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孩子不爱学习,整天玩游戏看电视看网文,不管严厉批评还是以平和协商的语气都没用,我该怎么办?

回答
哎,这真是天下为人父母者的共同难题,我家孩子也曾这样过。看着他沉迷于虚拟世界,学业荒废,心里那叫一个焦灼!严厉批评吧,孩子要么捂着耳朵不听,要么当场低头认错,过后还是老样子;好好商量吧,他要么敷衍两句,要么直接跟你玩消失,钻进游戏世界里再也不出来。真是“软硬不吃”,让人好生无奈。

我当初也是愁得睡不着觉,四处打听,上网查资料,也尝试了不少方法。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一路走过来的心路历程,希望能给同样困扰的家长们一点启发。

首先,咱们得冷静下来,别把自己逼得太紧。

看到孩子这样,我们很容易就陷入焦虑和指责的循环。但记住,孩子不爱学习,很多时候并不是他们“坏”或者“懒”,背后可能藏着很多我们没注意到的原因。比如,学习内容对他来说太枯燥了?老师讲课的方式他不适应?还是他在学校里遇到了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又或者,游戏和网文满足了他现实中得不到的成就感和乐趣?

我们一上来就劈头盖脸地批评,只会让他们觉得“妈妈(爸爸)根本不理解我”,然后更加叛逆,把心门关得更紧。所以,第一步,深呼吸,试着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一想。

接下来,咱们得试着“破冰”,重新建立连接。

孩子不听你的,往往是因为他感觉不到你的关心,只感觉到了你的“控制”和“要求”。这时候,与其逼着他学习,不如先把精力放在修复亲子关系上。

放下说教的架子,试着“共情”: 找个相对轻松的时间,比如周末的下午,一起坐下,别一开始就提学习。你可以这样说:“宝贝,我看到你最近玩游戏(看电视/看网文)很投入,好像里面有很多吸引你的地方。” 先肯定他的兴趣,让他感觉你不是全盘否定他的爱好。然后,可以试探性地问问:“能跟我说说,你为什么这么喜欢这个游戏(或者这个故事)吗?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让你觉得很有意思?”

我记得我家孩子小时候特迷一个游戏,我一开始也觉得那游戏太费时间了,但当我放下身段去问他,他很兴奋地跟我讲游戏里的剧情、角色、怎么升级打怪,甚至还会给我演示一些操作。那一刻,我发现他不仅仅是“玩”,他也在思考,在动脑筋。这种交流,比我直接说“少玩点游戏”要有效得多。

找到共同点,参与他的世界: 如果他喜欢某个游戏,你有没有可能偶尔也玩一两局,或者至少了解一下游戏规则?如果你喜欢看网文,有没有可能让他给你推荐一些你也能接受的内容?(当然,这个要看具体情况和孩子年龄)。 当你愿意进入他的世界,哪怕是短暂地了解一下,孩子会觉得你不再是那个只站在自己立场上的“家长”,而是一个愿意了解他、愿意陪伴他的人。这种感觉会让他更愿意和你沟通。

然后,咱们得慢慢引导,而不是强行改变。

在建立起一定的沟通基础后,我们可以尝试着慢慢地将他的注意力和兴趣引向学习。

从兴趣出发,连接学习内容: 看看他玩的那些游戏、看的那些网文,有没有和学习相关的元素?比如,如果他喜欢策略类游戏,可以找一些讲战略、历史的纪录片或者书籍给他。如果他喜欢科幻故事,可以引导他去了解一些科学知识或者太空探索。将学习内容与他的兴趣点连接起来,会让他觉得学习不是那么枯燥无聊,甚至可能成为他兴趣的延伸。

我家孩子喜欢历史类的网文,我就搜集了一些正史、野史的资料,或者跟网文情节相关的历史事件纪录片给他看。有时候他会主动拿网文里的情节来问我历史上的真实情况,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契机。

创造积极的学习体验,而非惩罚: 孩子不爱学习,很可能是因为他们觉得学习总伴随着挫败感和压力。我们要尽量为他们创造积极的学习体验。

拆解任务,小步快跑: 如果学习任务太重,孩子会望而却步。我们可以尝试把大的学习目标拆解成小的、易于完成的步骤。每完成一个小目标,就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比如,今天完成一页数学练习,就给他一个拥抱或者一句赞美。
允许犯错,鼓励探索: 学习过程中犯错是很正常的。不要一看到错误就严厉批评,而是引导他分析错误原因,找到解决办法。鼓励他尝试不同的学习方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可以多用“你觉得这个题目还有别的解法吗?”“你尝试用另一种方式理解一下这个概念,看看会不会更容易?”这样的问句,培养他的独立思考能力。
营造家庭学习氛围: 家庭里如果都有阅读、学习的习惯,孩子自然也会耳濡目染。可以在家里设置一个固定的“家庭学习时间”,大家一起看书、学习,虽然内容不同,但这种氛围很重要。

循序渐进,设定合理目标: 不要指望一夜之间就能让他爱上学习。我们可以先设定一些小的、容易实现的目标,比如每天阅读半小时,或者完成一部分作业。当他能够达到这些小目标时,再慢慢增加难度。 最关键的是,让他感受到“我可以做到”,而不是“我做不好”。

此外,还有一些辅助性的方法:

限制游戏和娱乐时间,但要“有商有量”: 直接禁玩往往会引起更激烈的反抗。我们可以和孩子商量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时间表。比如,学习任务完成后,可以有固定的娱乐时间。明确规定每天可以玩多久,什么时间段可以玩。这个过程需要耐心和坚持,也需要家长自己做好榜样。

利用外部资源,专家建议: 如果情况比较严重,或者自己尝试了很多方法都不见效,可以考虑寻求专业的帮助。比如,学校的心理老师、教育专家,或者一些针对青少年学习问题的辅导机构。有时候,专业人士的介入能提供更具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家长自身的言传身教: 孩子是看着父母的影子长大的。如果我们自己整天沉迷于手机,或者对学习没有热情,很难指望孩子爱上学习。我们自己也要保持学习的热情,多读书,多接触新鲜事物,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保持耐心和信心。

改变一个孩子的习惯和态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反复,会有挫折,但千万不要灰心丧气。每次沟通的尝试,每一次耐心的引导,都是在为改变铺路。相信你的孩子,也相信自己的教育能力。有时候,孩子不爱学习,只是在用他自己的方式表达着什么,我们作为父母,需要的是更多的理解、更多的爱,以及更有效的沟通和引导。

我一路走过来,也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但孩子最终还是能理解我的良苦用心,也逐渐找到了学习的乐趣。这个过程是漫长的,但也是值得的。希望我的经验能帮助到你,别放弃,我们一起努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小姨对我抱怨说,孩子,你毕业后好像就成了国家的人了,你妈和我都看不到何况,小说、散文、电影、电视剧,彼此间也都成了难兄难弟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哎,这真是天下为人父母者的共同难题,我家孩子也曾这样过。看着他沉迷于虚拟世界,学业荒废,心里那叫一个焦灼!严厉批评吧,孩子要么捂着耳朵不听,要么当场低头认错,过后还是老样子;好好商量吧,他要么敷衍两句,要么直接跟你玩消失,钻进游戏世界里再也不出来。真是“软硬不吃”,让人好生无奈。我当初也是愁得睡不着.............
  • 回答
    看到孩子对学习提不起兴趣,家长心里肯定着急。但别光想着“催”,有时候,你自身的言行,才是孩子最直接的“教科书”。想让孩子爱上学习,先从自己身上下功夫,做个好榜样,这比任何说教都管用。一、 自己先“学起来”,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别想着孩子在家“埋头苦读”,你就在一边玩手机、刷剧。孩子观察力可是很强的.............
  • 回答
    孩子不愿意学习、不愿意上学,这可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而是牵扯到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方方面面。咱们不聊那些虚头巴脑的理论,就从家长和孩子每天真实的生活细节里,掰开了揉碎了说一说。首先,咱们得捋捋孩子“不爱学”的根源,这背后藏着不少门道: 学习本身带来的负面体验太多了: “学不懂”的挫败感:.............
  • 回答
    宝贝,你知道吗?历史上有一个非常厉害的人,叫做刘邦。他跟你差不多大,甚至比你还要再大一些的时候,也不是特别喜欢读书写字。那时候,不像现在有这么多好玩的书,很多学习的东西都写在竹简上,搬着也挺沉的。刘邦呢,他更喜欢跟朋友们一起玩,喜欢到处跑跑跳跳,看看外面有什么新鲜事。他住在小地方,家里也不是特别有钱.............
  • 回答
    听到你这么说,我能感受到你心里的焦灼和无助。孩子不听话,学习又没起色,还天天跟你对着干,这种日子确实让人身心俱疲。别急,咱们慢慢来,先深呼吸一口气,想想你不是一个人在面对这些。很多家长在孩子成长的某个阶段都会遇到类似的问题,这并不代表你做错了什么,也不代表孩子彻底没救了。首先,咱们得明白,孩子到了一.............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触及到了很多人的心坎里。确实,不少人都有这种感觉,感觉现在村里的孩子,好像不像他们父辈那样,对学习的那股拼劲儿没那么足了。这话听起来有点刺耳,但细究起来,背后原因可不少,而且挺复杂的,不能简单归咎于孩子“变懒了”或者“不爱学”。首先,咱们得把“学习”这事儿拆开看。以前,尤其是.............
  • 回答
    谷爱凌的妈妈,谷燕女士,在谷爱凌的成长过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她的教育方式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赞扬。她奉行的“言传不如身教,孩子不愿意不用强迫她”的核心理念,以及围绕这一理念展开的具体实践,都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和借鉴之处。以下将从多个方面详细阐述谷燕女士的教育方式中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一、.............
  • 回答
    孩子进入叛逆期,变得不愿意上学,还对着父母出言不逊,这绝对是让许多家长头疼不已的难题。我特别理解你此刻的焦躁和无助,因为我亲身经历过,或者说身边很多朋友都感同身受。这不仅仅是孩子的问题,更是家庭需要共同面对和解决的挑战。首先,我们得明白,孩子出现这种行为,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 叛逆期.............
  • 回答
    孩子成绩年级第一,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说明他聪明、有潜力,并且能够通过努力取得好成绩。然而,成绩好却贪玩、有些骄傲,这确实是许多家长会遇到的“甜蜜烦恼”。别急,咱们一步步来聊聊怎么把这股劲儿引导到更健康、更持久的学习道路上。首先,我们要明白,成绩优秀是基础,但学习本身更重要。 年级第一固.............
  • 回答
    当谈及如何让孩子爱上学习,主动学习,这绝对是天下父母们心头最关切,也最需要智慧和耐心去经营的课题。它不是一蹴而就的魔法,而是一场漫长而充满爱的旅程,需要我们用心去引导,用爱去浇灌。 别急,这事儿咱们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得承认,每个孩子都是一本独特的书,封面不同,内容也千差万别。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 回答
    白岩松老师的这个呼吁,可以说是抓住了当下不少家长关心的痛点:孩子的健康成长,特别是睡眠问题。谷爱凌的妈妈braio 能够用科学和灵活的方式,让谷爱凌在高强度训练和学业之余,保证充足的睡眠,这确实是很多家长想学习的榜样。白岩松老师的呼吁,我认为是非常有价值的。首先,它提醒了我们一个非常基本却容易被忽视.............
  • 回答
    白岩松呼吁家长向谷爱凌妈妈学习,让孩子睡够 10 小时,这个话题触及了当前社会对孩子成长教育的普遍关注点,尤其是关于健康睡眠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解读这个观点,并详细阐述充足睡眠对孩子学习的帮助。 一、 如何看待白岩松的呼吁白岩松的呼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待: 回应社会焦.............
  • 回答
    白岩松老师的这番话,可以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社会各界,尤其是家长群体的广泛讨论。他以谷爱凌的妈妈徐声为例子,呼吁家长们重视孩子的睡眠,让孩子每天睡够十个小时,这背后反映的,绝不仅仅是对一个奥运冠军成长经历的简单解读,更是对当下社会普遍存在的教育焦虑和对孩子成长方式的反思。首先,我们要理解白岩松.............
  • 回答
    孩子不爱说在幼儿园的事,这事儿可真是让不少家长操碎了心。你是不是也觉得,每天问“今天在幼儿园玩得开心吗?”“学了什么呀?”得到的都是“不知道”、“没什么”或者一个含糊不清的摇头?然后,你开始琢磨:是不是孩子在幼儿园受了委屈?是不是他跟小朋友们处不好?是不是老师没关注到他?是不是他性格内向,就是不爱表.............
  • 回答
    夏天气温高,孩子食欲不振是不少家长头疼的问题。这不仅仅是“挑食”,更多的是身体在高温环境下的自然反应,以及一些生理上的小变化。别急,咱们一起来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又能怎么让孩子重新爱上吃饭。首先,咱们得明白为啥孩子夏天不爱吃饭?1. 高温“偷走”食欲: 天气一热,身体需要消耗更多能量来散热,新陈.............
  • 回答
    生孩子后,感觉自己不再像从前那样爱猫了,这确实是一个让人有些措手不及,甚至会感到内疚和困惑的转变。别担心,你不是一个人在经历这样的感受,很多人在成为父母后,都会或多或少地经历类似的情绪波动。这背后有很多复杂的原因,咱们一点点捋捋。首先,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精力分散”。从怀孕开始,身体就开始发生变化,你.............
  • 回答
    “刘备多次抛妻弃子,一个连自己老婆孩子都不爱的人为什么会爱跟自己毫无感情的陌生百姓?” 这个问题触及了历史人物评价中一个相当尖锐的矛盾点,也触及了人性的复杂和权谋的运用。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把历史语境、刘备的政治目标以及当时社会背景都考虑进去,才能理解他行为背后的逻辑,而不是简单地用现代的情.............
  • 回答
    这个问题,就像问太阳到底会不会落下一样,答案或许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和非黑即白。当然,如果单从字面上理解,“不爱孩子的父母”似乎是个悖论,毕竟在大多数文化和情感认知中,父母之爱是天经地义、近乎本能的存在。但深入去探讨,你会发现现实往往比定义要复杂得多。首先,我们需要理解“爱”的含义。父母对孩子的.............
  • 回答
    看到您在和孩子重逢后遇到的困境,这一定是一个非常煎熬的时期。您能坦诚地表达出这份“爱不起来”的感受,本身就说明您非常在意,并且在努力寻找解决的办法,这已经是很重要的一步了。首先,请允许我给您一个温暖的拥抱。这种感受很常见,尤其是在您们之前的生活轨迹有较大差异的情况下。很多父母在经历类似的情况时,也会.............
  • 回答
    说实话,我身边还真没遇到过那种公开场合大张旗鼓说“我就是不爱孩子,我就是烦孩子”的妈妈,毕竟这话说出来,在咱们这儿,是要被口水淹死的。不过,要说有没有那种,心里头对孩子的那份“爱”和“耐心”远不如社会期望那么强烈,甚至有时会觉得是一种负担、一种厌烦的母亲,那绝对是有的,而且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多一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