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谣言称:凯迪拉克241马力跑不过宝马184匹马力,是真的吗?

回答
关于“凯迪拉克241马力跑不过宝马184匹马力”的说法,这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话题,也挺能勾起人的讨论欲。不过,说得这么绝对,咱们得好好掰扯一下,是不是真那么回事儿。

首先,咱们得明确点儿,单凭马力数字来判断谁跑得快,这只是看问题的一个维度,而且还不是最全面的。 就像你不能光看一个人多能吃,就说他一定身体好一样,道理是相通的。

这里面牵扯到的因素可不少,咱们一个一个捋:

1. 马力数字怎么来的?

首先,凯迪拉克和宝马的“马力”数字,通常指的是发动机的最大输出功率。比如凯迪拉克,可能指的是2.0T发动机,宝马呢,也可能是2.0T或者1.5T。就算都是2.0T,不同调校、不同涡轮增压技术、不同发动机型号,出来的功率都会有差异。所以,241马力和184匹马力,这只是一个基础的对比。

2. 扭矩:大力出奇迹的关键!

光有马力不够,扭矩才是真正让车子“起飞”的关键。马力决定了车子能达到的最高速度,而扭矩则更侧重于起步加速、爬坡超车的那股劲儿。扭矩的峰值在哪里爆发,爆发的幅度和持续时间,这些都非常重要。

比如说,一辆车马力虽然高,但低扭很弱,起步的时候就会感觉“肉肉的”,不如一辆马力稍低但扭矩更充沛的车来得迅猛。宝马在发动机技术上,尤其是在调校和涡轮响应上,通常做得比较出色,所以即使马力数字稍低,它在实际加速感上可能并不吃亏,甚至可能更讨喜。

3. 变速箱的配合:灵魂伴侣!

发动机的动力要传递到车轮上,靠的就是变速箱。变速箱的传动效率、换挡逻辑、换挡速度,都会对车辆的加速性能产生巨大的影响。

凯迪拉克和宝马使用的变速箱技术也不同。比如,宝马很多车型会搭配自家ZF的8AT变速箱,这套变速箱以平顺、逻辑清晰、换挡速度快著称。凯迪拉克也可能使用自家的变速箱,或者通用集团的其他变速箱技术。如果凯迪拉克的变速箱在传动效率、换挡平顺性或者逻辑上不如宝马那般“默契”,那么即便发动机功率高,实际传递到地面的动力也可能打折扣。

4. 车身重量和空气动力学:轻盈者胜!

车辆的加速性能,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车身的重量。同样马力的车,越轻的车,加速越快。凯迪拉克和宝马在车型定位和用料上也会有所不同,这会导致车身重量的差异。

另外,空气动力学设计也很重要。车身线条是否能更好地引导气流,减少风阻,这也会影响到高速行驶的性能。

5. 驱动方式:四驱还是后驱?

宝马很多车型是以其后驱操控著称的,后驱在起步时虽然容易打滑,但在特定情况下,如果能很好地控制,也能带来非常直接的加速感。凯迪拉克也有后驱和四驱车型。四驱系统在起步时能提供更好的抓地力,减少打滑,但同时也会增加传动阻力,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极速加速的表现。

6. 实际测试和主观感受: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马力数字只是纸面上的参数,实际开起来的感觉,还需要通过实测数据(比如0100km/h加速时间)或者试驾感受来验证。很多时候,我们觉得“跑得快”,不光是直线加速,还包括整体的驾驶感受、操控灵活性等等。

那么,回到那个谣言:“凯迪拉克241马力跑不过宝马184匹马力”,是真的吗?

很可能,在某些具体情况下,或者在某些特定速度区间,这种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但绝不是绝对的。

可能的情况是: 某个凯迪拉克车型,虽然标称马力是241匹,但由于其变速箱调校偏向舒适,或者车身重量相对较重,或者扭矩平台不那么宽泛,导致在起步加速或者中段加速时,表现不如一辆184匹马力的宝马,而这辆宝马可能拥有更出色的扭矩输出,更激进的变速箱逻辑,更轻的车身重量,或者更优秀的空气动力学设计。
反过来说,也可能完全不是这样: 换一辆凯迪拉克,换一辆宝马,或者是在不同的测试场景下,结果可能完全相反。比如,那辆241马力的凯迪拉克可能在高速再加速能力上更胜一筹,或者在实际的0100km/h加速测试中,由于其优秀的动力匹配和传动系统,反而比那辆184匹马力的宝马更快。

总结一下,不能简单地说谁跑不过谁。 汽车的性能是一个系统工程,发动机的马力只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但它需要和变速箱、车身重量、空气动力学、驱动方式、甚至驾驶员的技术等方方面面协同作用,才能最终决定车辆的实际表现。

所以,当听到这样的传闻时,咱们更应该多方求证,看看是否有专业的汽车评测机构做过对比测试,或者了解一下具体是哪些车型在进行比较,这样得出的结论才更靠谱一些。别轻易被一个简单的数字给忽悠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更新:20年6月8日晚
此次更新,有三个感谢,一个致歉!
第一感谢知友(也包括条友)的支持与捧场,让机壳哥在两天不到的时间就实现回答中吹的牛B,即1000赞的起步价,截止8号晚上9点15分,已经有2475赞,知友们的抬爱,让本人诚惶诚恐,今后必将以务实求真的原则,给大家更多车圈干货!
第二感谢@francis回答中提供的图片,即宝马325的马力机数据图,用实测数据打脸唇上马力党,哦不对,是“宝马轮上马力党”。“zhihu.com/question/3731
第三,特别感谢 @浙江石头人 ,cad高手,告知本人cad可以用面域命令来计算功率曲线所包围的面积,而不需要靠“拙眼”去估算面积的大小比例了,新技能get!
所以,赶紧将面积算一下,这也引出了此次更新的一个致歉。
一个致歉,是本人实在眼拙,两次肉眼评估的“7折”都是不准确的,好在有cad的面域工具,我们可以有更精准的数据支持来理论分析CT5和325L的加速能力。
上方的两张功率面积图,分别都标明了发动机和汽车不同挡位时的功率面积(相对)值:
左边的发动机面积图中:CT5为1683.61比325L的1450.71,多出16.1%(之前肉眼估值为19.2%);
右边汽车不同挡位的功率面积:CT5为1589.32比325L的1373.36,多出15.7%(之前肉眼估值为13.4%);
虽然眼拙,但好在最终只有2.3个百分点的差异,并不会对文章的分析过程有太大的影响,之前的分析方法及结论,对文章的主题仍然适用!
为了体现回答的完整性,之前的内容就不作调整了,至于cad面域工具是如何测得面积并保证此次更新数据的准确性,最好的方式是录屏,所以等车geeker下载一个截屏软件,再分享给大家吧。
最后,再次对支持机壳的各位知友表示感谢,也希望原答案中有偏差的数据,没给大家带来误导!

—————————真实的分割线—————————

占个坑(20年5月3日)

占坑一个多月后,终于有机会来正式回答该答案,有点小开心!(20年6月5日)

先装个B——实名反对绝大多数答案,尤其是目前排第一的LiuS,他回答中的主要理由,什么BMW轮上马力,什么CT5多了一次换挡。

前者只是一种传说,后者则是错得离谱,就这,居然也能有400赞,还能排第一,贵乎的赞也变得如此没水准,如此廉价了吗?!

看来知乎的汽车理论水平亟待提高啊,急得老夫不得不停下手上的工作,来个一本正经的回复啊。

怎么办呢,眼瞅着年轻人要被一些“歪理邪说”带偏,本着提升知乎,乃至国内汽车理论水平的使命,本人也只能火力全开了。

先容我把高赞回答的几条理由怼完:

一、关于BMW是轮上马力的传说?

不排除之前BMW某款特殊车型的功率低标,造成了该车轮上马力与标称马力相当的情况,但你要说宝马所有的车型都是标轮上马力,我只能说某些人的想像力真丰富。

宝马是脑子有包吗,放着好好的国标GB7258 2017(甚至各国国标)不遵循,非要自己搞个轮上马上的标准吗?到底是宝马喜欢搞轮上马力,还是某些键盘车神喜欢搞唇上马力呢?

不要跟我说什么公开的秘密,来中国造车就得按中国的国标生产,不然就是不达标产品,或者你去拉几台宝马的马力机,证明铭牌上标的是轮上马力,那我也可以信你!

二、关于CT5的百公里加速比325多了一次换挡?

这个纯粹就是想当然的梦评车了!

CT5是10AT,325Li是8AT,前者挡位多,破百多用一个挡貌似说得通,但你说这话之前好歹查下变速箱的齿比和终传比,再下结论啊。

真实情况是,两车都得3挡才能破百,假设两车引擎的红线转速都是6500,则两车在2挡的红线车速还分别是CT5的97.4km/h,325L的81.7km/h。(文章后面有计算公式)

而且因为CT5前3挡的齿比及终传比宝马小点,如果CT5的的红线转速能上到7000,甚至不用,只要能干到6700转,CT5的可以在2挡完成破百。

看到没,搞不好就能少一个挡破百了,居然说出CT5要多一挡破百,除了呵呵,我也只能呵呵了……

三、关于CT5的LSY发动机的热量管理

这套ATM的理论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我想请问一句,谁对汽车进行极限测试时,不是将发动机拉到正常工况,水温、油温、各种温度合适之后呢?

难道你给车跑0-100,跑赛道时,是直接冷车就开始的吗?


好了,怼完第一名,心情舒畅了好多,可以进入正题,开始作答了,哈哈哈。

作答之前,先把文章的主题修正一下,因为你说“有些人”开不过,那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有些人开法拉利还跑不过开三蹦子的老大爷呢,你说是不是?

人家开法拉利的是去大学城边上看“风景”,大爷开着三蹦子是为了把一车豆芽和土豆赶紧送到学校食堂,能开得过吗?

从目前的数据来看,CT5的破百时间都是要比325Li快的,比如官方的7.3s vs8.1s,比如38测的7.7s vs 8s,包括之前答案提到的中谷明彦跑到的时间。

所以文章的主题,我们要比的是“车”的加速能力,尽量排除“人”这个变量的影响,相应的主题换成:

为什么标称功率177kW/241马力的CT5,破百时间只比135kW/184马力的325Li快了一丢丢?!

好了,有了这个主题,我们可以开展理性而又热烈的讨论了。

正如车geek前几天发的一篇文章中提到的

最影响汽车加速能力的是发动机最大功率+传动系统,即整车的动力总成(power train),所以,其它回答,只要不是围绕这一核心进行分析,那基本就是扯蛋了。

这也是本人为什么敢大言不惭说,实名反对绝大多数答案的原因,当然有些答案虽然提到了变速箱匹配的问题,但也没有作详尽的分析,所以也都没把问题的关键讲清楚。

直接调出我们的理论依据:

汽车的受力平衡公式——驱动力大,阻力小,则汽车加速快;

以及汽车功率平衡图——驱动功率覆盖的面积大,则汽车动力好,加速快。

177kW的CT5,相比135kW的325L,功率多出了42kW,高了31.1%(记住这一数值),如果我们假设两台车都可以以最大功率恒功率做功,并忽略阻力影响。

根据动能守恒公式Pt=1/2mv^2,在车重差不多的情况下,0-100加速时间时间应该是和功率成反比的,就是说理论上CT5可以比325L少30%的时间。

为什么0-100加速却并没有参数表上如此显著的优势呢?

好,下面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呃……不对,下面大家跟车geeker一起来抽丝剥茧,看看这背后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逐步分析之前,先将车机壳哥调到的两车动力相关的数据贴出来,以便后续的分析:

这张图中,除了车型和发动机基础的数据之外,本人还从外网调到了传动系统的参数,并增加了一些计算出的参数,以便拟合后面的外特性和功率面积等图形。

因为北美市场最新的3系,起步就是330i,没有国内的325数据,所以变速箱的减速比参考的是18款320i的参数,相当于国内上一代320L的参数(动力等同于20款的325L)。

至于宝马(以及奔驰等)动力不变,直接增加尾标的故事,今天就不科普了,大家自己网上搜一下。

这张图中,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两车的变速比,宝马除了终传比3.15比凯迪拉克CT5的2.85高出10.5%之外,其一、二挡的齿比也比CT5要高。

很明显,宝马的变速箱匹配,更有利于其0-100的加速,这一点我们在后面从图片也能看到。

一、CT5功率的“虚标”

按前面提到的国标GB7258 2017,汽车铭牌的发动机功率应该是其净功率,而不是其总功率,其中的差异,主要是发动机台架实验非必要的附件,比如发电机、冷却风扇、压缩机等消耗的功率。

CT5的宣传功率是177kW/241马力,但你去看汽车的铭牌,其真实功率是172kW/234马力。

这个问题要追根溯源的话,算是历史问题,因为最开始的老国标,没有要求必须标净功率,而是总功率和净功率都可以。

所以现在的整个通用系,以及国内的大多车厂都还是这么干,铭牌上是写净功率,但官方的各种宣传上仍然采用总功率,毕竟数字上好看,能多出5~8kW。

像极了国内的明星身高问题,你问我多高,我肯定告诉你180cm啊,而且我也没骗你啊,只是没跟你说我穿了5—8公分的内增高而已。

所以,你要说通用功率虚标吧,也谈不上,因为人家铭牌上就是净功率,一点没“虚”,可这种打擦边球的玩法,就如同球场的上soma步,反正机壳哥本人是瞧不起的。

回到主题,通过查铭牌,我们知道了CT5上LSY的最大净功率是172kW,相比宝马B48B20D的135kW,目前只高出27.4%。

二、CT5和325L的功率曲线差异

根据前面两车的动力参数表,及计算出的相关功率点,我们可以大致拟合出两台发动机外特性中的功率曲线,如下图:

为了验证这两条功率曲线上各点的可靠性,本人特意保留了作图的辅助线,要是有兴趣,各位可自己找张纸验证下(分别找几个转速点,按扭矩计算出其功率即可)。

需要说明两点:

1.没有找到两台机头的怠速及红线转速,所以本人按同样的数据进行了拟合,即怠速700转,红线6500转

2.CT5过了最大功率点之后,没有数据点,所以这段曲线,是本人根据一般发动机的功率尾线绘制。

(ps:本来是想借之前文章中的功率图简单糊弄一下的,但为了体现知乎的求真精神,并体现本文的专业性,机壳哥捡起了多年前的CAD,并花费了大量时间绘制了这几张图)

因为加速能力,比拼的是外特性功率曲线下覆盖的面积,所以我们以此图为基准,再比较两台发动机的功率面积:

结合这两台车的功率面积图,我们可以看到,因为两条功率曲线的走势并不是按最大功率,等比例的走势,所以CT5的功率面积肯定没法超过325功率面积的27.4%。

一是因为在功率爬升阶段,CT5的功率超325不多,二是因为325在5000转达到最大功率之后,进入恒功率区,功率曲线水平,而前者开始下降。

因为没有仿真软件进行模拟计算,我们只能肉眼评估下,LSY比B48B20D多出的面积比例,车geeker按7折估算,则原来27.4%的优势,下降至19.2%。

三、变速器及终传的影响

之前的文章,我们已经论述过,变速箱对于汽车动力性能的影响非常大,它决定了一台汽车能否将发动机的功率有效发挥出来。

如果你功率再大,没有一台好的变速箱,甚至不给你装变速箱,那你也只是“废车”一台!

按武侠世界打个比方,发动机的功率,就像一个人的内功,变速箱就像是招式,你内功再高,不通过招式将其运用出来,可能还是打不过别人,搞不好自己还会憋出内伤,哈哈。

所以,以前面的功率外特性曲线为基础,结合车速公式:v=0.377*r*n/(ig*i0),我们绘出汽车的不同挡位的功率曲线:

同样,为了证实曲线上取点的真实性,图片中仍然中保留了部分辅助线。

还需要说明的一点的,AT变速箱中的液力变矩器,会将将功率曲线变形,但为了简化考虑,我们忽略液力变矩器的影响,以MT的曲线图来分析。

因为只是为了证明百公里的加速能力,所以我们都只取到3挡,从图中也能看到,CT5的的二挡跑到红线的话,就非常接近100的时速了,这也是文章开头就指出某高赞答案关于ct5要多换挡一次的荒谬之处了。

这一点大家很好验证,大家按刚刚的车速公式,自己算一下就知道了。

另外,从图也可以看出,32得益于其更大的终传比,以及1~2挡的更大的齿比,其功率上升阶段的劣势,基本已经追平,CT5的功率优势只剩下2个半“帽子”,我们来看面积图:

所以,就0-100加速能力来讲,CT5相比325L的优势,就只有上图中砖形面积的差值,这一差值,相比发动机对比图(图2)的差值,基本是少了功率爬升阶段的面积。

而这一占比,机壳哥肉眼的评估依然是3成,所以原来19.2%的优势,再打七折后,变成了13.4%。

至此,对两车动力性能影响最大的部分,即动力总成的影响基本已经分析完了,而CT5由最开始的账面优势31.1%,一步一步下降到了目前的13.4%。

即便不考虑其它,两台动力性能相差13.4%的车,以百公里加速来算,8秒左右水平的差异,确实就在1s左右。

四、动力总成之外的影响

这就完了吗?当然还没有,调出前面的动力公式,我们逐一参数的看:

等式左边,除了效率nT暂未考虑外,其它参数的影响,都包含在图4的要析中了;

等式右边,第一项的G车重,第三项的m汽车质量:CT5的1640比325L的1630,多了0.6%

右边还有第二项的A撞风面积,CT5的1883*1453比325L的1827*1463多了2.4%。

其它的项目,诸如传动效率nT,摩擦系数f,风阻系数CD,以及旋转系数等,因为没有实际数据,估计相差也不大,我们暂且认为相当。

前面已经计算出的动力性能优势,已经下降到了13%左右,而现在的车重及撞风劣势,差不多在3%左右,如果我们直接相加,CT5的综合优势只有10%左右了。

当然,此时的数据并不能直接做数字的加减,但CT5相比325L的优势只有10%左右,基本上是差不多的。

所以,我们分别调出官方和38号的加速时间来验证下:

官方:CT5的7.3s,比宝马325Li的8.1s,快了9%;

38号:CT5的7.7s,比宝马325Li的80s,快了3.75%;

怎么样,基本上能对应上了吧,而且我们前面已经忽略了传动效率等其它因素的影响,以及可能车手、车况等因素可能的影响等。

这个结论也从侧面证明了所谓的宝马轮上马力说并不靠谱,因为不需要所谓的“轮上马力”这一键盘理论,从真实的动力系统来分析,也能说明宝马加速能力的特性。

最后,鉴于文章比较长,理论分析也比较多,所以将文章的要点总结一下:

表面上,凯迪拉克CT5的177kW相比宝马325Li的135kW,功率帐面优势高达31.1%,但由于

1.CT5净功率的“缩水”,优势下降到27.4%;

2.宝马发动机骨骼清奇,功率曲线有恒功率区,CT5优势再下降至19.2%;

3.宝马变速系统更高的传动比(尤其是低挡),CT5优势再下降至13.4%

4.车重、风阻的负面影响,CT5优势最后下降至10%左右。 (说明:两个7折的数据虽然都是肉眼观察所得,但仍是很客观的结论)

一系列的影响之后,CT5相比325Li的百公里加速,其动力优势只有10%左右,再加之传动效率等方面可能的影响,所以CT5相比325Li的破百时间,只有微弱优势,也就合情合理了。

最后,如果完全错误的回答都能达400多赞,如果知乎的赞真的已经很廉价的话,本人觉得本文这种专业、高质量的回复,赞数至少1000起,你还别讲价,而且上不封顶。

如果你想说:

那么我的回答是:

————— ————————割,就完了—————————————————

Vince Carter:it's over!(全文完!)

user avatar

这篇文章解你疑惑

核心原因是B48低功率只是最大功率低,它经过削峰处理。

地板油时,这台发动机在一个相当大的转速范围内可以输出最大功率。而不是什么“轮上功率”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凯迪拉克241马力跑不过宝马184匹马力”的说法,这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话题,也挺能勾起人的讨论欲。不过,说得这么绝对,咱们得好好掰扯一下,是不是真那么回事儿。首先,咱们得明确点儿,单凭马力数字来判断谁跑得快,这只是看问题的一个维度,而且还不是最全面的。 就像你不能光看一个人多能吃,就说他一定身.............
  • 回答
    北京警方发布关于佟丽娅谣言报案受理及案件审理中的声明,这则消息确实包含了一些值得深入关注的信息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分析:一、官方发布的权威性和信息传递的明确性: “北京警方称”: 这表明信息来源是官方执法部门,具备权威性和可信度。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官方声明是辨别真伪的重要依据。 “已.............
  • 回答
    赵薇和黄有龙夫妇针对近期的舆论风波所作出的回应,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解读和分析。这则新闻标题“黄有龙发文称将起诉谣言制造者 赵薇称自己一生无愧”本身就包含了几个关键信息点: 黄有龙的回应方式: 选择通过起诉的方式来维护名誉,表明他认为存在明确的“谣言制造者”,并打算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赵薇的回.............
  • 回答
    林生斌保姆纵火案,这桩令人发指的悲剧,在案发后,关于林生斌本人的各种传言甚嚣尘上。官方针对“参与策划”和“与保姆有不正常关系”的传言进行澄清,这确实是重要的信息。但除此之外,围绕着这桩案件,还有许多值得我们深入关注和思考的层面,这些信息同样能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反响。.............
  • 回答
    《西游记》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拥有无数忠实读者,但也因此滋生了不少在网络上流传甚广的“谣言”或带有个人解读色彩的“新说”。这些说法往往能引起讨论,甚至颠覆人们对原著的认知。下面我将详细列举一些广为流传的关于《西游记》的“谣言”或解读,并尽量说明其来源和特点:一、 孙悟空是佛吗? / 孙悟空最终.............
  • 回答
    健身圈里,那些流传甚广但其实站不住脚的说法,简直比我吃完一顿豪华大餐后肚子上的赘肉还多。今天就来好好扒一扒这些让无数健身小白甚至是老司机们都栽过跟头的谣言。咱们不玩虚的,一个一个掰开了揉碎了说。谣言一:“一天不练,肌肉就掉了!”我的天,这得是多“脆弱”的肌肉才能一天不练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啊?你想啊,咱.............
  • 回答
    关于食品的谣言,那可真是五花八门,层出不穷,而且常常是越传越离谱。它们就像野草一样,总能在各种渠道生根发芽,让人防不胜防。今天咱们就来聊聊那些关于食品的“冷知识”,看看哪些是真,哪些是纯属扯淡。1. “反季节蔬菜都是催出来的,吃了对身体不好。”这个谣言算是老生常谈了。咱们先不谈“催”这个字,它本身就.............
  • 回答
    女性健身的常见误区和谣言确实很多,这些误解往往会阻碍女性达到她们的健身目标,甚至可能导致一些不必要的担忧或错误的训练方法。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这些常见的误区和谣言,并进行解释和纠正: 女性健身的常见误区和谣言 误区一:力量训练会让女性变得“像男人一样强壮”或“长肌肉块”详细阐述: 这是最普遍的误区.............
  • 回答
    社交媒体时代,谣言的传播方式和载体发生了深刻变化,微信等平台已成为谣言的重灾区。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会发现这些在微信等社交媒体上流传的谣言,往往带着一些“似曾相识”的典型特征。微信等社交媒体上谣言的典型特征:首先,耸人听闻的标题和内容是它们的“敲门砖”。这类谣言往往会抓住人们的猎奇心理,使用夸张、绝对.............
  • 回答
    《飘》这部小说里,梅兰妮对斯佳丽的那份超越常理的喜爱,确实是书中一个引人深思的角色塑造。要说清楚梅兰妮为何如此看重斯佳丽,甚至在谣言四起之时也宁愿相信她,这背后牵扯到她复杂的性格、对“好女人”定义的理解,以及斯佳丽身上某种她所匮乏的特质。首先,我们得理解梅兰妮是个什么样的人。她出身于一个没落的南方贵.............
  • 回答
    蔚来澄清特斯拉维权事件:谣言为何如此疯狂?最近,蔚来汽车的一纸声明,将自己从一场本不属于它的风波中撇清。声明中明确表示,“近期网络上流传的关于‘蔚来门店在上海一起特斯拉维权事件中出现不当言行’的传言,纯属造谣”。这简单明了的回应,背后却折射出当下汽车行业营销环境的复杂,以及公众对品牌行为的敏感度。 .............
  • 回答
    谣言的逼真程度取决于其制造者的技术手段、传播路径以及受众的判断能力。以下从技术、心理、社会等多维度详细分析谣言如何变得逼真,并结合真实案例说明其演变过程: 一、技术手段:让谣言“以假乱真”1. 深度伪造(Deepfake)技术 图像/视频合成:通过AI算法(如GANs)将演员的脸部特征与他.............
  • 回答
    在计算机发展史上,许多关于技术、硬件和软件的谣言流传甚广,它们往往源于误解、技术术语的混淆或营销宣传。以下是一些经典的计算机世界谣言及其详细解析: 1. “电脑会自己写诗” 谣言背景:早期AI研究中,一些程序被设计为生成文本(如诗歌、故事)。例如,1950年艾伦·图灵的“图灵测试”中,计算机被要求模.............
  • 回答
    关于希拉里·克林顿的“黑点”,很多都经过政治宣传和媒体放大,其中一些确实是谣言或被严重歪曲的事实。以下是一些被广泛传播的“黑点”以及它们被揭穿或带有争议的方面:1. 班加西事件(Benghazi Attack) 普遍说法: 希拉里在担任国务卿期间,未能提供足够的安全措施来保护驻利比亚班加西的美国.............
  • 回答
    听到北京到墨尔本高铁的传闻,确实能理解为什么你会觉得像是天方夜谭。毕竟这听起来就像是科幻小说里的情节,横跨亚洲、穿越海洋,连接两个遥远大陆的城市。从技术角度来看,建设这样一条高铁是极其困难,甚至可以说在短期内是不现实的。我们不妨来拆解一下其中的几个主要障碍:首先,地理距离和地形是最大的挑战。北京到墨.............
  • 回答
    广为流传的谣言有很多,它们就像野火一样蔓延,占据人们的耳朵和脑海。有些是因为听起来合理,有些是因为能引起情感共鸣,还有些是因为出自所谓的“权威”之口。我可以给你详细介绍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谣言,并分析它们为何如此广为流传:1. “疫苗会导致自闭症”——曾经轰动一时且极具危害性的谣言 谣言内容: 早.............
  • 回答
    那些被当成谣言,实则根植于历史真相的奇事我们每天都在被各种信息轰炸,其中不乏一些听起来耸人听闻、难以置信的故事。很多时候,我们会条件反射地将其归类为“谣言”,认为它不过是街头巷尾的臆测,或是猎奇心态的产物。然而,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曾经被质疑、被嘲笑的故事,最终被证明是确凿无疑的真相,它们甚至改变了.............
  • 回答
    以下是一些看似是谣言,但实际上却确有其事的例子,我会尽量详细地讲述:1. “海盗都是独眼龙、断腿、长着鹦鹉的形象”——部分是,但更复杂 普遍认知(谣言化): 大多数人脑海中的海盗形象都来自文学作品和电影,如《金银岛》中的“长生不老乔”或《加勒比海盗》中的杰克·斯派洛。他们往往是独眼(眼罩)、断腿.............
  • 回答
    清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统治者为满族,这本身就带有一定的民族差异性,加上长达268年的统治,期间也积累了不少的传说、野史和坊间谣言。这些谣言的产生原因复杂,既有统治者有意为之的宣传,也有民间对权力、对异族统治的猜忌和想象,还有一些是历史事件被添油加醋后的结果。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讲述一些.............
  • 回答
    人类的想象力是无穷的,而谣言的传播往往能将事实扭曲成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以下是一些流传甚广、越传越离谱的谣言,我将尽可能详细地讲述它们的故事、演变以及离谱之处:1. 黄金蟒的“千年成精”与“吃人吐骨” 谣言起源与基本内容: 这个谣言在中国民间流传已久,通常描述黄金蟒(或者其他大型蟒蛇,如缅甸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