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关于音乐是否最高级的艺术,我的观点有问题吗?

回答
你问的这个问题,其实触及了一个非常核心、也常常引发讨论的话题:音乐是不是“最高级”的艺术?关于这一点,我想说,你有自己的观点,这本身就非常有价值。但如果说“有问题”,那也不是你的观点本身“错误”,而是它可能触碰到了我们对艺术的理解边界,以及“最高级”这个词本身的模糊性。

咱们就来掰扯掰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讨论,以及你的观点可能在哪里会让人觉得“不对劲”。

为什么“音乐是最高级的艺术”这个说法会存在?

首先,理解这个观点从何而来很重要。很多人之所以认为音乐是最高级的,往往是因为它具备一些其他艺术形式相对难以企及的特质:

最直接的情感触动: 音乐似乎有一种绕过理性分析、直抵人心的力量。一首旋律、一个和弦,就能瞬间点燃你的快乐、悲伤、愤怒或宁静。它不依赖于具象的形象或具体的叙事,而是通过音高、节奏、音色、和声等元素的组合,直接与我们的情绪和潜意识对话。这种“直接性”和“普遍性”是它最吸引人的地方。
超越语言的隔阂: 好的音乐,即使你听不懂歌词,也能被它的旋律和情感所打动。在不同文化背景下,音乐的交流能力远超文字或具象绘画。它能跨越语言障碍,连接不同的人群,这一点在其他艺术形式中并不总是那么容易实现。
抽象与想象的空间: 音乐是抽象的。它不像绘画那样呈现具体的形象,也不像文学那样构建完整的故事。这种“留白”给听众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每个人听同一首曲子,都可能在大脑里勾勒出不同的画面、场景或故事,这种个性化的体验是音乐的魅力之一。
结构与逻辑的精妙: 伟大的音乐作品,尤其是古典音乐,往往拥有极为复杂和精妙的结构。它们在和声、对位、曲式上的运用,展现出一种高度的数学性和逻辑性,仿佛是一个精巧的建筑。欣赏这种结构本身就是一种智力上的享受,也让一些人认为它体现了艺术的“高度”。
与精神世界的关联: 历史上,许多宗教、哲学和精神探索都与音乐紧密相连。从古老的颂歌到现代的冥想音乐,音乐常常被用作连接超验世界、提升精神境界的媒介。这种与人类精神深处、与“道”或“真理”的隐秘联系,也让一些人觉得它具有独特的“高级感”。

你的观点“有问题”的可能性在哪里?

如果你的观点是“音乐就是最高级的艺术,其他艺术都是次要的”,那么“有问题”可能就出在这个“最高级”和“排他性”上。

1. “最高级”的定义是什么? 这是最核心的问题。
是情感的直接性? 如果是,那舞蹈、戏剧在肢体表达上同样具有惊人的直接性。
是超越语言? 那抽象绘画、雕塑也是在视觉层面进行的“无声”表达。
是结构和智力挑战? 那建筑、一些复杂数学理论或科学模型,同样展示了人类智慧的“高级”结构。
是精神关联? 冥想、瑜伽、哲学思辨,这些也都是直指精神层面的。

“最高级”就像一个没有具体尺度的奖杯,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偏好的标准去衡量。你觉得音乐最触动你,所以它最高级;另一个人可能觉得席林或《蒙娜丽莎》触动他最深,那在他眼里,绘画最高级。

2. 艺术之间的“高低”之分是人为的。
艺术之所以为艺术,在于它能够通过某种形式(视觉、听觉、语言、身体等)表达人类的情感、思想、对世界的感知和理解,并引发观众的共鸣和思考。每种艺术形式都有其独特的语言和表现力,也有其固有的局限性。
绘画/雕塑: 给你的是静态的、可视的画面,你可以反复品味细节,感受构图、色彩、光影带来的冲击。它能捕捉一个瞬间的永恒,或者一个永恒的瞬间。
文学: 给你的是语言的精妙组合,通过文字构建出无限可能的世界,描绘人物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和思想,让你沉浸在故事和哲思之中。
戏剧/电影: 结合了视觉、听觉、表演,能呈现宏大的叙事、生动的人物刻画、冲突的戏剧张力,让你体验角色的喜怒哀乐。
舞蹈: 是身体的诗歌,通过肢体动作直接表达情感和意义,那种力量、流畅和韵律感,是纯粹的视觉和感觉体验。
建筑: 是可居住的艺术,它既关乎实用功能,也承载着文化、历史和审美,能塑造我们的生活空间和感知。

你说音乐最高级,是不是在无形中贬低了其他艺术形式所能达到的高度和深度?比如,一幅描绘战争苦难的震撼人心的摄影作品,它的力量难道不“高级”吗?一部深刻探讨人性阴暗面的小说,它的思想深度难道不“高级”吗?

3. “高级”的评价标准往往带有时代和个人偏好。
历史上,艺术的评价标准也在不断变化。曾经被视为“低下”的街头艺术、流行音乐,现在也被许多人视为具有深刻文化意义和艺术价值的作品。你的“最高级”可能与你所处的文化环境、个人经历、所受的教育都有关系。

4. 艺术的价值在于其丰富性和多样性。
正是因为有了绘画、文学、戏剧、音乐、舞蹈、建筑等等各种形式,人类的文化才如此多姿多彩,我们才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体验世界。如果只有一种“最高级”的艺术,那艺术本身也就失去了它最迷人的地方。

如何看待你自己的观点?

与其说你的观点“有问题”,不如说它是一个非常主观且带有强烈个人偏好的判断。

承认你的偏好: 你可以诚实地说,“在我看来,音乐是最能打动我、最能触及我内心深处、最让我感受到艺术力量的艺术形式。” 这没有问题。
避免绝对化: 关键在于是否将这种个人偏好上升到“客观事实”或“普遍真理”,并以此来评判其他艺术形式。
保持开放: 尝试去理解和欣赏其他艺术形式所能带来的独特体验和价值。你可能在绘画中发现音乐无法给予的视觉震撼,在文学中找到音乐无法表达的细腻思绪。
探讨“高级”的含义: 如果你想深入讨论,可以先定义你所说的“高级”是指什么。是感染力?是思想深度?是技术复杂度?还是其他?这样讨论才有具体的落脚点。

总结一下:

你喜欢音乐,并且认为它达到了艺术的极致,这完全是你的个人体验和评价。这份热爱,本身就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艺术感受。

真正让人觉得“有问题”的地方,往往在于将这种主观体验当作客观真理,去否定或贬低其他艺术形式的价值。音乐确实有着它独特且强大的魅力,能够以一种非常直接和普遍的方式触动人心,但其他艺术形式也同样如此,只是它们的方式不同。

所以,你的观点不一定“有问题”,但它可能是一个尚未经受充分审视和对比的、非常个人化的判断。如果愿意,不妨打开心扉,多去体验、去感受、去理解其他艺术形式,你会发现,艺术的世界,比我们想象的要更加辽阔和精彩。而“最高级”的定义,可能永远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它更像是一场持续的、充满个性的探索。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对方跟视频里一边推销“十年磨一剑”的无声书籍一边吹捧音乐“可能高于哲科”的搞笑艺人“观点类似”,声称“只有音乐能做到在一个体育场几十万人在一块很 Happy 很激动”,你可怜可怜他罢。

  • 那位学长可以了解一下希特勒的演讲,了解一下我国历史上那些红旗招展人山人海的时刻。
  • 如果害怕那些场景,可以了解一下演唱会的舞台效果有多大程度依赖灯光,或者了解一下那种体育场本来是用来干什么的——别忘了这几年在我国是谁说足球是艺术的。
  • 二十世纪有段时期,摇滚巨星被人们捧到了接近人间之神的地位。摇滚巨星本人的感受并没有那么美好。
  • 而且,这位搞笑艺人连“随书附送一张光盘,里面是公有领域的伟大音乐作品”都没有做,这是一种行为艺术哦。

如果喜欢看人们批判这位搞笑艺人的水平,你可以直接知乎搜索他的名字,也可以参照此处:

科学对审美的认识不是那么好听。人的审美关联到寻找模式,有一定的遗传因素作用,能找出一些表观遗传影响,并高度依赖后天学习、社会构建、模因的传递。

  • 审美倾向不直接对应到具体的神经回路或某个/某些基因,而是依存于“人脑对模式的识别和预测能力[1],个体差异、后天环境塑造的认知对这些倾向造成的影响是使其多样化
  • 识别并预测模式是关系到生存的基本技能:人脑会从零散的视觉·听觉·嗅觉信息中自动筛选模式特征,来寻找潜在的危险生物与食物、自动判定“此处是否适合短暂休息/长期栖息”等,例如“这片沙沙作响的树叶后面有没有老虎”“我闻到的这些烟味是不是意味着野火在逼近”。
  • 人早已不再居住在山洞里、不再随便猎取野生动物、不再随便去摘野果吃,对天然环境的“审美倾向”已经没有什么演化上的优势,但作为无害的中性性状可以继续维持。
  • 这机制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或许产生了意料之外的作用:艺术与审美。系统不再满足于塑造机体,它开始塑造这个塑造的过程。人们对音乐、抽象画的喜爱都有类似的原因。
  • “音乐能调动情绪”没有任何神奇之处。

另一方面,“艺术不分高低贵贱”这种理想化的观点,说出来很好听、很有人文关怀,但艺术市场的定价不以此为转移。显然,坐在地铁口卖十块钱一张速写的青年画家所从事的艺术跟往墙上贴个香蕉就能卖 12 万美元的大艺术家所从事的艺术在收入上的地位并不那么一致。

所以,你可以比较一下顶级音乐家的收入和其他艺术形式的顶级从业者的收入。当然,这不必是“艺术形式的高低贵贱差别”。

  • 根据福布斯发布的数据, 2019 年世界收入最高的音乐人是泰勒·斯威夫特,1.85 亿美元,她同时也是 2019 年世界收入最高的娱乐业名人;2020 年世界收入最高的音乐人是坎耶·韦斯特,1.7 亿美元。
  • 根据福布斯发布的数据,2020 年世界收入最高的娱乐业名人是 Kylie Jenner,5.9 亿美元(虽然福布斯一度怀疑此人夸大营业额,但最终还是将其列为榜首)。她是一位真人秀明星、网红、“化妆达人”,曾在 2019 年以 1.7 亿美元成为世界收入第二高的娱乐业名人
  • 2020 年世界收入第二高的娱乐业名人是上面已经提到的坎耶·韦斯特(1.7 亿美元)。

你看到了:网红的收入已经超越顶级音乐家了。行为艺术有点厉害啊。

那么,我建议你考虑收入最高的网红:

  • 2020 年,马斯克的薪酬约为 110 亿美元(价值 133 亿美元的期权奖励。为了行权,马斯克将花费约 23.6 亿美元),他的其他收入就不要放出来制造精神焦虑了。

因此,你可以说,对于收入上的地位,行为艺术是最厉害的艺术。这不代表高级,但这可以很好地说明为什么视频里的搞笑艺人这样热衷于行为艺术。

参考

  1. ^ 你可以类比“人类为什么能学会自然界里没有的炒菜技巧,是预先写在基因里了吗”之类问题:基因里不需要针对“炒菜技巧”写什么,有观察和学习的能力就是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你问的这个问题,其实触及了一个非常核心、也常常引发讨论的话题:音乐是不是“最高级”的艺术?关于这一点,我想说,你有自己的观点,这本身就非常有价值。但如果说“有问题”,那也不是你的观点本身“错误”,而是它可能触碰到了我们对艺术的理解边界,以及“最高级”这个词本身的模糊性。咱们就来掰扯掰扯,为什么会有这.............
  • 回答
    b站上关于日本动漫现代音乐歌曲的弹幕中出现“大正昭和之交是最浪漫的时候”,这句话确实能引起不少观众的共鸣,它背后隐藏着一种复杂而迷人的时代情结。要理解这句话,咱们得从几个层面去剖析:1. 时代背景:风云变幻下的短暂辉煌“大正昭和之交”大约是指上世纪1910年代末到1930年代初这段时期。这个时代在日.............
  • 回答
    @奥卡姆剃刀,这位在微博上以其犀利独到观点著称的用户,是一位在公共讨论中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声音。他擅长从看似复杂的现象中抽丝剥茧,直指本质,其言论风格往往简洁有力,不留情面,如同他名字所暗示的“奥卡姆剃刀”原则一样,追求最简明的解释。关于他在微博上发表的关于音乐的这段文字,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去理解。首.............
  • 回答
    您提到的“摩利攴天”的“梵语音译”说法并不常见,也不是一个标准的、普遍认可的梵语音译。要详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入手:1. “摩利攴天”这个名字的来源与可能指代的对象: 佛教语境中的“摩利”: 在佛教中,“摩利” (Mali) 是一个常见的音译词,它可以指代: 摩利支天 .............
  • 回答
    关于抖音上内蒙古大胖子恩克和毛子哥之间的事情,这实际上是一个围绕着内容创作、用户互动以及一些争议性话题的复杂故事。我可以尽量详细地为你梳理一下,但请注意,网络上的信息传播往往带有主观性,并且事件本身也在不断发展和变化。核心人物介绍: 恩克(内蒙古大胖子): 真实姓名据称是巴图,是抖音上一个非常受.............
  • 回答
    咱们聊聊古典音乐这棵参天大树,它之所以能被分成几个大家熟知的时期——文艺复兴、巴洛克、古典主义、浪漫主义以及20世纪,绝不是随便给几个名头就完事了,这里面可是有大学问的,是音乐史学家们在梳理了海量的作品、研究了作曲家们的思想和技法后,提炼出来的脉络。可以这么说,这个划分是基于音乐创作中一系列核心的审.............
  • 回答
    这事儿啊,最近网上闹得沸沸扬扬的,就是抖音上那家上海的石锅鱼店。老板大手笔,给员工发了不少苹果手机作为奖励,本来是件好事儿,结果呢?瞬间就被大伙儿给喷惨了,店铺也跟着关门了。这事儿,真是把网络暴力给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咱们一件件说。奖励员工发苹果手机,这事儿怎么了?从常理来说,老板奖励员工,还是用这么.............
  • 回答
    这三者,音频文件、播放器、耳机,就好比是构成一顿美味佳肴的三个关键要素:食材本身(音频文件)、烹饪的手艺和锅具(播放器),以及最终送入口中的器具(耳机)。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环环相扣,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到最终我们耳朵里听到的“味道”。咱们一个一个来聊。1. 音频文件:好食材是基础.............
  • 回答
    有些关于音乐的事实,如果你对音乐不太了解,可能会觉得匪夷所思,甚至有点难以置信。我跟你聊聊其中一些,保证听完你会觉得:“嘿,这世界真有趣!”1. 声音的“形状”:音乐不仅仅是声音的组合,它是有结构的,而且这个结构可以被“看见”。咱们平时听音乐,耳朵就是我们的眼睛。但音乐家和一些科学家,他们能“看见”.............
  • 回答
    关于格莱美最佳雷鬼专辑抄袭痛仰乐队《太阳照常升起》的争议,如果单从音乐本体(musical substance)的角度去审视,这确实是一个复杂且引人深思的问题,甚至可以说是“模糊地带”的典型案例。要判断是否构成抄袭,我们需要深入剖析音乐的构成要素,以及它们之间存在的相似性是否超出了合理借鉴的范畴。首.............
  • 回答
    暗恋,是心底最柔软的角落,盛开着无人知晓的花朵。它像一场无声的电影,主角是你,而我只是那个坐在角落,用尽全身力气去捕捉你每一个瞬间的观众。诗句里的暗恋古往今来,无数诗人用笔尖描摹着暗恋的苦涩与甜蜜: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越人歌》。这是最经典的表达,山有树,树上有枝,这是自然.............
  • 回答
    哎呀,终于有人问到我心坎里了!音游这个坑,一旦跳进去,那叫一个爽!我算是有点年头的音游老炮儿了,给你们好好说道说道,保证不机器,绝对是肺腑之言。你想入坑?太棒了!音游这玩意儿,简直是生活里的一剂肾上腺素!先给你们科普一下音游是个啥。简单来说,就是 跟着音乐的节奏,在屏幕上出现的提示点进行操作的游戏。.............
  • 回答
    虾米音乐,我的青春祭场:从辉煌到落幕,那些关于音乐的闪光与遗憾听到虾米音乐要关停的消息,心头涌上一股难以言喻的酸涩。它就像一位陪伴我度过青葱岁月的老友,突然宣布要远行,再也回不来了。那些年的耳机里,只有虾米的声音在回响,它们承载了我无数的情感,见证了我从一个懵懂少年蜕变成一个懂得欣赏音乐的青年。虾米.............
  • 回答
    2021 年 2 月 5 日,一个对许多人来说略显沉寂的日子,却承载着无数虾米音乐用户的复杂情绪——那天,陪伴了我们多年的虾米音乐,正式停止了服务。这不仅仅是一个APP的下线,更是无数青春、回忆、以及一段独特音乐文化载体的消逝。消息公布之初,网络上就炸开了锅。各种“致敬”、“告别”、“怀念”的帖子如.............
  • 回答
    .......
  • 回答
    当然有关系,而且关系非常大。简单来说,录音的音质好坏,直接取决于你用来捕捉声音的设备以及你如何使用它们。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有些录音听起来就像坐在歌手旁边,每一个呼吸、每一个细节都清晰可辨,而有些录音则像隔着一层毛玻璃,声音浑浊、失真,缺乏生气?这背后,设备的差异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来拆解一下.............
  • 回答
    关于上海疫情期间对“外地人”的态度,网络上的讨论确实非常热烈,尤其是抖音上的各种视频和评论,很多时候会放大一些现象,给人的观感可能比实际情况要复杂一些。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外地人”这个群体在上海疫情期间,经历的情况确实是多样化的,不能一概而论地用抖音上的某个标签来概括。 上海作为一个超大城市,人.............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触及到历史和文化的深层联系。中东音乐和希腊音乐,看似有着地域上的区分,实则有着千丝万缕、甚至可以说是互相塑造的关系,这种联系跨越了数千年的时光,在音律、乐器、甚至音乐的哲学内涵上都有着深刻的印记。要理解它们的关系,我们得把时间轴拉得很长。古希腊音乐:智慧与和谐的基石首先,让我们.............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常见的伴侣之间关于声音共享的矛盾。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这个问题,看看你们双方的观点为什么会产生分歧,以及如何找到一个平衡点。你的观点: “可以有两个声音,声音小点不影响。” 你的核心观点是,只要音量控制得当,同时播放音乐和视频的声音是可以并存的,而且不会对彼此的体验造成显著干扰。你可能.............
  • 回答
    乃万在音乐节上提及男性权益,结果引来一部分女性的围攻,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也挺值得聊一聊的。首先,咱们得承认,乃万这个人,她一直以来给人的印象是比较有想法、敢于表达自己的。她不是那种只会在舞台上唱唱歌、跳跳舞的艺人,她对待一些社会议题也挺直接的。这次在音乐节上,她作为一个在年轻群体中有影响力的女音乐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