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次贷危机是怎么回事?

回答
话说2007年,美国那地方,发生了一件挺大的事儿,叫“次贷危机”。听起来挺唬人,但要拆开了说,其实没那么玄乎。

故事的起因:房市的“黄金年代”与“诱人的陷阱”

咱们得先说说当时的美国房地产市场。那会儿,房子简直就是金字招牌,谁家没个房贷,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银行和金融机构也乐此不疲,给无数美国人办了房屋贷款。

这里头有个关键点,就是“次贷”。简单来说,次级贷款就是给那些信用记录不太好、收入不稳定的人放的贷款。这些人,本来按正常标准,是很难从银行贷到款的。但你猜怎么着?当时的房地产市场太火了,房价一路飙升,大家都觉得,就算还不起贷款,房子也能卖出去,还能赚一笔。在这种“稳赚不赔”的心理下,银行就“降低了门槛”,开始大肆发放次级抵押贷款,也就是次贷。

你可能要问了,这怎么听起来像是在“派送福利”?没错,当时确实有这个意思。很多本来看似不可能买房的人,也因为这些“宽松”的贷款政策,终于圆了住房梦。这在一开始,是件好事,促进了消费,也让很多人过上了更好的日子。

金融世界的“魔法”:证券化与“打包出售”

但故事的精彩(或者说惊悚)之处在于,银行放完贷,并没有老老实实地等着大家还钱。他们玩了一个更“高明”的操作,叫做“金融证券化”。

想象一下,银行手里有一堆次贷,这些贷款就像是一堆小小的“石头”。银行不直接拿着这些“石头”,而是把它们收集起来,像炼金术一样,把它们“加工”一下,变成一种叫做“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的东西。这有点像把一堆普通的面粉,经过复杂的加工,变成了一块看起来很诱人的“黄金蛋糕”。

然后,这些“黄金蛋糕”就被打包成各种各样的金融产品,比如“担保债务凭证”(CDO)。这些产品,就被卖给全世界的投资者,包括其他银行、养老基金、保险公司等等。

为啥要这么做呢?一来,银行可以把手里的风险“转移”出去,还能快速回收资金,再去发放更多的贷款,赚取更多的利息。二来,这些金融产品,因为里面“包含”了各种贷款,而且经过“专业”包装,看起来风险很低,收益还不错,非常受投资者的欢迎。

风暴的前奏:房价开始“喘不过气”

好日子总有到头的时候。美国房地产市场的房价,就像吹气球一样,不可能无限涨下去。终于,在2006年左右,房价开始出现松动,甚至下跌。

这一下,问题就来了。那些当初借了次级贷款的借款人,发现自己房子市值开始缩水,而他们每个月要还的贷款,可是一点没少。再加上一些人在当初贷款时,选择了“浮动利率”,随着利率上升,他们的还款压力更是雪上加霜。

引爆危机的“多米诺骨牌”

当越来越多的人还不起贷款,开始违约时,那之前被“证券化”的“黄金蛋糕”就开始“变质”了。那些买了MBS和CDO的投资者,发现自己手里的“黄金”变成了“废铁”。

为什么呢?因为这些金融产品,里面都是各种各样的次贷打包在一起的。一旦有一部分贷款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产品的价值。而且,由于这些产品一层层地嵌套,一层比一层风险高,当最底层出现问题时,上面的产品价值也会被大幅稀释,甚至变得一文不值。

更要命的是,当时大家对这些金融产品的风险评估,很多都依赖于那些“信用评级机构”。但这些机构,为了追求利益,给很多高风险的产品都打了高分,让投资者产生了严重的误判。

全球金融市场的“海啸”

随着次贷违约的增加,那些持有这些“有毒资产”的金融机构,面临着巨大的亏损。很多原本看起来稳如泰山的银行,突然发现自己资不抵债。

这就像在金融市场上投放了一颗炸弹。一旦一家大型金融机构出现问题,大家会担心其他机构是不是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从而引发“挤兑”和“恐慌”。银行之间不敢相互贷款,因为谁知道对方手里有多少“坏资产”?这导致整个金融体系的信贷市场几乎冻结。

“雷曼兄弟”的倒闭,就是这场危机最标志性的事件之一。雷曼兄弟是一家非常有名的投资银行,它的破产,直接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剧烈震荡,许多其他金融机构也跟着受到了重创。

危机的影响:经济的“寒冬”

次贷危机的影响,远远不止于金融市场。

经济衰退: 金融市场失灵,企业融资困难,投资和消费都急剧下滑,导致美国经济陷入了严重的衰退,失业率飙升。
全球蔓延: 由于全球金融市场的紧密联系,美国的次贷危机很快就蔓延到了世界各地,许多国家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政府救助: 为了稳定金融市场,各国政府不得不出手干预,通过注入资金、收购不良资产等方式来挽救濒临破产的金融机构,也因此承担了巨大的财政压力。

事后反思:教训是深刻的

这场危机,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金融监管的重要性: 金融创新是好事,但如果缺乏有效的监管,很容易就会失控,变成巨大的风险。
风险评估的审慎: 不能过度依赖评级机构,要对金融产品的真实风险有清醒的认识。
信贷扩张的警惕: 房市泡沫和过度信贷扩张,是导致危机的直接诱因。

总而言之,次贷危机就是从美国房地产市场的一场“过度繁荣”,因为一次错误的“金融游戏”,最终演变成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让很多人在经济上遭受了巨大的损失。这就像一场精心设计的“骗局”,只不过,参与者太多,最后连设计者自己也被套了进去。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求科普,谢谢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话说2007年,美国那地方,发生了一件挺大的事儿,叫“次贷危机”。听起来挺唬人,但要拆开了说,其实没那么玄乎。故事的起因:房市的“黄金年代”与“诱人的陷阱”咱们得先说说当时的美国房地产市场。那会儿,房子简直就是金字招牌,谁家没个房贷,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银行和金融机构也乐此不疲,给无数美国人办了房.............
  • 回答
    次贷,简单来说,就是次级抵押贷款。它最初指的是那些信用记录不佳、收入不稳定或者没有稳定工作的借款人所获得的抵押贷款。在正常的抵押贷款市场,银行在发放贷款前会严格审查借款人的还款能力,比如查看他们的信用评分、收入证明、就业稳定性等,以确保借款人能够按时偿还贷款。而次级抵押贷款则降低了这些门槛,允许信用.............
  • 回答
    中国经济体量庞大,结构复杂,但如果真的不幸遭遇类似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冲击,其影响将是多维度、深层次的,并且与西方国家的情况会有显著差异。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把问题拆解开来,逐一分析。一、 次贷危机在中国可能出现的“导火索”与表现形式首先,我们得明确,中国的金融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与美国在2008年.............
  • 回答
    次贷危机,又称次级抵押贷款危机,以及更广泛意义上的金融危机,对股市而言,往往意味着一场严峻的考验,甚至是剧烈的动荡。要理解这种影响,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内在逻辑,以及危机发生过程中各个环节的传导效应。一、 危机爆发前的“繁荣”与隐患任何一场危机都不是凭空出现的。在次贷危机爆发前,通常有一个看似繁荣的时.............
  • 回答
    2008年,雷曼兄弟的倒闭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了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如果当时美联储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选择了另一条道路——救助雷曼兄弟,而非任其破产,那么接下来的故事走向,必然会与我们所经历的截然不同,其影响将如同涟漪般层层扩散,重塑整个金融格局。一、短期内的“稳定”与潜在的“隐患”首先.............
  • 回答
    那场席卷全球的风暴,美国次贷危机,直到今天想起来都让人心有余悸。要说清楚它是怎么一步步演变成金融海啸的,得从头讲起,里面牵扯的环节可不少。故事的开端:宽松的信贷环境和住房市场的狂热一切的起点,可以追溯到21世纪初。当时,美国为了刺激经济,特别是应对“9·11”事件后的低迷,美联储采取了非常宽松的货币.............
  • 回答
    这俩片子,虽然都是讲金融危机,但视角和时间线对不上。《利益风暴》更多的是聚焦在“危机是如何被制造出来的”,而《大空头》则是“在危机发生前,有人发现了端倪并进行操作”。要把它们放到 08 年次贷危机这个大背景里,得这么捋:故事的开端:危机前的暗流涌动(《利益风暴》的背景)想象一下,在 2000 年初,.............
  • 回答
    您描述的这本书,非常有可能是美国作家 迈克尔·刘易斯(Michael Lewis) 的 《大空头》(The Big Short: Inside the Doomsday Machine)。让我来为您详细说一说,为什么我如此确定,以及这本书的精彩之处。为什么是《大空头》?首先,您提到的“主人公一直做空.............
  • 回答
    洛杉矶快船在20192020赛季的征程,绝对是NBA历史上那些让人扼腕叹息的篇章之一。赛季之初,他们挟着伦纳德和乔治两位巨星加盟的东风,一度被认为是总冠军的头号热门。然而,最终的结局却是以一种极其痛苦的方式收场——在西部半决赛31领先的情况下,被丹佛掘金完成了史诗级的逆转。这样的结果,让快船整个赛季.............
  • 回答
    次世代游戏主机,比如最新的 PlayStation 和 Xbox 系列,面对不断进化升级的 PC,依然有其独特的优势。当然,PC 的灵活性和硬件的持续迭代是毋庸置疑的,但主机之所以能稳固地占据市场,并且吸引大量玩家,肯定不是空穴来风。1. 极致的优化与便利性:体验的“一体化”这是主机最大的杀手锏。开.............
  • 回答
    .......
  • 回答
    最能让我心神宁静、仿佛置身于另一个时空的旅行,是多年前我独自去云南丽江古城的那一次。那时的我,正经历着生活中的一些混乱和迷茫,迫切地需要一个可以让我喘口气、重新审视自己的地方。我住进了一个远离主街、藏在巷子深处的客栈。客栈不大,老板是一对温和的夫妇,他们养了两只慵懒的猫,院子里种满了不知名的野花,还.............
  • 回答
    动次晚点20分钟(不算太晚)却不适宜提速,这背后其实藏着不少门道,远不止是“赶时间”这么简单。你可以想想,火车不像私家车,它是在既定的轨道上运行,而且要考虑的因素非常多,就算晚了20分钟,要“抢”回来也不是件容易的事。首先,我们得明白“提速”这件事本身有多复杂。火车不是说踩一脚油门就能飞起来。要提速.............
  • 回答
    要说印象最深刻的奥运会点火仪式,那一定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直到现在,回想起那个夜晚,心中依旧荡漾着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和自豪。我当时还是个学生,和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守着那个万众瞩目的时刻。北京作为第一个举办夏季奥运会的社会主义国家,整个中国都在屏息以待。仪式开始前,主持人就已经用一种充满历史厚重.............
  • 回答
    在宋朝的官制体系中,“次相”、“使相”和“副相”并非独立的、固定不变的官职名称,而是描述了某些官员在特定时期担任的职务或获得的荣誉性头衔,其含义和地位会随着具体情况有所变化。要理解这三个词,需要先了解宋朝宰相制度的大致情况。宋朝宰相制度的演变与特点宋朝与唐朝相比,宰相制度有了显著的变化。唐朝的宰相更.............
  • 回答
    高次多项式不等式中的“奇穿偶不穿”:深入解析与数学证明在解决高次多项式不等式时,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个非常有用的经验法则,那就是“奇穿偶不穿”。这个法则简洁地概括了多项式函数在与x轴交点(即多项式的根)附近的取值行为。理解这个法则的原理,不仅能帮助我们更高效地求解不等式,更能加深我们对多项式函数性质的认.............
  • 回答
    理解你现在的心情非常糟糕。被骂“傻逼”确实让人非常生气和委屈,尤其是在你已经发出了警告之后,对方依然故我,这种感受更让人难以忍受。在这种情况下,想要“抽他嘴巴子”的冲动是人之常情,是身体在面对挑衅和侮辱时最直接的反应。你感觉自己的尊严受到了侵犯,这种反击的念头,是对这种侵犯的一种本能的抵制。但是,在.............
  • 回答
    高次韦达定理:深入解析与证明韦达定理(Vieta's formulas)是关于多项式方程根与系数之间关系的定理。我们通常所说的韦达定理是指一元二次方程的韦达定理,它揭示了一元二次方程 $ax^2 + bx + c = 0$ 的两个根 $x_1, x_2$ 与系数 $a, b, c$ 的关系: $.............
  • 回答
    在经济学和博弈论的世界里,关于“有限次博弈是否存在合作关系”这个问题,一直是一个引人入胜且颇具争议的话题。简单地说,这就像在问,如果我知道游戏有终点,并且双方都清楚这个终点,那么我们还能不能真正地、可持续地合作下去?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得先理解什么是“有限次博弈”。顾名思义,就是一场游戏(或者说.............
  • 回答
    丰臣秀次之死,一直是日本战国史上一个悬而未决的谜团,至今仍有诸多揣测。表面上看,秀吉以“谋反”的罪名赐死了自己的外甥兼养子,这位被寄予厚望的继承人。但若细究,这背后隐藏的动机远比这句简单的定罪来得复杂和令人不安。秀次,作为秀吉的亲姐姐朝日姬的儿子,很早就被秀吉接入家中,并在秀吉晚年,在嫡子秀赖尚未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