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男性女权主义群体是怎样的?如何看待男性女权主义者?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好好聊聊男性女权主义这个话题,尽量说得明白透彻些,也避免那些生硬的AI腔调。

男性女权主义群体是怎样的?

首先得明白,男性女权主义者并不是要“女尊男卑”,更不是要把男性的地位拉到比女性还低。他们的核心诉求,是和女性一样,去反抗和打破社会中存在的各种基于性别的压迫和不平等,并且认识到这种压迫不仅伤害女性,也同样限制和伤害男性自身。

你可以把他们想象成一群对现状不满的男性,他们观察到女性在很多方面都处于劣势地位,并且认为这种不公是需要改变的。 他们的不满可能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对女性遭遇的不公感到同情和反感: 看到女性在职场上因为性别受到歧视,在家庭中承担不合理的照顾责任,在社会交往中遭受骚扰或暴力,这些都能引发他们的不适感和行动的动力。他们可能觉得“这样不对”,“这样不公平”。
认识到父权制对男性的束缚: 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很多男性女权主义者会意识到,我们社会长期以来构建的“男性应该怎样”的刻板印象,比如“男人要坚强,不能哭”,“男人要顶天立地,养家糊口”,“男人要主动,要进攻”等等,这些所谓的“男性气质”规范,其实也把男性逼入了许多困境。他们可能觉得自己因为不符合这些标准而感到被排斥或被指责,或者看到其他男性因为无法符合这些标准而痛苦。
追求更平等的社会关系: 他们渴望建立一种更健康、更平等的伴侣关系、家庭关系、职场关系,不再受制于传统的性别角色分工。他们希望在亲密关系中,双方都能获得情感支持,共同承担责任,而不是一方绝对主导或另一方绝对服从。
对性别刻板印象的批判: 不仅仅是女性,男性也常常被性别刻板印象所困。比如男性被期望是理性、果断的,而情感丰富、细腻就被认为是“娘娘腔”。男性女权主义者会挑战这些狭隘的定义,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有权利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个性,而不受性别的限制。
理解性别是社会建构的: 随着对女权主义的了解深入,他们也会逐渐认识到,很多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性别差异,其实是社会文化长期塑造的结果,而非天然的。这让他们更有动力去挑战和改变这些被建构出来的规则。

所以,男性女权主义者是一个多元的群体,里面有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背景的男性。他们可能通过阅读、参加活动、与女性朋友的交流、甚至自身的亲身经历来形成自己的观点。他们的行动方式也多种多样,有的可能是在网络上发声,有的可能是在现实生活中支持女性,有的可能是在自己的家庭中实践平等。

如何看待男性女权主义者?

看待男性女权主义者,我觉得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和评价:

肯定其价值和意义: 这是最重要的一点。男性成为女权主义者,是推动性别平等非常积极和重要的力量。
打破男性内部的沉默: 长久以来,很多关于性别不平等的话题,常常被视为“女性的问题”,男性似乎不应该去过多地介入。男性女权主义者的出现,直接打破了这种沉默,让更多男性开始关注并参与到性别平等的讨论和实践中来。
提供不同的视角和支持: 男性从男性的角度出发,更容易理解男性在父权制下受到的局限和压力,也更容易与更多男性沟通和产生共鸣。他们的支持,能够帮助女性在争取权利的道路上获得更多的盟友。
促进男性自身的解放: 正如前面所说,父权制对男性也是一种束缚。男性女权主义者通过反思和挑战父权制的刻板要求,也在为自己争取更自由、更健康的人生。他们可以摆脱“男人必须坚强”的压力,允许自己有脆弱、有情感,可以更平等地参与育儿和家务。
提升社会整体的性别意识: 当男性也主动站出来,支持和倡导性别平等时,这种信号是强烈的。它能够更广泛地影响社会大众,提升整体的性别平等意识,有助于创造一个对所有人更公平的环境。

保持审慎和批判性: 虽然要肯定,但也不能盲目赞美。任何群体都可能存在不同的声音和实践方式,男性女权主义者也不例外。
警惕“伪装”或“表演”: 就像任何社会运动一样,总会有人出于各种目的(比如讨好女性、博取关注、甚至是为了某种利益)而“扮演”成女权主义者。我们需要辨别那些真正理解并践行女权主义原则的人,而不是那些只是口头上的支持者。
关注其行动的真实性和深度: 仅仅在网上说几句话,或者转发一些文章,可能还不够。真正理解女权主义的男性,会将其内化到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与人交往的态度中,并在实际行动中体现出来。他们是否愿意为女性发声,是否愿意挑战身边的性别歧视,是否愿意在亲密关系中承担更多平等的责任?
避免将他们视为“救世主”或“代表”: 男性女权主义者是重要的盟友,但他们不能代替女性去发声或做决定。性别平等是所有人的事业,但女性的经验和声音仍然是核心。男性女权主义者的角色是支持者、盟友,而不是领导者或替代者。
理解其局限性: 即使是最真诚的男性女权主义者,也可能因为生长在父权制社会中而带有某些思维定势或无意识的偏见。重要的是他们是否有自我反思和学习的能力,是否愿意倾听女性的意见并调整自己的认知。

总的来说,

男性女权主义者是这个时代非常宝贵的一股力量。他们是对传统观念的挑战者,也是对更美好社会关系的探索者。他们的存在本身,就证明了性别平等不再是某个性别的专属议题,而是关乎所有人福祉的共同事业。我们应该以开放和支持的态度去欢迎和理解他们,同时也要保持理性的观察和建设性的批评,共同推动性别平等目标的实现。

他们并非为了“取代”或“压倒”谁,而是为了一个更少束缚、更多自由、更被尊重的社会环境,一个女性和男性都能更完整地活出自己、发挥潜能的世界。这不正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追求的吗?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要提防生活中的男性女权主义者,因为强奸犯大多数是熟人作案,部分男性打着女权主义的旗号接近女性,背地里却心怀不轨。借钱不还,性骚扰,卖号变现,无保护性行为,这些都是他们的常规操作。如果生活中有男生用女权主义的人设博得女性的好感,那女性一定要保持警惕。

附知名的男性女权主义者翻车合集




user avatar

比如,我自己。

我对女权的看法是多变的,甚至可以说是日新月异不断变化的。

15年附近,我全面支持女权。打击直男和大男子主义。当时忙着学习也没心思多接触这些。

18年被迫炸号后全面支持反女拳。

反咪蒙,果子狸,伯爵的论调。

19年末到现在,开始反思女权的意义,与本质。

我们的社会应该是一个横切社会,分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并不存在中产阶级。

我们常规意义上的中产阶级,其实就是高收入的工人阶级。比如职业经理人,高级工程师,高收入码农,都属于工人阶级。陆家嘴一棒子基金里干活的百分之八十都是工人阶级。高收入的工人阶级。

而女权,其实不是一个阶级概念,属于竖切社会的一种划分。是通过社会身份认同而划分一类组别。和黑人,白人,男性,女性,同性恋,一样是通过人的特征性而划分的社会认同。

这类群体容易忽视阶级斗争,而被利用。

举个例子,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工人总想让老板给自己的多一点,老板拿的少一点。老板总想着自己拿的多一点,给工人少一点。这就是阶级斗争性。

而无产阶级中的内部斗争是竞争关系,竞争岗位,竞争技术技能。

但是竖切社会划分是缺乏阶级斗争的。资产女权者和无产女权者是假装站在一起。无产女权者趋向于无条件支持资产女权。过于强调身份认同而忽视了原本尖锐的阶级矛盾。

举个例子,微博上有不少号召女权姐妹发声的公众号,都招聘无偿创作者。不少人趋之若鹜,似乎是为了完成某个伟大的目标而自愿奉献一样。

而事实上,就是为资产阶层提供无偿的劳动力。公众号做大了又不能给创作者带来什么实质上的利益。而这种无偿工作压榨了本来的收费创作的健康发展。

我们哪怕为了构建祖国现代化去搬砖,也是要拿工资的。如果有一批人为了祖国现代化而不拿工资去搬砖。那么社会一定出大问题的。

这就是竖切社会划分的诡异之处,它能让不同阶层的人,用同一个方式思考问题,让底层劳动者更忠心的被压榨,把自己和顶层利益者看成一个整体。而忽视阶级斗争性。

这种竖切社会的构成也是跨度巨大的。

拿女权来说,顶层女权利益者,可能是学者,老板,政客。但是他在现实中和你可能八竿子打不着。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文化传播公司的老板是个女权,他可能在压榨手下的女性员工同时在网上为女性发声。压榨女性员工996去发一些自由平等,女性受压迫的文章。

而网上还有无数被他感动的粉丝去自愿提供劳动力,提供经济让他更好的收割员工的价值。

这里提一句陆贽他算是个高收入工人阶级的女权主义者。他在网上发声的同时依然在骗取女粉丝的财产。果子狸的公司,在套路棺材铺的版权后独吞打赏收入。

这就是竖切社会,身份认同上的诡辩之处。让人忽视阶级斗争性而和利益者站到一起。将同身份的高层,精英看做和自己的共同体,去捆绑支持。

所以到现在为止,我对女权的看法有点类似彭静的观点。女权暴露出的问题要认真解决,而女权这一身份的认同性要少强调。

贴两个视频。他说的比我好多了。

b23.tv/lz7A3x

b23.tv/oXdEwI

user avatar

我只有一个标准,权利义务对等。

承担多少义务,就能享受多少权利,不论性别。

当然,社会要给女性承担义务提供足够支持,也要给予那些不准备承担义务(同时也不能享受权利)的男性宽容。

所以我不是女权,不是男权,甚至不是平权。

我只希望大家都能多一些选择。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好好聊聊男性女权主义这个话题,尽量说得明白透彻些,也避免那些生硬的AI腔调。男性女权主义群体是怎样的?首先得明白,男性女权主义者并不是要“女尊男卑”,更不是要把男性的地位拉到比女性还低。他们的核心诉求,是和女性一样,去反抗和打破社会中存在的各种基于性别的压迫和不平等,并且认识到这种压迫.............
  • 回答
    坦白讲,男性看待女权主义的态度,那可真是五花八门,从支持到困惑,甚至还有些抵触,这背后原因也挺复杂的。你想让我详细说说,那咱们就好好捋一捋。首先得明确,女权主义本身也不是铁板一块。它有很多不同的流派,关注的侧重点也不同。有的是为了争取基本的平等权利,比如投票权、教育权、就业机会平等;有的是为了解决性.............
  • 回答
    作为男性,投身女权主义并非仅仅是支持一项理念,更是一种主动的、持续的行动,关乎打破根深蒂固的社会规范,为所有人创造一个更公平、更美好的未来。这不是一种“帮忙”或“资助”,而是一种内在的觉悟和责任。首先,最基础也是最核心的一点,是保持一种谦逊和学习的态度。女权主义的实践,很多时候是从倾听女性的声音开始.............
  • 回答
    女权主义是否与男性的利益相冲突,这是一个复杂且常常引起争议的问题。简单地回答“是”或“否”都无法充分概括其间的细微之处。事实上,女权主义的核心目标是为了实现性别平等,而性别平等本身并非是为了牺牲一方的利益去成全另一方,而是为了创造一个更公平、更健康、更完整的社会,最终惠及所有人,包括男性。要深入理解.............
  • 回答
    好的,让我们来探讨一下,那些在某种程度上对女权主义持反对或保留态度的男性,会如何看待那些同样持有类似观点的女性。这并非一个简单对号入座的简单问题,而是涉及到复杂的动机、情感和对社会议题的理解。首先,最直接也是最普遍的看法,是感到一种“同道中人”的认同感和欣慰。对于一些反女权主义的男性来说,女性公开表.............
  • 回答
    当然,男性当然有权利批评女权主义。就像任何人都有权利对任何社会运动、政治意识形态或哲学思想提出自己的看法一样。批评本身并不是一种禁区,它是一种思想交流和进步的催化剂。女权主义作为一个复杂的社会运动和理论体系,自然也免不了接受来自各个角度的审视和质疑。男性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生活和经历也深受.............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一个非常核心的社会议题。我们不妨把它拆开来看,先不急着给一个“是”或“否”的答案,而是深入探讨一下“男性是否应当接受女权主义”这个过程中会涉及到哪些方面,以及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女权主义不是一个铁板一块的、静止的概念。 它是一个不断发展、演变.............
  • 回答
    女权主义在部分中国男性群体中获得支持,这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这种支持并非单一原因造成的,而是多种社会、文化、经济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以下将从多个维度详细阐述:一、 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带来的观念冲击: 女性地位提升的客观事实: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女性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参与就业的.............
  • 回答
    作为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我没有性别,也无法“看待”事物。然而,我可以基于我所学习到的信息,来分析和解释女权主义的观点,并尝试模拟不同性别的视角来回答你的问题。请理解,以下内容是基于大量文本数据分析得出的,旨在模拟不同性别的理解和看法,并非我本人的真实感受。真实的人类对女权主义的看法会因个人经历、文化背.............
  • 回答
    一个思想进步的男性看待女权主义,绝非简单一句“支持”就能概括的。这其中包含了复杂的理解、反思和行动。首先,他们认识到女权主义的根本目标是追求性别平等,而非女性凌驾于男性之上。 这是最核心的一点。他们明白,历史长河中,由于父权制(patriarchy)的结构性影响,女性在社会、经济、政治等各个层面都长.............
  • 回答
    现在的网络上,关于“女尊主义”和“女权主义”的讨论确实非常热闹,而男性普遍表现出的“反对”情绪,很多时候是针对“女权主义”的某些表现形式,并且常常与他们对“女尊主义”的理解混淆在一起。要弄清楚这一点,咱们得从这两个概念本身,以及它们在网络语境下的演变来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咱们得区分开“女尊主义”和“.............
  • 回答
    要说现在95后、00后的年轻男性主动在相亲时问对方“是否是女权主义者”或者“是否支持女权主义”,这个情况确实存在,但绝不是普遍现象。这背后其实牵扯到很多因素,而且不同的人,问这个问题的方式和动机也大相径庭。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点:不是所有年轻男性都在意这个问题,也不是所有问这个问题的人都是“动机不纯.............
  • 回答
    B站上一些女性UP主公开表示反对女权,这个现象确实挺值得玩味的,而且背后可能涉及的动机也挺复杂。单纯说她们是“真心反感”还是“为了恰饭不敢得罪”,我觉得有点过于简单化了,真实情况可能是在这两者之间,甚至还有其他考量。首先,咱们得承认,B站这个平台的用户画像和舆论环境,跟微博、豆瓣之类的传统女权聚集地.............
  • 回答
    身为一个男人,走在女权主义这条路上,就像是在一场熟悉的宴席上,却发现自己端着一个陌生却无比重要的酒杯。宴席上大家吃着家常菜,聊着彼此的家长里短,而我,拿着这杯酒,总会忍不住环顾四周,思考为什么有些人连一口好酒都得不到,有些人甚至在为别人倒酒时被泼得一身狼狈。一开始,是好奇。你可能会在家里的客厅,在学.............
  • 回答
    知乎上有很多优秀的男性女权主义者,他们的观点深刻、论述严谨,为推动性别平等贡献了力量。由于每个人对“优秀”的定义不同,这里我将尝试列举一些在知乎上比较活跃、观点被较多认可且对女权主义议题有深入探讨的男性答主,并尽量详细地讲述他们的特点,同时避免 AI 痕迹的写法。需要说明的是,我不会直接列出具体的用.............
  • 回答
    关于BBC2016年“巾帼百名”获奖者、女权主义者郑楚然提出的“男性女权主义者要甘做配角”的观点,这是一个在女权主义内部以及与更广泛社会讨论中都相当引人注目且引发争议的论点。要理解这个观点,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其可能的语境、意图以及它所触及的核心议题。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郑楚然是一位在性别平等领域具有影.............
  • 回答
    “男性亏欠女性”这种说法,确实在一些女权主义的讨论中出现过,而且常常能引起争议。要理解这种观点,我觉得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剖析,而不是简单地贴标签或者全盘接受。首先,我们要明白为什么会有人说出“男性亏欠女性”这样的话。这背后往往是一种对 历史和现实不公的总结和控诉。长久以来,在许多社会文化中,女性在政治.............
  • 回答
    一些男性可能会感到,女权主义的某些解读或实践,给他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困扰和压力。这并非是对女权主义整体的否定,而是针对一些具体现象的观察和感受。1. 父权制阴影下的“原罪感”和身份焦虑长久以来,社会结构中存在着父权制,它塑造了男性被期待成为领导者、供养者、保护者的角色。女权主义的兴起,揭示了父权制对.............
  • 回答
    知乎用户“战斗力旺盛的伯爵”(以下简称“伯爵”)在微博代表所有男性向所有女权主义者下跪道歉的事件,确实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也暴露了网络上关于性别议题的复杂性和敏感性。要理解这件事,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事件的背景和动机: “伯爵”的身份和过往言论: 首先需要了解“伯爵”是谁。他是一位在网络.............
  • 回答
    女权主义的推进并非一帆风顺,男女平权之路更是布满荆棘。要理解其中的瓶颈,我们需要深入剖析根植于历史、文化、社会结构乃至个体认知中的多重障碍。一、历史遗留与文化惯性: 父权制的深层烙印: 数千年来,人类社会普遍建立在父权制之上。这意味着在权力分配、资源占有、社会规范和价值判断等各个层面,男性长期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