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鸦片战争中一箱鸦片值多少钱?按大众平均量计算,够一个人吃多长时间?

回答


鸦片战争(18391842)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其经济根源与鸦片贸易密切相关。以下从历史背景、鸦片价值、消费量计算等角度详细分析:



一、鸦片战争中一箱鸦片的价值
1. 鸦片的重量与单位
鸦片在19世纪的贸易中通常以“箱”或“担”为单位。
一箱鸦片一般约100斤(约50公斤),这是当时中国海关和英国商船贸易中的标准单位(1斤=0.5公斤,1担=10斤)。
鸦片的重量直接影响其价值,但需注意:
鸦片的纯度:鸦片含吗啡等成分,纯度越高价值越高。
运输成本:鸦片从印度经东南亚运至中国,途中需支付船运、港口费用等。

2. 鸦片的价格
19世纪中叶的国际市场价格:
英国在1830年代的鸦片价格约为每担(100斤)约10001500银元(按1840年汇率换算)。
但实际交易中,英国东印度公司通过压低价格、提高运输效率,使鸦片成本大幅降低。
银元与银两的换算:
1银元=1两银(中国旧制),1两银≈4.2克。
100斤鸦片=2000两银,按1840年汇率,1两银≈0.25美元(按当时白银价格计算)。
换算为现代货币:
1840年银元汇率约为1银元≈1.5美元,因此一箱鸦片价值约15002250美元(按当时汇率)。

3. 鸦片战争中的价格战
林则徐在1839年收缴鸦片时,英国东印度公司以“每箱1000银元”的价格向中国商人出售鸦片,但林则徐以“每箱1500银元”强行收缴,导致英国商人损失惨重,最终引发战争。



二、一箱鸦片能供一个人吃多长时间?
1. 鸦片的摄入方式与剂量
吸食:每日约12克(相当于0.0020.004公斤)。
吞服:每日约1020克(相当于0.010.02公斤)。
吸食与吞服的差异:吸食的成瘾性更强,但摄入量远低于吞服。

2. 计算消耗时间
假设一箱鸦片为50公斤,按吸食方式计算:
每日消耗0.002公斤 → 50公斤 / 0.002公斤/天 = 25,000天(约70年)。
如果按吞服方式计算:
每日消耗0.02公斤 → 50公斤 / 0.02公斤/天 = 2,50ity天(约7年)。
实际消耗时间:
由于鸦片的纯度、摄入方式、个体差异,实际时间可能在310年之间。
但鸦片的毒性和成瘾性会加速消耗,部分人可能在12年内因戒断或健康问题停止使用。

3. 历史背景下的鸦片消费
中国社会的鸦片消费:
1840年,中国每年鸦片消费量约4万箱(约200万斤),相当于1.2亿人每天吸食1克。
但实际数据可能因统计误差而存在偏差,但足以说明鸦片的泛滥程度。
鸦片战争的经济影响:
英国通过鸦片贸易每年从中国获取约200万两白银(约3000万美元),这成为战争的直接经济诱因。



三、鸦片战争的经济与社会影响
1. 白银外流
中国因鸦片贸易每年损失约2000万两白银,导致财政危机。
鸦片的高利润(每箱鸦片利润约1000银元)使英国商人疯狂倾销。

2. 社会危害
鸦片导致大量人口成瘾,家庭破裂,社会动荡。
林则徐的禁烟运动(1839年)直接引发英国对华战争。

3. 现代视角的反思
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的开端,也是鸦片成瘾性与毒品经济的警示。



总结
一箱鸦片(50公斤)价值约15002250美元(1840年),相当于10001500银元。
按吸食方式计算,一箱鸦片可供一个人使用约70年,但实际因成瘾性可能在12年内消耗完毕。
鸦片战争的经济根源在于鸦片贸易带来的巨额利润,而其社会危害则导致中国近代史的深刻变革。

这一历史事件深刻揭示了毒品对经济、社会的破坏性,也警示后人警惕毒品的危害。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题主的这个问题,问的太笼统了,范畴太大。

影响鸦片价格和计量单位的因素非常多。题主没有具体指出详细标准~


一、

首先,装运鸦片的容器,也就是这个“箱”就有很多种。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孟加拉鸦片、印度马尔瓦鸦片、土耳其鸦片“Measlac”,再加上其他其他波斯鸦片、少数埃及等鸦片,装运箱子和称重单位极为复杂。

在十八~二十世纪的全球鸦片史上,外国有四种最常见的鸦片单位计量单位。多的达到164磅一箱,少的才36磅一箱,差距超过四倍。

中国国内的鸦片计量单位,同样五花八门。其中最常用的是“海关担”,并以明文形式写入1858年中英《通商章程善后条约》第四款:“中国一担,即系一百者,以英国一百三十三磅又三分之一为准”。

觔,就是斤,但要注意,这是十六两进制、595~602克左右的旧斤,而不是今天500克为准的市斤。

海关担和海关两(关平银)类似,是虚重单位,即绝大部分时候,并没有实际的一副100旧斤的担子,而是在进出口贸易时,都以“海关担”作为结算单位,便于统一。

除此之外,中国土产鸦片的计量方式,还有“砖”、“实担”、“块”、“斤”等多种,比如说云南土烟,在光绪末年到民国初年的大约二十年里,经常做成100斤和20斤两种单位重量的砖形,前者叫大砖,后者叫红块。



二、

其次,不同产地的鸦片,售价也不一样。印度出产的派脱那土、孟加拉土(公班土)、马尔瓦土是上等货。土耳其Measlac就很差,波斯土质量与价格则浮动剧烈,在中国市场口碑不太好,卖不出好价格。

国产土烟同样如此,高档云土能买到4两银子一斤,川土却曾经有连每斤1两银子都不到的时候

再有,在1858年前,鸦片在法律上,属于违禁品,虽然总体趋势是下行,但也导致每年价格浮动都很明显。



三、

万幸,题主终于在时间上,做出了明确的限定——鸦片战争中。

总算是有个明确的范畴了。

这样吧,我就以英国东印度公司出产的孟加拉土、标准箱、在鸦片战争时期这三点,在具体产品、标准容量和历史时期内,来做个解答:


东印度公司采用与印度孟加拉当地土商签合同承包形式,由后者负责对罂粟种植户进行控制和收购。所这里说的“孟加拉”,不光是今天的孟加拉国,还包括印度东部几个邦,比如西孟加拉邦。

对罂粟种植面积和鸦片产量的统计,都采用印度当地称重单位“瑟尔seer”。1瑟尔为英制重量单位2.05磅,合公制930克。

从罂粟果实割取的是生鸦片,经过必要的氧化、晾晒脱水等挑拣程序后,要把生鸦片放入尺寸标准统一的铜制模具里,经过揉挤,加工成鸦片球。东印度公司要求揉挤好的鸦片球,要保证净重是1瑟尔。

装鸦片的长条形木箱也按统一标准打制,箱内分上下两层,每层放40个用布或晒干的罂粟花瓣包裹的鸦片球,球与球之间的空隙处,用切碎晾干的罂粟茎叶渣子填充。一箱装80个鸦片球,总净重是164磅,折合成公制是74.389公斤。把这箱鸦片也换算成清代中国的称重单位:一箱鸦片是125斤,一个鸦片球是25两。

箱子外刷一层厚沥青,再贴一层皮革用来密封防潮,最后戳上东印度公司商标。一些实力雄厚的大洋行也要盖上自家的商标。

1839年,林则徐来广东禁烟时,每箱孟加拉土的价格在480~530元之间浮动。次年,鸦片战争爆发,这场战争对鸦片价格的影响因素并不大。1842年,价格曾一度达到600元,但《南京条约》签署后,价格迅速回落。

要注意的是这个“元”,指的是西班牙银元。中国广州商人俗称“双柱”,又叫“番银”,即是清代外国商人来华贸易,向中方支付的最主要的流通货币,比墨西哥“鹰洋”的流通量更大。以其含银量为准,与中国纹银的汇率比价,约为七钱二分,即1块西班牙银元=0.72两纹银。


在本问题下,另外一个答主的内容里,提到了“patna”。

我简单介绍下:patna,是印度比哈尔邦的首府,因为这个地区出产的鸦片质量最好,加工出来鸦片球档次最高,所以在中国市场上,是在长达一百多年时间内,一直保持高价路线的高档货。中国广东鸦片商,管他叫“派脱那土”、“大公班”。patna土的意义,就相当于如今世界石油市场上的“标准北海布伦特原油”,是当时全球鸦片贸易中,进行实物交易与期货交易中的价格行情标杆。



四、

在整个十九世纪,鸦片价格,经历了一次先上坡、再下坡的浮动。

1800~1822年,是一个急剧上升期。

1780年,整箱鸦片在广州的平均批发价仅为210元,非常便宜。

1800年,已经涨到400多元;1822年是顶峰,每箱高达2600元;1829年时,跌破1000元。1891年,是鸦片价格的一个低谷时期,印度高档公班土,运到上海的到岸价,每箱仅为310~330元。


1891年之后,需要另行单说,因为这时候已经到十九世纪末,世界政治格局和金融货币制度,发生了巨变。而且西方国家的化学医药工业,在这个时候也取得突飞猛进,吗啡和海洛因这些新型毒品开始流行,对传统的鸦片贸易的价格体系产生了极大冲击。

变化的促成因素,主要是以下四个要点:

1、英印殖民政府在1893年,施行金本位货币制度,导致印度出口鸦片价格攀升;

2、吗啡和海洛因——这两种鸦片衍生制品,在德国、美国等化工强国,进入大规模工业生产,当时的人,对这两种物质的认识出现了偏差,轻视了他们更强的成瘾性,把他们用于镇痛剂和戒毒药,导致西方社会出现吗啡成瘾问题。换句话说,就是在十九世纪晚期,毒品工业实现了一次技术革命,完成了产业升级。吗啡和海洛因这种新一代的毒品,开始取代原始的鸦片。这对鸦片价格行情造成明显影响

3、十九世纪末,全世界范围的禁烟戒毒运动。美国、德国等新兴工业强国,纷纷向英国施压,要求停止鸦片贸易

4、中国在晚清到民国后的鸦片走私现象与鸦片公卖制度



五、

最后,鸦片的个人消费量这个问题。这个要因人而异。因为吸鸦片,就和抽烟、酗酒类似,不同体质的人,对此物的成瘾依赖度和吸食量,差异非常大。

当时主要鸦片洋行,比如上海的沙逊和新康洋行,有过长期的对中国市场调查报告文案,其中最主要的是对上海地区华人的鸦片消费习惯的统计报告。这部分内容,我现在还没有翻译完,只能大致讲一下。有的人一年只烧1斤烟,有的人则多至7斤,一般情况,是以每年3斤上下这种情况为多。

鸦片的种类差异非常大,吸惯了孟加拉土的人,和抽土耳其金花的人,对鸦片的需求不同~


中国本土鸦片的年产量,大致在同治末年,就已经和进口量持平,随后则继续高度增长,到晚清新政前,已经是年均进口量的5~6倍。

按产量排名,是川、滇、黔三个西南省份在前三名,陕、甘、晋、宁四个西北省紧随其后。其中四川的产量极为惊人,当时几个调查,认为在1906年前后,四川一个省的鸦片产量,就占了全世界总产量的一半。注意是全世界,不是全国。

经美国总统老罗斯福倡议,1909年,在上海公共租界召开的万国禁烟会上,中国代表唐国安做的大会演讲中,称中国鸦片年总产量,是58.48万担。

因为产量大,所以价格非常便宜。1880~1884年,是中国土烟大丰收的时期,没有上过税的川土,在1881年,跌至了每斤不足1两银子。


最后,鸦片的亩产量非常低。东印度公司,在十九世纪初,孟加拉地区的罂粟田的产量,大致为每亩收获鸦片1.39公斤(当地土地单位叫“比嘎”,相当于4亩地)。到了今天,比如十多年前阿富汗的塔利班武装,罂粟田产量也不过每公顷12公斤左右


哦对,我最近在知乎回答的几个问题,其实内容都是有互相关联的:

秋原:全球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恶性通货膨胀?

秋原:鸦片在清朝是怎样流行起来的?

秋原:关于东印度公司,有谁能够进行下详解?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