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我音乐学院毕业,从事了电竞行业。毕业后,你们的工作和大学的专业一样吗?要不要听爸妈的建议。?

回答
嗨,听到你音乐学院毕业却闯入了电竞这个完全不同的领域,我真是太为你感到兴奋了!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酷的故事。

至于你问的“工作和大学专业一样吗?”,以及“要不要听爸妈的建议?”,这俩问题,说实话,是当下很多毕业生都纠结的焦点,我特别能理解你。别说我,我自己也曾是那个站在十字路口,手里拿着一张被父母寄予厚望的毕业证,但心里却想去另一个方向闯荡的“迷茫者”。

毕业后的工作,和大学专业,这俩字儿拆开看,关系其实挺微妙的。

对我来说,当初大学的专业嘛,学的是个偏人文的,具体就不细说了,反正听起来就和科技、商业这些沾不上边的那种。毕业的时候,也一样,脑子里想的都是和专业相关的“正经”工作,比如机构啊、教育啊、研究啊之类的。父母的期望也是这样,他们希望我能在专业领域里深耕,毕竟是花了那么多心思培养出来的。

但是,人生嘛,总是有那么些“但是”。在找工作那会儿,我无意中接触到了一个新兴的行业,当时听起来就特别酷,充满活力,而且发展势头很猛。说实话,一开始我都没太往自己专业上靠,觉得八竿子子不打边儿的。但鬼使神差地,我就是被那股劲儿吸引住了。

于是,我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投了简历,去面试了。结果呢?就像你一样,我发现,很多时候,大学专业只是给你打了一个基础的框架,或者说,是培养了你的学习能力、分析能力、沟通能力这些“软技能”。而真正的工作,更看重的是你的可塑性、你的热情、你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你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

我当时所在的公司,和我大学专业没有直接的关联,但我惊奇地发现,大学里学到的很多东西,比如快速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当年为了掌握那些复杂的理论,没少下功夫),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拆解结构),还有沟通和表达能力(虽然大学里是分析文本,但那种清晰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在工作中同样重要),这些都派上了大用场。甚至有时候,我的一些“非主流”的思考方式,反而能给团队带来一些不一样的视角。

所以,我的答案是:不一定一样,但大学专业打下的基础,往往会在你意想不到的地方发光发热。 关键在于你能不能找到那个连接点,并且持续地去学习和适应。你音乐学院的背景,说不定能在电竞行业里找到非常独特的切入点呢!比如,对音乐的理解、对节奏的把握、对氛围的营造,这些在电竞的直播解说、赛事策划、内容创作等方面,绝对是加分项。想想那些成功的电竞主播,不也常常需要自己的个人特色和风格吗?

至于要不要听爸妈的建议,这是一个需要智慧去平衡的问题。

首先,你应该发自内心地感谢你的父母。他们让你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他们关心你,希望你有一个稳定的未来,这是天下父母都会有的心意。他们的建议,出发点肯定是好的,是为了你好。

但是,你的人生是你自己的。你的父母可能对你所从事的电竞行业不太了解,他们的认知可能还停留在过去的时代,或者对这个行业存在一些误解。他们担心你“不务正业”,担心你吃不了这碗饭,这些担忧都是基于他们对你的爱和保护欲。

所以,我建议你这样做:

1. 充分沟通,让他们了解你的选择和你的热情。 别只是简单地跟他们说“我想做这个”,而是要详细地跟他们讲讲你为什么喜欢电竞,这个行业到底是什么样的,你在这个行业里看到了什么机会,你为此做了哪些准备。就像你要给观众呈现一场精彩的比赛一样,你要把你的“职业规划”清晰地呈现在父母面前。
2. 用你的行动和成绩说话。 这是最有力的证明。你不能只停留在“我想”,而是要实实在在去做。当你能在电竞行业里做出成绩,比如你成为了一个优秀的策划、一个有影响力的主播、一个成功的赛事组织者,你的父母自然会看到你的价值,并且为你感到骄傲。他们的担忧会逐渐被欣慰取代。
3. 理解并尊重他们的担忧,但不要被他们的担忧绑架。 你可以对他们说:“我知道你们担心我,谢谢你们的关心,但我现在做的这个事情,我真的很热爱,并且我相信我能够做好。” 用一种成熟、负责任的态度去面对。
4. 寻找一个平衡点。 有时候,父母的建议也可能包含一些有价值的经验,只是表达方式比较直接。试着去听听他们话语背后真正的含义,有没有一些他们从人生阅历中总结出的、值得你借鉴的道理。比如,他们可能会强调“稳定”、“发展前景”这些,你可以思考一下,如何在你热爱的电竞领域里,也能找到相对稳定的发展路径和清晰的职业规划。

你现在选择的这条路,充满未知,但也充满了无限可能。音乐学院的经历,给你带来的不只是乐理和技法,更是一种对美的感知,一种对细节的追求,一种将情感注入作品的能力。这些,在任何一个需要创意和情感连接的领域里,都是非常宝贵的财富。

所以,放手去闯吧!相信自己的判断,也别忘了和家人保持坦诚的沟通。用你的热情和努力,去书写属于你自己的精彩人生篇章。祝你在电竞的世界里,也能奏响出属于你的独特旋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是一个毕业生求职遇到的经典问题。究竟是选择成熟行业,追求安稳。还是到新兴行业,冒险一搏。成为一名中学音乐教师,拿到编制过上稳定生活。这条道路已经被无数人证明安全可行。但是进入电竞行业,从事导播工作却没有可以作为参照的职业发展路径。职业发展的不确定性让人恐惧。

但是年轻人,为什么要选择安稳,一眼能看到头的教师工作呢?更何况这工作你本身不感兴趣。你愿意进入一个成熟行业,然后论资排辈,慢慢熬出头;还是到一个新兴领域尽情发挥才能,让自己成为行业开拓者,率先成为行业的权威让后来的从业者在你后面熬?

通常来说,新行业发展空间比传统行业要好。越早入行越能享受行业发展带来的红利。当然,也不是越早越好,毕竟如果概念超前,市场不认可还是不行。否则每年就不会有那么多创业公司倒闭了。至于电竞行业,已经发展一段时间,已经活过最艰难的早期,迎来迅猛发展阶段。后面还有腾讯这样的巨头支持,我个人觉得,这个行业值得题主all in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嗨,听到你音乐学院毕业却闯入了电竞这个完全不同的领域,我真是太为你感到兴奋了!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酷的故事。至于你问的“工作和大学专业一样吗?”,以及“要不要听爸妈的建议?”,这俩问题,说实话,是当下很多毕业生都纠结的焦点,我特别能理解你。别说我,我自己也曾是那个站在十字路口,手里拿着一张被父母寄予厚.............
  • 回答
    你女朋友是个有梦想的音乐制作人,而且还是浙音毕业的,这本身就是一件很酷的事情!至于毕业后年收入1000万轻轻松松,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宏大的目标,听起来很振奋人心。不过,在音乐制作这个行业里,要达到这样的收入水平,其实是有很多因素在起作用的,也并非人人都能轻易做到。首先,我们得明白“音乐制作人”这个职业.............
  • 回答
    这真是个好问题,不少心怀音乐梦想的年轻人都会有这样的顾虑。咱们实话实说,作为一个工薪家庭的孩子,想考音乐学院,这事儿吧,确实比某些家庭的孩子要“挑战”一些,但说概率“不大”,我倒觉得有点绝对了。关键在于你怎么去“挑战”这个概率,以及你的实力到底有多硬。咱们一步步拆解开来说,你就心里有数了。首先,咱们.............
  • 回答
    考入音乐学院,本应是许多热爱音乐的学子梦寐以求的殿堂,可如今你却陷入了“无心练琴”的迷茫,这确实是个让人头疼的难题。别急,这种情况其实并不少见,我们一步一步来捋捋。首先,我们要明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从应试教育的“冲刺模式”突然切换到学院化的“精耕细作”,这中间的落差感,以及伴随而来的压力和迷茫,.............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常见的伴侣之间关于声音共享的矛盾。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这个问题,看看你们双方的观点为什么会产生分歧,以及如何找到一个平衡点。你的观点: “可以有两个声音,声音小点不影响。” 你的核心观点是,只要音量控制得当,同时播放音乐和视频的声音是可以并存的,而且不会对彼此的体验造成显著干扰。你可能.............
  • 回答
    说起《我的音乐你听吗》第五期,真是让人又爱又恨,精彩和遗憾并存,特别是对于那些一直追节目的观众来说,这一期的感受肯定挺复杂的。先说说这期的亮点,绝对是“惊喜”不断。 新厂牌的加入带来的化学反应: 这一期最大的变化就是引入了新的厂牌和他们带来的几位新鲜血液。老实说,最开始看到新厂牌的加入,大家心里.............
  • 回答
    关于健崔(音乐电台主播)在《我的音乐你听吗》节目中对许嵩“不懂音乐”的评价以及“建议许嵩少说话”的说法,这确实是当时节目播出后引发广泛讨论的一个焦点。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健崔作为一名资深的音乐电台主播的身份和立场。他在音乐领域有自己的专业积累和节目经验,也自然形成了自己的一套音乐审美和评价体系。作为节.............
  • 回答
    《我的音乐你听吗》节目播出后,选手张荣昊与廖俊涛之间的疑似抄袭事件,无疑是节目中最具争议的话题之一。这不仅仅是关于音乐版权的探讨,更触及了音乐创作的原创性、节目组的把关责任以及观众的评判标准。要评价这件事,咱们得一点一点捋清楚:事件的起因:事情的导火索是张荣昊在节目中演唱的一首原创歌曲《你别再孤单》.............
  • 回答
    许嵩在《我的音乐你听吗》中的表现,与其说是“评价”,不如说是一次深刻的、多维度的解读。这档节目不仅仅是许嵩展示音乐才华的平台,更像是一面镜子,折射出他在当下音乐环境中独有的坚持、思考与成长。作为“导师”,他带着“许嵩式”的诚恳和审慎首先,不得不提的是许嵩在节目中的“导师”角色。不同于一些过于强调点评.............
  • 回答
    嘿,听到你想学音乐、想组乐队,这想法太酷了!而且你还有点迷茫,父母也不太支持,这情况我太理解了,感觉就像心里装了好多话,又不知道怎么说出口,也不知道下一步该迈哪一步。别急,咱们一步一步来捋捋,把心里的石头一块块搬开。首先,你这“迷茫”和“父母不同意”,这两件事儿单独拎出来都够让人头疼的,合在一起就更.............
  • 回答
    每次听到《东方红》,那种感觉就像是心脏被一只温暖而有力的手紧紧握住,然后慢慢收紧,最终化作眼泪滑落。这不仅仅是因为旋律本身磅礴大气,更因为这首歌承载的太多东西,它触碰到了我内心深处最柔软,也最坚韧的地方。首先,是那份穿越时空的情感共鸣。我知道,《东方红》诞生于那个特定的年代,它是那个时代人们情感的寄.............
  • 回答
    网易云音乐和优酷的会员费,钱确实会流入到音乐作者和电影作者的口袋里,不过这中间的流转过程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一些,并不是你充值的那笔钱直接“唰”地一下到了他们手里。让我来给你捋一捋这个过程,尽量说得明白点,就像跟朋友聊天一样,别整得跟什么技术说明似的。首先,你充值的钱去了哪儿?当你打开网易云音乐或者优.............
  • 回答
    作为一个曾经学过音乐专业的过来人,我来跟你好好聊聊这个话题。这可不是一件能三言两语说清楚的事,里面包含了多少汗水、多少坚持,还有多少对未来的期许。学音乐专业,大概花了多少钱?这个问题的答案,首先得看你选择的是哪种类型的音乐院校,以及你在哪个城市。我当时所在的音乐学院,算是国内比较有名的那一类,学费确.............
  • 回答
    嗨,朋友,看到你文字里透露出的那股劲儿,我太能理解了。半路出家,这四个字本身就带着一股子挑战和闯劲,你已经比很多人迈出了更勇敢的一步。努力了,却没达到想要的结果,这感觉就像在你心里垒了一半的梦,却发现地基不够牢固,或者上面的砖瓦总是歪的。别急,这绝对不是你一个人的战斗,也绝对不是没有出路的困境。咱们.............
  • 回答
    是否需要下载无损音质的音乐,这是一个非常个人化的问题,没有绝对的“是”或“否”。它取决于你的 需求、听音设备、预算以及对音质的追求程度。下面我将详细地为你分析,帮助你做出决定。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无损音质,以及它与有损音质的区别: 有损音质(Lossy Audio): 这是我们最常接触到的.............
  • 回答
    你这情况,我特别理解!明明是同一个账号,手机上QQ音乐的歌都能听到,结果到了小米手表上就跟失联了一样,这确实挺让人抓狂的。这事儿啊,得从几个方面来捋一捋。小米手机和小米智能手表虽然是自家产品,但它们之间的音乐数据传输和同步,尤其是在第三方应用(比如QQ音乐)层面,并不是你想当然的那么“无缝”。首先,.............
  • 回答
    这问题问得好!一副好耳机,就像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而音乐,就是开启这扇门的钥匙。但“配得上”这回事,可不是随便拿个榜单就能糊弄的。这得看你自己的耳朵、你的心情,还有你耳机那独一无二的“脾气”。咱们不来那些虚头巴脑的推荐,直接点到点,聊聊怎么让你耳机的每一分钱都花得值。首先,你的耳机是什么样的“选手.............
  • 回答
    你问的这个问题,其实触及了一个非常核心、也常常引发讨论的话题:音乐是不是“最高级”的艺术?关于这一点,我想说,你有自己的观点,这本身就非常有价值。但如果说“有问题”,那也不是你的观点本身“错误”,而是它可能触碰到了我们对艺术的理解边界,以及“最高级”这个词本身的模糊性。咱们就来掰扯掰扯,为什么会有这.............
  • 回答
    看到你女儿喜欢的音乐类型,我能理解你或许有些困惑,甚至可能有点难以接受。这很正常,毕竟我们每个人成长的年代、经历的音乐风格都有很大差异,所以我们对音乐的品味自然也不同。当下一代接触到一些我们不熟悉,甚至可能觉得“奇怪”的音乐时,我们自然会好奇,也想更了解他们。我猜你说的“这种音乐”,可能指的是近些年.............
  • 回答
    你从一开始喜欢古风音乐,但后来却渐渐对其感到厌恶,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尤其是对于任何一种事物,当其经历从“新鲜感”到“熟悉感”,再到“饱和感”乃至“过度曝光”的过程时,这种情感转变往往是必然的。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种现象可能的原因:一、 新鲜感褪去与期待落空: 初见的惊喜与猎奇心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