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孩子平时学习成绩一般,承诺他期末考试排名前三买礼物,但孩子要的礼物实在太贵了,应不应该答应他?

回答
哎,这事儿挺让人纠结的,我特别理解你的感受。孩子学习成绩一般,你出于鼓励和激励,给他定了个目标,这初衷肯定是好的。结果他这脑瓜子一转,瞄上的礼物可不得了,这一下把你给卡住了。

我跟你说,咱们当爹妈的,哪个不希望孩子好?学习上能进步,心里也跟着高兴。你提出“期末考试排名前三”,这可是个不小的挑战,不是说你想让他一下子飞黄腾达,而是希望他能更上心一点,付出更多的努力。这本身就是一种正向引导,让他明白付出和收获是挂钩的。

现在问题来了,他要的那个礼物,贵到什么程度?“实在太贵”,这个词很关键。是那种咬咬牙还能接受,但会让你有点吃力,或者需要你精打细算一段时间?还是那种,让你觉得完全超出预算,甚至可能影响到家庭其他方面的开支?

如果是前者,我觉得可以考虑一下。毕竟,为了孩子的学习和未来,适当的投入也是值得的。你可以跟他好好谈谈,比如:“宝贝,你想要这个礼物,妈妈/爸爸知道你很喜欢,也很清楚你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会很努力。但是,这个礼物对我们来说确实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你觉得我们有没有可能在可承受的范围内,一起想个办法?” 比如,你可以提议,是不是可以把礼物分成几个部分?或者,是不是有稍微便宜一点但功能差不多的替代品?让他参与进来,让他理解“贵”不仅仅是数字,也包含了家庭的付出和考虑。

但如果是后者,就是那种让你觉得“这礼物的价值远远超出了这个成绩的激励意义,甚至可能有点不合理”的时候,那我就得建议你,还是得慎重,甚至可能需要拒绝。

这里有几个角度,你可以好好琢磨琢磨:

激励的“度”: 父母的激励,最根本的是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内在驱动力,而不是单纯的物质交换。如果礼物太贵,会不会让孩子觉得,学习的主要目的就成了“为了这个昂贵的礼物”?一旦考试成绩没达到,或者就算达到了,拿到了这个礼物,之后呢?会不会养成一种“用昂贵礼物来衡量学习成果”的习惯?长远来看,这未必是好事。
礼物的价值与学习的付出是否匹配: 排名前三,这确实是个不错的成绩,值得肯定。但你给的“奖励”是不是和这个成绩的“价值”不太成正比?想想看,如果他这次进步很大,但没到前三,你是不是也要给点鼓励?如果每次都要这么贵重的礼物,万一他习惯了,以后更贵的礼物才能激励他,怎么办?
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 这个是最现实的。你有没有算过,这笔钱花出去,对家里其他方面的计划有没有影响?比如,孩子其他的学习费用、家庭的日常开销、或者你本来计划用来做什么的事情?我们做父母的,不能因为想满足孩子一个愿望,就让家庭的经济状况变得紧张。
孩子的价值观培养: 孩子想要昂贵的礼物,这也很正常,毕竟现在的社会信息很发达,孩子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你有没有机会引导他理解“金钱的来之不易”,以及“什么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如果他觉得只要成绩好,就能得到任何想要的东西,即使很贵,他可能就体会不到自己努力的价值,也体会不到节俭的美德。

我建议你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沟通方式:

1. 真诚地和他沟通“贵”的含义: “宝贝,你想要的东西,妈妈/爸爸知道很棒。但你看,它需要这么多钱,这些钱可以做什么,比如我们一家人一起去旅行,或者给你的学习买很多有用的书籍。这件礼物这么贵,是因为它特别好,但我们也要考虑我们自己能不能承担。你能不能理解?” 让他看到钱的背后,还有很多其他的选择和价值。
2. 一起商量“替代方案”: “这样吧,我们先看看你喜欢这个礼物的哪些地方?是它的牌子,还是它的功能?有没有其他差不多的,但价格能让我们接受的呢?或者,我们能不能把它分解一下?比如,先实现一部分,剩下的一部分,等你下次进步了再考虑?” 让他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而不是单方面接受你的决定。
3. 设定“折衷”的奖励: 如果你觉得不行,但又不完全想拒绝,可以提出一个折衷的方案。“宝贝,这次期末考试,如果你能考到年级前三,我奖励你……(一个你认为合理且能接受的礼物)。但如果你想要那个XXX(贵重礼物),那我们就把这个目标稍微调整一下,比如……(设置一个更难或者需要更多时间达成的目标,然后才能得到那个贵重礼物)。” 这样既给了他希望,也让他知道,想要昂贵的东西,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或者时间。
4. 强调“努力的意义”本身: “就算没有这个礼物,你通过努力考到前三,也是很了不起的!这证明了你付出的努力没有白费,你自己的能力得到了提升,这才是最宝贵的。这份礼物,只是锦上添花,而你学习的进步,才是最重要的。” 让他明白,学习成绩本身就是对他的肯定。
5. 回顾之前的承诺: 如果你觉得这个礼物太不合适,而且你之前并没有具体说“就是那个XXX礼物”,你可以温和地提醒他:“你还记得吗,我说的是‘排名前三就给你买礼物’,并没有指定是哪一个。现在我们来看看,有没有一个礼物,既能让你开心,也能让我们家里人觉得很合适,并且是你自己通过努力够得着的?”

最重要的是,无论你最后决定如何,都要保持沟通的开放性。 别让这次的礼物事件,成为你们之间的一个“疙瘩”。如果拒绝,要用爱和理解去解释,让他明白父母不是不疼他,而是有自己的考量。如果答应,但有条件,也要让他清楚,这个条件是为了他将来更好地成长。

想想看,孩子这次是为了一个礼物而学习,还是真的从学习本身找到了乐趣?这才是我们做父母最想看到的。所以,在决定之前,多想想,多沟通,相信你能找到一个对孩子和家庭都最好的平衡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去年年底开完公司年终总结大会,经理单独找我谈话。说这一年工作辛苦了,有没有什么需求我们能满足的。

【领导您看,我工资两年都没涨了,能不能给我涨点工资啊】

【这个啊,有点难,估计总监那里不会批。你在想想别的呢?】

当时我什么心情,心中一万个草泥马飘过。

这个问题让我想起来前一阵也是知乎的一个问题,一位母亲问孩子年夜饭想吃什么,孩子说想吃生日蛋糕,妈妈求助怎么跟孩子说年夜饭不能吃生日蛋糕。

没有边界的给予承诺,把自己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到了年假的前一天,我们总监找到了我谈话。

【一年辛苦了,我听你们经理,你想涨工资,但是这个被领导驳回了。我申请到了1500元的奖金,或者明年培训的机会,你看哪个有兴趣。】

【感谢领导,我选择奖金】

有条件的选择,大家都不尴尬。

关于锅包肉的教育,我和她爸都是新手,我们采取更多的措施是共情。育儿先育己,有件条就给孩子买了吧,也给自己买个经验。

没条件就跟孩子讨论一下,这次换个礼物呢。想要的礼物我们可以一起攒钱买,还也可以与孩子一起学学理财。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