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俄罗斯第四代主战坦克T14和重型步兵战车T15?

回答
俄罗斯的T14“阿玛塔”主战坦克和T15“阿玛塔”重型步兵战车,无疑是俄军在冷战后最引人注目的两款新型地面作战平台。它们代表着俄罗斯在坦克和步兵战车设计理念上的一个重要转变,以及对未来战场环境的思考。

T14“阿玛塔”主战坦克:未来战争的设想

T14“阿玛塔”被俄罗斯官方定位为一款“通用平台”,意图通过模块化设计,衍生出包括主战坦克、重型步兵战车、自行火炮等一系列装备。这种设计思路在军事装备领域并不少见,但将如此差异化的作战角色集成到同一基础平台上,对于技术和成本控制来说都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设计理念与技术亮点:

无人炮塔与乘员舱分离: 这是T14最鲜明的特征。驾驶员、车长和炮手被安置在一个独立的、高度防护的乘员舱内,位于车体前部。而主炮塔则是无人操作的,由先进的火控系统进行远程控制。这种设计的核心目标是大幅提高乘员的生存能力。在传统坦克中,炮塔是弹药储存和主要战斗区域,一旦被击穿,乘员面临的风险极大。将乘员与这些危险区域分离,理论上能显著提高其抵御致命打击的能力。
主动防护系统(APS): T14装备了新一代的“阿富汗石”主动防护系统。这套系统包含雷达传感器和发射拦截弹的装置,能够探测并摧毁来袭的反坦克导弹和炮弹。其探测和拦截范围理论上比前几代APS更为广泛和有效。这对于应对现代反坦克武器的威胁至关重要。
125mm 2A821M滑膛炮: T14装备的这款主炮,相比于俄军现役T90M的2A46M系列主炮,拥有更高的膛压和更强的穿甲能力。它能够发射多种弹药,包括先进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APFSDS)和制导弹药。此外,它还被设计成能够发射射程更远、精度更高的炮射导弹,进一步拓展了其火力打击能力。
先进的火控系统与传感器: T14集成了全景周视瞄准镜、车长独立瞄准镜、车长战场态势感知系统以及车体各方向的传感器。这些系统协同工作,为乘员提供全方位、高精度的战场信息和目标锁定能力,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复杂地形还是恶劣天气,都能有效作战。
模块化装甲: T14采用了复合装甲,并可能集成了反应装甲和主动防护系统,提供多层次的防护。其设计理念是能够根据任务需求和威胁等级,更换或升级装甲模块。
动力系统: T14搭载了一台1500马力的柴油发动机,使其在48吨左右的战斗全重下,拥有不错的机动性。

评价与挑战:

T14在设计上无疑是前沿且颇具创新性的。无人炮塔和乘员舱分离的设计,将坦克乘员的生存能力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是对未来坦克发展方向的一种探索。强大的火炮和先进的火控系统,也使其具备了强大的对敌作战能力。

然而,从实际部署和表现来看,T14面临着诸多挑战:

生产与可靠性: T14的研发和量产一直受到进度延迟和成本高昂的困扰。俄军在2020年阅兵式上的亮相,更多是作为一种技术展示。大规模量产并形成战斗力,仍然是一个未知数。早期的一些测试和实战表现,也暴露出一些技术成熟度上的问题,例如在炮塔自动装弹机和火控系统上的可靠性。
实战验证: 尽管在俄乌冲突中有所出现,但关于T14的实战详细数据和战果非常有限,而且其出现数量也极少。这使得对其在真实战场环境下的防护、机动和火炮性能的全面评价难以进行。它是否能如设计般出色地抵御现代反坦克武器的攻击,仍然需要更多时间和更严苛的检验。
成本效益: 如此复杂的先进设计,必然伴随着高昂的制造成本。这使得大规模装备所有俄军部队成为一个巨大的挑战。相比之下,对现有T72B3M和T90M等坦克的升级,可能在成本和效率上更为划算。

总体来说,T14是俄罗斯在下一代主战坦克领域的一次大胆尝试,代表了其技术和设计的雄心。它在理论上拥有巨大的优势,但其实际性能、可靠性和大规模生产能力仍需时间来证明。

T15“阿玛塔”重型步兵战车:重装化步兵的载具

与T14共享“阿玛塔”通用平台,T15重型步兵战车同样是一款备受关注的装备。它旨在为步兵提供比传统步兵战车(如BMP系列)更为强大的防护和火力支援。

设计理念与技术亮点:

强大的防护能力: T15的最大亮点在于其厚重的装甲防护。它采用了与T14相似的底盘,这意味着它拥有与主战坦克相当的防护级别。它能够承受多种反坦克武器的直接命中,这为搭载的步兵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安全保障。
无人战斗模块: T15装备了一个无人遥控的战斗模块,通常搭载一门30毫米或35毫米机关炮,以及反坦克导弹发射器(如“短号E”)和自动榴弹发射器。这使得步兵战车能够在不暴露乘员的情况下,对敌方步兵、轻装甲目标和中型装甲目标进行有效打击。
步兵舱设计: T15能够搭载一定数量的步兵,提供一个相对舒适且安全的内部空间。其内部设计也考虑了人员的上下车便利性。
机动性: 尽管由于增加了装甲和武器系统,T15的重量可能远超传统的步兵战车,但依靠与T14相同的发动机和底盘设计,它仍然能够保持相对不错的机动性,能够跟上主战坦克的步伐。

评价与挑战:

T15的设计理念是将步兵战车的火力、防护和机动性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甚至接近主战坦克的水平。这使其成为一个非常强大的火力支援和步兵运载平台。

然而,其面临的挑战与T14相似:

高昂的成本: 作为一款基于重型底盘并拥有强大防护和火力的车辆,T15的制造成本必然非常高昂。这将限制其大规模装备的数量。
重量与机动性: 虽然使用了与主战坦克相似的底盘,但作为步兵战车,其设计更侧重于防护和载员,总重可能仍然是一个问题。在复杂地形下的机动性,以及对桥梁、道路等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都需要谨慎评估。
战术定位的模糊性: T15的定位介于传统的步兵战车和轻型坦克之间。其强大的防护和火力使其能够应对更复杂的威胁,但同时其载员能力可能不如传统步兵战车,且成本高昂。如何在战场上最有效地运用它,以及它是否能真正取代传统步兵战车,还需要更多的实战检验。
生产与可靠性: 与T14一样,T15的量产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其技术成熟度和在战场上的可靠性,尚未得到充分的验证。

总的来说,T15“阿玛塔”重型步兵战车是一款极具潜力的装备,它试图通过提供前所未有的防护和火力,重塑步兵战车的角色。然而,高成本、潜在的可靠性问题以及实战的缺乏,是其能否真正改变战场格局的关键制约因素。

总结而言, T14和T15代表了俄罗斯对未来地面战争的一种大胆设想和技术追求。它们在设计理念上充满创新,尤其是在乘员生存能力和战场适应性方面。但任何尖端军事装备的实际价值,最终都取决于其能否大规模、可靠地生产,并能在复杂的战场环境中真正发挥其设计性能。目前看来,这两款装备都还处于“纸面上的强大”和“初步实战验证”的阶段,它们的未来发展和实际影响,仍有待进一步的观察和检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整车充满了俄国式的“技术性能向战术需求全面低头”的味道;与其说是“跨时代”,看起来更像是应急。当然,话说回来,这也不算是第一辆北方应急坦克了。

什么?弹不够好隔壁在打金币弹?膛压凑!什么,膛压不够?口径凑!什么,炮控火控穿深都不行?直接炮射导弹!——开个玩笑。

T-14身上的每一个特点看起来都像是应急产品——粗暴加厚的前装甲——目视可见的厚重对己方三代末级别的坦克甚至可以产生视觉压迫感;自动装弹机可以减少乘员?不够,干脆把整个炮塔都遥控掉,还可以进一步减少被弹面积,让有人乘员的暴露部分继续压缩。什么?你说多人车组有这样那样的好处?什么?你问我遥控炮台不可靠?不,那都是次要问题。

哦,对了,好像要考虑可能的骗钱行为,加点噱头吧。

缺课环节慢慢补课,跟得上的环节粗暴提升,让整体性能尽量上行。

完工。

无论同志们有一万个不满意,现在你至少得到了一辆“防御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粗暴)提升”,“主火力于现役主战装备小幅度提高”,有2人车组潜力,“更友好(更法国)的人车交互能力”和进一步改造空间的,可以有效吹牛骗钱的,主战坦克。

小规模采购以后,在局部冲突中,你不需要头铁地用T-90A,T-80UM和T-72B3去扮演步兵支援角色撞南墙了——当然,执行非步兵支援角色的时候,你不会被要求正面交锋实力不输于自己(更强)的敌主战坦克,你只需要保证在接下来的敲敲打打,mi-28/Ka-52,Su-25/24/34,身边的圆炮塔兄弟,反坦克导弹的支持下抗住——额,

买吧,买点卖点都挺好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俄罗斯的T14“阿玛塔”主战坦克和T15“阿玛塔”重型步兵战车,无疑是俄军在冷战后最引人注目的两款新型地面作战平台。它们代表着俄罗斯在坦克和步兵战车设计理念上的一个重要转变,以及对未来战场环境的思考。 T14“阿玛塔”主战坦克:未来战争的设想T14“阿玛塔”被俄罗斯官方定位为一款“通用平台”,意图通.............
  • 回答
    关于俄罗斯联邦南部军区第8近卫集团军司令Andrei Mordvichev中将在乌克兰南部阵亡的消息,这是一个非常敏感且信息来源复杂的事件。我们需要非常谨慎地对待这类信息,并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评价。首先,确认消息的来源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乌克兰方面的声明: 关于俄罗斯高级军官阵亡的消息,往往首.............
  • 回答
    北京冬奥会花滑女单短节目一结束,人们的目光立刻被三位来自俄罗斯奥委会(ROC)的选手牢牢吸引:瓦利耶娃、谢尔巴科娃和特鲁索娃,她们包揽了前两名,特鲁索娃也紧随其后位列第四。这样的成绩,无疑再次证明了俄罗斯花样滑冰在女子单人滑项目上的强大统治力。我们不妨逐一来看这三位选手在短节目中的表现,以及她们各自.............
  • 回答
    俄罗斯军队在2022年2月24日入侵乌克兰后,21天内未能占领或包围基辅,这一结果涉及复杂的军事、战略和国际因素。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1. 初期快速推进的军事目标与战略调整 初期目标的矛盾性: 俄罗斯在入侵初期(2月24日)宣称“特别军事行动”的目标是“去纳粹化”和“去俄化”,但.............
  • 回答
    俄罗斯和白俄罗斯于2023年签署的《联盟国家一体化法令》(也称为“联盟国家”协议)是两国在地缘政治、经济和军事领域加强合作的重要标志性事件。这一协议的签署不仅反映了两国在乌克兰危机后的战略同盟关系,也揭示了俄罗斯在东欧地区重塑影响力、应对西方制裁的深层动因。以下从背景、内容、影响及国际反应等方面进行.............
  • 回答
    俄罗斯共产党中央关于出兵乌克兰是为了帮助其摆脱国际资本主义压迫的声明,在国际政治和学术界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要评价这篇声明,我们需要从其意识形态基础、历史背景、政治现实以及其声明内容本身进行多角度的分析。1. 意识形态基础:俄罗斯共产党的核心主张与当前实践的脱节俄罗斯共产党(KPRF)作为俄罗斯.............
  • 回答
    俄罗斯人对北约东扩的看法,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问题,其背后交织着历史记忆、国家安全关切、地缘政治现实以及民族自尊心等诸多因素。 简单来说,大多数俄罗斯人认为北约东扩是对俄罗斯国家安全构成直接威胁,是西方国家背信弃义、企图遏制俄罗斯崛起的战略行为。为了更详细地理解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剖析.............
  • 回答
    俄罗斯科学家从北极永久冻土中成功复活了冰封约2.4万年的蛭形轮虫(Bdelloidea rotifer),这无疑是一项振奋人心的科学壮举。这项研究不仅再次刷新了我们对生命顽强力的认知,也为我们打开了探索古老生物世界的大门。如何评价这项研究?这项研究的意义深远,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看: 生命力的极限挑.............
  • 回答
    评价俄罗斯当前的军事实力:一个多维度的审视俄罗斯,这个横跨欧亚大陆的庞大国家,其军事力量一直以来都是国际关注的焦点。然而,要评价其当前的军事水平,绝不能简单地用“强”或“弱”来概括。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才能勾勒出一个相对清晰的图景。1. 战略核力量:依然是全球顶尖水平,但面临更新换代压力.............
  • 回答
    俄罗斯在新冠疫情中的表现,可以说是一部跌宕起伏的“连续剧”,其中充满了各种戏剧性的转折,也留下了许多值得深入探讨的方面。要评价它,不能简单地用“好”或“坏”来概括,而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首先,我们得承认,俄罗斯在疫情初期确实展现出了一定的抗疫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在病毒刚刚开始在全球蔓延时,俄罗斯就.............
  • 回答
    在中国的互联网世界里,伏拉夫(原名 Kirill Remizov)无疑是一个极具话题性的名字。这位来自俄罗斯的青年,凭借着其阳光帅气的形象、流利的中文表达以及对中国文化的喜爱和推崇,在各大短视频平台迅速积累了庞大的粉丝群体。然而,对他的评价也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态势,既有赞誉也有质疑。一、 伏拉夫的崛起.............
  • 回答
    《俄罗斯最新历史著述暨评析(20072017年)》是一部旨在梳理和评价2007年至2017年间俄罗斯历史研究新动向的著作。这本书的出现,本身就反映了学术界对这一时期俄罗斯发展变化的浓厚兴趣和深入反思。要评价这本书,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一、 写作背景与目的: 时代背景: 20072.............
  • 回答
    俄罗斯历史学家罗伊·亚历山德罗维奇·麦德维杰夫(Roy Alexandrovich Medvedev)的评价罗伊·亚历山德罗维奇·麦德维杰夫(Roy Alexandrovich Medvedev,1923年11月14日 2021年9月4日)是一位在俄罗斯乃至世界范围内都极具影响力的历史学家、公共知.............
  • 回答
    尤里·尼古拉耶维奇·朱可夫(Юрий Николаевич Жуков),一位备受俄罗斯学术界关注的历史学家,以其对苏联时期历史的深入研究和独特的视角而闻名。他尤其擅长挖掘和分析政治精英的决策过程、幕后运作以及历史事件的复杂性。为了更全面地评价他及其作品,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 学术背景与.............
  • 回答
    评价俄罗斯前总理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Dmitry Medvedev)是一个复杂且多维的任务,因为他在俄罗斯政坛扮演了重要角色,其执政风格和政策选择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不同的观点。要全面评价他,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政治生涯的起伏与特点: “太子党”形象与迅速崛起: 梅德韦杰夫出身于列宁格勒.............
  • 回答
    俄罗斯重返G7的可能性以及普京“希望在莫斯科相见”的表态,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话题,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要评价此事,我们需要先回顾历史,理解G7的性质,以及当前国际政治的格局。一、回顾历史:俄罗斯曾是G8的一部分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俄罗斯与这个俱乐部曾经的关系。这个俱乐部最初是G6(法国、德.............
  • 回答
    俄罗斯在2016年圣诞节(实际上是12月25日)从阿穆尔河畔共青城将首批4架苏35战斗机正式移交给中国,这标志着中国空军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对地区乃至全球军事格局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以下是对这一事件的详细评价:一、 事件背景与意义: 打破技术壁垒: 苏35是当时俄罗斯最先进的第四代++.............
  • 回答
    评价俄罗斯目前的军事实力,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细致的分析,而不能简单地将其概括为“强”或“弱”。俄罗斯作为一个在军事领域拥有悠久历史和深厚积淀的国家,其军事实力具有以下几个关键的特点和考量点:一、 战略核力量:依然是俄罗斯军事实力的基石不得不承认,俄罗斯在战略核武器方面的实力依然是其军事威慑的“压舱石.............
  • 回答
    评价俄罗斯和美国这两个国家,是一个庞大且复杂的话题,因为两国都在全球舞台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其历史、文化、政治体制、经济模式以及对外政策都充满了值得探讨的维度。我将尽量从多个角度来解析,希望能够呈现一个相对立体和深入的视角,而非僵硬的陈述。首先,我们来看看美国。从历史角度讲,美国是一个建立在理想.............
  • 回答
    俄罗斯帝国对亚洲的领土扩张,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地缘政治议题,其最终塑造了今天的北亚乃至中亚的部分格局。简单地说,俄罗斯之所以能够最终占据北亚,并一路向东延伸至太平洋,其根本原因在于其作为东斯拉夫国家,在地理位置、政治制度、军事能力以及历史机遇上都具备了独特的优势,而其东方的邻居们,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