思考。

如果处理器坏了,晶体管老化了,请问如何修复?100亿级的晶体管坏了,能修复嚒?

如果这个都不能修复,何谈60万亿级的人体??并且,细胞比晶体管复杂多少是没法计算的。

想要彻底的了解人体,了解60万亿个细胞是如何运行的,其计算量就算把全球所有的计算机,加在一起计算,都未必够。

人类的身体,是物种演化十几亿年搞出来的,你说十几年就能搞明白,我真不信。细胞,基因,这些一个个的了解下来,十几年的时间,肯定是不够的。就说基因,人类的基因信息,至少有6GB吧,如果每一条基因都解读出来,需要多长时间?

这个6GB可比电脑程序复杂多了。一个微软的操作系统,10个GB的内容,几千工程师写几年,都未必能写下来。而且,基因的信息内容,肯定不会具备操作系统,那样的“逻辑”的。基因是十几亿年演化来的,内容肯定是混乱的,犹如天书一样难解读。

谈人类肉体永生的,还是先去研究一下,能不能制造出人类器官,这样才靠谱些。

现在永生界,非常的会翻新花样,什么机器人永生,冷冻永生,意识永生,都出来了。这些看起来是那么回事,但问题是,这些看来靠谱的,真没有多少。就说计算机永生,把我的意识复制到机器里,那还是我嚒?

人类的肉体是和意识共生的。就仿佛电灯和光的关系,人的意识离开了肉体,还是人麽?光离开了电灯,还能存在?

人的思维活动,是肉体作用的结果。就仿佛计算机呈现出来的信息,是处理器,显卡,内存一起运作起来的一个结果。脱离了肉体,思想是会一起泯灭的。就算将来,计算机可以诞生出“自我意识”,也会和人类的思维完全不一样。

人类听音乐的时候,是一种优美的旋律。而机器听音乐呢?他理解起来是0和1?

没有小弟弟,林志玲在你面前脱光了,你都不会存在一点“爱”的感觉。电影里,灵魂出窍以后,还能感受到各种感觉,这纯粹是胡说。

现在永生界,唯一靠谱的就是把人冷冻起来,过一些年在复活。不过,人冻的跟死鱼一样,在若干年后复活,我怎么还是觉得不靠谱呢?

人类2029年就可以永生,这种事肯定是不靠谱的。

但是这些都不重要。现在是一个资本过剩的年代,投资人需要一个理由,让我投钱给你。一个创业者,想要获得投资,就必须“贩卖预期”。任何想要获得投资的项目,项目上都必须描绘出一个美好的蓝图。

如果大家能把最近的商业项目的融资说明书,都搞到手的话,只要仔细看一下,就会惊奇的发现,他们都差不多。没什么项目,不说自己会改变世界的。。当年共享单车就是这么说的。历史上任何失败的项目,也都是这么说滴。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