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的工资结构很简单。
以四川厂为例,如果只完成每周法定的40小时,那月工资大概2050上下(视工龄,有差别),属于所有用人单位中,工资最少的企业。
但富士康的优势就是能加班,订单多时,可以达到每周80小时工作量(包含法定40)。这样全负荷下来,每月扣除食宿(大概200),到手不会低于4850。相当于,每月多干160小时,多拿3000,每小时报酬18.75元。如果参照肯德基小时工的13-15,星巴克小时工的17,富士康的这个报酬,是比较可观的。简单说,如果能且愿意全负荷加班,富士康就是打工型企业中,收入最高的一档。
我家族中,多数长辈都是自己拥有,且运行企业的,无论什么地区,什么行业,除非是有10-15年技术经验积累的中工或中管,不然普工净收入绝达不到富士康这个水平。
一言概之,如果没有加班,富士康就是报酬最差的企业。走不奇怪,不走才奇怪,
这个问题可以拆成两个小问题,为什么有些员工会因为「不加班」而不满,和为什么「一月收两三千块遭不住」。
其实富士康的员工和华尔街的金融分析师本质上是一样的。华尔街的分析师,在入行的时候就知道自己不但薪水很高,也会有高额的奖金,这也是华尔街引以为荣,用来吸引全世界优秀人才的「红利文化」(Bonus Culture)。
奖金的本意是用来奖励绩效,提供激励的。但是如果在入职之前,就已经对自己能大概拿到的奖金数额有一个很平稳的预期的话——像现在找工作的时候,HR也会有有意无意的暗示「年终奖」有多么诱人一样——这个时候奖金就不再,或者不仅仅是激励,而是一个「留住」员工的手段(Retention Device)。
富士康这种劳动力密集型的企业,薪酬相当的公开透明。一个人进去之后,一个月大概工作多长时间,拿多少钱,雇员们早就通过口口相传,都了解的清楚了。这种情况下,大家来富士康,就不是为了一个月每天工作八个小时,每个月拿两三千块钱的。所以不能加班就意味着「属于自己的薪水」变少了,这谁会满意呢?
总之,在富士康和华尔街,绩效奖金不仅仅是激励的工具,更是留人的工具,一旦企业达不到员工心目中的标准,那么他们就可能离职或者跳槽。
经济学里面搜寻和匹配模型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角度来理解这个问题,那就是,无论是失业还是就业,其实都是有价值的。人们面对一个工作机会,只有失业的价值小于就业的价值的时候,才会工作;否则的话,人们很可能拒绝工作,继续失业。
我们要先看看失业的价值是什么。失业本身其实是有价值的。尽管失业的同时,自己在不断的产生开销,而没有什么进项,但是失业意味着自己是自由身,可以在将来的某个时候找到一份工作。那么未来的这份工作的收入,折现到现在,就是失业的价值。
就业的价值是什么呢?就业的价值是每个月持续领到的薪水。 但是就业有一个隐藏的代价,除了在园区的衣食住行正常开销之外,就业隐藏的代价就是自己失去了「失业」的状态,也相应的失去了「失业」的价值。
前不久知乎有一个问题「2020年失业是一种什么体验」,有一个答案是一位事业颇有小成,然而失业的中年答主说的。
假如着急忙慌的,去开滴滴,做代驾,送外卖,送快递,开小店,基本就是和以前感觉很牛逼的自己说永别了。
这个答主的观点如何可能有人会有不同意见,但是他的表述中,就体现了「失业的价值」。宁愿自己忍受着净损失再等等,也不愿意急着「先找一份工作干着再说」。因为「先找一份工作干着再说」,尽管暂时开源了,但是可能损害的是未来的收益(未来也没有职业生涯了),反而还不如失业带来的收益大。
富士康的工作强度是众所周知的,很多人来富士康工作的目的也很明确,就是趁年轻多加班多干活,迅速挣一笔钱用作其他用途。尤其是派遣工,本身劳务关系不在富士康,那么就不存在职业发展的考虑。这个时候,富士康的高强度加班的正面意义就凸显出来了,它在于给员工,尤其是派遣工提供了「一个快速体力变现的渠道」。现在这个渠道不存在了,那么在富士康工作的价值就下降了,更多的人会在有正结余的情况下选择离职。
很正常,背井离乡,独自来到大城市打拼,就是为了钱多,因为疫情,现在这些厂子都不忙,都是上有老下有小,每月两三千的确熬不住,而且这些员工平时都是靠加班来挣钱的,因为他们的基本工资并不高,甚至有的干12个小时,15个小时,只是为了那点加班费,之前在上班的时候,最忙的时候,全月无休,而且每天下晚上十点,八点上班,虽然累,也熬人,但工资也是可观的。
在底层上班,工资就是和你的付出成正比的,干的多挣的多,大部分人出来上班,宁可全月无休,也不想散淡常歇,一个月拿那两三千块钱。
趁年轻,既然没有挣高工资的技术和能力,就只能用自己仅有的微薄之力去换取生存之路。
你看世人慌慌张张,不过图碎银几两,偏偏这碎银几两,能解世间万种惆怅。
后浪们在追求生活
而更多的暗流只是为了生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