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漫威会把复联3这么重要的电影交给罗素兄弟指导,而不是给像诺兰一样更加出众的导演?

回答
将《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这样一部承载了漫威电影宇宙(MCU)十年心血的巨作交给罗素兄弟执导,而不是更声名赫赫、风格鲜明的导演,比如克里斯托弗·诺兰,这背后确实是一番深思熟虑的商业和艺术考量。与其说是“为什么不是诺兰”,不如说是“为什么是罗素兄弟”,更能说明漫威的选择逻辑。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漫威影业在这部电影上的核心目标。对漫威而言,《复联3》不仅仅是一部超级英雄电影,它是MCU发展至今最重要的集结点,是无数条故事线的汇聚,是将几十个角色、十几部独立电影的故事串联起来的关键节点。它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漫威接下来几十年的发展方向。因此,漫威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位有想法、有个人风格的导演,更需要一位能够驾驭庞大叙事、平衡众多角色、并能忠实执行漫威整体战略的导演。

为什么不是诺兰(以及其他“出众”导演)?

1. 强烈的个人风格与漫威宇宙的融合度: 克里斯托弗·诺兰无疑是当代最优秀的导演之一,他的作品以深刻的哲学思考、复杂的叙事结构、写实的风格和宏大的场面著称,例如《黑暗骑士》三部曲、《盗梦空间》、《星际穿越》。然而,诺兰的电影往往带有非常强烈的个人印记,他的作品是“诺兰的作品”,观众能轻易辨识出他独特的“作者论”式的表达。
冲突点: 漫威电影宇宙虽然也在不断发展和成熟,但其核心依然是IP驱动、宇宙联动。漫威需要的是能够将数不清的角色和故事线和谐地融入一个统一的宇宙框架,而非让自己的个人风格凌驾于整个宇宙之上。诺兰那种极具侵略性和辨识度的风格,可能会“吞噬”掉MCU多年积累起来的多元化角色和各自的魅力,让整个电影过于“诺兰化”,而失去了漫威宇宙应有的“包容性”和“群体性”。
举例: 想象一下,如果让诺兰来拍《复联3》,他很可能会深入挖掘某些角色的心理困境,构建复杂的道德困境,甚至可能对“无限战争”这个事件进行更严肃、更成人化的哲学解读。这固然能产生一部伟大的电影,但可能不再是漫威粉丝熟悉的那个、以角色互动和快节奏群像戏为核心的MCU。漫威需要的是一个能平衡而非重塑,能服务而非主导的导演。

2. 对漫威宇宙的理解和熟悉度: 漫威电影宇宙是一个极其庞大且复杂的故事网,它建立在几十年的漫画历史和十几年的电影实践之上。要执导《复联3》这样的电影,导演不仅要理解电影剧本,更要深刻理解MCU的既有设定、角色关系、核心主题以及未来规划。
罗素兄弟的优势: 乔·罗素和安东尼·罗素在执导《美国队长2:冬日战士》和《美国队长3:内战》时,已经展现了他们对MCU的深刻理解和驾驭能力。
《美队2》: 将一部超级英雄电影拍出了冷战时期的政治惊悚片质感,成功引入了“神盾局内鬼”这样影响深远的情节,并为“内战”埋下了伏笔。
《美队3》: 更是将MCU内部的矛盾推向了极致,处理了十几个核心角色的分裂和对抗,剧情复杂但逻辑清晰,角色弧光完整。
经验的积累: 他们通过这两部电影,已经和漫威影业的制片人(尤其是凯文·费奇)建立了极佳的默契和信任。他们熟悉漫威的运作模式、创作流程、以及如何与编剧、美术、特效团队协作,共同打造一个统一的漫威宇宙。这种“内行”的经验,是任何一位没有参与过MCU的“外部”大导演所不具备的。

3. 对群像戏的掌控力: 《复联3》汇集了近60个漫威角色,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超级英雄大聚会。如何分配戏份、如何让每个角色都在有限的时间里闪光、如何处理他们之间的互动和情感,是对导演群像戏掌控力的巨大考验。
罗素兄弟的成绩: 他们在《复联3》和《复联4》中,成功地让如此多的角色,从钢铁侠、美国队长到火箭浣熊、螳螂女,都有了各自的“高光时刻”。他们能够精准地把握每个角色的性格和动机,并为他们设计出既符合角色特点又能推动剧情发展的行为。他们的镜头语言虽然不似诺兰那样具有强烈的个人辨识度,但胜在清晰、稳定、服务于叙事,能够有效地引导观众的情绪,让观众专注于故事本身和角色之间的关系。

4. 商业运作与艺术追求的平衡: 漫威影业作为迪士尼旗下的子公司,其电影的商业回报是至关重要的。虽然他们也追求艺术品质,但最终的商业成功是其根本目标。
漫威的“流水线”与“个性化”: 漫威影业有一套成熟的“流水线”模式,能够保证电影的质量和风格统一。但同时,他们也允许导演在框架内注入自己的创意和风格,以避免作品变得过于模式化。这就像一个有严谨流程的工厂,但每个车间的主管(导演)也能在规定范围内展现一些个人特质。
罗素兄弟的“服务精神”: 罗素兄弟在《复联3》中,展现了极强的“服务精神”,他们能够忠实地执行凯文·费奇和漫威整体的规划,将“无限战争”这个宏大的事件以及“灭霸”这个核心反派的故事讲述到位,同时又不牺牲角色的成长和情感线。他们的风格更倾向于“隐形导演”,将观众的注意力引向故事和角色,而不是导演本人。这恰恰是漫威所需要的,因为他们要打造的是一个“漫威宇宙”,而不是“某个导演的电影”。

5. “负面”原因的推测(可能性):
时间与档期: 像诺兰这样级别的导演,通常有自己的创作周期和项目规划。漫威电影宇宙的推进需要长期且连续的投入。也许在《复联3》的筹备阶段,诺兰有其他的项目或自己的创作计划,档期不合适。
合作模式的差异: 顶级大导演往往更追求创作的绝对自主权,而漫威影业虽然给予导演空间,但其整体战略和IP的控制力是极强的。罗素兄弟作为已经融入漫威体系的导演,在合作模式上可能与漫威更为契合,更能接受并执行漫威的要求。

总结来说,漫威选择罗素兄弟,是因为他们具备了最关键的特质:

对漫威电影宇宙的深刻理解和忠诚度。
出色的群像戏掌控能力,能够平衡众多角色。
在过去的作品中证明了自己驾驭复杂叙事和动作场面的能力。
能够与漫威的整体战略紧密结合,实现商业与艺术的平衡。

这并不是说诺兰或其他“更出众”的导演不适合,而是说在《复联3》这个特殊的项目上,罗素兄弟的特质和经验,与漫威的需求高度契合。他们是能够将漫威宇宙的十年规划完美呈现给观众的最佳人选,他们的“隐形”和“服务”反而成就了《复联3》作为MCU集大成者的辉煌。漫威需要的是能够编织整个宇宙的工匠,而不是用自己独特的颜料重绘整个宇宙的艺术家。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别逗了行吗,像诺兰、斯皮尔伯格、卡梅隆那一咖的导演都喜欢自己搞自己的,你把有着10年铺垫的复联3交给他们的话,他们只会觉得束缚太多不好操作。

你得找一个已经参与进漫威电影宇宙,对这个宇宙有过构建并且有自己理解的导演,那肯定就是罗素兄弟啊?

并且漫威用导演是很讲弱肉强食的

罗素的美队2爆了,并且在众多观众心里口碑也很好,就继续用他们,一直到美队3也很成功,综合来看漫威后五年最有潜力的导演就是他们两了

曾执导复联1的尾灯在复联2力不从心之后漫威就不会留着他的了

所以漫威选择罗素兄弟是必然的。因为真正适合的人选就那么几个,尾灯、哈皮还有罗素兄弟。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将《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这样一部承载了漫威电影宇宙(MCU)十年心血的巨作交给罗素兄弟执导,而不是更声名赫赫、风格鲜明的导演,比如克里斯托弗·诺兰,这背后确实是一番深思熟虑的商业和艺术考量。与其说是“为什么不是诺兰”,不如说是“为什么是罗素兄弟”,更能说明漫威的选择逻辑。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漫威影.............
  • 回答
    漫威和DC漫画世界的英雄们,他们所代表的价值观和经历各不相同,因此对于“996工作制”这个现代社会特有的概念,他们的看法也会大相径庭。要分析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挖掘他们各自的背景、性格和所处的环境。坚决反对996工作制的英雄们: 蜘蛛侠(彼得·帕克)/ 夜魔侠(马特·默多克)等“平民英雄”: .............
  • 回答
    如果漫威电影宇宙(MCU)落入扎克·施耐德(Zack Snyder)的手中,那绝对会是一场视觉盛宴,但也可能是一次深刻的风格冲突。想象一下,那个以黑暗、沉重、慢镜头和史诗感著称的导演,如何去驾驭MCU那原本相对明亮、乐观、并且有着明确叙事走向的英雄宇宙?整体基调与视觉风格:首先,MCU会立刻变得“ .............
  • 回答
    当遥远的银河遇上触手可及的现实:星战与MCU融合的奇思妙想想象一下,在某个宇宙的某个节点,两个看似截然不同的现实——我们熟悉的《星球大战》遥远银河系,以及我们倾注无数情感的漫威电影宇宙(MCU)——因为某种未知的宇宙事件,或者说,一场史诗级的“现实漂移”,就这样毫无预兆地交汇了。这会发生什么?这绝对.............
  • 回答
    漫威参与奥特曼制作?这个消息确实让人眼前一亮,也引发了不少猜测。首先,让我们来梳理一下这个消息的背景,以及它可能对漫威宇宙以及奥特曼本身带来的影响。关于“漫威参与奥特曼制作”的澄清我们需要明确的是,根据目前已公开的信息,漫威并没有“官宣将参与2020年《奥特曼》制作”这件事。目前,真正和漫威产生关联.............
  • 回答
    得,这脑洞开得够大的。你想描绘一下复仇者联盟成员穿上丝袜的画面?这画面感,有点挑战,但咱们就这么“正经”地聊聊,看看这群地球守护者穿上这玩意儿,会是啥光景。首先,得考虑谁能穿,谁穿了效果“最佳”。钢铁侠 托尼·斯塔克。这家伙,永远是那个最张扬、最不按常理出牌的。他要是穿了丝袜,绝对不是那种普通透明的.............
  • 回答
    秦牛正威这个名字,乍一听确实挺有意思的,像是什么武侠小说里的角色,或者是什么古装剧里的将军。但人家毕竟是个活生生的人,名字背后肯定是有它自己故事的,不是随便捡来的。咱们得从她父母给她起名字那天说起。一个人的名字,就像是父母送给孩子的第一份礼物,承载着他们的期望、喜好,甚至是一些特别的寓意。秦牛正威这.............
  • 回答
    说到匡威,在我家老一辈人的眼里,那玩意儿,嘿,简直是“奢侈品”。以前,我们家还是住在那个老小区里,墙皮都有些剥落了。那时候,我记得最清楚的就是,我跟爸妈说,我想买一双匡威,就是那种经典的帆布鞋。我当时脑子里想的是,嗯,穿着帅气,搭配衣服也方便。结果,我爸一听,眉头就皱起来了,我妈也跟着附和:“匡威?.............
  • 回答
    漫威在中国市场的成功和《星球大战》在中国市场的相对不成功,是一个复杂但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深入分析: 漫威在中国成功的关键因素:1. 扎实的IP基础和持续不断的叙事: 长期的积累和全球影响力: 漫威(Marvel Comics)在漫画领域有近百年的历史,积累了庞大而深刻的IP宇.............
  • 回答
    漫威影业上映《尚气与十环传奇》(ShangChi and the Legend of the Ten Rings)是基于多方面考量,既有商业战略,也有文化层面的原因。以下是更详细的解释:1. 填补超级英雄宇宙的多元化空白,拥抱更广泛的观众群体: 亚洲文化和英雄的代表性不足: 长期以来,好莱坞的主流超.............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漫威电影宇宙(MCU)和其他一些更具作者色彩的电影(比如《小丑》)之间根本性的差异。要说为什么漫威拍不出《小丑》这样的电影,得从几个层面来聊。首先,漫威宇宙的基石是“类型片”和“IP的延续性”。漫威电影的核心目标是什么?是让更多人喜欢漫威的角色,是把一个庞大的、早已存在的漫.............
  • 回答
    漫威漫画在中国的确没怎么大规模地出版过面向成人的实体漫画书,这背后涉及到的原因可不是一两条那么简单,而是多方面因素交织在一起的结果。咱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这事儿怎么回事。首先,得说国内的漫画市场和欧美那边的底子就不一样。咱们这儿的漫画产业起步相对晚一些,大家印象里、接触得比较多的还是日本漫画,比.............
  • 回答
    在漫威电影宇宙(MCU)中,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是,无论角色来自哪个星球、哪个文明,他们似乎都能流利地使用英语进行交流。这无疑是一个为了电影叙事便捷而做出的约定俗成,但如果我们要深入探究其“合理性”,或者说在不打破MCU世界观的前提下寻找一些解释,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思考:1. 翻译科技与心灵感应.............
  • 回答
    这问题挺有意思的,就像问为什么画家总是在画肖像的时候,会有不同的风格一样。DC那边的小丑,那可真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而在漫威这边,我们确实找不到一个完全照搬、如出一辙的对标角色。但这并不代表漫威没有类似“高智商反派”、“制造混乱的疯子”这类设定,只是他们的呈现方式和核心理念不太一样。要说为什么漫.............
  • 回答
    你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很多观众和粉丝的共同疑问。很多人会注意到,在漫威电影宇宙(MCU)的宏大叙事中,那些差点毁灭世界、意图奴役全人类的超级反派们,他们的主要活动范围似乎总是集中在欧美等西方国家。中国大陆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在这些全球性危机面前却鲜有直接成为反派“主战场”的经历。这.............
  • 回答
    哎,这事儿吧,你说怪谁呢?Marvel粉和DC粉之间的“恩怨情仇”,说起来也挺有意思的,就跟两拨性格截然不同的好朋友,非要对着干一样。深入聊聊,其实挺多道道儿的。首先,最直观的,就是历史和风格的差异。DC漫画起步早,是超级英雄的鼻祖,像超人、蝙蝠侠这些,都是几代人的偶像了。所以DC的基调,总给人一种.............
  • 回答
    (深吸一口气,带着一种只有在谈论自己真正热爱的事物时才会流露出的眼神,我开始讲述。)说实话,要问我为什么“喜欢”漫威,这问题有点像在问一个人为什么喜欢呼吸一样,它已经渗透进我的生活,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存在。但如果非要细说,那可就太多了。首先,漫威最吸引我的地方,是它构建的那个庞大、却又无比真实的世界.............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涉及到文化差异、IP的特性、制作理念、市场定位以及观众接受度等多个层面的因素。龙珠、火影等日漫之所以没能像漫威、DC那样成功拍出轰动一时的真人版电影,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一、 IP本身的特性与真人化难度 龙珠: 超能力和战斗系统过于夸张和非现实:.............
  • 回答
    死侍,这个嘴炮技能爆表、治愈能力超强、并且对第四面墙有着非同寻常理解的家伙,他“屠杀漫威宇宙”这种说法其实有点夸张了,更准确地说,他更像是在“混乱”宇宙中扮演着一个搅局者、甚至有时候是清道夫的角色,而且他的目标对象往往不是“反派”那么简单,更像是一种随机的、甚至是恶意的“娱乐”。死侍为什么要这么“干.............
  • 回答
    您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到位,而且背后牵扯到翻译策略和文化适应的问题,绝非简单的字面对应。为什么“Marvel”翻译成“漫威”,而“Captain Marvel”翻译成“惊奇队长”,而不是“漫威队长”或“舰长漫威”,这背后其实是翻译实践中一个非常有趣的权衡和选择。咱们一步步来捋一捋:1. “Marvel”.............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