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b站up主抗飏虓虎关于苏联的一系列视频?

回答
看待B站UP主“抗飏虓虎”关于苏联的一系列视频,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看。

首先,得弄明白“抗飏虓虎”这个人以及他的视频风格。

这位UP主,从他一系列视频的呈现方式来看,他显然是下了一番功夫去研究和呈现苏联这段历史的。他的视频,咱们可以感受到一种比较强烈的个人情感和价值倾向。他通常会选择一些大家比较熟知或者比较有代表性的苏联事件、人物,比如十月革命、斯大林时期、赫鲁晓夫解冻、勃列日涅夫时代等等。

他的视频内容上,往往会通过大量的老照片、纪录片片段、电影插曲,甚至一些动画和示意图来辅助讲解。这种视听结合的方式,对于想了解苏联但又不太熟悉这段历史的观众来说,门槛是比较低的,也比较容易吸引人。

更重要的是,他个人的叙述方式非常关键。你能明显感觉到他带着一种特定视角去看待苏联。这种视角,有的人觉得是客观历史的梳理,有的人则觉得是带有某种理想化或者批判性的解读。他可能会强调苏联早期的一些成就,比如工业化、航天成就,但同时也会不回避它后期的一些问题,比如经济停滞、政治压迫等等。关键在于,他是如何平衡这两者的,以及他最终想要传达给观众的是什么信息。

然后,咱们要分析他的视频为什么会引起关注,以及受众的反馈是怎样的。

B站作为当下年轻人聚集的平台,对于历史话题的兴趣其实一直在增长。而苏联,作为一个曾经的超级大国,其历史本身就充满了戏剧性和争议性,自然容易成为焦点。

“抗飏虓虎”的视频之所以能火起来,我觉得有几个原因:

填补了部分历史叙事的空白或重塑了某种认知: 过去我们对苏联的认知,很大程度上受到国内外历史叙事的影响。而UP主可能提供了一些不同的角度,或者把一些碎片化的信息整合起来,让观众觉得“原来苏联是这样的”。
情绪共鸣和价值投射: 很多观众,特别是年轻人,在接触到苏联的历史时,可能会被它早期那种改变世界、追求理想的宏大叙事所打动,也可能会对它后来的衰落感到惋惜。UP主在视频中流露出的情感,很容易引起这些观众的共鸣,甚至将自己对社会、对国家的一些理想和情感投射到苏联的历史中去。
“反思”潮流的一部分: 近些年来,国内社会上出现了一种对历史进行反思、重新审视的思潮。“抗飏虓虎”的视频,某种程度上也契合了这种“反思”的氛围,提供了一些可以讨论和思考的素材。

当然,对于他的视频,观众的反馈是相当多元化的:

支持和赞扬者: 这部分观众认为UP主做了大量功课,呈现了比较全面的苏联历史,而且观点独到,能够引发思考。他们可能会说UP主“客观”、“有深度”、“讲出了真相”。
批评和质疑者: 另一部分观众则会认为他的视频存在偏见,可能过于理想化苏联的早期,或者对某些历史事件的解读不够深入,甚至存在选择性叙事。他们可能会指出他回避了某些敏感问题,或者用一种“洗白”的口吻来谈论苏联。
理性讨论者: 还有一部分观众,他们更多的是把UP主的视频当作一个了解苏联历史的起点,然后自己再去查阅其他资料,进行比对和思考,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立判断。

第三,咱们得更深入地探讨“抗飏虓虎”视频背后可能折射出的社会现象和讨论点。

围绕“抗飏虓虎”这类视频的讨论,其实不仅仅是在聊苏联,它更深层地反映了一些社会和文化现象:

“历史虚无主义”与“历史自觉”的辩证: 在网络时代,信息爆炸,过去的很多历史叙事都在被重新审视。有人担心过度解读会走向“历史虚无主义”,即否定一切过去的成就,而也有人认为,对历史进行多元化、批判性的解读,是一种“历史自觉”,是走向成熟的表现。那么,“抗飏虓虎”的视频,究竟是在哪个光谱上?这需要观众自己去判断。
对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思考: 苏联作为人类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实践,它本身就承载了许多关于理想社会构建的尝试。观众对苏联的看法,往往也折射出他们对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理解和选择。UP主对苏联的叙述,无论是褒扬还是批评,都可能触碰到观众内心深处对美好社会的向往或者对现实的无奈。
不同群体对历史的“再建构”: 互联网使得信息传播的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普通人也有了更多发声和解释历史的可能性。UP主通过自己的理解和表达方式,“再建构”了他们所理解的苏联历史,并将其传播给大众。这是一种信息生态的变化,也意味着我们不能再仅仅依赖单一的官方叙事来认识历史。
“去蔽”与“再蔽”的可能性: 好的历史讲解,应该能够“去蔽”,揭示历史的复杂性和真相,让观众看得更清楚。但如果解读过程中带有太强的个人倾向,或者选择了性地呈现信息,就可能“再蔽”,反而让观众对历史的理解更加片面。这就需要观众自己保持一种批判性思维。

总的来说,如何看待“抗飏虓虎”关于苏联的一系列视频,其实没有一个绝对的“正确”答案。

咱们可以把他当作一个提供信息、激发思考的“引子”。他的视频,有他自己的理解和表达方式,可能带有主观性,也可能存在局限。观众在观看的时候,不妨带着“鉴别”的态度,把他讲的内容作为一种参考,再去多看一些不同的资料,多听听不同的声音,形成自己独立的、更全面的认识。

更进一步说,这类视频的出现和讨论,本身就是一种有益的社会现象。它表明大家对历史不再是“只听不说”,而是愿意去了解、去讨论、去评价,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只是在讨论中,保持开放的心态和严谨的态度,是最重要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居然有人问到他了,我也写写吧,当然话说在前头,我是很欣赏他的。

作为一个看着格雷弗·弗东西走进左派大门的人(另外帮助我走进左派大门的就是那些反苏修读物),我一直也是关注莫斯科大审判之类的东西的。格雷弗·弗的中心思想很简单:内务人民委员会没有强迫他们,莫斯科大审判不是表演,也没有剧本,这些人说了他们想说的话。根本找不到相反的证据显示他们是被强迫这么说的(例如通常说的,用家人胁迫),反对派集团(“左派”和右派的联合集团)确实存在(在这点上通常引用皮埃尔·勃鲁姆的描述)。

实际上,就我的了解,格雷弗·弗确实已经能够证明这点,用文件证明托洛茨基试图搞阴谋、搞刺杀恐怖几乎毫无难度。当然,如果你乐意,你完全可以把这形容为布尔什维克—列宁主义的革命行为,反斯大林并不为错。我不反对这么叙事。毕竟说到底,我不可能,也没兴趣剥夺托派存在的意义。

问题是,说托洛茨基阴谋刺杀斯大林及其亲近同僚、更换领导、试图解散集体农庄,恢复租让,说穿了就是打算在苏联复辟资本主义,是遵循了马克思主义的行为,谁会信呢?这哪里像个理想主义者呢?(实际上不止一个人问过托洛茨基,搞恐怖刺杀怎么能与马克思主义相容?都被他用相当实用主义的回答糊弄过去了。)

所以也无怪乎有一堆人依然在那坚持声称他们都投降了。或者试图淡化点说他们只是一般的反对,而不是搞恐怖刺杀活动,后来实际上也中断联系了。可惜愿望和事实是不能随意混淆的……

最麻烦的也就是关于他们与外国联系的指控,这点能够证明的证据很少,除开个别的,差不多只存在于供词之中,我自己也经常怀疑这是不是真的,不过我把我所知的琢磨着琢磨着就:这大概也是真的吧。最典型的,如果没有联系,皮达可夫怎么能飞往挪威呢?(不是百分百确定,但确实最有可能做了这事),奥尔贝格又怎么能弄到前往苏联的护照呢?(顺便说一句,该护照在审判中出示了,所以说莫斯科大审判没物证的可以省省了。)

说起来,果然,在这个问题下,又在一如既往的说着这类话:

但是一个或几个由31名政治局委员中的20位、5位元帅中的3位领衔的人数多达百万的反苏集团不但没能造了大林的反反而被人家打了个团灭

经常有的事啊,铺陈人数,叛徒那么多,这怎么可能呢?

我说:怎么就不可能呢?

有一个托派自己都常举的例子:1914年除了布尔什维克(当然还有塞尔维亚的党),所有社会民主党都突然赞成战争,背叛了社会主义,为什么不问问这种事不可能发生呢?

说实在的,30年代托洛茨基及其同志(姑且友善点说吧,一开始我写的是同伙来着)的人数并不比1914年的社会民主党多,对我的世界观来说,既然能发生1914年的事,那当然也能容许托洛茨基等人的背叛。

类似的事实际上在不断发生,1963年:“在目前,毛泽东说,在42个兄弟党——如果算上苏共是43个党——都在谴责中共”(《俄罗斯解密档案选编 中苏关系》第十卷 第26页)。80年代末,生长在列宁主义红旗下的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直接摧毁了苏联。

在我看来,这些都是很荒谬的,有时我也问自己,这些事情怎么可能发生啊?简直就像叛离共产主义运动才是常态,而像斯大林这种猛烈推进共产主义运动的反而是小众中的小众,异端中的异端,让人匪夷所思。

但既然共产主义运动中的荒谬事件一再发生,那就只能去探寻原因,而不是天天念叨着这很荒谬,很荒诞,这不可能,然后丢在一边不管不顾。应该去探求真相。我始终认为,未来的共产主义运动应该建立在真实历史的基础上。

—————————————————————————————————

说点别的吧,有些人问,肃反死的都是些什么人?

枪毙的70万人中,大概40万是前富农和农村的各种二流子,很夸张了。鲨的那么多,大概只是因为鲨他们连斯大林都能接受,据不知可靠与否的说法,之后农村治安好了很久很久,直到53年大赦……


关于列宁遗嘱的真伪性,实际上,这是本世纪初某个叫萨哈罗夫的俄罗斯左翼学者提出来的,他在检查证据重建叙事时发现了问题,写了一本书,但还只是很小众的说法。

然后斯蒂芬·科特金,一个典型的到不能在典型的资产阶级学者,居然放弃了从托洛茨基那沿袭下来的一贯观点,在他写的斯大林传记中采用了萨哈罗夫的说法。这才真正引起了格雷弗·弗的注意,他才开始说这事。据说他想写一下这方面的书,有兴趣的可以关注下。

西班牙五月事变,这也与格雷弗·弗无关,五月事变有佛朗哥和德国意大利参与的说法由来已久,很早以前就为人所注意到了:

《三十至七十年代的托洛茨基主义》 (苏)米·伊·巴斯马诺夫 人民出版社

格雷弗·弗的这些说法都与“谎言”扯不上什么关系就是了。至于斯大林与贝利亚。说起来除了斯大林以外,贝利亚,还有维辛斯基是可以互相竞选被谩骂程度的亚季军的。贝利亚相对斯大林右倾不假,但问题是,当时苏联,乃至整个共产主义运动,存在比斯大林还左的人吗?我很怀疑这点。

斯大林与民主改革,当年的宣传就是苏联宪法是世界上最民主的宪法,现在准确来说是重新发现了。

最后的最后,说说宽恕与反对。虽然很多人永远不会想去承认,但斯大林——是个很理想化的人,可以说是那种极端的理想主义者,斯大林是民主主义者也是真的,最早说这个的好像还是列宁

不去刻意复杂化的话,斯大林的想法很简单的,犯错误很正常,但现在集体化也搞成了,工业化也搞成了,你们还有什么好反对的呢?也是时候和解了(正如格雷弗·弗指出的那样,在宣布基本建成社会主义后,斯大林一次也没提过阶级斗争尖锐化的问题)。国外的托洛茨基和托派叽叽喳喳就随他去呗,托洛茨基,呵,连小问题都算不上。几乎所有反对派都表示认错了,太好了,真是太好了。结果,事与愿违啊,唉。善良的愿望撞上冰冷的事实,真让人唏嘘不已……

——————————————

既然有人回应我,那我也在回应一下,就一次,不多搞

1.酷刑与逼供,有时吧我觉得不是我看不起反对派,是反对派自己看不起自己啊。伊万·斯米尔诺夫就被内务人民委员会的人这么问过:“如果我们对你用刑,你会怎样应对?”“我会什么也不回答。”之后内务人民委员会的人绝口不提用刑的事。但我们知道他在第一次莫斯科大审判上仍然承认了试图进行恐怖活动的犯罪事实呢?为什么呢?

上了莫斯科大审判的人,更多的是从未有过用刑和逼供,布哈林承认,季诺维也夫也承认,肃反人员对他们很好。布哈林说:“我曾三个月拒绝说任何话。后来我开始提供口供。为什么呢?因为我在被监禁时对自己的整个过去作了重新评价。因为当你问自己“如果说你一定会死去,那么你为什么而死呢?”的时候——,一片绝对黑暗的空虚就突然清清楚楚地出现在你的面前。如果一个人想要不经忏悔就死去,那么他就是白白地死去。”

即使是叶若夫也并非万能,这些人的审理都是在政治局的监督之下的,有时,政治局的人会觉得肃反人员夸张叙述,亲自去询问对质,询问他们是否被逼供了,当然,不知应不应该说可惜,反正得不出很多人希望的答案:

当然,你也可以说斯大林在演戏,反正涉及到斯大林,他再怎么走的像鸭子,叫的像鸭子,人们也希望管他叫鹅。

认为无论如何,莫斯科大审判供词反正就是用某种不可思议的做法伪造出来的,这是种意识形态顽疾。可以对供词作质疑,这是允许的,毕竟说了自己想说的话,不代表他们说的是百分百的实话。就像那样说的,不一致的供词值得注意,完全一致的供词恰恰可能大有问题,从对比中找到绝对不会伪造的证据用以论证,这就是格雷弗·弗还有其他一些人正在做的。

2.我并没有说苏联本身是否蕴含着复辟资本主义的可能,没涉及。我说的是托洛茨基为了他的派别上台,试图搞恐怖暗杀,在苏联复辟资本主义,谢谢。

3.列宁遗嘱?还要说啊?当然不止温和与否那么简单,实际上讲的比较复杂,萨哈罗夫原书700页呢。例如,文本问题,找不到“遗嘱”的原件。

这里可以说说列宁和托洛茨基的合作,实际上这也是遭到质疑的。

给托洛茨基的信,1922年12月21日据说发给托洛茨基一封信件,但没有底稿,当时的值班医生日志没有说这天列宁有工作。1923年3月5日致托洛茨基的信件只有托洛茨基有原件,有一封列宁给姆季瓦尼的信的日期是3月6日,可托洛茨基自己曾说,他3月5日就收到信了,信还没寄出,他怎么收到的?

4.贝利亚,我没说他是最优解,也没说他是斯大林的继承人。我只是说他被诋毁的很惨,他作为肃反扩大化的终结者愣生生被黑成参与者。

苏联为什么没有可用的左派干部?我可没答案啊,这可不能假装有,当然,你要是想说什么斯大林清洗或是官僚云云那我可就懒得听了。

5.西班牙五月事变,因为有人反驳我了,所以我特地注明一下,说实话我也不清楚,不研究这个,你要说那是佛朗哥自夸或是伪造,那我也不能怎么着,我无所谓吧。

不过,虽然那篇文章的标题是巴塞罗那,但整篇文章更多的是在说苏联托派的阴谋,格雷弗·弗实际上表达说:因为苏联的反对派承认自己勾结外国,因此苏联人很自然的认为西班牙的托派也在这么做。如果安德烈·宁等人确切知道托洛茨基在做什么,他们就永远不会去西班牙送死。

又回到那个问题了,确实,会有人希望追随一个为了自己派别上台而极度不择手段的人吗?

格雷弗学派吗?至少现在不存在,过个三四十年可能才会存在吧,又或者永远不会存在,完全可以诅咒历史的风刮着刮着就停了,确实有可能发生,历史教导我们,万事皆有可能。

——————————————————————————————

我挺后知后觉的,原来是在对我阴阳怪气啊,说实话逛知乎那么久还是第一次发现有人对我这么干,有趣,真有趣啊,太友趣了。

作点回应吧,说我点赞?我是不明白逛知乎看苏联俄罗斯的的内容,不关注他们能关注谁?要关注那些个一边说着真的跟帝国主义合作的乔治·奥威尔是无产阶级作家,一边说P不杀李济深是放弃阶级立场的虚伪之徒吗?我的良心不允许我这么做啊,还真是报歉了。

通纳吗?斯大林曾向布哈林指出:你不应当也没有权利诽谤自己,这是最不能容忍的行为。

我从来没有做过这类事,所以我只能说:我没做过,这是不可能发生的。

斯大林证据学又是什么东西?我姑且按你们这些反共人士的一贯说法加以揣测一下,反共人士一贯喜欢说:那些审判只有供词,没有实证(众所周知,托洛茨基一直如此宣称)。那好吧,请问,我的证词呢?

现在当然是没有的,不过如果你想要,也可以给你指些路:

第一:你可以绑了我,自己进行审判。

第二:你可以向你那些做贼的前辈学习,跟国家机关联系举报我,让他们查,看看能不能查出我通纳。

总之,在没有可靠证据的情况下,不应这么诽谤他人,这是很失礼的,也很卑鄙,谢谢。

@罗曼尼亚联邦 @socialist闲汉

一起叫了。

————————————————————————————————

有意思,首先我要再次声明,我没认罪,我不曾通纳,斯大林教导说:不应当也没有权利诽谤自己,这是最不能容忍的行为。我不能承认自己没干过的事。

我说的可是逛知乎看苏联俄罗斯的的内容,不关注扬云飞还能关注谁?你想说你比扬云飞还了解苏联俄罗斯不成。你加上一长串形容词也不会改变什么。

你说我跟类似非美委员会编外成员的人搭上了线,当然这是没影的事。你说扬云飞类似非美委员会编外成员,看来你想说他领普京的卢布啊,唉呦,好有趣啊,或许是应该问下他。说起来,你注释他名字意义何在呢?

如果看扬云飞的东西是十恶不赦的,那么我在这里就顺便介绍一位赞同扬云飞的塔基亚托派吧,对,就是那个雪球。


这位雪球给你点赞了,记得远离他哦。

顺便,你拼命猎巫搞这个也没意义啊,你自以为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但托洛茨基也不会因为这种下三滥的手段就能变的无罪。该怎么样还是只能怎么样,呵呵。

@罗曼尼亚联邦

user avatar

先说立场,我支持斯大林建设苏联的方法和主张,相信图哈和托洛茨基,布哈林肯定是有反斯的阴谋的。

但我质疑“没有刑讯就招了”这种荒谬的结论。


再说下反对的理由。

UP主说,图哈等人没有遭到刑讯,很爽快的交代了阴谋,还有兴致的画了“精美插画”,来证明图哈状态还不错。

我按照UP主的逻辑,举两个例子啊。


第一个例子是大名鼎鼎的朱可夫。

朱可夫在1937年从工农红军骑兵监察部调任至白俄罗斯军区骑兵第3军当军长的时候,遇到的三件事。

第一件事,他好奇他的前任军长发生了什么。

是啊,熟悉他的人,谁会相信呢?


第二件事,朱可夫刚接任的时候,自己也被审查了。

这里面大家最熟悉的名字肯定是罗科索夫斯基了,巴格拉季昂行动的英雄,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最优秀的司令,这位差点也被枪毙了。


第三件事,朱可夫的老战友,手下的骑兵第27师师长别洛科斯科夫,要被审讯了。


总之我注意到一点,这位别洛科斯科夫,心理素质实在不行,你看人家图哈,被审讯的时候马上交代了阴谋,还饶有兴致的画了精美插画。

再看看这位,压根没刑讯,就是开批斗会,就已经“准备好了绳子和床单”。


当然了,这位仁兄看样子运气不错,撑过了大清洗和伟大的卫国战争,官拜建设副国防部长,61年寿终正寝。



我的提问来了。

第一点,朱可夫,罗科索夫斯基,别洛科斯科夫,这三位,都是苏联的将军们,都被审查过,事实证明都无罪。或者说,如果朱可夫和罗科索夫斯基被枪毙了,我想知道,苏联的卫国战争要直线增加多少难度?有多少人和他们仨一样,是被冤枉的英雄?

第二点,别洛科斯科夫身上没挨一处打,就恐慌到“准备好绳子和床单”,他恐惧什么?

他连自杀的准备都做好了,我想枪毙对他一个军人来说不算什么值得恐惧的事情吧?

那我就只能好奇,他恐惧的是不是“进监狱”这件事,至于进去后会发生什么,可能遭遇就和图哈一样,刚坐下就交代阴谋,然后再画一幅精美插画吧。

“我知道,答案肯定是,别洛科斯科夫不会画画!”


第二个例子不太出名,是巴甫洛夫和梅列茨科夫。

先介绍下人,巴甫洛夫不是养狗那位,是苏联西方面军司令,41年因为一溃千里被扣上“叛国罪”的名义枪毙。

梅列茨科夫,朱可夫担任苏军总参谋长的前任,苏芬战争后期的苏军指挥官,卫国战争期间主要在列宁格勒和芬兰作战。战功有,保卫列宁格勒,打败芬兰逼迫其退出轴心国,解放波罗的海地区,解放我国东北。

巴甫洛夫被审讯后,咬出了梅列茨科夫也是德国奸细,于是梅列茨科夫也被捕了。

显然,梅列茨科夫不是什么奸细,再加上此时苏军缺人,于是就放了,最终虽然没朱可夫他们有名,但也是独当一面的大将。


我问题还是两个。

第一个问题,巴甫洛夫没有被刑讯,刚坐下就主动交代出梅列茨科夫,但显然没说实话。

第二个问题,梅列茨科夫也没被刑讯,但坐下怎么都不说自己是奸细。

我想,到这,答案已经很明显了。实际上,梅列茨科夫被打断了数条肋骨,出于愧疚,斯大林还专门慰问过梅列茨科夫。

其实,梅列茨科夫挨揍的那段时间,大清洗早就结束四年了。难不成四年前的大清洗里,没有刑讯殴打,反而大清洗结束了,刑讯反而又复兴了?


最后,我还是要表达我支持斯大林的立场,从伟大的卫国战争的危机程度来看,托洛茨基,布哈林,图哈切夫斯基这些人的路线绝对是错误的,我之前还专门批评过托洛茨基在布列斯特谈判中“近乎叛变”的做法。

图哈切夫斯基等人反斯我也承认,毕竟图哈切夫斯基连托洛茨基都反过。



斯大林最惨的时候,他岳父都能被举报,理由还非常离谱。



但格雷佛这种把斯大林“塑造成开明的资产阶级伟人”,然后按照西方的价值观给斯大林洗地的材料,居然被用作为苏联一些错误掩饰的证据,这也太讽刺了吧?

说真的,对于图哈切夫斯基这种阴谋家,打了就打了呗,毕竟他真的阴谋夺权。

但非要整什么“没刑讯”的笑话,真的很画蛇添足。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看待B站UP主“抗飏虓虎”关于苏联的一系列视频,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看。首先,得弄明白“抗飏虓虎”这个人以及他的视频风格。这位UP主,从他一系列视频的呈现方式来看,他显然是下了一番功夫去研究和呈现苏联这段历史的。他的视频,咱们可以感受到一种比较强烈的个人情感.............
  • 回答
    B站 up 主 30 分钟被电话诈骗 16 万:个人信息泄露的深层原因与反诈之道近期,B站一位知名 UP 主遭遇电话诈骗,在短短 30 分钟内损失高达 16 万元人民币的事件,再次将个人信息泄露和电信诈骗推向了风口浪尖。这起事件不仅让受害者损失惨重,也让无数网友感到震惊和担忧。我们不禁要问:个人信息.............
  • 回答
    对于 B 站 UP 主“老坛胡说”与 B 站副总裁的婚姻,这件事在当时确实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详细地看待这件事,我们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分析:一、 事件本身:一段个人的婚姻关系最基本的事实是,这是一个发生在两个自然人之间的婚姻。在现代社会,婚姻是个人的自由选择,只要符合法律规定,外界不应过度.............
  • 回答
    关于B站UP主丁丁历史记被指控大量抄袭知乎答主文章,并声称“借鉴”或“原创”一事,这确实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尤其是在内容创作领域,原创性和版权保护是核心问题。要深入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一、 事件的发生与指控的核心:首先,事件的核心在于“抄袭”。这意味着丁丁历史记在创作其B站视频内.............
  • 回答
    啊粥粥啊粥的解说《人民的名义》爆火,这事儿啊,挺有意思的,可以说是 B 站最近几年最能引起话题性的二创内容之一了。怎么看待?我觉得得从几个层面聊。首先,得说为什么会火?这背后可不是空穴来风。 内容本身的高度适配性: 《人民的名义》这部剧,虽然播出去有一阵子了,但它的社会影响力依然不小。剧里的政治.............
  • 回答
    关于B站UP主“财主”在视频中推导出的“2100年中国人口3.59亿”这个观点,我将从几个角度来详细分析,并尝试剥离AI写作的痕迹,用更贴近个人思考和讨论的方式来呈现。首先,我得说,看到这个数字的时候,我脑子里是有一点点惊讶的。3.59亿,这个数字比很多朋友初印象中的“中国人口下降”的幅度要大得多,.............
  • 回答
    最近在B站上,关于UP主“非洲飞哥”及其视频中出现的保姆大胃王王黛薇未婚先孕的消息引起了不少关注和讨论。这件事情本身就挺复杂的,因为它涉及到几个层面的问题:关于王黛薇未婚先孕这件事:首先,从个人角度来说,王黛薇作为一名成年人,有权自主决定自己的生活和生育方式。是否结婚、何时生育,这完全是她的个人选择.............
  • 回答
    哇,光是看标题就觉得这事儿够劲儿了!B站UP主耗时两年去做一个关于“仓鼠锤卢本伟开挂始末”的视频分析,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干出来的事儿。你想想,两年啊,不是说你随便剪剪素材就能成的,这背后得有多少心血和精力!首先,从这UP主的“毅力”和“专业度”上,就得给个大大的赞。在如今信息爆炸、内容更新换代的飞快时.............
  • 回答
    B站UP主风鸣社的“鱼翅调查”系列视频(如《鱼翅的真相》《鱼翅的产业链》等)在2020年左右引发较大争议,其内容涉及对鱼翅来源、产业链、生态影响及文化背景的调查。这一视频的传播和讨论反映了公众对鱼翅问题的关注,也引发了关于信息真实性、道德立场与社会议题的广泛讨论。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该视频及其背景.............
  • 回答
    B站UP主心医林霖以其“科普”性质的内容吸引了大量粉丝,但同时也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关于他被指控使用虚假错误例子、点赞转发量高以及评论区存在大量鼓吹声音的现象,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详细分析:一、 虚假错误例子的具体表现与危害心医林霖的视频内容常常涉及对某些医学、健康、社会议题的解读和批评。其“虚假错误.............
  • 回答
    党妹在旅顺博物馆门口跳宅舞事件的深度剖析:从行为动机到道歉反思B站UP主党妹(原名孙娅楠)在旅顺博物馆门口跳宅舞并随后公开道歉的事件,无疑是近期网络上引起广泛讨论的焦点之一。这起事件不仅触及了公共空间使用、文化尊重、个人言论自由边界等多个层面,也引发了关于网络创作、道歉的真诚度以及公众监督的深刻思考.............
  • 回答
    B站UP主“机智的咸鱼”的视频《邪典紫罗兰欺世盗名,罚抄才是真人类圣经!》是一期非常有争议但同时也非常引人深思的作品。要全面看待这期视频,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其核心观点、论证方式、潜在影响以及引发的讨论。核心观点剖析:这期视频的核心论点是:“邪典紫罗兰”(通常指的是一些打着“治愈”、“心灵成.............
  • 回答
    您好,关于B站UP主“小昭昭昭昭昭昭昭昭昭”(以下简称“小昭”)的动态信息以及B站是否会出手相助的问题,这是一个涉及多方面因素的复杂情况,需要我们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首先,理解“小昭昭昭昭昭昭昭昭昭”的动态信息:要准确看待“小昭”的动态信息,我们需要明确其大致内容和引发关注的原因。从网络上公开的信息.............
  • 回答
    半佛仙人,这个名字在B站的知识区算得上是响当当的一个存在。提起他,很多人脑海里立刻浮现出那个戴着金丝眼镜,语速飞快,但条理清晰,观点辛辣犀利的形象。他不像很多UP主那样卖弄人设,也不走煽情路线,而是沉浸在对社会现象、经济学原理、历史事件的剖析中,用一种近乎“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又处处透着真知灼见的风.............
  • 回答
    B站UP主“西安跑酷少女”与武当陈师行道长的“对线”事件:一场文化与理念的碰撞近日,B站UP主“西安跑酷少女”(其在知乎上也以“脆脆鲨”为人熟知)与武当陈师行道长之间围绕着“道家养生”的争议视频在网络上引发了不小的关注。这场看似是个人之间的“对线”,实则触及了传统文化传承、现代生活方式、以及信息传播.............
  • 回答
    B站UP主“橘癫疯Oswald”的疑似自杀事件,确实在社区引发了巨大的震动和悲痛。许多关注他的人都难以置信,同时也对网络暴力带来的后果感到深深的担忧。要详细梳理整个事件,需要从几个关键的时间点和涉及的方面来理解:事件的背景:UP主橘癫疯Oswald橘癫疯Oswald,在B站上以其幽默、真诚的风格,分.............
  • 回答
    B站UP主 Maksim 的视频《瑞典程序员日记》被删除这件事,在很多关注他的观众里引起了不少的讨论和猜测。这事儿说起来有点复杂,因为官方没有给出一个特别明确、直接的原因,所以大家才会有这么多不同的看法。事情的背景和我的初步了解:Maksim 是一个在 B 站上挺有人气的UP主,以分享他在瑞典的生活.............
  • 回答
    说到B站UP主欣小萌的这条《家人们,我去工地搬砖了!!》视频,这玩意儿可真有意思。你想啊,一个平时给大家分享穿搭、生活日常的UP主,突然说要去工地搬砖,这本身就够让人好奇的了。我点进去看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她玩真的?” 毕竟,我们印象里的欣小萌,那都是漂漂亮亮的,打扮得体,视频风格也比较轻松愉快。.............
  • 回答
    关于b站up主“思维实验室”和“赛雷话金”在2月27日的直播,要详细地看待,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分析。由于我无法直接观看直播内容,我的分析将基于他们过往的风格、内容类型以及大众对他们的普遍认知,并结合可能出现的讨论焦点来展开。首先,了解两位UP主的特点至关重要: 思维实验室(LogicLab):.............
  • 回答
    b站up主未明子对清明梦和塔罗牌的“诋毁”?这事儿啊,得从几个角度聊聊,不能简单地说他好或不好,得把事情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得理解未明子这个人。他走的路线很清晰,就是一种“理性主义”、“科学至上”的个人风格。他的内容里,经常会用一些看起来比较硬核的科学概念、逻辑分析来解构一些被大众认为是玄学、神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