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民族,都是人类交流融合极度缺乏的产物。在工业化和商业潮流的冲刷之下,哪里有功夫去思考身份认同之类的问题,如有,那就是冲刷力度太小,再加六档!
中国56个民族,和谐共处。
美国3个民族,天天枪战。
最坏的 是不够多、也不够少的,那种有 五百万人口级大型“少”数民族的,乃至有 千万人口级巨型“少”数民族的。
民族是想象共同体
如果国家足够大,其国民的语言、风俗就一定会出现渐变现象。语言相互听不懂,习俗完全不同,实际上就是两个民族了。
皇汉最喜欢的“单一民族”,其实就是把国家分割到产生不了显著风俗和语言差异的尺寸。
理想情况应该是:主体民族比例足够大的基础上,其余民族越碎越好。这样才能让主体民族内部不要关注彼此的差异。
当然是民族越多越好!没有主体民族更好,只有民族越多,越碎片化,国家才会越安定团结,社会发展才会突飞猛进。
前苏联成立后,就把俄罗斯民族拆分成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三个民族,把中亚那帮子从来没有民族概念,只有部落和生活方式区分的一帮子斯坦细分成了明确的五个国家,所以才取得了后来苏联的狂飙突进,世界两超之一的惊人成就。
前南斯拉夫分割塞尔维亚,细分民族疆域,强化民族差异,才有了二战后的黄金时代,并差点儿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发达社会主义国家。
如今西方发达国家几乎都在大力引进“墨”“绿”等外来移民,争取尽早实现民族和种族多元化,文化多元化,难道人家傻吗?当然不是,因为他们从前苏联和前南斯拉夫早期的迅猛发展中看到国家碎片化,民族及文化多远化的巨大好处,指望以此打破当前西方的发展瓶颈。
相信百年后墨绿色的欧美会作为人类的灯塔,继续引领世界及人类的发展。您信吗?
这里的民族多指的不是少数民族人口众多,而是是在“大民族”麾下有价值的“小民族”多。
什么才叫做有价值呢?这些小民族要么可以对内提供价值,比如善于经商,善于外交,善于作战;要么可以提供对外的价值,也就是提供对外部同样小民族的影响力或者可以提供对于地域领土的宣称。
只有这样的小民族,才能够为大民族和国家提供足够的利益和存在价值。而像吉普赛人就是缺乏存在意义的少数民族。
而为什么又说民族是越少越好呢?
因为小集体越多就越难以管理,越是难以笼络人心,越是难以拧成一股绳。甚至在产生利益冲突的时候,还容易爆发内乱。
如果在一个大民族内部,少数民族人数过于众多,比例或者太高,就容易对主体民族形成挑战,进而破坏大民族以及整个国家的稳定性。
既然少数民族多有多的好处,少有少的好处,我们怎么做才是对的呢?那就是尽量做到好处全要缺点尽量不要。
鱼翅要怎么做呢?在保持主体民族,对于少数民族有明显控制力的基础上,维护少数民族存在的权益和利益。
既可以避免内乱和不稳定,又能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对于大民族和国家的整体作用。整体上少数民族的数量应该和它发挥的作用成正比。也就是当他能为大民族和国家带来的利益消失殆尽之时,就应该是它已经接近完全融合进主体民族之日。
只有这样才是对大民族,小民族,国家,主体民族,少数民族都有利的选择和未来。
如果英国属于维多利亚女王,那么越大越能满足她的虚荣。如果属于议会,他们会算一下,有些殖民地到底是赚钱的,还是亏损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