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什么缓解?
加大力度。
凌晨三点的合肥不算什么。
凌晨四点的北京你见过没见过?
没见过要见一下。
不见一下,你怎么知道绝望两个字怎么写?
不能只有这小孩子一个人绝望。
大家一起吧。
天天举报你们能玩的东西,举报到所有人都没得玩。
然后孩子做作业到凌晨三点喜极而泣;
大人坐在旁边监工到凌晨三点喜极而泣;
大家一起喜极而泣。
都给我卷起来。
小学辛苦点,多点技能不会被淘汰。
初中辛苦点,就可以上重点高中。
高中辛苦点,就可以考上好大学。
大学辛苦点,绩点好可以去大公司。
工作辛苦点,多加班可以买到房子。
看到了吗?没有尽头的。大家头上仿佛悬着根看不见的萝卜,然后朝着这萝卜不断向前拉磨。
而且,这一代完成了使命之后,下一代会继续在这个循环之中。
对此,我曾经写过一篇回答,如果真的想让学校别搞那么多作业,那么就是教师公务员化,哪个老师教的好,就派到落后地区去,不得拒绝,拒绝的话就调离教师岗位。去的话可以提高待遇给更多补贴,将教育资源分散出去,不能让学校因为多考上好学校的学生而得到好处,这样学校部分的压力才能解除。
学校以外的部分,就是家长的焦虑。因为家长的思维还停留在有高学历才能找到好工作,过上好日子的层面上,这么多年的房地产,以及996的现状没有让家长们清醒。
最后,就是根本原因。行业间的收入差距太大。这也是非常矛盾的一个地方,因为我们以有大批廉价劳动力为傲。廉价劳动力的存在就注定了学历低的人挤破头想要高学历,尽管现在学历高的人也并没有比学历低的好多少,白领也是社会底层。
除非,收银员,洗碗工,搬砖工,理货员,外卖员,快递员,医生,写字楼白领等不同职业的人收入差距小,而且即使这样的收入也能不用攒太长时间和钱就可以买房子,大家的生活水平接近,才可以减少这种小孩写作业写到凌晨三点的现象发生(因为你努力后和不努力,结果差不多),否则这事情解决不了。
另外,主流论调不能再以吃苦作为宣传了,而是要以创新,科学,原则这些概念作为宣传,强调休息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当然,如果今年没有什么政策出来的话,说明题目所说的内容不是问题,只是我觉得有问题而已。
取消中考、高考,改抽签。
现在的孩子写不完作业不会抄作业吗?
大家上学的时候难道不抄作业吗?
该如何缓解孩子的作业压力?让孩子抄作业呀。晚上早点睡才能早点起,早点到学校去抄作业。
这种状况,我觉得孩子写作业效率太低的可能性很小,因为一般写作业太慢,家长又不知道留啥,效率低的孩子很容易就会写不完,但是大家都写不完,老师又不检查,家长又不知道,那孩子自然就不写了。
等不写个几次,孩子就知道哪些科目会有老师检查,哪些不会,哪些可以糊弄,哪些到学校抄一下就行了。
这才是学习效率低的孩子会干的事。
看视频 这孩子大哭的时候,当妈的都不知道发生了啥事,说明父母对孩子的情况并没有很了解,那孩子有很大的蒙混空间,压力大概率不是来自父母。
所以我倾向认为这孩子是个认真听老师话的老实人,错其实在学校。
假如过错在学校,其实原因倒好猜,我以前也当过初中生的,也背过几十公斤的练习册,后背都给压弯了,所以对这里面的门道还算了解
我怀疑原因是,各科老师都是各自布置自己的作业,根本不考虑孩子整体的负担。今天语文老师觉得你默写两篇文章,背几十个新词和解释不是个事。花个1个半小时足矣。
数学老师直接留2套卷子,让学生回家做完,说这玩意也不多,写的快1小时就完事。
英语老师说你们没把英语对话背下来还好意思当学生?明天谁背不下来,直接罚抄五十遍。介词搭配要搞懂,音标不要标错,周五有单元测验,最后自己在家每天读两篇英文文章。
地理老师要求画一下洋流方向,历史老师要求背一下中英南京条约的条款和对近代中国的意义。
物理老师让学生把力的分析用白纸清晰的画出来,包括摩擦力,拉力等。化学老师要求背一下元素周期表和计算每一层电子数量,以及铁和氧气反应的生成变化。
这还不算学校又搞了什么杂七杂八的活动,什么道德模范标兵,为建军节写两篇稿子,运动会必须写诗,练习体育课新学的拳法,班级歌唱比赛必练的歌,每周值日生必须晚走一个小时,班级板报,每天一位同学表演成语小故事,听校长讲话荼毒大家耳朵。
真碰到一个较真的孩子,认认真真完成学校布置的每一项工作,值日干到最后一个走,老师一表扬就感激涕零,什么活动都积极参加,怕老师失望。
值完日天都黑了,再家和学校离的远点,家里吃饭再消耗点回家,8点钟开始在学习桌前做好,开始折腾什么音乐课布置的作业,画画地理的图,到11点了,总算把学校的杂事做完了,三大科语数英作业还没开始呢。
写到凌晨三点的孩子,一般不是效率低,是这孩子太听话,被学校的成年人给忽悠瘸了。
很多老师只关心学生有没有完成自己科目的任务,至于学生还有其他多少事,都懒得过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