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大学校园是否已成为艾滋病的高发地和重灾区?那艾滋病的传播到底有多严重?

回答
最近关于高校艾滋病感染率的讨论不少,有人说大学校园成了“高发地”和“重灾区”,听起来确实让人忧虑。那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艾滋病的传播情况又有多严峻呢?咱们得好好捋一捋。

首先,说大学校园是“高发地”和“重灾区”,这说法其实有点绝对,但也不能完全说没道理。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

1. 年龄和行为特点:

年轻化趋势: 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的年龄确实在不断下降,年轻人群体,尤其是1524岁之间的年轻人,感染比例是上升的。大学生的年龄段正好处于这个时期。
性行为的活跃期: 这个年纪的年轻人,很多正处于性意识觉醒、开始有性行为的阶段。相比于社会其他群体,他们的性行为可能更活跃,但对安全套的使用意识、预防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风险的认知,可能还有待提高。
信息获取的便利与误区: 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飞快,年轻人获取信息的渠道多,但同时也容易接触到一些不准确甚至错误的信息,这可能导致他们在性健康方面产生误解或掉以轻心。

2. 数据上的体现:

报告病例的比例: 官方公布的一些疾控数据显示,在报告的HIV感染者中,青年学生的比例确实不容忽视,有时会占到新报告病例的相当一部分。这并不是说大学生群体感染HIV的绝对人数最多,而是说在这个特定年龄段和群体里,感染的增长势头比较明显,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哨点”作用: 大学作为一个相对集中的年轻人群体,如果在这里发生传播,很容易形成“哨点”,通过群体传播扩散开来。

但是,我们也要理性看待,避免过度恐慌:

“高发地”不等于“绝症区”: 艾滋病虽然是一种慢性传染病,但经过规范的抗病毒治疗,感染者可以维持健康的生活,甚至寿命和正常人差不多。关键在于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感染比例与绝对数量: 即使某些数据显示青年学生感染比例上升,但与整个社会人群相比,大学生的整体感染率并不一定就是最高的。我们需要区分清楚的是比例和绝对数量。
数据来源和统计口径: 官方公布的数据通常是基于主动报告和筛查的,实际情况可能因为检测覆盖率、报告意愿等因素有所不同。

那么,艾滋病的传播到底有多严重呢?

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危害极大的传染病。它的传播途径其实很明确,主要有三种:

1. 性传播:

这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HIV主要存在于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胸腹腔积液、脑脊液、唾液和乳汁等体液中。
无保护的性行为是关键。 无论是阴道性交、肛交还是口交,只要发生没有使用安全套的性行为,都存在被感染的风险。特别是肛交,由于肛门黏膜比阴道黏膜更容易受到损伤,传播的风险会更高。
“高危性行为”的定义: 通常指的是不使用安全套的性行为,尤其是与多个性伴侣发生性行为,或者与已有其他性病(如梅毒、淋病、疱疹等)的伴侣发生性行为,因为这些性病会增加HIV的感染风险。
病毒载量: 病毒载量高的感染者(即体内HIV浓度高)传播病毒的风险也更高。即使是病毒载量很低的感染者,只要体内还有病毒,也存在传播的可能。

2. 血液传播:

共用注射器: 这是静脉吸毒人群中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如果吸毒者共用被感染者血液污染的注射器、针头等,很容易感染HIV。
输血或血液制品: 在过去,输血和使用被污染的血液制品是重要的传播途径。但现在,随着血液筛查技术的进步,通过输血感染HIV的风险已经非常低了。不过,在一些医疗卫生条件落后的地区,仍然需要警惕。
医疗器械: 如果使用了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如注射器、手术刀、牙科器械等)进行有创操作,也可能发生血液传播。

3. 母婴传播:

感染HIV的母亲在怀孕、分娩或哺乳期间,有可能将病毒传染给婴儿。
阻断措施: 现在有非常有效的母婴阻断技术。如果感染HIV的孕妇在孕期、分娩期和产后采取规范的治疗和干预措施(如使用抗病毒药物、选择剖腹产、不进行母乳喂养等),可以将母婴传播的风险降低到1%以下,甚至更低。

为什么大家会对大学校园里的艾滋病传播感到担忧呢?

隐私和污名化: 艾滋病在中国社会仍然存在着一定的污名化,很多感染者不愿意公开自己的病情,尤其是在相对封闭的校园环境中,信息可能传播得更快,更容易引发恐慌或歧视。
检测意愿: 有些学生可能对自己的行为存在侥幸心理,或者害怕被发现而不敢主动进行检测,导致一些感染者没有被及时发现和治疗,可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继续传播。
防控的挑战: 学校和相关部门在进行性健康教育和艾滋病防控时,需要创新方式方法,真正触达到学生内心,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这本身就是一个持续的挑战。

总的来说,艾滋病的传播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无知和不作为。 对于大学校园而言,与其说是“高发地”和“重灾区”,不如说它是我们进行有效性健康教育和艾滋病防控工作的一个关键战场。

我们需要做的是:

加强性健康教育: 让学生充分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预防方法和治疗现状,打破禁忌,鼓励公开讨论和寻求帮助。
提倡安全套的使用: 将安全套作为保护自身健康的重要工具,在校园内外都可以方便地获取。
鼓励主动检测: 建立更便捷、更私密的检测渠道,让学生敢于、乐于检测,及时了解自身状况。
消除歧视: 为感染者提供支持和关怀,让他们能够正常学习和生活,而不是被社会排斥。
科研和监测: 持续关注艾滋病在青年人群中的流行趋势,为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包括学校、家庭、学生自身以及相关部门,才能有效地控制艾滋病的传播,让每一个大学生的青春都不被疾病的阴影所笼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查了一下数据

数据显示,本市高校学生(18-22岁)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情况具体为:总数722例,分布在本市59所高校(2017年新增50例,分布在49所高校);男生占98.48%;传播途径以男男同性传播为主,比例为86.70%。

(来源于北京市)

user avatar

我看到各位是不靠谱的猜,于是我找了个靠谱的统计办法。

而且大家都可以见证的,比如说,我们去淘宝,搜索一下叫“HIV试纸”的东西。

然后你可以蹲在那边去看下面的评论,你会感慨,中国人真特么多,我真是见识少。

林子大了,啥鸟都有

评论是这样的,我随便点开几个:


我看了一下绝大部分都是:

  • 没事别瞎百度,百度号现在热炒这个。
  • 性生活问题占据大多数。
  • 同性问题也有。
  • 还有相当比例的是自己吓唬自己


特么的居然还有搞同性还有女朋友的,有没有天理了?


各位就别瞎猜了,自己去看看吧

user avatar

粗略扫了眼,19个回答,快一半都提到了「黑人留学生和中国女生」。不知道的还真以为艾滋病是些人带来的,但现实中事实明明是:高校艾滋病绝大多数是男同之间进行传播,随手放几个链接:

为什么男同这么容易传播这种事应该不用说了吧,就拿北京最新的数据来说

据显示,本市高校学生(18-22岁)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情况具体为:总数722例,分布在本市59所高校(2017年新增50例,分布在49所高校);男生占98.48%;传播途径以男男同性传播为主,比例为86.70%。

所以这锅是怎么轮到黑人和中国女生的?

user avatar

我虽然也歧视黑人,但我更倾向于分析事实:

我们讨论艾滋病这个事情,究竟是要减少它对国人的伤害,还是把话题演变成种族仇恨,先搞清楚这个目的再说

user avatar

不知道, 应该是各省 CDC 的机密。


但是, 世界卫生组织有很详细的宣传资料:


艾滋病毒/艾滋病相关问答

在线问答
2017年11月

什么是艾滋病毒?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也称艾滋病毒)感染免疫系统细胞,破坏或损伤其功能。病毒感染导致免疫系统发生进行性衰退,最后出现“免疫缺陷”。当免疫系统不能发挥抵抗感染和疾病的作用时,即被认为免疫缺陷。与严重免疫缺陷相关的感染称为“机会性感染”,这是因为这些感染只有在免疫系统功能低下时才可能出现。

什么是艾滋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也称艾滋病)是一个术语,指艾滋病毒感染的最后阶段。出现20余种机会性感染中的任一种感染,或与艾滋病毒相关的任一种肿瘤,即可定义为艾滋病。

艾滋病毒是如何传播的?

艾滋病毒可通过与感染者发生未保护的性交(阴道交或肛交)和口交;输入受艾滋病毒污染的血液;共用受艾滋病毒污染的针头、针具、手术器械或其他锐器等途径传播。还可由受艾滋病毒感染的母亲在妊娠、分娩和哺乳期间传播给婴儿。

艾滋病毒感染者有多少?

根据世卫组织和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的估计,截至2016年底,全球约有3670万艾滋病毒感染者。同年,约180万人新感染了艾滋病毒,100万人死于艾滋病毒相关原因。

艾滋病毒感染者多长时间发展为艾滋病患者?

在时间长度方面可有很大的个体差异。在没有治疗的情况下,大部分艾滋病毒感染者在感染后5至10年内出现艾滋病毒相关疾病的体征,而这一时间可能会更短。从感染艾滋病毒到诊断为艾滋病的时间是10至15年,有时会更长一些。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可通过防止病毒复制,因而降低感染者血液中的病毒数量(称为“病毒载量”),来减缓疾病发展过程。

影响艾滋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的最常见致命性机会性感染有哪些?

2016年,约40万艾滋病毒感染者死于结核病。结核病是非洲艾滋病毒感染者的头号杀手,也是全球艾滋病毒感染者的主要死因。若干核心卫生保健战略对于预防和管理艾滋病毒感染者的结核感染极为重要:

  • 每次看病时常规筛查结核病症状;
  • 处理潜伏性结核感染问题(比如异烟肼预防治疗);
  • 结核感染控制;
  • 较早开始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

我如何才能降低通过性行为感染艾滋病毒的风险?

  • 每次发生性行为时都正确使用男用或女用安全套;
  • 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在暴露前预防艾滋病毒;
  • 只采取非插入性的性交方式;
  • 对没有其他感染危险行为的同等忠诚的未感染的伴侣保持忠诚。

男性包皮环切术可预防艾滋病毒感染吗?

男性包皮环切术可将女性向男性通过性行为传播艾滋病毒的风险降低约60%。

作为一个一次性的干预措施,男性医疗包皮环切术可以终生提供预防艾滋病毒和其他性传播感染的部分保护。包皮环切术应该始终作为预防艾滋病毒感染综合策略的一部分,而不是用来代替其他已知的预防措施,如女用和男用安全套。

安全套预防艾滋病毒感染的有效程度如何?

如在每次性交时都能正确使用安全套,安全套则被证明是有效预防男性和女性感染艾滋病毒的措施。但是,除了节欲,没有任何预防措施是百分百有效的。

什么是女用安全套?

女用安全套是目前市场上唯一可由女性控制的避孕措施。女用安全套是一种耐磨、柔软及透明的聚氨酯橡胶安全套,在性交前插入阴道使用。它和阴道完全贴合,如果在每次性交均正确使用,则可同时避孕和预防性传播感染,包括艾滋病毒感染。

艾滋病毒检测有哪些好处?

了解你的艾滋病毒感染状态可获得两大好处:

  • 如果你知道自己是艾滋病毒阳性,则可在出现症状之前获得治疗、关怀和支持,因此可能会延长寿命并在多年内防止出现健康并发症。
  • 如果你知道自己感染了艾滋病毒,则可采取预防措施防止传染他人。

什么是抗逆转录病毒药物?

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用于治疗和预防艾滋病毒感染。这些药物通过阻止或干扰病毒在体内的复制,从而减少体内的病毒数量来抗击艾滋病毒。

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的现状如何?

到2017年年中,全球共有2090万人接受艾滋病毒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这一数目表明,在过去十年中在扩大艾滋病毒治疗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这仅占2016年符合抗病毒治疗要求人员的53%。近半数需要得到治疗的人员依然处于等待之中。

艾滋病毒感染可以治愈吗?

艾滋病毒感染不可治愈。但如果坚持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治疗依从性好,艾滋病毒在体内的进展可以放缓到几近停止的水平。越来越多的艾滋病毒感染者保持良好状态,保持劳动能力,延长生命时间,即使低收入国家的艾滋病毒感染者也是如此。世卫组织建议所有艾滋病毒感染者以及处于重大感染风险的人群都接受治疗。

艾滋病毒感染者还有哪些关怀需求?

除了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外,艾滋病毒感染者还经常需要获得咨询和心理支持。获得良好的营养、安全的饮用水和基本的卫生条件也可以帮助艾滋病毒感染者保持高质量的生活。

user avatar

重点

重点

重点

写在最前面,如果有关于艾滋病问题的,请私信我,然后加我微信,我会尽我的绵薄之力尽可能的帮助大家!!!!



很负责的告诉大家,大学校园真的成为了艾滋病的重灾区。很严重!!很严重!绝不是危言耸听

先跟大家介绍一下背景,本人学生,坐标x津。就在十月份代表我们学校参加了x津市教委和x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举办的艾滋病主题的辩论赛。说白了这是一个政府举办赛事,更多的是当代大学生进一步学习和艾滋病有关的知识,让大学生学会自尊自爱自律。

辩论赛比赛是表象,实质是宣传艾滋病有关的知识。

这次比赛和以往的比赛有很大不同,在比赛之前有这方面的专家给大家进行培训讲解。俗话说得好,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我这个人经常混迹于知乎,也喜欢看新闻。自认为对艾滋病的知识懂一些,可随着这次比赛的推进,知识的了解,真的是让人大跌眼镜,惊叹不已。

因为比赛的辩题都是和艾滋病相关的,在比赛之前每个学校队伍都会查找大量的数据,资料。培训的时候时候老师也给了很多数据。(网上的资料有假,但是老师给的数据还是很有说服力的)

我们队的一个小朋友在政府网站海量的资料里寻找有利的数据。我先给大家罗列几个数据,比赛已经结束了,很多数据的出处想不起来了,但是绝对真实可靠。

1.中国近些年的艾滋病呈爆发势增长主要原因是中国人性观念的开放(乱交,约炮,)和不正当的男男性行为(不带套)

2.现在的中国已经允许国外艾滋病感染者进入中国,说难听点很多黑人留学生来到中国之前就是艾滋病感染者。你若非得尝试黑人兄弟的尺寸,就别怪艾滋病病毒无情。

3.中国艾滋病最严重的几个省份是四川,新疆,云南,广西,广州。这几个地区艾滋病较多是因为毒品的泛滥。

4.中国北方艾滋病感染的主要原因就是不正当的男男性行为。以北京,天津,沈阳,哈尔滨为例,男男为爱鼓掌成为第一大元凶。

5.艾滋病三种传播方式是血液,母婴,性行为。母婴和血液传播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大家可以放心的去正规医院医疗机构输血献血。

6.最近一段时间,知乎上关于艾滋病的问题越来越多,呈上升趋势。答案数量也是多的惊人。我看了很多回答,很多人表示我自己得了艾滋病真的是因为不小心,真的只有一两次“那样不太合适的行为”……

你怎么得到艾滋心里应该很清楚吧

7.比赛之余和很多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老师们聊天(其实都是官员)。人家明确表示,目前天津所有高校无一例外全都拥有艾滋病感染者,也就意味着学校里的某个人中枪了。

8.准备比赛的时候查到一个挺有意思的的资料,好像武汉四所高校成为国家艾滋病重点防控实验区。

15年的新闻了,时效性不算太强了。

9.x官员讲过这样一个事儿,一个年轻有为的博士,有媳妇有孩子人生前途一片美好。突然身体不适去医院检查,自己是阳性……后来才承认上学时忍不住和舍友发生过关系……

10很多人都说爱情和性别无关,我本人也不歧视同性恋。也希望男同群体能够注意防范措施,小心中枪。

11.别对艾滋病抱有侥幸心理,很多中枪的人曾经也是这么想的。目前来说艾滋病依旧是很恐怖的疾病。管住自己,自尊自爱是最有效的手段。我的辅导员在班会上说过,小女生都自尊自爱点,别和那这个黑人扯上关系。没有歧视黑人兄弟的意思,可是话糙理不糙

12如果觉得身体不太对劲,或者心虚的很。赶快去做检查,没什么不好意思的。这种事儿不能拖,早发现早治理,早发现早解决。

13目前依旧是谈艾色变的社会,很多人的观点是自己并不歧视艾滋病感染者,但是别出现在自己身边。x官员在点评某场比赛的时候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他曾经到某个艾滋病村了解情况做调研,回到家的时候她老婆直接说把你全身上下衣服脱了用水煮!

14有一个有趣的现象,985211的学校艾滋病病情也很严重

15曾经在学生会的时候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合作在校园宣传艾滋病的防控。我们一群人去领材料(宣传单宣传册一类的东西)。当时接待我们的科长就问我是哪个学校的。我说我是xx学校的。人家直接来一句,你们学校有艾滋病患者,还好几个呢……

我沉默……

16说实话,现在的学校对于艾滋病的宣传真的很努力了。各种讲座,各种宣传活动,各种网课。可是还是有人抱着好奇的心里去尝试。

我身边不乏天天出去组队嫖娼的……

我身边不乏各种聊骚约炮一夜情的……

我一个哥们,聊了一个女网友没几天直接奔现,然后为爱鼓掌。我很好奇,他不害怕么

我同学有女朋友在一起好几年了还跟各种女人上床的……

这些人都是正儿八经的大学生……

17整个比赛前后花费大量时间,在比赛准备过程中,各种数据资料真的令人惊叹不已。就像我开头说的,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还是那句话,奉劝大家自尊自爱,奉劝大家自尊自爱,奉劝大家自尊自爱。


比赛期间我们一直探讨的话题是艾滋病感染者和正常人怎样才能在社会中和谐相处……

这个问题现在也想不明白




11月24日更新,大家好,我是一个知乎新人。所有回答的赞数也没超过1000。

看来这篇文章真的动了不少人的奶酪,也说到了不少人的痛点。各种讽刺我的,挖苦我的大有人在。希望大家别抱着看看的心态,好好的实实在在的去研究一下问题。

我在开头就曾说过,很多我知道的数据,都源于部分官员和教授告知我们这些人的。我认为他们手中的数据还是挺有真实性的。想好好讨论的随时欢迎,加微信聊天都可以。只是为了骂人的,哪凉快哪待着去。

还有,别怪我说话难听,自己怎么得艾滋病的心里有点逼数。你爸你妈一辈子干干净净,你不反思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合着都是不小心传染的呗。

大家都是成年人了,怎么保护自己大家也都知道。为了一时爽,一辈子都要躲在阴暗的角落里不让别人知道自己的病情。隔三差五的就去领药。别听他们放屁说什么得了艾滋病只要控制的好跟正常人一样。

第一年好好的,第二年好好的,你能保证第五年第十年还是好好的,你能保证得病了不去乱搞乱啪啪?你爸你妈是亿万富翁给你提供全球最先进的医疗资源???清醒点吧

我是一个俗人,我贪财好色,我喜欢大姑娘小媳妇二手老娘们。甚至我承认同性之间的喜欢也属正常。看到一个白白净净的帅小伙。我一个土肥宅也会惊叹不已!

可是人终究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希望你考虑考虑你年老的爸妈!希望你考虑考虑你自己!!



11月27

刚下班

抱歉啊,

是广东省,我打错字了,抱歉抱歉

补充

我不歧视男同

但是请各位别洗男同了

我们学校的男同

哪个不是上了好多男的

不带套,宿舍里两个男的啪啪啪

我说了

如果男情侣之间性伴侣稳定

男同群体也洁身自好

怎么可能这么严重

谁也别洗

天津好多大学的男厕所里

都贴着各种预防艾滋病的标语!!



11月30更新

正在上班,上班真辛苦

感觉这两天我的回答稍微有一点小火

不少人给我赞

不少人进行评价

还有人偷摸私信我

问我各种情况

提问的方式很奇葩

我一个朋友怎么怎么了

我一个亲戚怎么怎么了

拜托

我懂的虽然不算多

但是愿意帮大家

有话直接说

别磨磨唧唧支支吾吾的

心虚不去医院检查还等什么呢

真的跪求各位!!!

心虚的快检查

早发现早处理

早发现早解决

生命是自己的!!!

对自己负责!!

对自己负责!!



我来了,更新一下2019年2月16日

qq 627077743

想咨询的来!!!

愿意尽绵薄之力!!!

爱你们,希望每个人都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

user avatar

除了因为共用针头吸毒,以及血液传播导致的艾滋病,绝大部分感染HIV都是通过性传播,无论是异性,还是同性。

性教育是缺失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社会在性事上的歪风邪气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例如近两年知乎开始频繁出现”开放式关系“、“约炮”、“艹粉”词汇,隔三差五就出现大V人设崩塌,骗钱就不说了,就骗色这块,我印象中有位大V还让受骗女生感染性病,且不知羞耻,狡辩两人为开放式关系。

也是近两年,知乎涌入了很多学生,从他们的个人介绍就能看出,大学生、高中生,甚至初中、小学都有,他们原本在知乎是想学一些平常在学校不涉及的知识。如今看到了各种”开放式关系“、“约炮”、“艹粉”、你猜他们会不会打开一个”新世界“。

私底下不止一位知友网友私信咨询过我,在各种社交APP有约过炮,在冲动下(例如引诱吸毒后)与陌生人有过危险性行为,会不会感染HIV等问题。我曾问过他们,为什么要约炮,理由很简单,整个社会不都在约吗?知乎上、各社交APP的内容还少这方面介绍,憋着难受,当然要试试。

你说这种风气,大学校园又如何不会成为艾滋病生重灾区。就我所在的城市,早在去年已经有报道,所以关注我的学生朋友,希望你们守得住寂寞,抵制好这股歪风邪气,洁身自好,为了自己,也为了家人,更为了你的人生伴侣。

user avatar

也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多艾滋病。

之前在急诊,接诊一个腹痛发烧的患者。

小伙,才27岁,打扮时髦,穿的很规矩的那种。

查体把肚子仔细摸了摸,不像阑尾炎,就让去看内科了。查体时还问他,有没有什么传染病,小伙信誓旦旦的说没有。

常规的,我摸完病人的肚子都会仔细洗洗手。

既为了保护自己也为了保护病人。

过了一个多小时,内科大夫给我打电话说,那个病人艾滋和梅毒都是阳性,叫我注意点。

我惊出一身汗。

原来内科大夫看着病人肚子疼和发热很蹊跷,就查了个免疫八项。一看梅毒艾滋都是阳性。

那个患者这才承认自己是艾。

我赶紧又洗了遍手!!!(虽然触摸不传染!)

心里蹦蹦跳啊!

后来,我又遇见好几个艾滋病人。

他们不想你想象的那样,满身针眼或者Gay或者体质孱弱。

相反,他们大多文质彬彬,有一个甚至是某公司的高管。真的,现在这种隐匿性的特别多。

大家一定多注意。


这个回答都好几年了。搞不懂为什么随随便的回答,这么多评论。但是评论我基本很少看的。

然而前几天还收到了个别的私信,真是不知道对方要问什么。

评论里说医生也会害怕?医生为什么不能害怕。即使了解这个病,换作是个正常人,都会去洗个手吧,即保护自己,也是保护下一个就诊的患者。这也是对下一个患者的尊重。

目前暂时不用出急诊了,基本也不再搞急诊的清创缝合了。先缓一缓,缓一缓。病房的都是择期患者,免疫筛查都是合格的才让住进来。相比急诊,好多了。

user avatar

是的,本月某湘属大学又诞生了4起艾滋病传染,病原来自黑人留学生,4个都是汉族女孩。

其实不仅仅是艾滋病,皮肤类性病已经广泛到让我们这一代老人无法理解了。

大学校园十大毒瘤:
官僚主义、烟瘾、酒、新型毒品、滥交、游戏成瘾、纹身、作弊、创新创业型传销、伪嘻哈。
最后全部可以归为一点:缺乏关于性知识和价值观的教育。
其中几乎9成受害者都是女生,其中又有9成选择隐瞒或者被迫选择隐瞒。


所以,到最后问题又回到了另外一个问题上:
我们的教育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补充:


得,为什么中国的教育改革一直小碎步前进又后退,后退又后退?那就是改革者们明明看到了问题,察觉到了隐患也找到了原因,却只要一改就有人质疑问难。神圣的纹身???偏见???纹身是对身体不可逆的伤害为什么就不能是大学校园一大毒瘤了?游戏成瘾影响到日常的生活与学习难道就不是毒品了?小赌怡情,明明谁都知道,可为什么要禁止赌博?请这些为“纹身”“游戏成瘾”开脱罪责的人,在质疑教育之前也请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请这些个瞎子们,去大学宿舍走走,看看,有多少每天打游戏的人能学到东西的,看看那些被迫离开寝室的学生们,他们在干嘛,那些打游戏的在干嘛。
游戏还能有一条“娱乐”可以接受,请问纹身这种伤害自己身体的行为为什么是神圣的?
偏见?当年喊着赌博无罪的人现在在哪里?
纹身是个人行为,我们自然无权干涉,可是难道它就不是毒瘤了吗?每年去医院去纹身的人可比你所谓“神圣”的人多得多了。

回到教育问题,为什么要反思?是反思我们的课本吗?是反思我们的九年义务教育吗?不是,我们恰恰应该反思的就是社会教育,为什么我们社会上反对的视为歧途的却总是被成为孩子们学习的呢?难道不就是这些把纹身成为神圣,把游戏成瘾成为天性的“特立独行的猪”吗?
纵容、容忍,最后变成正道——它正吗?彻夜不眠玩游戏,荒疏学业正吗?给自己的身体烙上“爱的证明”正吗?
为什么你一露出肩膀别人就敬而远之,为什么你一到面试就支刍无语?别人在背单词的时候你在记英雄数据,别人在陶冶情操的时候你在“神圣”地给自己刻上“艺术”的印记。
别再无谓地指责社会制度,指责教育者们没有眼界,他们在反思游戏的时候你们正拿着“游戏无罪,罪在教育”的大字报抨击着他们。他们的孩子明白了如何反思如何克制如何理性如何思考,而你们的孩子正耳濡目染地挤兑着逐字逐句地挑拣着那些改革者们的错误,然后就可以高调地特立独行地打着反思教育的旗号自甘堕落。

纹身无罪,游戏无罪,把锅扣到教育的头上拍拍屁股继续当着键盘侠,那教育又该怎么办呢?教育孩子不要纹身,有人告诉孩子,把它当成神圣的事情,教育孩子不要沉迷游戏,有人告诉孩子,游戏无罪电竞赚钱——然后孩子们相信了,神圣地纹身,彻夜游戏,最后发现,纹身只会让自己成为“特立独行的猪”,游戏也不能让自己一局成就人生,然后,他们又开始责怪教育,责怪命运。

凭什么?指责教育的时候冠冕堂皇,轮到教育指责游戏纹身的时候却振振有词?教育的失败不正是这群人的错误吗?

不仅是毒瘤,还是恶性毒瘤,遗祸国民的毒瘤——包括那些开脱者们。

非常愤怒,取匿,不婊个人,婊这类群体。


————————————
我不清楚那些支持学生纹身的是不是脑袋里缺少点东西。


假如你没有家族企业就别想纹身

给未成年纹身犯法呦

user avatar

只说事实,结论各位自己得。

根据公布数据,我做了个统计,发现,2014年,中国艾滋病发病人的年龄段分布如下


我们可以看到,20-60之间是艾滋病高发阶段。

其中,25-40岁之间是艾滋病最高的阶段

有报道称,高校学生正成为艾滋病的高发群体:2011-2015年,15-24岁的大中学生,艾滋病毒感染者年增长率达35%,而2016年全国新增艾滋病比例是8%,也就是说15-24岁的新增的艾滋病患者比例高达全国平均的4倍

其中18-22岁年龄段更是重灾区,占据了15-24之间的65%患者,而这个年龄段,主要是在校大学生。


同性传播值得注意,尤其是男同性传播

在一份统计资料中,各种渠道的传播如下所示

1985~2014中国艾滋病各传播渠道所占百分比 数据来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 性病控制中心

我们可以看到,随着时间推移,传统的最大渠道毒品注射所占比例越来越少,从高达44.2%下降到6%,曾经引发很多关注的血液传播也慢慢减少,从29.6%下降到1%以下。这反映出公共卫生方面取得的部分进展。

然而性传播开始逐步成为主流的传播渠道。

从最初的不足12%逐步增加到目前的92%,成为当下艾滋病传播最主要的方式。

尤其是在青少年之间,15-24岁之间,性传播的比例高达96%,


其中,同性性行为的发展异常迅速,我们可以看到,异性性传播的比例在2013年发生了下降,事实上2014年的比例都低于2012年的数字了。


性传播成为最主要传播途径,男性同性性行为人群感染率持续升高,青年学生感染人数增加较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 《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 国办发〔2017〕8号


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内容,据报道,在青少年间,同性恋传播远超过其他传播途径,高达全国平均的两倍


从2005年同性传播不到0.3%发展到2014年的25.8%,对了这个数字在2015年已经成了28.3%了。



如果我们以美国为参照的话,(美国已经达到了83-92%)。

未来这个数字将持续上升到一个可怕的地步


2013年,在美国男性之间性行为大概占了美国人口的2%左右,然而,这个群体,占据了美国HIV的55%!


2014年,美国HIV感染者的主要群体是男同性和男双性恋,在13岁以上的人群中,达到了83%,而13-24的年龄段新诊断的HIV中,gay和bisexual 达到了92%

In 2014:
• Gay and bisexual men accounted for 83% (29,418) of the estimated new HIV diagnoses among all males aged13 and older and 67% of the total
estimated new diagnoses in the United States.
• Gay and bisexual men aged 13 to 24 accounted for an estimated 92% of new HIV diagnoses among all men in their age group and 27% of new diagnoses among all gay and bisexual men.

而且这还是在美国HIV检测人数总体下降的趋势之下,男同感染者呈现了上升趋势

2005到2014年间,美国的HIV下降了19%,然而男同/双性恋男的感染上升了6%

CDC公布的部分群体的感染情况:

(不同人群的感染情况)

男同HIV传播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

希望广大男同保护好自己,

————其他部分统计————

部分地方需要加强对艾滋病的防治措施

下面两个数据只是2014年,而非全部数据。

2014年艾滋病发病者按省分布

按照各省人口分布后的比例

加强对艾滋病的防治,刻不容缓


资料来源:

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

cdc.gov/hiv/pdf/group/m

user avatar

是,非常严重。但又怎样?

中国在自由主义方面,比西方走得要极端。自由是天然正确,要求秩序伦理,就是封建礼教,吃人的嘴脸。预计未来中国的艾滋快速扩张,能达到让上亿人染病的状态。

男同,滥交,骗婚,出轨,乃至破罐子破摔,报复社会。这些传播渠道太广了。我才不相信艾滋病当下还是小范围传播。

或许你的身边,有人突然重病不治,不是死于那个重疾,而是死于艾滋病。到死他也不知道自己是艾滋患者。

说这些徒增恐惧,什么教训呢?我还是提倡应该“早婚”,免得夜长梦多。而伦理秩序需要重建,规范人们自由泛滥的生活秩序,尤其是性秩序。

对性病的恐惧,历来是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历久不破的一大原因。当下依旧如此。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最近关于高校艾滋病感染率的讨论不少,有人说大学校园成了“高发地”和“重灾区”,听起来确实让人忧虑。那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艾滋病的传播情况又有多严峻呢?咱们得好好捋一捋。首先,说大学校园是“高发地”和“重灾区”,这说法其实有点绝对,但也不能完全说没道理。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1. 年.............
  • 回答
    关于韩国首尔市市长朴元淳先生的去世,我了解到的信息如下:去世情况与发现地点:朴元淳先生于2020年7月9日被发现身亡。他的尸体是在当天下午被发现在首尔城北区卧龙公园附近的一处营地里。这个地点距离成均馆大学并不算特别近,更准确地说,是位于首尔市中心北部的一处山林公园区域。死亡原因的官方定论:经过警方调.............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触及到很多人内心深处的隐忧。我先说我的个人感受,然后咱们掰扯掰扯。我自己肯定不觉得自己是“当代恶臭大学生”的典型代表。我来学校是为了学习,为了提升自己,将来能为社会做点贡献。至少我主观上是这么想的,也在努力这么做。我每天按时上课,认真听讲,课后也会花时间去消化和复习。我对未来有.............
  • 回答
    社会是否应该成立“成婚大学”?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乍一看,这个概念可能有些新奇,甚至被一些人认为是荒谬的。但如果我们抛开惯性思维,仔细审视现代社会中婚姻和家庭面临的挑战,以及我们对伴侣关系的期待,或许会发现,“成婚大学”并非只是一个天马行空的设想,而可能是一种积极的应对方式。首.............
  • 回答
    高中的确是个迷人的阶段,我们既要为眼前的“高考这座独木桥”拼尽全力,又渴望探索更广阔的知识海洋。关于超纲知识,特别是像相对论、大学微积分、量子力学这类听起来就“高大上”的学科,很多同学肯定都会好奇:学了它们,对我们高考成绩到底有没有影响?值不值得花时间和精力去钻研?咱们先掰开揉碎了聊聊“影响高考成绩.............
  • 回答
    看到你现在有些迷茫,成绩270左右,对未来报美术班有些犹豫,想考上二本,并且想了解一下考上二本后有哪些专业可以选择。别担心,这都是很多高二同学会面临的问题,我们一起聊聊,希望能给你一些更清晰的思路。首先,咱们得明白一个事儿:成绩不好,不代表你没出路,更不代表你没有选择。 尤其是在高中阶段,每个人的学.............
  • 回答
    “我对这份工作的教育背景要求有些疑问,”张磊(化名)在一次面试后向朋友李明(化名)吐露心声,“招聘信息上写着‘重点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我一直以为大学成绩也很重要,但他们好像更关心我毕业于哪所学校。”李明是某上市公司的HR,听了张磊的困惑,他笑着解释说:“这其实是招聘中的一个普遍现象,但也不能一概而论.............
  • 回答
    南加州大学(USC)确实是中国学生非常青睐的留学目的地之一,近年来中国学生数量的增长非常显著,有数据表明已经接近甚至超过了中国学生总数的一个重要分水岭。这背后有着多种原因,而关于“成绩一般”的说法,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解读,而不是简单地用一个标签来概括。首先,我们得认识到USC作为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大.............
  • 回答
    这姑娘用“我还在上大学,还要考研”当理由拒绝你,这背后可能藏着不少心思,也挺复杂的,我给你掰开了说,免得你一头雾水。首先,最直接、最表面的解读,就是 她目前的人生重心确实在学业和未来规划上,暂时没有精力或心思投入感情。 “上大学”和“考研”这两个词,本身就代表着一种“未定型”的状态。 她还在接受.............
  • 回答
    关于大学生是否需要电脑这件事,我觉得咱们可以好好聊聊。毕竟,在这个时代,电脑早已不是什么奢侈品,而更像是一种学习和生活的必需品。咱们不妨从几个方面掰开了揉碎了说说。首先,学习方面,这个绝对是核心。大学里的课程,和高中时期那种以课本为主的方式很不一样了。 资料获取与查阅: 教授们布置的阅读材料、学.............
  • 回答
    在我看来,这个问题简直是有点“废话文学”的意思。当然关心啊,简直是把头发都操秃了!尤其是在我们这个年纪,马上就要告别校园这个相对安逸的小环境,踏入那个据说充满机遇但也暗藏危机的社会大染缸,谁能不牵肠挂肚?你可以想象一下,从大一刚进校,大家可能还沉浸在“脱离高考苦海”的喜悦中,对未来有点模糊的憧憬。但.............
  • 回答
    在祖国危急存亡之际,在读大学生是否应该挺身而出,参军入伍?这是一个沉重却又无比现实的问题,牵动着无数家庭的心,也拷问着我们每个年轻人的良知与担当。首先,我们必须承认,任何一个国家,当它面临真正的危机时,都需要其国民,尤其是最富有活力和潜力的年轻一代,来承担起保家卫国的责任。历史长河中,无数次战火纷飞.............
  • 回答
    这问题触及了当下机械类大学生就业选择与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的核心,细想起来,情况相当复杂,远非简单的“愿意”或“不愿意”能概括。一部分人,是充满热情,看到了机遇的探索者。你可以想象一下,在课堂上,当老师讲到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如何赋能制造业时,总有那么一群眼睛会发亮。他们或许是平时就喜欢捣鼓各种电子.............
  • 回答
    作为一个乐于助人的AI助手,我不能提供任何鼓励或指导非法活动的信息。制毒行为不仅触犯法律,而且对社会和个人健康都有着极其严重的危害。任何企图或参与此类活动都将面临严厉的法律制裁,并可能对他人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化学专业虽然提供了关于化学物质和反应的知识,但这与制造非法毒品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法律严格监.............
  • 回答
    清华北大这类顶尖大学,关于期末考试“划重点”的说法,其实是一个挺复杂的问题,不像在中学时期那么简单直接。我可以跟你分享一些我了解的情况,尽量让你听起来更像是我亲身经历或者听人说来的。首先,要明确一点,“划重点”这个概念在清北这样的学术环境中,跟我们想象中的中学老师在黑板上画圈圈、划横线,然后考试就照.............
  • 回答
    广东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这可是个热门话题,不少考生家长都在关心。要说广东省内有没有“开创”这个专业的大学,其实很难给出一个绝对的定论,因为专业设置和名称会随着时代发展而调整,有时候是“广播电视艺术”、“影视编导”等叫法。但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聊聊,哪些学校在这个领域有深厚积累,并且比较值得推荐。为什.............
  • 回答
    将全国所有大学迁入一座新城,形成一个超大型的大学城,这无疑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宏大构想。从理论上讲,它具备一定的吸引力,但若要深入探讨其可行性,我们必须剖析其背后涉及的复杂性、挑战以及潜在的利弊。构想的吸引力与潜在优势:首先,让我们看看这个构想为何会产生,以及它可能带来的好处: 集聚效应与协同创新.............
  • 回答
    大学作弊这事儿,说它可耻,那绝对不是一句空话。你想啊,大学是什么地方?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地方,是培养咱们独立思考、学真本事的地方。可一旦作弊这事儿沾上了,这层神圣的光环就蒙上了灰。首先,从个人层面来说,作弊本身就是一种诚信的缺失。咱们从小就被教导要诚实守信,不能偷奸耍滑。到了大学,更是应该把这种品.............
  • 回答
    大学校园网的设计初衷,是为了服务教学、科研以及师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游戏已经成为许多学生重要的娱乐方式和社交途径。那么,大学校园网是否应该保障网络游戏需求呢?这背后涉及到了资源分配、公平性、学校管理等多方面的考量。从支持者的角度来看,保障网络游戏需求有其合理性:首先,满足学.............
  • 回答
    关于大学数学中是否“不允许”使用“∵”和“∴”这两个符号的问题,答案并非绝对的“不允许”,但在正规的数学论文、期刊、教科书以及大多数课程的正式场合,你会极少看到它们的身影,并且通常不鼓励使用。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数学的本质、表达习惯以及历史发展几个方面来深入探讨。 数学的本质与表达的清晰性数学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