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哪些看似是谣言实则确有其事的例子?

回答
以下是一些看似是谣言,但实际上却确有其事的例子,我会尽量详细地讲述:

1. “海盗都是独眼龙、断腿、长着鹦鹉的形象”——部分是,但更复杂

普遍认知(谣言化): 大多数人脑海中的海盗形象都来自文学作品和电影,如《金银岛》中的“长生不老乔”或《加勒比海盗》中的杰克·斯派洛。他们往往是独眼(眼罩)、断腿(木腿)、带着钩子,身边还常常跟着一只说话的鹦鹉。
事实真相:
眼罩: 眼罩并非为了掩盖瞎掉的眼睛,而是为了在甲板上光线充足时,让一只眼睛适应黑暗的环境。这样,当他们进入昏暗的船舱时,可以直接摘下眼罩,眼睛已经适应了黑暗,可以立即投入战斗或工作,而不需要等待眼睛慢慢适应。这是一种实用的战术考量。
木腿/钩子: 确实有海盗在战斗中受伤而失去肢体,并使用木腿或钩子作为替代。例如,历史上著名的海盗“黑胡子”爱德华·蒂奇就可能受过伤,但并非所有海盗都如此。这些伤残往往是由于战斗的危险性,而非普遍的标志。
鹦鹉: 鹦鹉是热带地区的鸟类,它们色彩鲜艳,有时能模仿人类的语言。一些海盗,尤其是那些在加勒比海活动的海盗,可能确实会捕捉并饲养鹦鹉作为宠物。这既是打发时间的消遣,也可能是因为它们稀有和有趣。但将其作为海盗的普遍标配,则是一种夸张。
整体形象: 这种刻板印象很大程度上是由19世纪的小说家和电影制片人塑造的,为了吸引读者和观众,将海盗描绘得更加戏剧化和浪漫化。

2. “古代士兵会互相舔舐伤口来消毒”——听起来恶心,但有科学道理

普遍认知(谣言化): 这个说法听起来非常令人作呕,而且似乎没有卫生常识。人们可能认为这是民间传说或者错误的做法。
事实真相: 人类唾液中确实含有一定的抗菌成分,如溶菌酶(lysozyme)。溶菌酶能够分解细菌的细胞壁,起到一定的杀菌作用。在古代医疗条件极其落后的情况下,士兵们在战场上受伤,可能无法立即得到有效的消毒和治疗。在没有其他选择的情况下,有人可能会尝试用唾液来清洁伤口,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现代科学解释: 唾液中的溶菌酶和其他抗菌物质确实存在,并且在实验室条件下可以表现出抗细菌活性。一些研究也表明,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唾液可以作为一种天然的消毒剂。
局限性: 然而,需要强调的是,唾液的消毒能力非常有限,而且口腔中本身也携带大量细菌。如果伤口非常严重或者感染已经开始,单纯依靠唾液几乎是无效的,甚至可能加剧感染。所以,这是一种在极端情况下可能出现的、有限有效的“土方子”,而非普遍推广的治疗方法。但其背后确实有一定的生物学原理支持。

3. “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水会变成‘形状记忆合金’,可以‘记住’之前的形状并恢复”——这听起来像是科幻,但涉及到水的特殊性质和宏观表现

普遍认知(谣言化): 水是流动的,没有固定形状,怎么可能“记住”形状?这听起来完全违背了我们对水的常识认知,所以很容易被认为是谣言。
事实真相: 这里并非指水本身具有“形状记忆”的内在属性,而是指在非常特殊的物理条件下,水蒸气可以在某些表面形成凝结水滴,并且由于这些表面的特殊设计,这些水滴可以呈现出特定的、规则的形状。当这些水滴受到某种外界刺激(如改变温度、振动)后,它们会散开,但如果条件允许,又可以重新聚集并恢复到之前设定的形状。
科学原理: 这涉及到微流控技术和表面张力。科学家们会在特殊的材料表面设计微小的凹槽或图案,这些图案可以引导水滴的移动和聚集。当水蒸气在这些表面上凝结时,会形成具有特定排列的水滴。通过控制温度等因素,可以使这些水滴蒸发或扩散,当条件恢复时,它们又会在预设的图案引导下重新聚集,形成相似的形状。
举例: 有科学家曾在一个特殊的芯片上,通过控制表面的温度梯度,让水滴像“跳舞”一样移动,最终排列成复杂的图案。当加热芯片使水蒸发后,再冷却芯片,水滴又会重新按照之前的路径聚集,形成相似的形状。
误解的关键: 核心的误解在于将“形状记忆合金”的属性直接套用在了水上。水本身不会变形然后恢复,而是它在特定设计的微观环境下的宏观表现,看起来像是“记住”了形状。

4. “在极端寒冷地区,人们会喝酒来‘取暖’,但实际上反而会更冷”——听起来很矛盾,但有生理学依据

普遍认知(谣言化): 喝酒让人感觉暖和,这是许多人的普遍体验,尤其是冬天喝一杯热酒,会觉得从内到外都暖洋洋的。因此,“喝酒取暖”似乎是合理且有效的。
事实真相: 喝酒确实会让你在短时间内感到温暖,但这是一种错觉,实际上会让你身体流失更多热量,导致体温下降。
生理机制: 酒精(乙醇)是一种血管扩张剂。当你饮酒后,酒精会使你皮肤表面的血管扩张,导致更多的血液流向皮肤表面。这会让你感觉到一股暖意,让你觉得身体在“变暖”。然而,这种表面的血液流动增加,意味着你身体内部的热量会更快地通过皮肤散失到环境中。
体温下降: 身体核心温度实际上在下降,但由于皮肤血管扩张带来的“暖意”,你可能意识不到这一点。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情况,尤其是在寒冷的环境中,它会增加体温过低的风险。
科学实验证据: 多项科学研究和寒冷环境下的生存指南都明确指出,酒精并不能真正提高体温,反而会加速热量散失。
为什么有“暖意”? 这种“暖意”更像是身体在用一种错误的信号来欺骗你,让你感觉良好,但实际上是在为体温过低做准备。

5. “有些动物(比如猫)在受伤时会舔舐伤口,其唾液有消毒作用”——与人类唾液类似,但也有局限性

普遍认知(谣言化): 这是很多人观察到的现象,但人们对其效果和原理并不清楚,可能会觉得动物本能反应,但具体作用不明。
事实真相: 猫咪的唾液确实含有一些抗菌物质,例如溶菌酶(与人类唾液中的相同)以及一些具有抗生素样作用的蛋白质。因此,舔舐伤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清洁伤口,去除一些污垢和细菌,并可能抑制某些细菌的生长。
科学研究: 一些研究表明,动物的唾液中确实含有能够杀死某些细菌的成分。
局限性: 然而,动物的口腔中也充满了细菌,特别是那些对动物自身无害的细菌。如果伤口较大或存在深层感染,单纯依靠唾液的消毒作用是远远不够的。过度舔舐反而可能损伤肉芽组织,延缓愈合,甚至导致感染。
行为学角度: 除了可能的消毒作用,舔舐也是动物的本能行为,用来清洁和梳理自己。对于伤口,舔舐可能也包含了安慰和舒缓的作用。
结论: 所以,猫咪舔舐伤口既有一定科学依据(唾液中的抗菌成分),但也有其局限性,并且不应完全依赖此方法代替正规的医疗处理。

这些例子都说明了,我们对很多事情的认知,往往被简化、夸张或受到刻板印象的影响,而忽略了背后的复杂性和细微之处。科学的探索和深入的了解,才能拨开“谣言”的迷雾,看到真实的真相。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他们)要说北京空气污染纯属无稽之谈,如果外国运动员一定要戴口罩到北京参加比赛,无非是给行囊增加几分重量,而且相信他们绝对用不上。

——北京市环保局杜局长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user avatar

太多了,多得数不过来。

上海闸北静安合并。

事前:

事后:

上海限行。

事前:

事后:

北京交管局长被查

事前:

事后:

高官男子高铁占座拒绝查票

事前

事后

还有郑州“房妹”案

上海限购谣言案

事前

事后

类似的“辟谣被打脸”数不胜数。





网上曾有一句话,“谣言是遥遥领先的预言”,有人批评老百姓太蠢,什么都信。

其实,老百姓非但不蠢,还很精明。

user avatar

1953年北京“谣传”将凭布票买布,遂出现抢购布的现象。于是各单位党委纷纷辟谣,说国家不会限制买布,大家要自觉抵制谣言,不去抢购,并劝家人不要抢购。当时的人大多相信党委。当年10月突然宣布搞统购统销,实行布票等票证制度。听话的老实人全傻眼,只有没听信党委的人囤够了布,心满意足。

2014年3月,在多次辟谣后,杭州市突然在25日19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从26日起开始私家车限牌,据当地媒体3月19日的报道,杭州市治堵办相关负责人接受采访时称:“就像我前几次给你说的一样,我们到目前为止,没有接到过开展限牌研究的相关指示。”从治堵办层面,他们确实没听说杭州要限牌。在斩钉截铁的辟谣之后不到一周,杭州宣布限牌。

user avatar

SARS,我记得那时上初中。

年初时候,当时人们就有传言说南方有一种很可怕的病,会传染。

大约是三四月份的时候吧。焦点访谈里面有一集专门播放这。

整个片子的大意就是普通的肺炎,没什么大不了。

印象最深的部分就是片尾,一个叉腰肌的医生,一边做着伸展运动,一边轻描淡写面带笑意地对记者说“肺炎死几个人很正常”。

找了半天找到个文章,大约是这个,里面有很多删节,视频是找不到了。20030404的焦点访谈。

主持人:我想这个病之所以引起这么高的关注度,因为我们迄今为止已经发现了46例死亡病例,根据我们目前的研究,我们有没有总结出,什么类型的人患上这种病,死亡的机率比较大?
杨维中:到目前为止,我们把这些死亡的病例进行了一个总结。根据目前这些数据显示,这些死亡的病例一个原因就是早期的一些人他们在发病以后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他们的病情已经非常严重了以后才去了医院;更多的是那种,本身就有一些其它的疾患,一些慢性的病,比如说心脏病、糖尿病,以及其它的一些疾病,年龄又比较大,在发生非典型性肺炎时几个病又碰在一起了,这种情况容易导致他们的死亡。那么就是说,大多数的情况来看,发生这么一个病例,愈后都非常好,很快就出院了,康复了。
主持人:完全没有后遗症吗?
杨维中:到目前为止,最早发生的病例到现在好几个月了,一月到现在的病例,都痊愈的非常好,也没有留下什么后患,另外他的体能,各个方面都恢复的非常好。
主持人:那现在这个病从发现到现在几个月的时间,我们在治疗手段上有没有什么改进的地方?
杨维中:当然我们肯定有一个在早期的时候摸索的阶段,这毕竟是一个新的病,到后来就比较成熟了。总体来讲,由于病原体到目前没有完全的确定,所以这个治疗仍然是以支持的,全身支持的这种疗法为主的,事实证明也是非常有效的。
主持人: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谢谢。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