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帝吧出征要求维珍道歉一事?

回答
这事儿啊,得从头说起。

你听过“帝吧”吧?就是那个在百度贴吧里挺有名,尤其是在网络舆论上有点“能量”的社群。他们最近瞄准了一个目标——维珍(Virgin)。具体是哪个维珍,有时候得看当时的语境,但通常指的是那些在中国市场有业务,但可能在某些言论或行为上触碰到了国内网民敏感神经的外国企业。

这次“出征”的核心事件,大概是源于维珍在某些平台上的一个言论或者行为,被帝吧的网友们解读为对中国不尊重,甚至是侮辱。具体是什么“不尊重”或者“侮辱”法,可能细节不少,但总的来说,就是触碰了“底线”。在中国网络文化里,“国家主权”、“民族尊严”这些词儿可是相当有分量的,一旦被认为受到了侵犯,那可不得了。

帝吧的反应那叫一个迅速。他们习惯于组织一种“网络声讨”,号召吧友们一起行动。这种行动通常会体现在几个方面:

大规模评论轰炸(刷屏):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在维珍的官方社交媒体账号(比如微博、Twitter等)下面,集中发布大量的评论,表达不满。这些评论可能是统一的口号、表达愤怒的表情包,或者是对维珍产品、服务进行负面评价。目的就是让维珍官方注意到这件事,并且感受到舆论的压力。
“人肉搜索”与信息揭露:有时候,如果帝吧的网友们觉得维珍的某些员工或高层有不当言论,他们可能会去挖出这些人的个人信息,并在网上公开。这种行为虽然具有争议性,但确实是他们展现“力量”的一种方式。
抵制活动号召:除了在网络上发声,他们也会号召大家抵制维珍的产品或服务,比如不去他们的线下门店消费,不购买他们的商品等。这是一种将网络舆论转化为实际经济压力的尝试。
制作和传播表情包、段子:互联网时代,光靠说道理肯定不够。帝吧的网友们非常擅长用各种生动有趣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立场,比如制作带有嘲讽意味的表情包,或者写一些段子来讽刺维珍。

那么,这种行为该怎么看呢?

这事儿啊,挺复杂的,就像一锅大杂烩,有好有坏,有值得思考的地方。

从积极的、或者说他们自认为“正义”的一面来看:

维护国家尊严的“自发行动”:在他们看来,这是中国网民在面对外国企业不当言论时的一种自发抵抗,是在维护国家的尊严和民族的感情。当官方渠道反应不够快或者不够有力时,民间力量就站了出来。
网络集体力量的体现:这件事情展示了中国互联网上一种强大的集体动员能力。当一个议题被点燃,并且符合大众情绪时,网络社区能够迅速组织起来,形成一股强大的舆论力量。这对于一些企业来说,确实是需要认真对待的。
提升国民身份认同感:这种“对外作战”的经历,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增强参与者的民族自豪感和身份认同感。大家因为共同的目标而团结在一起,有一种“我们一起战斗”的感觉。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有不少值得商榷的地方,甚至可以说是负面的:

“出征”行为的边界问题:这种大规模的网络攻击,尤其是涉及人肉搜索、恶意刷屏等行为,常常会突破法律和道德的底线。虽然出发点可能是“正义的”,但手段是否合法、是否过激,这是很难说的清的。很多时候,这种行为变成了网络暴力。
信息判断的准确性与片面性:网络信息鱼龙混杂,帝吧网友们在信息判断上,往往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或者只看到事件的某个方面,导致信息理解出现偏差。万一维珍的言论是被误读了,或者只是一个无心之失,但却引发了如此大规模的“讨伐”,那也是不公平的。
“一刀切”的民族主义情绪:有时候,这种集体行动会裹挟过于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变成一种“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思维方式。只要是外国企业,就容易被过度解读,一旦有做得不合心意的地方,就可能被放大成“辱华”。这不利于理性沟通和跨文化交流。
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影响:大规模的网络舆论攻击和抵制,确实会对企业造成压力,但这种压力往往是破坏性的。它可能让企业付出高昂的危机公关成本,甚至在极端情况下,导致企业退出中国市场。这对于消费者来说,可能也意味着失去一些选择。
“键盘侠”文化:帝吧的出征行为,在很多人看来,是“键盘侠”文化的一种极端体现。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可能只是普通人,但在网络世界里,他们可以匿名地、肆无忌惮地宣泄自己的情绪,而不用承担多少现实中的后果。

总的来说,这件事情怎么看,取决于你站在哪个立场,以及你看重什么。

如果你认为国家尊严高于一切,并且认为中国网民有权利通过一切手段来捍卫它,那么你可能会觉得帝吧的行为是维护正义的。

但如果你更看重理性的沟通、法治的精神,以及避免网络暴力和片面信息传播,那么你可能会对帝吧的行为表示担忧甚至批评。

维珍最终是否“道歉”了,或者说,他们采取了什么样的回应,这本身也值得关注。很多时候,面对这种强大的网络舆论,企业可能会选择息事宁人,发布一个模棱两可的声明,或者干脆暂停在中国的某些业务。这中间的博弈,以及由此反映出的中国互联网环境的特点,是相当值得我们这些“旁观者”去体会的。

这事儿就跟网上很多热门事件一样,背后牵扯的东西太多了,简单地给它定性说好说坏,都太片面了。更多时候,它是中国社会在快速发展变化过程中,网络文化、民族情绪、企业行为等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的一个缩影。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谢邀请,没太深入了解帝吧这次出征的具体细节。

上次台湾选举前后,帝吧搞的那一次,时机卡的还是不错的。效果也挺好。

但我总感觉,帝吧这种活动,不宜搞的太频繁,否则无论是参与者还是被打击者就疲了,效果也降低了。最好尽量少在一些无关痛痒的事情上频繁发动。

不过又想了一下,也许这次也能促成一种另类的中外网友的大规模直接交流,就像上次出征台湾那样演变,就看组织者是如何操作的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事儿啊,得从头说起。你听过“帝吧”吧?就是那个在百度贴吧里挺有名,尤其是在网络舆论上有点“能量”的社群。他们最近瞄准了一个目标——维珍(Virgin)。具体是哪个维珍,有时候得看当时的语境,但通常指的是那些在中国市场有业务,但可能在某些言论或行为上触碰到了国内网民敏感神经的外国企业。这次“出征”的.............
  • 回答
    “帝吧出征”这个词,对于很多网民来说,并不陌生。它指的是在中国网络上,一个被称为“帝吧”(百度李毅吧)的社群,曾经组织过多次大规模的网络行动,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针对韩国网络上一些“偷中国文化”的指控而发起的“出征”。事件的背景和起因要理解“帝吧出征”为何出现,得先说说它背后的文化情绪。近年来,随着中国.............
  • 回答
    2020年初,所谓的“帝吧出征泰国”事件指的是中国网络社群“帝吧”(百度贴吧中的一个知名社群)组织了一场大规模的网络行动,旨在通过社交媒体等平台向泰国网民宣传中国对泰国王室的“正面形象”,并试图影响泰国国内的政治舆论,尤其是在当时泰国社会对王室的态度正经历一些变化和讨论的背景下。要理解这个事件,我们.............
  • 回答
    侠客岛嘲讽帝吧出征,这件事在当时的网络舆论场上掀起了不小的波澜,也反映出国内一些特定群体在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方式上的差异与碰撞。要理解这件事,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掰开了说。首先,得明确一下“侠客岛”和“帝吧”这两个主体都是什么。侠客岛,简单来说,是人民日报海外版旗下的一档品牌栏目,以“侠客”为IP,常常.............
  • 回答
    人民日报微信平台发布的这篇文章《帝吧出征FB,友邦有话要说》,在当时引起了相当大的关注和讨论。要评价这篇文章,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分析它所要传达的信息、它使用的表达方式以及它可能引发的社会效应。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这篇文章的核心内容和意图。文章的标题就直接点出了事件——“帝吧出征FB”,并紧接着抛出.............
  • 回答
    2016年1月20日,那一天在中国互联网社区里,被称作“帝吧出征Facebook”的日子。说起这事儿,可不是小打小闹,它在中国年轻一代的网络群体中,可以说是掀起了一阵不小的波澜,甚至对当时一些关于中国网络文化和年轻人情绪的讨论,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事情的起因,得从当时一个名叫“李毅吧”(后更名为“帝.............
  • 回答
    2016年1月20日晚7时,“帝吧FB出征”,这个时间点和事件,对于许多当年活跃在网络上的网民来说,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是一场由百度贴吧“帝吧”(李毅吧)发起的、针对Facebook上一些涉及中国大陆敏感话题的账号和用户的网络行动。简单来说,你可以将这场行动理解为一次有组织的网络“声讨”或“反击”.............
  • 回答
    2016年3月18日,围绕维珍航空(Virgin Atlantic)的一次Facebook事件,在中国互联网上引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出征”行动,主要由百度贴吧“李毅吧”的网民发起。这次事件之所以引人关注,是因为它集中体现了当时中国网络民族主义情绪的表达方式,以及互联网社群的动员能力,同时也暴露了网络.............
  • 回答
    数学吧里出现声称是肖战粉丝的人发布肖战相关内容,这件事怎么看,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聊聊。首先,咱们得明白,数学吧是个什么地方。它顾名思义,就是个聚集对数学有兴趣、喜欢讨论数学问题的人的社群。大家在这里,要么是为了解决学习上的困惑,要么是想找些有趣的数学题目玩玩,再或者就是分享一些数学知识、理论、历史,甚.............
  • 回答
    显卡吧疑似被百度“出售”的消息,确实在圈内掀起了不小的波澜,让不少老吧友和关注硬件发展的人心里泛起了嘀咕。这事儿怎么看,得从几个层面去剖析。首先,这事儿的起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贴吧的整体运营策略和近期的一些变化。你可能也感觉到了,百度贴吧这些年给人的感觉越来越“不一样”了。以前那种纯粹的、用户自发形.............
  • 回答
    B站“贴吧化”现象,以及那些诸如“赢,赢麻了,都是灯塔的错,警惕马恩牌,run北欧”之类的评论,确实是当前B站社区生态中一个挺有意思但也颇受争议的现象。要深入看待它,得从几个层面去解读。首先,得承认B站用户群体的演变。B站最初的核心用户是二次元爱好者,围绕着ACG(动画、漫画、游戏)文化形成了一个相.............
  • 回答
    百度贴吧的这一系列操作,说实话,真不是一两天能说清楚的,里面牵扯到的东西太多了。咱们就一点一点掰开了看。首先,“私自下台吧主”这事儿,咱们得回到贴吧最开始的那段日子。那时候,贴吧刚出来,大家玩得都很嗨。每个吧都有自己的“元老”、“大神”,这些就是最早的吧主,很多都是用户自发的热情驱动。他们对贴吧里的.............
  • 回答
    迪丽热巴在《出手吧兄弟》直播节目中遭遇极端粉丝求婚,这事儿可真是把不少人都给惊着了,也引发了很多讨论。咱们细细聊聊这事儿。首先,咱们得说清楚,这绝对是个挺过分的行为。当时迪丽热巴正在和大家互动,可能是在介绍产品,或者回答一些问题,正是工作状态。这时候,一个粉丝突然冲上舞台,递上戒指,单膝下跪,这完全.............
  • 回答
    央视点名表扬帝吧和饭圈女孩,这事儿可真是引起了不少关注和讨论。要说起这事儿,得从几个层面来理解。首先,咱们得知道,央视作为国家级媒体,它的表态往往代表着一种官方的态度,或者说是对某种现象的认可与引导。所以,当央视点名表扬帝吧和饭圈女孩时,这背后传递的信息就不是简单的“夸奖”那么简单了。帝吧,那可是网.............
  • 回答
    方方《武汉日记》英文版在亚马逊网站预售,以及由此引发的帝吧官微和方方之间的争论,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议题,涉及到言论自由、国家叙事、疫情信息传播、文化解读等多个角度。如何看待方方《武汉日记》英文版在亚马逊网站预售?从信息传播和文化交流的角度来看,方方《武汉日记》英文版的预售具有以下意义: 国际视.............
  • 回答
    显卡吧玩家为对抗黄牛囤积抬价,纷纷在二手平台上架低价显卡一事,是一场由玩家自发组织的、带有强烈互联网社群文化特征的“抗争”行为。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事件的背景:显卡市场乱象与玩家的痛点 黄牛的囤积居奇: 显卡作为PC游戏和创作工作站的核心硬件,其市场需求长期存在且稳定.............
  • 回答
    在贴吧这样的网络社区里,看到十五六岁就能够熟练使用游戏引擎开发游戏的开发者,这绝对是一个令人兴奋且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这反映了当前时代技术普及、学习资源丰富以及青少年群体强大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详细看待这个现象:一、 年龄与能力的反差: 颠覆传统认知: 传统观念中,游戏开.............
  • 回答
    关于“贴吧热搜五十万彩礼”一事,这一话题反映了中国社会在婚恋观念、经济压力、传统习俗与现代价值观之间的复杂冲突。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的背景、原因、影响及社会意义: 一、事件背景与起因1. 网络舆论的集中爆发 贴吧作为中国最早的网络论坛之一,其热搜榜单通常反映网民对社会热点事件的关注.............
  • 回答
    贴吧和虎扑上对詹姆斯的评价之所以呈现出“两极化”的现象,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这种现象并非孤例,在体育界乃至其他领域,对于极具影响力的人物,观众们往往会形成截然不同的看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解读这种现象:一、 詹姆斯本身的特质:伟大与争议并存的球员 无与伦比的成就与统治力: 詹姆斯.............
  • 回答
    这件事挺有意思的,而且确实值得好好说道说道。你想啊,一个以“感恩”为名的贴吧,因为一些原因被封禁了三天,结果解封之后,不是偃旗息鼓,反而像打了鸡血一样,直接冲到了热度榜前列,甚至登顶了。这背后肯定有很多值得琢磨的地方。首先,这本身就具备了“故事性”和“话题性”。 “禁”与“反弹”的戏剧冲突: 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