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教父》中,如果桑尼没死,麦克日后会杀了他吗?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正是《教父》这部作品留给观众的一大探讨空间。如果桑尼在那场残酷的埋伏中没死,迈克尔日后会不会对他动手?这其中牵扯到家族的未来、权力结构的变化,以及迈克尔本身性格的演变。

首先,我们得回顾一下桑尼的性格和他的领导风格。桑尼是个典型的“火爆浪子”,冲动、易怒、血气方刚。他缺乏父亲维托的政治头脑和长远眼光,更多的是凭着一股蛮力解决问题。在他短暂执掌家族事务期间,虽然表现出了一定的决断力,但他的冲动也为家族带来了不少麻烦,比如直接导致了他自己的死亡。如果他活下来,他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教父?很有可能,他会继续奉行“以牙还牙”的策略,在意大利黑手党内部制造更多的敌人,让家族的处境更加危险。

再来看看迈克尔。从一个厌恶家族生意的战争英雄,到最终成为冷酷无情的教父,迈克尔的转变是《教父》系列最核心的主题之一。他继承了父亲的智慧和冷静,但又比维托更加残酷和高效。迈克尔上任后的首要目标是巩固家族权力,清除一切潜在的威胁,并最终洗白家族的生意。他采取的是一种“温水煮青蛙”的策略,步步为营,在暗中布局。

那么,如果桑尼活着,他与迈克尔之间的关系会如何演变?

从“权力制衡”的角度看,迈克尔可能会对桑尼有所顾忌。 迈克尔知道桑尼是家族的长子,在很多老臣心中,桑尼的地位依然举足轻重。如果迈克尔试图完全掌控家族,甚至改变家族的经营模式,桑尼的阻力可能会非常大。桑尼可能会认为迈克尔过于“软弱”,不符合他们家族的传统,或者认为迈克尔的策略风险太高。这种分歧在家族内部的权力分配上会是一个巨大的隐患。

但是,从“效率和家族利益”的角度看,迈克尔最终可能还是会选择除掉桑尼。 迈克尔的最终目标是让家族变得更强大、更稳定,并且他有自己的规划。桑尼的冲动和不可控性,在迈克尔看来,是对这个规划的最大威胁。想象一下,如果桑尼继续在家族事务中“添乱”,比如因为某个小摩擦就轻易开战,这会严重损害迈克尔多年来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声誉和与政府的关系。迈克尔绝对不能容忍这种不稳定因素的存在。他会像清理掉其他障碍一样,寻找一个恰当的时机和方式来解决桑尼。

迈克尔性格中也有冷酷的一面,这种冷酷会随着他成为教父而不断放大。 他可以毫不犹豫地清洗掉所有对家族构成威胁的人,包括那些与家族有血缘关系的人,比如索洛佐、麦克拉斯基,甚至最后的海根(虽然海根是律师,但也是家族核心成员)。桑尼,尽管是他的哥哥,但在迈克尔的眼中,一旦他的存在威胁到了家族的生存和发展,他就不再仅仅是兄弟,而是家族的“负资产”。

考虑一下“时代和环境”的变化。 迈克尔接手家族时,正是美国社会对黑手党的打击力度越来越大的时期。维托的策略是谨慎和稳重,尽量避免公开冲突。桑尼的风格显然不适应这种环境。迈克尔清楚,要想让家族在新的时代生存下来,就必须放弃那种鲁莽的暴力,转而采取更隐蔽、更“合法”的手段。桑尼的领导方式与这种转型是格格不轨的。

当然,也存在一些“可能性”让桑尼得以幸存,但可能性很小。 也许,如果桑尼在经历过那次差点丧命的事件后,性格有所转变,变得更加沉稳和听从指挥,那么迈克尔可能会考虑将他安插在家族中的一个非核心但也重要的位置上,以示家族的团结和对长子的尊重。但这需要桑尼做出巨大的性格改变,而这与他之前的表现实在难以联系起来。

总而言之,我倾向于认为,如果桑尼没死,迈克尔最终还是会想办法除掉他。 这并非是因为迈克尔天性邪恶,而是为了家族的生存和他所设定的长远目标。桑尼的性格缺陷和领导方式,与迈克尔所追求的家族的稳定和发展是根本性冲突的。迈克尔不是一个会感情用事的人,他会以家族的利益为重,而桑尼的存在,在他看来,最终会成为家族最大的不稳定因素。他可能会选择一个时机,以“保护家族”的名义,或者以某种“意外事故”的方式,来解决这个棘手的“家庭问题”。

这就像是一个精密的机器,迈克尔是那个操纵者,而桑尼,如果他继续以他原有的方式运作,最终会被视为一个需要被拆除的故障零件。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好问题。原著其实有答案。

如果桑尼没死,那他就是新一代黑道教父,麦克会在白道从政,家族洗白在麦克这代就完成。


电影里老教父其实也有给过官方答案。


麦克也给过官方答案,用教父三中迈克的话说“everytime when I thought I was out,they pull me back in”




一战二战期间,大量欧洲人逃难到美国。


美国因为大量移民涌入,社会混乱,法治不是很健全,最明显的是警察力量不够。各族裔的人只能自己抱团自保。


于是,意大利黑手党,爱尔兰帮,华裔洪门(孙中山就是红门大佬)等黑帮势力都纷纷崛起,填补了权力真空。

那时候的黑帮,承担着类似警察的治安责任,帮平民打抱不平等功能,同时也要求(勒索)平民的友情(非金钱和物质的回报),平民比较自然爱戴着教父。

这里补充一点知识,评论区有人问“为啥民众爱戴教父”或者问“为啥那么多警察法官律师议员,特别是议员会暗地里听教父的或者支持教父”

其实这两个问题,互为因果,有点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意思。

我举例子简单解释一下之间的逻辑关系: 我们人活在世界上,不可能万事通,万事懂,万事都会,对吧!所以,我们只能做我们特长的事情,比如我是个木匠,我帮人做家具,人家给我米肉 或者菜或者钱,然后我回家养活我家人。同时相反的,农民种菜养猪,但是没家具,就只能拿猪肉和菜来换取我的家具手艺。如此这般就形成了完整的社会需求,形成闭环,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得到发展。类似的还有铁匠,裁缝等等。

一战后的美国社会也一样,这是一个没有历史的资本主义社会,到处都是移民,早期一战的时候,欧洲大战民不聊生,很多欧洲人移民到美国,不然欧洲活不下去了,这里不止意大利人,哪里人都有。

美国当时欢迎多来移民,因为增加人口就能增加生产力,但是警力不足,维持不了社会安全,福利和社保更不够,解决不了民众问题,政府管不了那么多大概也根本不想管。

这时候类似教父这种第一代胆子大的人就崛起了,资本的初期积累必然是黑暗的,肮脏的,血淋淋的。

你看教父,一开始是个杂货店跑腿,被假黑道老大挤兑,失去了跑腿的工作。


被逼无奈跟着胖子克莱门扎去当小偷和强盗,他知道这样不对这样不体面,可是体面不能给老婆孩子吃饱肚子。

这时候他们五个人小团伙,三个出去一线行动派(维托,克莱曼扎,泰西欧),一个后方武器制造和维护

(bi站删减片段里面有,意大利军队退役枪械师),一个杂货老板的儿子做账(这个儿子就是初代组织的军师“占科”,同时他们组织的橄榄油品牌也是用的这个名字。初期的小犯罪团伙,日子过的刚有起色。假黑道又来敲诈勒索


此时维托就是通过这句话,断定他不是真正的黑手党,因为维托的父母和哥哥都是死在老派西西里黑手党手上,他知道真正的黑手党该是什么样的做派。哪有黑手党会说“不给我钱,我就告诉警察,警察就会去抓你”这种话,老派黑手党认为自己比警察还权威呀!给我钱,不给我就动手抢了。这才是黑手党该有的样子呀!

这是其一。

其二是,哪有老意大利黑帮自己说自己要通警察的,这不是颠覆2000多年的西西里传统嘛!缄默原则,绝不向警察通风报信。

其三是,


范伦奇觉得维托老实,问他有没有成家,维托说成家了,范伦奇大意了,透露了自己只有三个女儿。

你看维托笑着说可惜了,“你以为维托为啥说可惜!”维托是想到了在西西里被老黑手党干死的爸爸和大哥,明白了范伦奇没有男丁为他复仇。此时维托已经打定主意干掉范伦奇了。

后面的大家都知道维托鼓起勇气干掉了范伦奇。

原著里,克莱曼扎和泰西欧因为这件事,离家出走,在外面躲了两个星期,发现没有警察来调查了,才回来找维托,他们已经断定是维托干的了。当然他们很惊讶和钦佩(因为自己完全不敢,之前还只能给钱服软)!

又过了一个星期,当地意大利社区的老百姓几乎都知道了,他们发现维托干掉了之前人人恨范伦奇,大家都觉得他英雄为民除害。由于上面的缄默原则,谁也没向警察报信,其实警察看到死了个臭虫,也懒的管。

之后,由于私底下开家庭地下室赌坊的人们,开始通过克莱曼扎,找维托当看场子的人,因为大家知道他是个“西西里人”(意思是有种,能豁出一切去硬干)。维托彻底走向黑道。

这个时期,维托跟范伦奇不同,他并不收小商小贩的保护费,只收赌场的。因此,意大利社区开始慢慢尊重他。


维托成了穷人的庇护者。

他还会资助意大利社区的别人家的小孩读书,这就是资助别的家庭教育,哪个时代教育都是大头子,别人就感激他,很多孩子读出来了,大了当医生律师了,肯定都念情分,用自己的职业特长回报教父,而且还介绍同是律师的同事帮教父。然后有的人家没读出来书,那怎么办?没有用处了吗?不是的,比如下面这位,棺材店老板,包纳赛纳大叔。

哪家没有老年人死亡,死了之后要不要安葬?混黑道的被打死了,尸体上面有枪眼子,正经公办殡仪馆不给烧,怎么办,不都要这种私人殡仪馆嘛!包大叔祖传手艺,死人美容术,在我们国家火葬场干这行的都至少月入一万的,这种都是祖传手艺。你说有没有用。

这里强插一句,建议大家好好看看开头这段电影史上的最强户外婚礼,许多剧中角色的命运都早已安排好了

然后再接着说,意大利社区的中年人和青年人都支持教父之后,议员政治家每年要竞选怎么办?意大利移民哪知道该选谁不选谁,还不都是教父嘴歪歪让选谁就选谁,几万的选票就拉过来了,这样议员不都要巴结教父,这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你可能没体会,在人家英国美国,几万十几万的选票,足以提高几个百分点的支持率,直接影响选举结果,你说议员们平时跟不跟教父玩,之后教父有时候叫这些律师议员的出点法案,帮个忙,把什么面包店的女婿搞个户籍,就是这么来的。

政治资本就是这样来的,议员喜爱教父的意大利选票,意大利老乡喜爱教父的教育资助和工作安排。两者互相反哺。互惠互利。

当然,你表达了和教父的友情,你接受了教父的好处,那以后就也要力所能及的帮教父做点你拿手的事情,比如包大叔,最后帮教父把被人打成筛子的桑尼美容,送他好好上路。

你看,电影一开头,教父帮几个西西里老杆子解决问题时候,都一定要把桑尼带着,就是拿他当接班人培养,想教他看看,怎么当宗族首领,怎么处理事情,江湖不是只有打打杀杀,江湖是人情世故。

这次我帮了你,你要记得我的情,以后要还给我。

而不是像棺材佬刚进来时候一样,花钱叫我杀人,把我当杀手玩,用钱买我吗?不可能的。

你花钱叫我打人一顿,和,我认下你这个朋友帮你出头打人家一顿,虽然结果完全相同,但是前者你会拿我当傻逼,后者我两都被尊重且各得所需且结成同盟。那么


那么他们就会怕你。

(这里再插点题外话,这小说和电影经典就经典在很现实,早期搞土改搞工农革命时候,其实也这样,斗地主老百姓一开始是不敢斗的,地主有枪有刀有人,今天斗了地主,以后被地主反杀怎么办?办法就是加入组织,家里男丁参加红军,以后地主阶级就算想欺负他家孤儿寡母也要掂量一下“她家男人/儿子/弟弟/小叔子是红军,不得了的。这样就叫团结起来有力量。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

试想一下,如果你自己一辈子混黑道刀口舔血,然后有两个儿子,其中一个小儿子,读了大学,读了军校,拿了荣誉勋章,你会让这么个儿子继承黑道吗?老教父的设想里当然是桑尼咯。


桑尼当家族下一届首领。他从小跟着老教父和高矮两大将军开拓家族,像太子一样,在家族内和家族一起成长,没有人不服他,两大将军理所当然会认为他是合理合法继承人,(1.西方传统文化也是长子继承制)(2.老教父被刺杀后,所有人也几乎默认的围在桑尼周围展开工作)。

老教父自己继续当军师带带桑尼和黑根,二哥弗雷多也不会不服(有如教父二情节)后期也不会叛变,泰西欧这些将军也不会背叛。

桑尼自己由于十几岁就辍学入黑道,(原著里是因为亲眼看到了父亲杀范伦奇,所以他内心感觉,父亲就这样,所以这个世界估计就是这样的。老教父也明白,孩子既然看到了,那么父母言传身教之下,他就不可能做乖宝宝好好读书了。)

桑缇诺对家人对组织有天然的亲和力(自己感觉我从小就是这样环境中长大的,爱家人,不惧帮派火拼。我们西西里人就是这样生产生活的)


而桑尼的这些特性,其实麦克是不具备的,麦克的童年或者少年,是家道殷实之后的美国文化教育中成长的,他自己不认同西西里传统那一套,

大美国文化下教育出来的,所以会去参加二战,(西西里人认为,我们只是来这片土地淘金的,不是给你们美国人卖命的,你怎么能为白皮鬼去卖命呢?)。


而他麦克觉得他就是美国人,就应该爱国家,哪怕为国家牺牲。


所以教父二最后回忆,麦克当兵前,大家一起吃饭时候大哥骂他那段。当时只有羸弱的二哥支持他,多年后,二哥却因为总是被弟弟领导和安排工作,自己内心没有家庭地位感没有成就感,导致被敌人利用出卖了当族长的弟弟。这也是因为在二哥心里,从来就没想过小弟会以后当自己的家,当自己的领导。这个悲剧内核之下。这个思想是一个非常非常重点的核心线,也是后来他背叛的一个契机。


按老教父的计划,麦克进白道,律师法官参议员之类的;桑尼带领黑帮产业化,自己退后培养桑尼和汤姆黑根,扶上马送一程。


家族能在桑尼和麦克这代就提前洗白。正规合法化。变成肯尼迪类似的那种家族。


一切悲剧就都没有了。


这也是老教父不卖毒品的另外一个原因(因为 酒 色 是能被群众需要和容忍的,而毒不能碰)。


然而世事难料。


一切又都源于桑尼,在和索拉索谈判中的一句插嘴,让索拉索感觉到,桑太子爷是有意卖毒的,而且这个帮派的后继者就是桑尼,柯里昂家族并不是铁板一块。如果老爷子挂球,桑尼继位,那么是很大可能卖毒的。(所以跟我们中国一样,传统文化里,大人讲话小孩不许插嘴是有道理的)


所以,索拉索伙同巴西尼家族,先刺杀了老教父,然后绑架汤姆黑根去劝桑尼卖毒合作。


这里插一段更新,很多朋友评论问,索拉索刺杀教父逻辑是什么。其实是这样的:


你去看原著就知道为什么了。很长的原因。对方(索拉索和巴西尼家族)也观察了科里昂家族很久了。一直到妹妹结婚,老军师 占科 死之后,老教父破例使用了爱尔兰金发人种的黑根做新军师,导致了如下两点:


1.西西里黑帮自古以来(1200年以来,没有用非西西里人做军师的例子,这是有点让很不舒服很迷信的,就比如,不管清朝统治多好,老百姓都会认为,我们汉人怎么能让你们满族野蛮人统治呢?所以,一直就有反清复明,一直到孙中山这个天地会红棍搞成功了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带着大小革命人士去紫金山明孝陵给朱元璋太祖上坟。实在不好意思串戏了,我们南京很多古代名人的坟,最出名的那还是朱元璋的明孝陵和孙中山的中山陵)。


由于老教父破例提拔了汤姆黑根,导致别的黑帮是有点歧视科里昂家的,言外之意就是“卧槽尼玛,他们家没人了啊?找个金发野蛮人当军师,老科肯定年纪大了,头脑不灵光了,你看三年前他小儿子去当兵,为美国人流血,他也没管,肯定老科现在不行了。”电影里,妹妹结婚当天,婚礼结束时候,老教父带着所有儿子去给老军师占科,送最后一程的,电影里给删了。


下面这是老教父出院回家后,楼梯口桑尼对汤姆的抱怨,原文就是直接抱怨,你不是西西里人。这么多年一起成长的亲情,还是架不住血统,西西里人就是不信任外族。

这是后期麦克觉得汤姆做军师不行。


总结就是,外面黑道人认为,

科里昂家


1.老教父年迈昏聩,用非西西里本地人做军师。


2.老军师挂了


3.小儿子读书人居然当美国兵非黑道


4.二儿子是王思葱花花公子


5.唯一有能力敢杀敢拼的就是大儿子了。干掉他估计就完全没有障碍了。


所以这时索拉索联合巴西尼家族和塔塔利亚家族,来跟科里昂家族谈毒品跟政治资源的交易。


然后第二点


还是桑尼,这小子最不该的就是嘴快,在谈判时候,在老教父回绝了索拉索之后,插嘴,让索拉索以为,他家老皇帝虽然不想搞粉,说不定真的是年老昏聩了,但是太子其实是很想搞的,那么综合第一条,现在的问题就是,政治资源只有科里昂家族有,老皇帝脑子不好不给搞粉,新太子有兴趣但是有老的挡着碍事,那我们就帮他死,让太子上位,生意不就做起来了嘛!


于是乎。索拉索派人干了老皇帝。干完后,此时索拉索等人是不知道老教父没死的,他接着做了什么?接着做了绑架金发非西西里人的汤姆黑根去,叫汤姆回家劝桑尼合作,我再说白一点,人家就是认为你汤姆不是正宗的西西里血统,不会像西西里人那么血性的复仇,才认为你肯定能回去当汉奸的,亮剑记得吧!保卫干事朱子明记得吧!就这个意思,只不过西方文化跟我们中华文化不同,大家可能没太直观的感悟。


哪知道,第一老教父没死,既然没死,那么西西里人后期肯定会复仇。第二桑尼不是软蛋并且愤怒暴走了。那么继续派人到医院补刀。


结果三儿子麦克机警破坏了补刀环节,毕竟海军陆战队出生,反侦查和安保意识不是黑道能比的。结果敌方补刀失败。


此时桑尼半暴走状态,凌晨四点钟干死了塔塔利亚的大儿子(酒吧杀卢卡布拉齐的那个)。此时柯里昂家族已经和纽约五大家族另外的两家(巴西尼 和 塔塔利亚)完全敌对。那么剩下两家也非常可能站巴西尼一方,因为他们也想卖毒赚钱(详见最后五大家族谈判时候,其他老大的发言)。


1v4状态。


外加老教父昏迷,柯里昂家族无主,桑尼暴走状态,汤姆军师没毕业状态。


黑矮将军克莱曼扎手下刚出了内奸保利(死汽车里面那个)所以不能说主和 只能硬着头皮表忠心主战。 高个将军泰西欧此时可能已经在暗地里跟巴西尼接触了,只不过后来才被发现。


敌人见明面战争没讨到便宜。便暗地里策反,派间谍。


间谍1.高个将军泰西欧。这个先不说了。不是重点。


间谍2.这个是重点,妹夫。此妹夫一直没有在家族内得到核心职位,抑郁寡欢,此时家族大变,他心里很慌,内心世界是(什么吊情况啊!吊家族不行嘛!老子才结婚不久,就被四家联手打歇,以后怎么混啊!)原著此人是重钱的,找他妹妹也是为了钱,结婚当天晚上干了老婆好几次,老婆才把婚礼份子钱的袋子给他。 就在这个时候,巴西尼找上了他,要他通过打老婆,吸引大舅爷出来,然后敌方半路截杀。


为什么不杀老教父,又要杀桑尼了?因为原著这里桑尼的街头战术太厉害了,1v4还能勉强僵局不落下风,小弟天天在城里各处睡床垫,没事就火拼。黑帮打仗,导致警察全部出动维护老百姓安全,黑帮生意一落千丈。巴西尼等人联合起来认为干掉桑尼,老教父半条命,这样能彻底打残科里昂家族。

老教父回家,躺着发现缺了一个麦克,问他哪去了?汤姆瞒不住了,低头说:it was michael who killed solluzo.

注意看,老教父的表情,心理活动是很无奈的“你个傻子干嘛把麦克卷进来呢”

看看老教父出院回家后,听到汤姆汇报,“是麦克杀了索拉索”之后,失望的表情。你就知道,老教父从来都没想过让这个最上劲的儿子混黑道的。

所以,汤姆不适合做纯军师,也是有原因的。


妹夫为了以后的前尘,叛变了,做了内奸。回家打老婆。他料到老婆肯定打电话告诉大舅子。大舅子气的又暴走。开出一个人出去了。虽然汤姆派人跟着了,但是桑尼车里没有保镖,结果大家都知道大哥死于收费站。


接着敌人还有杀手锏,派人找到了西西里的跑路的麦克,同样手法,买通内奸炸麦克的汽车,幸好麦克的老婆想开汽车给麦克看,抵了一条命。麦克躲过一劫。


来看看此时的格局


柯里昂家,老爷子半死没醒。大哥GG了,二哥是王思匆,只玩女人不敢拿枪的货,可以无视。三弟乖宝宝大学生(在敌人眼里),复原军人,疑似杀了索拉索和黑警,现在跑路阶段也不知死活(敌对方以为他死了)。


等于家里一大三小,四个姓柯里昂的男人,全不能说话了。妹妹是泼妇,妹夫是敌方的自己人。我们如果不开上帝视角,把自己代入进去,你会发现,这个家族差不多完了。


所以老教父恢复一点身体后,第一件事就是开会,说不计前嫌(大儿子死了),求和,白粉也只能被迫卖了。


然后


迈克在西西里,被当地瘸子教父(老教父的年轻伙伴,当初一起打拼私酒生意,一起报杀父之仇的好帮手)天天保护迈克,顺便也帮老教父引导迈克的世界观和政治观。


(人就是这样,父母讲话死不听,父母的朋友叔叔阿姨讲话,就听了)。


加上西西里当地的老婆和老丈人,唤醒了他的西西里血液。期间还帮老教父引渡了罗宾汉式的英雄主义人物。知道了个人英雄主义的不可取的地方和不现实的地方(原著教父2的吉利安诺内容)。


他成长蜕变了,知道了资本的黑暗,社会的弱肉强食。


这样才回来美国,迫不得已接手了家族。因为他不接,就没人接,二哥是废物,被老教父的小弟(开酒店那个戴眼镜的那个叫莫格林的)刷嘴巴子。


后来的父子俩合谋两年,清算了仇人。巩固了家族在纽约黑道的地位和利益。


但是失去的也太多太多。大哥死,二哥废了后来也死。妹妹寡妇,迈克的老婆一辈子跟他离心离德。高个将军背叛被处决,妹夫被处决。


家族洗白推迟了整整两代人。


麦克自己是不想干这行的

用迈克的话说“everytime when I thought I was out,they pull me back in”,一切都是天注定。

user avatar

难说。

因为桑尼有两大致命缺点好色和冲动,这两点极易被对手利用,即使桑尼对家族的爱无限大,有时候也不顶事。打个比方,这就好比什么?你做事情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结果是坏的,通俗一点讲就是“好心办坏事。一旦办了坏事,你可以给自己辩解,“我也是为了家族”,但是那有什么用呢?可以参考和弗雷多谈话,“我根本就没想到他们会杀你,麦克”。那又有什么用呢。麦克看到结果是弗雷多确实背叛了家族,不管有意无意。这样的事情数不胜数。

回到电影先来看一下弗雷多被敌人利用的原因。

第一是长期受家族的忽视,没有存在感。

其二是,想做出成绩来证明自己,“我弗雷多是行的。”

再来回到桑尼身上,敌人如何利用桑尼呢?

如前面所说,就利用好色和冲动这两点。

在婚礼上面就和伴娘搞上了(这里不细讲,我在另一篇回答已经讲过),另一个缺点呢?说好听点叫冲动,难听点就是不用脑子,这两个缺点和弗雷多相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弗雷多的下场是被麦克除掉,所以你们觉得呢,桑尼若是被敌人利用了,你说身为家族掌舵人的麦克会不会杀桑尼???

user avatar

不会的,如果桑尼不死,那教父就会是桑尼,然后麦克会走在他想走的道路上。

其实从第一部就看得出来,维多对麦克确实另有安排,没有动用力量阻止他参军,拒绝毒品交易,如果不考虑洗白的话,的确毒品会有更多的收益,但是如果贩毒,那麦克就不能走上白道。如果桑尼成为教父,那麦克就有可能称为柯里昂律师,柯里昂议员,柯里昂州长甚至柯里昂总统,教父去认强尼做义子又愿意为他处理麻烦,也是想进军娱乐产业。甚至说教父中枪都是可以缓和的,但是桑尼一死就不行了,桑尼死后谁能带领家族?弗雷多太软弱,汤姆不是西西里人,小女儿恋爱脑上头,底下的角头跃跃欲试,只剩下麦克能统领大局,但这只是没办法的办法,当教父出院后问麦克在哪里?家人告诉他麦克杀了索拉佐和警察去了意大利,为什么教父哭了,因为教父是想让麦克走白道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正是《教父》这部作品留给观众的一大探讨空间。如果桑尼在那场残酷的埋伏中没死,迈克尔日后会不会对他动手?这其中牵扯到家族的未来、权力结构的变化,以及迈克尔本身性格的演变。首先,我们得回顾一下桑尼的性格和他的领导风格。桑尼是个典型的“火爆浪子”,冲动、易怒、血气方刚。他缺乏父亲维托的.............
  • 回答
    这真是一个令人着迷的“如果”情景,关于《教父》中的权力交接,尤其是如果桑尼还活着。老教父维托·柯里昂,这位老谋深算的家族领袖,他的权力转移计划从来都不是简单地交给最能干的那个,而是围绕着家族的生存、长远的利益以及对儿子们的了解来精心布局的。如果桑尼没死,那场在收费站发生的惨剧没有发生,维托的权力传给.............
  • 回答
    在伯明翰的泥泞小巷与西西里的阳光下,谢尔比家族和柯里昂家族的地理位置从未有过交集。直到有一天,命运的齿轮悄然转动,将这两个赫赫有名的犯罪帝国置于了同一片天空之下。如果他们真的成了邻居,那场面,简直可以写进最黑暗的史诗里。想象一下,伯明翰灰蒙蒙的天空下,那些简陋却透着一股劲儿的谢尔比家族的宅邸,突然旁.............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深刻且复杂的问题,涉及到信仰、理性、存在意义以及人类存在的根本困境。如果亚伯拉罕诸教中的上帝真的存在,那么无神论者的处境确实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细致地探讨一下:1. 对世界观和宇宙观的颠覆:无神论者通常不相信存在一个超自然、有意识的创造者。他们的世界观更倾向于自然主.............
  • 回答
    这真是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尤其是在看到李子丰教授那般充满个性的表演之后,更容易引发联想。如果是一位享有盛誉、被业内尊称为“物理巨佬”的人物发表了相同主题的论文,我的第一反应绝对会是截然不同的。这其中的区别,不仅仅在于作者的“名气”,更在于这名气背后所代表的,是多年积累的学术声誉、洞察力、以及在科学界.............
  • 回答
    《圣斗士星矢》里黄金圣斗士们为教皇和雅典娜卖命,这可不是简单一句“看在薪水的份上”就能解释清楚的。你要是觉得他们是为了钱,那可真是误会大了,也太低估了黄金圣斗士这个群体了。首先,咱们得搞明白,黄金圣斗士这帮人,他们是“圣斗士”,不是“打工仔”。圣斗士这个职业,在《圣斗士星矢》的世界观里,那可是肩负着.............
  • 回答
    关于《鬼吹灯之巫峡棺山》中孙教授最后是否成仙的说法,确实在读者群体中引起过一番讨论,甚至可以说是相当一部分人的“过度解读”。但要说它是纯粹的过度解读,也未免过于绝对。毕竟,天下霸唱的文字总是留有余味的,很多细节和暗示,加上读者自己的想象,确实能构建出各种各样的可能性。为什么会有人觉得孙教授最后成仙了.............
  • 回答
    苏洵的故事,确实是个挺让人头疼的例子。27岁才开始读书,而且一开始还屡试不中,这搁谁家,估计当爹的都要挠头。养了这么个儿子,是“放养”还是“严管”,这事儿得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咱们得明白,苏洵他聪明,这脑子是好使的。关键是,这聪明劲儿没用在正道上,或者说,没及时引导。27岁才下决心读书,说明他不是那.............
  • 回答
    在中国互联网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中,涌现出众多杰出的企业家和思想家,他们以各自的方式塑造了中国互联网的格局。如果非要评选一位“中国互联网教父”,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命题,因为“教父”二字所蕴含的含义是多维度的,既包括商业上的巨大成功和影响力,也可能包含对行业发展的引领作用、对技术创新的贡献,甚至.............
  • 回答
    在《教父》的经典场景中,迈克尔·柯里昂在餐厅杀死了索洛佐和麦克拉斯基警长后,并没有选择将手枪带走,而是将其留在了现场。很多人会好奇,为什么他不选择更“稳妥”的处理方式,比如扔进河里?实际上,在当时那种复杂且极端的情况下,迈克尔的每一个决定都充满了深思熟虑,而将手枪留在现场,自有其考量,甚至可能比带走.............
  • 回答
    给男生送《教父1》,附带想告诉他如果还有未来剩下两本也会给他的赠言,可以这样写,重点在于真诚、有温度,并融入一些电影的氛围感:赠言选项一:偏文艺、强调共鸣“嘿,[男生名字],送你这本《教父1》,不只是因为这是影史经典,更是因为我相信,这部作品里那种关于家族、忠诚、权谋和人性的深刻描绘,一定会让你读出.............
  • 回答
    《教父》系列中,麦克·柯里昂的事业成就无疑是超越了他父亲维托·柯里昂的,这一点毋庸置疑。维托奠定了柯里昂家族的权势基础,建立了一个庞大的犯罪帝国,但他所经营的是一个相对“传统”的黑帮生意,涉及赌博、保护费、高利贷等。而麦克,在家族权力最动荡、外部压力最大的时期接手,他不仅巩固了家族的地位,更将家族生.............
  • 回答
    在《教父3》这部电影里,那处(大约在41分44秒左右)背景中出现的世界地图,确实能给我们一些线索,来推测它大致的绘制年代。你观察得很仔细,它和我们今天看到的地图相比,确实存在一些显著的差异,而这些差异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世界格局和地理认知的变化。首先,我们得从地图的整体轮廓说起。仔细看地图上各大洲的.............
  • 回答
    在理解“原罪”与“繁衍目的”的关系时,我们需要深入探讨不同宗教教义中的 nuanced(细微的)解释,而不是简单地将其视为一个非黑即白的问题。AI的痕迹在于过于直接、公式化的逻辑推演,而人类的思考则充满历史、文化和情感的层次。关于“原罪”:首先,要澄清“原罪”并非一个普适性的概念,在不同的宗教传统中.............
  • 回答
    “翻转课堂”在中国教育中的可行性: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探索之路“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作为一种近年来兴起的教学模式,在中国教育领域也引起了广泛关注,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和实践。这种模式的核心是将传统的课堂讲授内容移至课外,学生通过观看视频、阅读资料等方式预习,课堂时间则用于更具.............
  • 回答
    关于上海语文教材将原文中的“外婆”修改为“姥姥”,以及教育局对此回复“外婆属于方言”一事,这确实是一个引起广泛讨论和思考的现象。要评价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来剖析其背后可能的原因、影响以及所折射出的深层问题。事件的起因与现象:首先,我们要明确事件的核心:一篇原本使用“外婆”的文学作品,在进入上海.............
  • 回答
    这确实是个挺令人头疼,但又在不少工科教材里屡见不鲜的现象:公式里,数字好像长了翅膀,压根不需要单位来约束它们。比如,你可能会在教材里看到一个物理公式,写得明明白白,但如果你仔细一瞧,会发现那些看似独立的数字,其实都承载着各自的单位,只是在书写时被“精简”了。更甚者,有些公式似乎完全忽略了量纲这个更根.............
  • 回答
    在钢琴教学的浩瀚海洋中,“高抬指”这个概念,就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船长,见证了无数初学者的摸索与进步,也引发了无数关于技艺与自然的讨论。它并非一个简单的技术动作,而是一种教学理念的体现,背后承载着对触键方式、音色塑造以及手指独立性的深刻理解。高抬指:不仅仅是抬高手指初学者接触钢琴时,常常会感到手指僵硬.............
  • 回答
    人大附中本年度选聘教师中大部分为顶尖高校博士的现象,无疑是当前基础教育领域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这不仅反映了名校对于优秀人才的吸引力,也折射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趋势和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新要求。要理解这一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一、名校博士为何青睐人大附中?首先,我们得明白,顶尖高校的博士.............
  • 回答
    江苏一家幼儿园开设“死亡课程”,这话题确实挺让人心里泛起涟漪的。在我看来,学校在生命教育中纳入死亡课程,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尝试,而且我认为,如果操作得当,它绝非洪水猛兽,反而可能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首先,咱们得明白,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这是客观事实,无论我们愿不愿意承认。孩子们天生好奇,他们会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