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富士康工人每天在流水线上十几小时无休,有人为了加班甚至请领导吃饭的现象?

回答
富士康工人每天在流水线上工作十几小时且无休,甚至为了加班请领导吃饭的现象,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和审视。

一、 现象的根源与驱动力:

经济压力与生存需求: 这是最根本的驱动力。许多富士康工人来自农村或经济欠发达地区,收入是家庭经济的顶梁柱。微薄的基本工资难以支撑生活开销,加班费是他们增加收入、改善生活、寄钱回家、供养子女读书、赡养父母的重要途径。在许多情况下,不加班就意味着收入锐减,生活会变得更加艰难。
企业生产模式与订单压力: 富士康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制造服务商之一,其生产模式高度依赖于流水线作业和大规模生产。为了满足全球客户(如苹果、惠普、戴尔等)巨大的订单量和严格的交货时间要求,企业往往需要极高的生产效率和产能。流水线上的工人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旺季,订单量激增,为了保证生产进度和交货日期,企业会鼓励甚至强制工人加班。
行业竞争与利润空间: 电子产品制造行业竞争激烈,利润空间相对较低。企业为了保持竞争力,必须不断压低生产成本,而人力成本是其中重要的一环。通过长时间的加班来提高整体产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分摊固定成本,提升单位产品的盈利能力。
管理机制与激励制度: 富士康的管理模式以高效、严格著称。加班文化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除了直接的加班费,企业可能还存在一些隐性的激励机制,例如将加班时长与绩效考核、晋升机会挂钩,使得一些员工愿意通过加班来证明自己的工作态度和能力。
社会就业环境与选择有限: 对于许多低学历、缺乏专业技能的年轻人来说,进入富士康这样的工厂是相对容易获得稳定工作的方式。在就业选择有限的情况下,即使工作辛苦,也比失业或从事更不稳定的工作要好。
“请领导吃饭”的背后: 这种行为折射出的是一种“关系经济”和潜在的“人情债”。工人通过请领导吃饭来建立或维护关系,目的是为了获得加班机会,或者在工作中有一定的便利。这反映了在一些环境下,正式的绩效评估和机会分配机制可能存在不足,或者员工认为通过非正式渠道更能有效争取自身利益。这背后可能还隐藏着一种不公平感:是否关系好的人更容易获得加班机会?

二、 现象带来的影响与后果:

对工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损害:
身体疲劳: 长时间重复性的体力劳动和精神高度集中,会导致身体过度疲劳,引发各种健康问题,如颈椎病、腰椎病、腱鞘炎等职业病。
精神压力: 高强度的生产节奏、严格的绩效考核、频繁的加班,以及对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都会给工人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容易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生活质量下降: 几乎没有休息时间,生活被工作完全占据,无法顾及个人生活、社交、学习和娱乐,生活质量大幅下降。
安全隐患: 疲劳状态下,工人更容易犯错,增加操作失误的风险,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影响社会整体的劳动质量和可持续性:
“过劳”文化: 这种现象可能形成一种“过劳”的行业文化,将长时间工作常态化,即使在非旺季也存在加班压力,不利于劳动力的长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人才流失: 恶劣的工作条件和不健康的劳动环境,容易导致有能力、有思想的工人选择离开,企业难以留住人才,形成恶性循环。
社会公平问题: 如果加班机会分配不公,或者加班费计算存在问题,会加剧社会的不公平感,损害劳动者的基本权益。
企业形象与社会责任: 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企业的社会形象,让人们对大规模制造业的工作环境产生负面印象,并引发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质疑。

三、 如何看待和改进:

劳动者的基本权益需要保障:
遵守法律法规: 政府和企业必须严格遵守劳动法,保障劳动者合理的工时、休息权和休假权。加班应是自愿且有合理报酬的,而不是被迫或变相强制。
提高基本工资: 在保证生产效率的同时,提高工人的基本工资水平,减少对加班收入的过度依赖,是改善工作条件的重要一步。
改善工作环境: 引入更先进的自动化设备,优化生产流程,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环境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企业的责任与转型:
关注员工福祉: 企业应将员工视为最重要的资产,投入更多资源关注员工的身心健康和职业发展,建立更人性化的管理制度。
推动技术升级与自动化: 通过引入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对人力的高度依赖,从而降低对工人长时间加班的需求。
透明公正的加班制度: 建立公开透明的加班申请和审批机制,确保加班机会的公平分配,并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支付加班费。
关注员工心理健康: 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建立员工关怀体系,帮助员工应对工作压力。
社会与政府的角色:
加强劳动监察: 政府应加强对企业的劳动监察力度,严厉打击违法加班行为,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引导产业升级: 通过政策引导和支持,鼓励企业向高附加值、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摆脱低端制造的“血汗工厂”模式。
提高公众意识: 媒体和社会各界应关注并讨论这一现象,提高公众对劳动者权益的认识,形成关注和监督的社会氛围。
职业技能培训: 为工人提供更多的职业技能培训机会,帮助他们提升自身竞争力,拥有更多元的就业选择。

总结:

富士康工人长时间无休加班、甚至为加班而“讨好”领导的现象,是经济发展模式、企业管理策略、行业竞争压力以及社会就业现实相互交织的产物。它不仅是对劳动者身心健康的巨大消耗,也暴露了当前部分制造业在发展模式上存在的短板。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劳动者三方的共同努力。企业需要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通过技术升级和管理优化来改善工作条件;政府需要加强监管和政策引导,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劳动者也需要认识到自身权益的重要性,并寻求合法合规的方式来争取更好的工作环境。最终的目标是实现经济效益与员工福祉的双赢,建立一个更健康、更可持续的劳动生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深圳龙华富士康我去过几次,进去挺麻烦的。

要预约,要押身份证换来访证。车子进出,有探测器扫车底。不像普通的工厂,检查下后备箱有放行条就完事。

客户开着高尔夫球车来接的我们,一路上指着楼层介绍原来那里都是单个跳网,现在拆了。

我记得我当时问了个挺白痴的问题。跳楼事件对你们招工有多大影响?

他笑而不语。

直到我自己开厂以后才懂,有个X影响啊。不是每个公司都能保证有班加的。

龙华富士康东二门还是哪个门那里,招工处永远有人在排队。

要加班,首先得有足够的订单。珠三角现在的制造业,低端产能淘汰了不少,外贸订单也是处于萎缩状态(土地租金和人工成本上涨,价格上缺乏竞争力),中小企业关停了一大批。

我见过的工人维权,堵着马路就有两次。

在深圳的制造业,能跟富士康比稳定的,没有。伟创力都不行。

至于加班,这是行业游戏规则。富士康不能多雇一批人,实行三班倒,从而降低工资成本吗?

答案是,不行。这样做的后果比跳楼事件还严重。深圳一个工人,每个月到手没有5000左右,是不会给你干活的。

基本工资2200元,走到深圳哪一家都一样。但不是每家公司都能保证富士康那样的加班量的。

订单不够稳定。

工人们不怕加班,他们本来就是按照劳动法的规则来获取自己的权益。

同理,完全不给加班的工厂,在深圳不可能生存。

曹小灵的回答里说富士康给加班费就是良心企业。那深圳的良心工厂五位数起。

敢不给试试?真的当工人好欺负?轻一点的找劳动局,罚死你。重一点的直接把你工厂值钱的东西拿去卖了。

资本哪里来的良心,无外乎是法律在保障。

富士康在深圳工厂里,算得上优质了。无他,稳定。

至于请工头吃个饭,真不算个事。厂里的活有轻有重,疏通下人情,想换到仓库做点清闲工作的大有人在。

说另一个事,客户中午请我在龙华富士康园区里吃的便饭。店名就叫康师傅牛肉面。消费水准不高不低,城市连锁快餐店的标准吧。

这家康师傅牛肉面在园区里挺有名,味道挺不错。在我们看来经济实惠。但是来吃的,基本都是管理层。普工不会来这里,园区外10块一份的盒饭才是他们的午餐。

普工来富士康,就是赚钱的。

至于大家所说的管理方式简单粗暴严格,也确实存在。举个例子,园区外面有很多裁缝小摊,上面写两个大字“去铁”。

男性的皮带不能有金属,女性的文胸钩子一样不能有金属。否则过不了车间的安检门。

问其原因。答,某一代苹果手机还没上市,市面上就出现了新款苹果手机的手机壳套。富士康被罚了几个亿。所以车间就变成这个样子了,防止外流。

最后,好多答案都在说请客求加班原因在于工资低。

当然低,因为给的高了,生产效率就下来了………这也是为何有一部分工厂会采用计件制。

并不是黑产线普工,但是,这是事实。

user avatar

类似的事,存在很久很久了。

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里,常去卖血的人,要讲交情。

管卖血的李血头说:“不要卖血时才想起我来,平日里也要想着我”。

什么叫平日里想着他?去卖血的时候,送他点西瓜之类的礼物,就是平日里也想着他。


许三观初次去卖血时,是卖血经验丰富的哥们带去的。

之后自己去时,带了白砂糖做礼物。

再后来,许三观想法子,要把儿子从艰难的乡下调回城里来,也得卖血换钱,以便请队长吃饭。


旁人会觉得,卖血不利于健康,卖血不就是卖命?

但当事人们却觉得,血是自己身上的,卖了就卖了;甚至小说里还有说法:

你身上如果血发痒了,就是血太多了,发胀;该去卖掉一点,不然对身体不好。

每个人都无法了解他人的境况。

肯舍出好处求着卖血卖命的机会,是因为当事人对自己所能出卖的一切,有个基本的估价。

没有谁会生下来就乐意吃苦,还平白无故卖命,自然是被周遭环境推到那份上了。


《许三观卖血记》的故事,应该发生在1950-1970年代,是许多老人口中还挺淳朴的时代。

小说出版在1990年代初。

2020年如果还能看到类似的事,那大概是这一套规则,亘古不变。


人的血,或者其他东西,只要可以交换的,都算作利益。

李血头所象征的,小说里提了:

“这就像是我们村里的村长,村长管我们人,李血头就是管我们身上血的村长,让谁卖血,不让谁卖血,全是他一个人说了算数。”具体象征着什么,不言而喻。

悲观地说,只要世上可交换的利益还在,“全是他一个人说了算数”这套还在,这类事就永远会存在下去。

user avatar

啥,现在有人为了加班,仅仅需要请领导吃饭就行啦!本世纪初的时候,我在苏州工业园区打工的时候,厂妹为了加班名额,都是陪工头睡觉的。

时代进步越来越好啦!

user avatar

工人选择工厂,是因为那是他们能找到的最好的工作。

这是很多知乎小将不愿意承认的事情。

选择工厂流水线工作的人,普遍有以下问题:

懒,不愿意学习,喜欢流水线无脑工作。

家庭出身差,学历低,见识少。

年纪小,没有自主意识,没有上进心。

知乎喜欢把这些问题归结到困境上,或者作为悲惨叙事的一部分,但其实这些都是底层人最根本的问题,是需要首先解决的。

但凡其中有一个问题自己愿意去解决,都能逃离这个环境。

我可以不客气地讲,除开心理确实有问题的,绝大部分穷人之所以穷,就是各种形式上的懒,身体上的,或者思想上的懒。

那么工厂里这些求着加班的人呢?

他们其实就是出问题了,花钱去追求不需要动脑子的工作。

丧嫂以前就是厂妹,她说她们厂没有这种傻x。

但凡有点脑子的,一个月工资买个电瓶车+红米,不就可以送外卖了?收入水平不比这高?

就是懒得动脑子。

我觉得知乎上很多搞键政的看到这种问题就开始批判资本家,其实底层的出路不在于资本家的恩赐,而在于底层要不断寻找新的出路,不辞辛苦,不断学习,别老盼着大老爷能开眼。

所以这些人几乎是出问题了,主动把自己陷入机械劳动陷阱里面了。

上次我们去河南OPPO的时候,他们有个快修中心,访谈的时候我特意问了薪资和上升途径,他们就是基础工资+计件,工程师还分为10级,工作本身包吃住。

OPPO这种就是健康的工人管理,所以整个OPPO有很多工作几年十年的老员工。

我们的社会到底需要怎样的工人?

我觉得这是个坏问题。

好问题是:工人的出路是什么?

关于底层社会的问题,往往我们不需要讨论劳资关系,更多需要讨论的是如何让他们接受更多教育,打破原有的舒适圈。

一定要找出路。

穷人的头啊,你莫望到天。
行万里路哇,你读书万卷。
——《一百零八. gai》

——————

爆笑,知乎小将开始教育跑快递做厂妹出身的我们两口子,什么叫底层了。

原来天天在知乎上跟资本家哭哭就是同情底层了,这就是当代中国精英的道德娱乐方式吗?爱了爱了。

知乎上键政圈就这个德行,天天通过把底层想象成肌无力的废物,以此来达到自己中国白左的道德优越感。

实际上中国底层的出路很丰富,很多人是迈不出那一步去改变自己的人生,这就是自己的问题。

别扯啥接受的教育咋样,人要想改变命运,靠的就是突破自我。

啥叫只能选择工厂?跑外卖要啥学历?修车?剃头发?木工?机电?

说白了,很多人不愿意投入时间学习,离不开舒适圈罢了。

接受过教育的大学生尚且这么多懒人,怎么知乎小将就不能理解底层也有很多懒人?

说白了,知乎小将更喜欢意淫出一个更高的存在,自己过得不好就是因为有人压迫自己,是不会承认努力学习可以改变命运的。

user avatar

因为八小时工资不够基本生活费。富士康工人是生活所迫,被迫加班。

user avatar

你明明知道资本家是在压榨工人劳动力

但你不做,后面有的是千军万马拿着砍刀蠢蠢欲动

所以你只得硬着头皮加班,干到死


普通薪金吸引不了你,但加班费可以、补偿金可以、每个月的最低额度可以

会有人在乎普通薪金吗

在乎的是只能拿到这种普薪啊

user avatar

我还只敢说大厂,改变命运的那种,腾讯阿里华为的那个级别。

被人回了757个回答,吊着打……

虽然大厂的程序员也比较辛苦,但是对比富士康的工人来说,也算不了什么。

感谢知乎没让那个问题上热搜。

不敢说啥了,我闭嘴。

user avatar

有能力的人,自然看不起这几千块工资。

进厂做流水线也不是常人所能忍受的,特别是现在大部分人受过高等教育,如非生活所迫,根本不会选择干这种活。

但是大家不要忘了,还有很多人,想干这种活也都没处去。

说说自己前几年,搞网店卖衣服,去同学厂里下单。

那里面的工人情况更糟糕,五险一金没有,基本工资也没有,一律全部按提成算,做多少就结算多少。

我看见很多都是四五十岁的中年人,男女都有,二十出头的也有。

经他们手里出来的产品质量都很好,喝茶的时候问这同学,里面最低的工资是多少。

他如实相告,厂里订单少的时候,一个月领八九百的都有。(一天三十块不到)

三四千一个月是常态,但基本工作时间都会超过十二小时。

或者只要你敢拼,一个月六七千也能做到。

在他们家厂里,说白了就没有加班这个概念。

你爱干不干,做多少都是自己的,也不规定你上下班时间。(除了几个领固定工资的组长除外)

你能说厂家的不是吗?人家开个厂也不容易,每年工厂的租金,水电费,工人住宿楼层,食堂伙食,这些都是固定支出。

逢年过节,还得去送礼,打点关系。

不仅客户要打点,还有当官的 ,查消防的等等。

很多人生活都不容易,家里还有上年纪的父母要供养,孩子要上学。

上有老,下有小,不做就没收入,咬咬牙生活就还能继续...

2020年了,还有很多人,并不像在座的各位,可以坐在办公室,或者拿着手机,吹着空调刷知乎。

我也痛恨资本家,但是在你骂资本家的时候,想想你能为底层这些被生活所迫的人带来什么?

你可以有条件想着按时下班,这么累还不如追追美剧,看看电影,约约朋友。

而人家就是宁愿拿这几小时去换钱,哪怕不多,也可以用来贴补家用。

人类文明,还远未到可以躺着就有饭吃的时代。

我们也不是那些发达的福利国家,他们小国寡民好打理,中国至少现在办不到。

大家能过上今天的日子,还是无数先辈奋斗出来的,不然我们今天比非洲印度也强不了多少。

总之我认为,有得干就努力干,不想干就换个地方干。

user avatar

如果不是没有更好的途径去养活一家人,送孩子上学,给父母治病,和老婆生活。

谁会走进富士康的工厂。

如果不是8小时赚不到养老婆、孩子、父母的钱,

谁又会拼着身体去加班。




这倒也不是说富士康不好。

高中时看富士康员工跳楼的新闻,总觉得富士康是一种剥削,

现在自己挣钱了,看看自己,看看老家那些没机会走进格子间的同乡,

看看即便是同在大城市,却也只能从事体力劳动的同龄人们,

深感,也许富士康的工作,其实挺让很多人羡慕的:

安全、薪酬也不低,也不是最累的工作,

包住,不用跟房东扯皮,

最重要的是加一小时班就多一小时钱。

以上总总,人均985/211,年薪百万起步的知乎er可能是瞧不起的,

但放眼全中国14亿人口,或者6亿月均收入不到1000元的人口来说,着实算是个好去处了。



在我们目不所及的地方,很多人干着比这更累、薪水更低,甚至危险性更高的工作。

我上学那会儿,村里的一些年纪比较大的叔叔阿姨,四十多五十多岁的那种,很多工厂或者工地招临时工都不要他们,工头既嫌弃他们比不上青壮年的力气和精力好,还得担心万一出点事故要担责任。

但是他们只靠种地那点收入远远不够,孩子要去城里读书,学费、书费、生活费。老人要面临生老病死的困扰,虽然有新农合,但报销之后的自费部分也是座不小的山。



于是这些人一起去工地上搬钢筋。

每天早上五点在村口集合,十几个人挤在一辆小三轮上去隔壁县的建筑工地,晚上七点左右才能回来,这样一天能赚100块钱。

他们担心工头嫌弃自己年纪大搬得不够多,每天都加倍卖力,

其中一位阿姨是我的邻居,家里老人需要照顾,儿子在准备结婚,需要在县城买房。

尽管那时候我们县城的房子一平不到4000元,也得逼着两口子拼了命去干活。

阿姨甚至比年轻人搬得都多,只是每天晚上腰疼到睡不着,第二天还得早起去,周而复始。




这比富士康危险多了。

小三轮挤着十几个人,六七十里的路程,中间有点波折就不是小事儿,

工地有粉尘、有坠物、重体力劳动、没有保险。

而且就这样,赚的也没有富士康多。

阿姨他们也不是不想去电子厂,但电子厂不要她们这种年纪的,

而且家里的老人也需要照顾,根本走不开。




进厂的也不一定好很多。

年轻一点的找找关系则可以进纺织厂,但纺织厂的工作也绝算不上是好的工作,

纺织厂都高温高湿,车间里温度常年都在35度以上,再加上50%-80%的空气湿度,体感温度每天都在40度以上,闷热得完全是个大蒸笼,夏天最热的时候室内比室外温度还要高,冬天中暑风险也很高,晚上下班回家还要承受室内外50度左右的温差。

再能扛的年轻人,在里面工作一年,多多少少都会生几次病。

虽然根据规定这种工作环境下用人单位需要向劳动者发放高温补贴,

但实际上纺织厂不仅不发高温补贴,为了防止员工随意离职,一般会扣押半月到一个月的工资。

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工作完,次月月中或月底发工资。而是进厂第一个月工资,会一直压着不发。除非做满一个周期(通常是一年多),要不离职是不给的。




富士康少有意外死亡,诸多死亡新闻大部分是绝望的跳楼自杀。

而且富士康的危险岗位,还有防护服,还有保险等东西,

在大家看不见的世界里,许多同样危险甚至更危险的地方,是压根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

我家附近的一个化工厂,一个巨大的石灰池只有一道简单防护栏,

前几年就有人不幸跌落进去。

不知道赔偿方案怎么样,反正最后人没保下来。




甚至对比在外人看起来比较体面的“白领”,富士康也不算太过分。

富士康工人有加班费,我身边的白领们,从没听过有加班费可以拿。

快下班了甲方突然来需求了、周末在家老板突然说要开会、下午五点说下班后留个例会、

团建放在周末/节假日、还有不管上下班随时来的工作微信、工作电话,

会议拖到下班后,然后收拾会场、这些不都是加班吗?




我高中毕业,在酒店端盘子的时候,说是每天工作到晚上11点,

但是11点来了客人要接待,12点吃不完的客人要等着,

客人走了要收拾剩菜、洗盘子、擦桌子、把转盘刮干净、换桌布、拖地、摆餐具纸巾。

收拾的干干净净才能下班。每次都得忙到深夜一点多。

这最累的两个小时,有什么加班费?




不能不做,做了又不算加班,加班费想都不敢想。

有的是人可以工作16-17个小时,不要加班费。

我男朋友刚毕业那年,在一家创业公司,11月份工作28天,每天钉钉打卡15个小时,也是一分钱加班费都没有呀。


对比下来,富士康这种至少加班透明、薪酬也透明。

说实话,有段时间我还真的挺想去富士康打工的。




不知道是不是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还是那些我们看不见得人,因为越来越不会发生,所以更加不能被现在的人感知到。

我们每天看见抖音的三里屯太古里,看知乎的985/211,年薪百万

看奔涌在B站的后浪,看白富美视频里面开开心心的建筑工人。

就觉得世界是这样子的。




确实,世界有一部分是这样子的。

但更多的地方不是。

我们从那些地方走出来,千万记得低下头看看自己来时的路。

user avatar

欧美是工人多年的斗争,真的是拿着枪斗争那种,洛克菲勒、摩根这些财团,当年都是有自己的私人军队的,不然镇压不了工人的反抗!

才换来了八小时工作制

中国没有经历这个阶段,当欧美的工人还在斗争的时候

中国的衮衮诸公儒家大师们还在喝人血呢,国家还是耕地为生呢

近代虽然有血汗工厂,比如大家课本里边的包身工,和其他的工厂,但是一方面,这些工厂毕竟少,只在几个大城市。第二个方面,这些工厂的存在,让当地的女孩,对的,女孩,不在是赔钱货,而是能挣点钱的人了。我记得有个美国女记者写过南方的工厂,是怎么怎么没有人性,怎么剥削,但是,这工厂周围,溺死女婴的是最少的,因为养大了还能去挣点钱。

这就是大家常说的,再烂的资本主义,都比封建社会好。

资本主义的恶魔,开发了流水线,让工人只能时刻紧绷着精神的福特,他的功劳比一百个儒家的圣人都高,他养活的人,创造的价值,一百个儒家圣人都赶不上。

用马克思的话说:资本主义在短短一百余年创造了远超过去几千年的成果


和大陆的企业相比,你会发现,卧槽,富士康居然还是不错的

你不加班,一个月基本工资两千多块,这一个月,就经超过了很多农村一年的收入了

加个班,五六千块钱,那就是上等收入了


这就回到了起点,就是,农村人口太多

美帝几十亿亩耕地,也就几百万农业人口

中国呢,十八亿亩,现在农业人口还是按亿来算的

你一个人就这么三亩地,你就是都种人参,也发不了家啊

要么你学日本,鼓吹什么高档蔬菜,卖高价给喜欢装逼的中国人,那也有个几百万亩就不错了,多了就不值钱了。

归根结底,还是减少农业人口,一个人就有成千上万亩土地,一亩地挣十块钱都是十几万。

在农业人口还是好几亿的情况下

富士康还是一个不拖欠工资的良心企业·····

毕竟无数的农民都要进来谋生的

这种恶性竞争,你能怎么办?



难道学习社会主义的好榜样小岗村,搞村集体企业,农民不出来打工,在自己家门口打工?

这谁干啊?

资本主义肯定疯狂扼杀小岗村啊

沈浩在小岗村挂职的时候,发现小岗村以前的集体企业都莫名倒闭,村民集资采购的物资都到了几个领头人家里了,

这就是资本主义的扼杀

不让你自己搞

你必须来我这里打工

然后保证你打工的钱,比你在村里要多


user avatar

因为活着很贵。

有质量的活着更贵。

如果一个工人每天只需要工作八个小时,每周工作五天的收入,可以让他下班后,在有钱交房租,有钱存下来买房,有钱给子女交学费,有钱维持生活的同时,还能维持一两个类似于小提琴,芭蕾,跳伞,飞行,滑雪,潜水之类的现在看上去耗钱的爱好。

你觉得,他还会追求这种高压力的生活么?

什么,你觉得这个不可思议?

那么苏联呢?那个国家的工人,会拉小提琴,会弹钢琴,会开飞机,会跳伞,可以去度假城市度假,有充足的假期和充足假期中能干的充足的事情。

所以,这一切并不是不可能,只是,会不会做的问题。

会做的话,中国也可以让我们的一线工人可以拥有一样的生活条件,一样的收入,一样的娱乐,一样的人生。

事实上,我们现在在强调内循环,内循环是什么?不就是让更多的资金在国内的市场流通,让人们更喜欢在国内消费,让GDP在国内创造么?

那么,如果民众无法承担得起日常之外的消费,甚至于为了活下去而无暇娱乐,无暇去交际,无暇去让自己拥有一两个爱好,无暇让自己活得一个长假期,去旅游,去度假,那么何尝谈内循环?

难道就靠着那些赚钱就往外国跑的资本家么?

所以,道理就在这,我想任何人都会明白,问题只是,做,还是不做罢了。

user avatar

码农厂如果按小时和法定加班费标准给加班费,估计也没有几个人有怨言。但是为啥血汗康可以按法定标准计算加班费,码农厂办不到呢?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富士康工人每天在流水线上工作十几小时且无休,甚至为了加班请领导吃饭的现象,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和审视。一、 现象的根源与驱动力: 经济压力与生存需求: 这是最根本的驱动力。许多富士康工人来自农村或经济欠发达地区,收入是家庭经济的顶梁柱。微薄的基本工资难以支撑生活开销,加.............
  • 回答
    富士康印度工厂停摆:对苹果手机制造格局的深层影响与中国制造的独特性近期,关于富士康印度工厂大规模停摆的消息甚嚣尘上,这无疑给全球科技供应链,尤其是苹果公司,带来了新的思考。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一事件?富士康在印度的遭遇,是否意味着苹果手机的制造命运只能牢牢地绑在中国?这背后涉及复杂的全球化生产、地.............
  • 回答
    富士康的“离职潮”,尤其是近期关于“不加班工资低,月工资两三千熬不住”的说法,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这不仅仅是单个企业的问题,更触及了中国制造业当下的一些深层困境和劳动者的生存状态。现象的表象:我们看到的消息是,曾经以“打工皇帝”形象出现的富士康,如今却面临员工因低薪和“不加班”的处境而选择.............
  • 回答
    苹果和富士康在郑州 iPhone 工厂承认违反劳动法的事件,无疑是科技巨头和代工巨头在全球供应链管理中一个相当棘手的公开曝光。这不仅仅是关于几条具体的劳动法规被触碰,它触及了更深层次的、关于现代工业生产模式、全球化分工以及消费者期望之间的复杂矛盾。事件的根源与发展: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违反劳动法”具.............
  • 回答
    富士康在美建厂的“大戏”,如今看来,多少有些“雷声大雨点小”的意味,尤其是在当初那个轰动一时的威斯康星项目上。当年,富士康一口气就规划了要在美国威斯康星州建造一座巨型的液晶面板工厂,州政府和地方政府为了能吸引来这个“金凤凰”,更是慷慨地祭出了高达30亿美元(后来增加到40亿美元)的税费优惠和补贴。这.............
  • 回答
    富士康在美国投资百亿设厂,这无疑是近年来在全球制造业格局中一件非常引人注目的大事。要全面看待这件事,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剖析,包括其背景、动机、影响以及潜在的挑战。一、 投资背景与驱动力富士康(鸿海精密工业)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代工商,其在美国的投资行为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多重因素叠加作用的结果。.............
  • 回答
    关于富士康董事长郭台铭在2015年接受采访时提到的“外销的台商应让台湾来查税,九成让台湾抽去”的言论,这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讨论,也反映了台商在大陆经营过程中面临的一些税务和法规问题,以及台湾当局希望加强税收征管的诉求。要详细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1. 背景:台商在大规模生产与税收优惠.............
  • 回答
    富士康上市,这事儿可有得聊了。 一提到富士康,大家脑子里大概率会蹦出“代工”、“iPhone”、“血汗工厂”这些词。 所以,当富士康本身要上市的时候,这背后牵扯的东西可就太复杂了。首先,咱们得明白,富士康本身早就不是什么小作坊了。它是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这个鸿海在全球电子制造领域,.............
  • 回答
    “全总点名富士康长时间违法加班,导致过劳死或自杀”这个事件,如果属实,可以说是触及了劳动者权益保障的多个核心问题,也反映了在快速发展的经济体中,如何平衡生产效率与劳动者福祉的长期挑战。以下是对这一事件的详细分析和看法:一、 事件的性质与严重性1. 核心问题:劳动者权益受损 长时间加班:.............
  • 回答
    富士康50亿美元印度设厂:巨头布局的时代缩影与深层考量富士康,这个曾经与“中国制造”紧密绑定的代名词,如今抛出50亿美元巨资在印度兴建大型生产基地,这无疑是一则足以撼动全球产业链的重磅新闻。这不仅仅是一家企业的投资动作,更是全球制造业格局变迁的一个缩影,背后折射出地缘政治、经济成本、市场需求以及企业.............
  • 回答
    要全面看待特朗普促成日本软银(SoftBank)和富士康(Foxconn)对美国的巨额投资及创造就业的承诺,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包括其积极意义、潜在挑战以及更深层次的影响。这笔总计约570亿美元的投资,伴随着创造10万个就业岗位的目标,无疑是特朗普政府在经济和外交领域的一项重要“成绩单”。一、 .............
  • 回答
    郭台铭先生一句“给大陆人饭吃”的言论,确实引发了不少讨论,大家对这句话的理解角度也很多元。从他个人的角度来看,这句话很可能是一种对自己创业和经营成就的概括,也包含了他在两岸经济交流中扮演角色的自我认知。富士康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制造企业之一,在中国大陆投资设厂,确实为当地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在过去几.............
  • 回答
    看待中职、高职学校安排学生去富士康等电子厂流水线实习,这事儿得掰开了揉碎了说,里头门道不少,也挺复杂的。不能一概而论说好说坏,得结合具体情况来看。首先,从学校和学生的角度来说,有这么几个出发点: 提升职业技能,接轨实际工作: 电子厂流水线虽然看着单调,但背后是一套非常成熟的生产管理体系。学生在里.............
  • 回答
    富士XS10,富士在2020年10月15日抛出的一个重磅炸弹,可以说是颠覆了不少人对富士相机固有的印象。在它出现之前,富士的APSC旗舰基本都集中在XT系列和XPro系列,那种复古拨盘、极致手动操控是富士一直以来的灵魂所在。而XS10,则像是富士在市场调研后,为那些“不是那么爱折腾拨盘”的用户,又或.............
  • 回答
    “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这句俗语,意境深远,蕴含着中国人深厚的故土情结、荣誉感以及人际互动中的心理需求。要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解读它:一、 字面意思与核心意境 富贵: 指的是获得财富和地位,取得了世俗意义上的成功。 还乡: 指的是回到自己的家乡,回到生养自己的地方。 锦衣:.............
  • 回答
    这事儿吧,真是让人啼笑皆非,又带着点说不清道不明的无奈。一个富豪心血来潮,拿出两个亿来盖了258套别墅,说是要送给家乡的父老乡亲们,这本身是个挺让人佩服的举动,带着浓浓的乡土情怀和回馈社会的善意。但结果呢?房子建好了,却像烫手山芋一样,送不出去。你说这事儿有多魔幻?咱们一点点捋捋,这事儿为啥会变成这.............
  • 回答
    “富人不吃主食”这说法,听起来挺有意思,也挺接地气,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咱们得明白这“主食”俩字儿。在中国文化里,“主食”一般指的就是那些能顶饱、提供主要能量的谷物类食物,比如米饭、面条、馒头、饺子、面包之类的。这些东西的特点是碳水化合物含量高,能快速给人提供能量。那么,“富人不吃主食”这话.............
  • 回答
    关于富途的线下见证人开户模式,这确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尤其是在如今数字化浪潮汹涌的时代。我个人认为,这种模式既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并且背后折射出了一些市场和用户心理上的需求。富途线下见证人开户模式的“前世今生”与核心逻辑首先,得聊聊富途为什么会搞这么一套“线下见证人”的模式。要知.............
  • 回答
    这事儿呀,说起来挺有意思的,而且挺值得说道说道的。一个富二代,含着金汤匙出生,本该顺理成章地接管家族的产业,过上很多人梦寐以求的生活,结果人家偏偏不,非要另起炉灶,去折腾自己热爱的东西,而且还是文学创作这种听起来就“不赚钱”的行当。你说这现象是新鲜事吗?好像也不算太新鲜,总能听到一些类似的传闻。但每.............
  • 回答
    印尼富二代设计的“儿童脊椎和鳄鱼舌头组成的包”是一个极具争议性和话题性的产品,其设计理念和实际影响值得我们深入探讨。要全面看待这个包,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设计理念与意图的猜测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在没有设计师本人明确阐述其设计意图的情况下,我们只能基于其作品本身进行合理的猜测。可能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