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次贷危机、金融危机下,股市表现会怎么样?

回答
次贷危机,又称次级抵押贷款危机,以及更广泛意义上的金融危机,对股市而言,往往意味着一场严峻的考验,甚至是剧烈的动荡。要理解这种影响,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内在逻辑,以及危机发生过程中各个环节的传导效应。

一、 危机爆发前的“繁荣”与隐患

任何一场危机都不是凭空出现的。在次贷危机爆发前,通常有一个看似繁荣的时期。美国房地产市场在2000年代初期经历了快速上涨,这得益于低利率环境、宽松的信贷政策以及对房地产价值不断攀升的乐观预期。金融机构为了追求利润,开始向信用评级较低、还款能力较弱的“次级”借款人发放抵押贷款。

这种贷款风险高,但金融机构通过创新的金融产品,如“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和“担保债务凭证”(CDO),将这些风险打包、分割并出售给全球的投资者。它们通过复杂的结构化设计,甚至将次级债的风险分散到看似“安全”的产品中,让许多人误以为风险得到了有效管理。这种“金融创新”在很大程度上模糊了风险的真实面貌,也助长了过度借贷和资产泡沫。

二、 危机爆发与股市的直接冲击

当房地产市场泡沫破裂,房价开始下跌时,问题就暴露出来了。大量次级借款人无力偿还贷款,导致MBS和CDO等产品的价值直线下降。持有这些资产的金融机构面临巨额亏损。

金融机构的困境与股市崩盘: 银行等金融机构是股市的中坚力量。当它们因持有不良资产而蒙受巨额损失时,其资本金会迅速被侵蚀。一旦出现偿付危机,银行可能会倒闭或被政府救助。
流动性枯竭: 危机蔓延,金融机构之间因为不信任,停止相互借贷,导致市场流动性枯竭。这就像血液循环出现问题,整个经济体都会陷入停滞。
信心危机: 投资者对金融机构的偿付能力失去信心,开始恐慌性地抛售金融股,导致金融板块的股价暴跌。由于金融业在整个经济中的重要性,这种抛售会迅速蔓延到其他行业。
直接的价值蒸发: 金融机构自身的资产价值大幅缩水,其股票价格自然也随之下跌。许多金融巨头在危机中遭受重创,甚至破产(如雷曼兄弟)。

其他行业的连锁反应:
信贷紧缩: 金融机构自顾不暇,或者因为风险厌恶而收紧信贷,企业难以获得融资,投资和生产活动受到严重影响。这会导致企业盈利下降,进而拖累其股价。
消费需求萎缩: 消费者因为担心失业、收入下降或资产缩水(如房地产),会大幅削减开支。企业销售额下降,利润减少,股价自然也会下跌。
全球化影响: 在全球化时代,危机很容易跨越国界。一家机构的困境可能导致另一家跨国公司的股票下跌,形成全球性的市场联动效应。

三、 股市在危机中的典型表现

在次贷危机或金融危机期间,股市通常会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1. 初期恐慌与抛售(Market Crash): 当危机的严重性逐渐显现,尤其是当一些大型金融机构出现流动性问题或濒临破产时,市场会爆发剧烈的恐慌性抛售。道琼斯指数、标普500指数等主要股指会经历大幅、快速的下跌,跌幅可能达到20%、30%甚至更高。许多个股会跌停,成交量异常放大。这是市场对未知风险的直接情绪宣泄。

2. 企稳与筑底(Bottoming Process): 经过初期的瀑布式下跌后,市场会进入一个企稳和筑底的过程。这期间股价可能在低位震荡,但波动性仍然较大。投资者开始重新评估风险和价值,一些被过度杀跌的优质股票可能会吸引一些抄底资金。政府和央行的救助措施(如降息、量化宽松、注资救助金融机构)也可能在此阶段开始发挥作用,给市场带来一些喘息的机会。

3. 政策刺激下的反弹(PolicyDriven Rally): 当政府和央行的宏观调控政策(如财政刺激、货币宽松)开始显现效果,或者危机最糟糕的时期过去,市场信心可能逐步恢复。一些对政策敏感的板块(如银行、建筑、消费)可能率先反弹。然而,这种反弹往往是脆弱的,并且可能伴随着剧烈波动,因为经济基本面的恢复需要时间。

4. 长期低迷或缓慢复苏(Prolonged Stagnation or Slow Recovery): 即使短期内出现反弹,金融危机对经济的长期影响是深远的。信贷紧缩、企业倒闭、失业率上升、消费者信心不足等问题会持续存在。这可能导致股市在一段时间内处于低迷状态,即便有零星的反弹,也难以形成持续的牛市。复苏的道路往往是缓慢而曲折的,经济基本面的修复是股市能否走出低谷的关键。

四、 具体影响的深度与广度

行业分化: 并非所有行业都会以相同的方式受到影响。
受创最严重: 金融业(银行、保险、投资公司)、房地产相关行业(建筑、建材、家居)、汽车制造、奢侈品等对经济周期和信贷高度敏感的行业,往往遭受最沉重的打击。
相对抗跌或受益: 一些必需消费品(食品、医药)、公用事业等行业,由于其产品或服务需求相对稳定,可能表现出更强的抗跌性。而一些政府可能进行救助或投资的领域(如基础设施),也可能在危机后期有所表现。

估值重塑: 危机往往会打破之前的市场估值泡沫。高市盈率的股票会面临巨大的估值下调压力。投资者会更加关注企业的盈利能力、现金流和资产负债表,而非纯粹的概念炒作。

投资者情绪: 投资者的情绪在危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恐慌、贪婪、绝望等情绪轮番上演,导致市场出现非理性的过度反应。在危机后期,谨慎、理性、长期投资的理念会逐渐回归。

五、 总结

总而言之,在次贷危机或金融危机下,股市的表现通常是剧烈动荡、大幅下跌,随后可能经历一个漫长而反复的筑底和复苏过程。危机首先通过金融机构的 solvency(偿付能力)和 liquidity(流动性)危机引发,进而通过信贷紧缩、消费萎缩、企业盈利恶化等多种渠道传导至实体经济,最终反映在股市的普遍下跌上。那些依赖杠杆、风险较高的企业以及对经济周期敏感的行业,其股票表现将尤为糟糕。

然而,危机也蕴含着转机。政府和央行的果断干预能够稳定市场预期,而企业基本面的韧性以及经济结构的调整,则为股市的最终复苏奠定基础。投资者需要在这种环境下保持冷静,区分短期恐慌与长期价值,并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做出审慎的投资决策。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08年已经发生过了呀,我简单复盘一下吧。

1. 经济危机之前

2007年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回升,GDP当季同比2007年6月最高达到15%,工业增加值同步回升,工业企业利润也维持在高位。

经济的持续走高,企业盈利快速回升,证券迎来了一轮大牛市,同时繁荣的经济也带动了物价的快速上行。CPI及PPI从06年以来拾级而上,CPI年在2007年8月份达到6.5%,到2008年2月份达到8.7%。PPI同样涨势凶猛,2007年7月份为2.39%,此后一路飙升到2008年7月份的10%。


物价的持续快速上涨触发了央行稳定物价的决策。

人民银行在2007年4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指出,“中国人民银行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抑制总需求过度膨胀,同时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最新变化,科学把握调控的节奏和力度,适时适度微调,努力为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创造平稳的货币金融环境”。

07年一直执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年内中长期贷款利率持续上行,2007年9月份达到7.83%。大型存款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从06年底的8%,一路上行到08年的17.5%。



随着利率和准备金率的持续上行,人民币贷款余额在07年2月份达到17.2%的阶段性高点,其后高位震荡,在07年10月份达到17.66%,之后一路下行。M2则从07年7月份到达高位,随后开始震荡回落。

流动性收紧,经济下行,使07年史诗级的大牛市走到终点。07年10月上证到过最高点6124点之后开始下行。


2. 经济危机爆发

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开始爆发。其实,从07年开始,次贷危机就已经开始出现苗头。2007年2月,美国抵押贷款风险开始浮出水面,汇丰控股为在美次级房贷业务增加18亿美元坏账拨备。美国最大次级房贷公司开始减少放贷。

07年7月,标普降低次级抵押贷款债券评级,贝尔斯登旗下对冲基金濒临瓦解。随后,一系列抵押贷款公司,房地产投资信托公司申请破产,美国、欧洲、日本央行开始向金融系统注资救市出手干预。

随着一系列政策的实施,到08年4月份,美国经济有开始企稳的迹象,4月份非农就业人口仅下降2万,失业率将至5%,好于预期,4月ISM非制造业指数为52.0,预期中值49.1,也处于2007年12月来最高水平。市场一度认为次贷危机已经到末尾,不料9月份雷曼兄弟破产,金融危机进一步滑向深渊。

外部金融危机的蔓延也影响到了国内的经济,首当其冲的就是出口。08年9月出口当月同比为21.5%,其后开始出现断崖式下滑,直到09年9月份才开始回升。


工业增加值也开始回落,当月同比从08年6月份的16%一路下行到11月份的5.4%,为02年以来最低值。GDP也开始下滑,当季同比从07年12月份的13.9%,下行到09年3月份的6.4%。



随着国际性金融危机的蔓延,国内的政策也发生了改变,从稳定物价转换到保就业,稳增长。

3. 流动性释放助力股市估值修复

08年7月份开始,央行开始停发、少发央票,引导央票利率下行,以保证流动性。08年9月份开始下调中长期贷款利率,从07年12月份的7.83%一直下调到08年12月份的5.94%。08年10月份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从08年9月份的17.5%下调到08年12月份的15.5%。

除了降息降准之外,决策层指导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总量,将全年新增贷款预期目标提高至4万亿元左右。同时实施宽松的财政政策,减少税收,扩大政府支持。

随着一系列措施的实施,人民币贷款余额在10月份14.58%见底回升,最高到09年6月份的34.44%,创1996年之后新高,然后高位震荡到09年10月份的34.19%。M2在08年11月份的14.8%见底,之后开始回升,上行到09年6月份的28.46%后,开始高位震荡,最高到11月份的29.74%。

上证在08年10月份1664.9之后开始企稳,此时宏观经济仍然在下滑,但是宏观政策开始呵护市场,流动性等领先指标开始企稳回升,市场利率下降,风险偏好回升,带动股市估值修复。

此阶段股市经历了先上行再回落的过程。以收盘点位计算,上证从11月4日的1706点上行至12月8日的2090,再回落到12月31日的1820,涨幅分别为22.5%和-12.9。

相对应的PE从13.17涨到15.95,再下行到13.96,涨幅分别为21.1%和-12.5%。

PB从1.92涨到2.33,再回落到2.03,涨幅分别为21.4%和-12.8%。

这一阶段影响股市涨跌的主要因素是估值,先上涨到再回落主要是因为基本面没有跟上。

4. 基本面与流动性双轮驱动牛市主升浪

经济基本面在08年底到09年初开始见底回升。工业增加值在08年11月份为阶段底点5.4%,12月份为5.7%,09年2月份为11%,虽然其后又有小幅回落,但是经济见底回升的趋势已经确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累计同比在2月份见底,随后也开始回升。

从09年的1月份开始,到09年8月4日,牛市进入了盈利与估值双轮驱动的主升浪,期间,上证从1820点上涨到3471点,涨幅为90.7%。

期间,PE从13.69涨到34.76,涨幅为153.9%,PB从2.03涨到3.35,涨幅为65%。

5. 上证与中小板在牛市末期表现不同的原因

09年基本面持续复苏,工业增加值增加到8月份的12.3%,PPI快速上行,5月份为7.1%,过量的流动性和宽松的财政政策导致通胀预期回升,央行开始回收流动性。

M2及人民币贷款余额在09年11月份之后均开始快速回落,M2从09年11月份的29.74%回落到10年7月份的17.6%。人民币贷款余额从09年11月份的33.79%回落到10年6月份的18.2%。


流动性的快速收缩导致股市估值的快速回落。

上证PE从09年8月4日的34.76,收缩到10年7月5日的15.44,幅度为-55.6%。PB从3.35收缩到1.98,幅度为-40.9%。

同期中小板指数的估值也有比较大的收缩,但是降幅相对略小,PE从43.77回落到26.39,降幅为-39.7%,PB从4.83回落到3.79,降幅为-21.5%。

2009年9月份之后,上证指数和中小板指数的走势出现了较大的差异。

中小板从2009年9月2日的4071点,一路上行到2010年11月10日的7375点,期间涨幅为81.15%,而同期上证从2714点,上涨到3115点,涨幅为14.78%。

为何两者出现如此明显的差异?主要是因为盈利的不同。

09年三季报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合计同比,上证为0.2%,中小板为9.7%。09年年报,上证为25.35%,中小板为66.42%。10年一季报,上证为56.09%,而中小板为81.60%。10年中报,上证为37.5%,中小板为68.7%,10年三季报,上证为33.9,而中小板为56.96%。如下图所示。


10年三季度之后,随着盈利的回落,此轮牛市也到了终点,开启下一次牛熊转换。

小结:

  1. 与07年牛市类似,政策面的呵护及流动性等领先指标的企稳,市场的风险偏好及相对估值的优势凸显,股市开始企稳回升,这一阶段主要是估值修复,基本面还未见底,回升之后还会回落,等待基本面接力。
  2. 牛市主升浪的驱动力是估值及盈利。本次牛市末期流动性的快速大幅收紧导致牛市出现了阶段性回落,主要是杀估值。
  3. 盈利的上行可以对抗估值的回落,两者的相对强度决定指数到底是上行还是下行。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次贷危机,又称次级抵押贷款危机,以及更广泛意义上的金融危机,对股市而言,往往意味着一场严峻的考验,甚至是剧烈的动荡。要理解这种影响,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内在逻辑,以及危机发生过程中各个环节的传导效应。一、 危机爆发前的“繁荣”与隐患任何一场危机都不是凭空出现的。在次贷危机爆发前,通常有一个看似繁荣的时.............
  • 回答
    话说2007年,美国那地方,发生了一件挺大的事儿,叫“次贷危机”。听起来挺唬人,但要拆开了说,其实没那么玄乎。故事的起因:房市的“黄金年代”与“诱人的陷阱”咱们得先说说当时的美国房地产市场。那会儿,房子简直就是金字招牌,谁家没个房贷,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银行和金融机构也乐此不疲,给无数美国人办了房.............
  • 回答
    您描述的这本书,非常有可能是美国作家 迈克尔·刘易斯(Michael Lewis) 的 《大空头》(The Big Short: Inside the Doomsday Machine)。让我来为您详细说一说,为什么我如此确定,以及这本书的精彩之处。为什么是《大空头》?首先,您提到的“主人公一直做空.............
  • 回答
    中国经济体量庞大,结构复杂,但如果真的不幸遭遇类似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冲击,其影响将是多维度、深层次的,并且与西方国家的情况会有显著差异。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把问题拆解开来,逐一分析。一、 次贷危机在中国可能出现的“导火索”与表现形式首先,我们得明确,中国的金融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与美国在2008年.............
  • 回答
    2008年,雷曼兄弟的倒闭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了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如果当时美联储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选择了另一条道路——救助雷曼兄弟,而非任其破产,那么接下来的故事走向,必然会与我们所经历的截然不同,其影响将如同涟漪般层层扩散,重塑整个金融格局。一、短期内的“稳定”与潜在的“隐患”首先.............
  • 回答
    次贷,简单来说,就是次级抵押贷款。它最初指的是那些信用记录不佳、收入不稳定或者没有稳定工作的借款人所获得的抵押贷款。在正常的抵押贷款市场,银行在发放贷款前会严格审查借款人的还款能力,比如查看他们的信用评分、收入证明、就业稳定性等,以确保借款人能够按时偿还贷款。而次级抵押贷款则降低了这些门槛,允许信用.............
  • 回答
    那场席卷全球的风暴,美国次贷危机,直到今天想起来都让人心有余悸。要说清楚它是怎么一步步演变成金融海啸的,得从头讲起,里面牵扯的环节可不少。故事的开端:宽松的信贷环境和住房市场的狂热一切的起点,可以追溯到21世纪初。当时,美国为了刺激经济,特别是应对“9·11”事件后的低迷,美联储采取了非常宽松的货币.............
  • 回答
    这俩片子,虽然都是讲金融危机,但视角和时间线对不上。《利益风暴》更多的是聚焦在“危机是如何被制造出来的”,而《大空头》则是“在危机发生前,有人发现了端倪并进行操作”。要把它们放到 08 年次贷危机这个大背景里,得这么捋:故事的开端:危机前的暗流涌动(《利益风暴》的背景)想象一下,在 2000 年初,.............
  • 回答
    洛杉矶快船在20192020赛季的征程,绝对是NBA历史上那些让人扼腕叹息的篇章之一。赛季之初,他们挟着伦纳德和乔治两位巨星加盟的东风,一度被认为是总冠军的头号热门。然而,最终的结局却是以一种极其痛苦的方式收场——在西部半决赛31领先的情况下,被丹佛掘金完成了史诗级的逆转。这样的结果,让快船整个赛季.............
  • 回答
    次世代游戏主机,比如最新的 PlayStation 和 Xbox 系列,面对不断进化升级的 PC,依然有其独特的优势。当然,PC 的灵活性和硬件的持续迭代是毋庸置疑的,但主机之所以能稳固地占据市场,并且吸引大量玩家,肯定不是空穴来风。1. 极致的优化与便利性:体验的“一体化”这是主机最大的杀手锏。开.............
  • 回答
    .......
  • 回答
    最能让我心神宁静、仿佛置身于另一个时空的旅行,是多年前我独自去云南丽江古城的那一次。那时的我,正经历着生活中的一些混乱和迷茫,迫切地需要一个可以让我喘口气、重新审视自己的地方。我住进了一个远离主街、藏在巷子深处的客栈。客栈不大,老板是一对温和的夫妇,他们养了两只慵懒的猫,院子里种满了不知名的野花,还.............
  • 回答
    动次晚点20分钟(不算太晚)却不适宜提速,这背后其实藏着不少门道,远不止是“赶时间”这么简单。你可以想想,火车不像私家车,它是在既定的轨道上运行,而且要考虑的因素非常多,就算晚了20分钟,要“抢”回来也不是件容易的事。首先,我们得明白“提速”这件事本身有多复杂。火车不是说踩一脚油门就能飞起来。要提速.............
  • 回答
    要说印象最深刻的奥运会点火仪式,那一定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直到现在,回想起那个夜晚,心中依旧荡漾着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和自豪。我当时还是个学生,和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守着那个万众瞩目的时刻。北京作为第一个举办夏季奥运会的社会主义国家,整个中国都在屏息以待。仪式开始前,主持人就已经用一种充满历史厚重.............
  • 回答
    在宋朝的官制体系中,“次相”、“使相”和“副相”并非独立的、固定不变的官职名称,而是描述了某些官员在特定时期担任的职务或获得的荣誉性头衔,其含义和地位会随着具体情况有所变化。要理解这三个词,需要先了解宋朝宰相制度的大致情况。宋朝宰相制度的演变与特点宋朝与唐朝相比,宰相制度有了显著的变化。唐朝的宰相更.............
  • 回答
    高次多项式不等式中的“奇穿偶不穿”:深入解析与数学证明在解决高次多项式不等式时,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个非常有用的经验法则,那就是“奇穿偶不穿”。这个法则简洁地概括了多项式函数在与x轴交点(即多项式的根)附近的取值行为。理解这个法则的原理,不仅能帮助我们更高效地求解不等式,更能加深我们对多项式函数性质的认.............
  • 回答
    理解你现在的心情非常糟糕。被骂“傻逼”确实让人非常生气和委屈,尤其是在你已经发出了警告之后,对方依然故我,这种感受更让人难以忍受。在这种情况下,想要“抽他嘴巴子”的冲动是人之常情,是身体在面对挑衅和侮辱时最直接的反应。你感觉自己的尊严受到了侵犯,这种反击的念头,是对这种侵犯的一种本能的抵制。但是,在.............
  • 回答
    高次韦达定理:深入解析与证明韦达定理(Vieta's formulas)是关于多项式方程根与系数之间关系的定理。我们通常所说的韦达定理是指一元二次方程的韦达定理,它揭示了一元二次方程 $ax^2 + bx + c = 0$ 的两个根 $x_1, x_2$ 与系数 $a, b, c$ 的关系: $.............
  • 回答
    在经济学和博弈论的世界里,关于“有限次博弈是否存在合作关系”这个问题,一直是一个引人入胜且颇具争议的话题。简单地说,这就像在问,如果我知道游戏有终点,并且双方都清楚这个终点,那么我们还能不能真正地、可持续地合作下去?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得先理解什么是“有限次博弈”。顾名思义,就是一场游戏(或者说.............
  • 回答
    丰臣秀次之死,一直是日本战国史上一个悬而未决的谜团,至今仍有诸多揣测。表面上看,秀吉以“谋反”的罪名赐死了自己的外甥兼养子,这位被寄予厚望的继承人。但若细究,这背后隐藏的动机远比这句简单的定罪来得复杂和令人不安。秀次,作为秀吉的亲姐姐朝日姬的儿子,很早就被秀吉接入家中,并在秀吉晚年,在嫡子秀赖尚未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