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哪些你结婚后才能明白的道理?

回答
结婚这事儿,之前觉得是两个人的事儿,现在看来,那简直是两个人加上所有亲戚朋友加起来的超大型项目管理。我以前以为,两个人相爱就什么都能搞定,现在才懂,相爱只是这个项目的启动资金,后续的维护、升级、危机处理,才是真正考验人的地方。

关于“家”的定义,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婚前,家对我来说就是我的出租屋,是我一个人能决定一切的小天地。我可以把袜子随处乱扔,吃剩的饭菜放坏了也无所谓,房间想怎么布置就怎么布置。婚后,家不再是我的小天地,而是我们共同的阵地。这就意味着,我扔袜子的地方会有人皱眉头,吃剩的饭菜需要有人打包,房间的布置需要考虑两个人的审美和习惯。这听起来好像是件小事,但每天都在发生,日积月累,那种“要顾及另一个人感受”的体验,比任何教科书上的理论都来得深刻。

我以前是个不太爱收拾的人,觉得干净就行,不要求整洁。结婚后,我对象是个非常注重整洁的人,家里哪怕一点点乱都能让他浑身不舒服。刚开始的时候,我真的觉得很崩溃,感觉自己的生活习惯被否定了。我每天都要花额外的时间去把东西归位,去清理一些在他看来是“显而易见”的脏乱。有几次我忍不住抱怨,“我本来就忙,回来还要伺候你这洁癖!” 他也回击说:“我这也是为了我们共同的生活环境好啊!”

后来,我慢慢领悟了,这不是伺候,这是互相迁就,是在为我们共同的生活质量“投资”。我开始有意识地去改变,虽然到现在我依旧不是一个极度整洁的人,但我会努力把公共区域保持干净,会主动收拾自己的东西。而他呢,为了我,也开始放宽了一些对细节的要求。这种互相的调整和妥协,才真正让“家”有了温暖和安宁的感觉,而不是我的独角戏。

关于“沟通”,它远比我想象的复杂。

婚前,我觉得沟通就是说话,想说什么说什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婚后,我才明白,沟通的艺术在于“如何说”和“何时说”。尤其是在双方都疲惫、情绪不稳定的时候,一句不恰当的话,可能比一场冷战还伤人。

记得有一次,我工作上特别不顺心,情绪很低落,对象下班回来跟我说他今天也遇到了点麻烦。我当时只想着自己的烦心事,没太听进去他的话,就抱怨了一句:“我今天比你惨多了。” 他听了之后,脸上的表情明显黯淡了。后来他才告诉我,他那天也很需要我的安慰和支持,觉得我没有理解他。

那一刻,我才意识到,原来我以为的“倾听”是多么肤浅。我以为只要我在那里,他就会觉得我懂他,但事实是,他需要的是那种被看见、被理解的情感共鸣。我学会了,即使自己再不开心,也要先放下自己的情绪,给对方一个回应,一个拥抱,或者至少说一句“我听你说”。

同样,他也开始注意我的情绪变化,会在我看起来不太对劲的时候,主动问我发生了什么,而不是等到我爆发了再来处理。这种“事前的预警”和“事中的缓冲”,是婚姻中非常重要的“沟通技巧”。我曾经以为这是天生的,现在才知道,这都是一点点磨练出来的默契。

“仪式感”的重要性,真的不是无聊的矫情。

婚前,我不太理解为什么有些人要过各种纪念日、情人节,觉得花钱又费精力。结婚之后,我发现生活就像一条缓慢流动的河流,如果没有一些“小浪花”和“小石子”激起涟漪,很容易就变得单调乏味。

我对象是个相对比较务实的人,不太会主动制造惊喜。有一次我的生日,他什么都没做,就带我去吃了顿普通的家常菜。我当时挺失望的,虽然不是什么大事,但心里还是有点失落的。那件事之后,我开始思考,是不是我们都太忙于生活,而忽略了生活本身该有的乐趣。

后来,我开始主动去营造一些仪式感。比如,在某个平凡的周五晚上,我会故意打扮一下,准备一顿烛光晚餐,放点轻音乐,就算只是简单的番茄炒蛋,也会因为这种“特殊布置”而变得不一样。他刚开始觉得我有点“折腾”,但慢慢地,他也开始回应我。有一次他出差回来,特意给我带了我一直想吃的点心,虽然是很小的一个举动,但让我觉得非常惊喜和温暖。

我懂了,仪式感不是为了炫耀,也不是为了取悦别人,而是为了让两个人在日常的柴米油盐中,不忘初心,不忘当初那个想要把日子过得热气腾腾的自己。它是一种爱的表达,也是一种对感情的维护。

关于“独立”,它不是一个人住而是心灵上的不依附。

婚前,我以为独立就是经济独立,生活上不依靠对方。结婚后,我才明白,真正的独立,是即使在亲密的婚姻关系中,也能保持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朋友圈和自己的兴趣爱好。

我曾经有过一段时期,因为结婚后生活重心完全转移到了家庭和对象身上,渐渐地,我的朋友圈越来越小,我的个人爱好也因为没时间而荒废了。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个附着在对象身上的“藤蔓”,一旦脱离,就会失去方向。

有一次,我和对象因为一件小事产生了分歧,他当时说了一句:“你能不能别老是想着我,你自己也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和判断。” 这句话像一记重锤,让我反思了很久。

我意识到,婚姻不是两个人融合成一个人,而是两个独立完整的个体,选择在同一个屋檐下,共同经营一段关系。我开始重新拾起被我搁置了很久的瑜伽,也开始主动联系之前的朋友,约她们出来聊天。当我重新找回了自己的空间和节奏后,我发现我变得更快乐,也更能以一个健康的心态去面对婚姻中的挑战。

我懂了,婚姻不是终点,也不是所谓的“依靠”,它更像是一个平台,一个让你有机会成为更好自己的平台。而保持内心的独立和充实,才是经营好这个平台最坚实的基础。

总而言之,结婚这事儿,就像一场马拉松,开始的时候你以为冲刺就够了,但跑着跑着,你才发现它更像是一场需要耐心、技巧和不断学习的越野赛。你会在跌倒中学会爬起来,在摩擦中学会包容,在平淡中学会制造惊喜。那些曾经以为的理所当然,现在都变成了需要用心去经营的宝藏。而最让我觉得值得的,是在这一切的磨砺之后,看到身边那个依然和你并肩作战的人,你们一起把生活打磨得越来越有滋味。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原题:当妈后,脾气日益暴躁,还有救吗?

母亲节给大家写一个准备要孩子或者已经有孩子的女性可能都用得上的一个文章吧。

前两天我发现了一好玩表情包。




这是我客户发给我的,她很无奈说自己老公自从结婚以后,一天能拉8遍屎,恨不得住在厕所里。

明明是双职工家庭,自己也要挣钱,婚前也说的好好的两个人共同分担家务和育儿,但是婚后会发现两个人对于家务的容忍底线根本就不一样,对育儿的规格要求也不一样。

总的来说她老公之前也干活,但是干的活可能都得她重新再干一遍才算完事儿,觉得心很累。


夫妻之间最常见的对话就是你去干活和你这个活干得不好。


她说她也不想叨叨,但是结婚了以后确实变得嘴越来越碎,脾气越来越大。

她也很苦恼很烦。

甚至寻思这个世界上可能最高效率的搭配是女人和女人。

粗心大意没有洁癖的男人简直不是人。


她说帮我介绍俩新客户,问我能不能帮她解决一下这样的困境。


我问她你这是吐槽呢,还是要解决问题?

吐槽的话,我可以陪你一块骂男人,解决问题的话还是需要点思路的。

她非常坚定地选择要解决问题。还让我给她写一篇出来。



我挺喜欢把这种已经进入围城,并且觉得围城不够美好的情况,提前讲给各位小妹妹听。

不是为了吓唬大家哈,是为了让你们客观地了解自己的需求、客观地评估自己婚后能否和现在爱得死去活来的人继续往下走。


这些事儿吧,搁我狗粮群里那都算第1课认识自己扬长避短的内容。


大家未雨绸缪一下,想想别人的问题会不会出现在自己身上,自己身上万一出现了这个问题,你婚前想好预案总比婚后一地鸡毛以后再离婚要好吧。



你们看同样的一个问题,我产后康复的客户在纯粹的吐槽和抱怨客观事实。

而情感这一块狗粮群的客户则是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已经开始反思和总结为什么会有这个情况出现。



狗粮群妹子是这么提问的:


嘟嘟姐,我发现自己和我妈在某些方面特别像,比如很喜欢管控,很多思想观念都是,有时候跟老公相处模式我都感觉自己太像她了,我其实不喜欢这样的自己,我现在应该怎么去避免和改正呢?



我的答疑回复是这样的:


先给老公打打预防针,说感觉到自己亲妈在一些事情上面的控制欲很让人痛苦,说己所不欲勿施就勿施于人嘛,我也不希望遗传她的这个问题让你痛苦。


然后撒娇示弱说:你有没有感觉跟我在一起的时候我有伤害到你?

我会很努力去和我这个这么多年的习惯做斗争的,因为你是我很爱很爱的人,所以我最不想伤害的人是你。


预防针打完了以后呢,实际上意思是跟老公说:我不是有意伤害你的,我有这个毛病我也知道啊,我也在改。


接下来呢,就是非常平静的时候跟老公聊一聊自己期望中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希望他怎么做你会比较开心,如果他自己就愿意做的话,就省得你去管了。

哪些事情是他坚决没有办法改的,你心里也有数了,该降低期望值就降低,放自己一马,以后不会再拿这个事情叨叨他。


尽量的把一种民主的气氛带到家里,也就是这些东西都是他自己经过家庭会议自己同意的,而不是通过你的管制压迫不得不屈服于你的淫威之下。

你越是控制欲望比较强,就越是需要通过民主的方式,两个人去商量一定的事情,然后商量出一个他自己很愿意去执行的家规。

尤其是他自己把违反某条家规以后会受什么样的惩罚,自己想出来自己给自己上个套,这样你就不用天天跟着他屁股后面监督他当纠察队长了。


疗愈自己的过程是这样的:

发现自己的问题,自己接纳自己有这样的毛病,找到影响因素。

尽可能让对方理解和接纳这样的自己,并且一起商议自己的这个问题怎样执行不会伤人,

让对方认可包容肯定你的努力和改变,肯定你的爱。


这是一个按照时间发展顺序去推进的思路。





结果我给我那产后康复的客户上完课了以后,顺手把上面我群内的答疑记录发了她。


我说如果有些活是客观存在的,你自己不愿意大包大揽,要么就降低你的期望值,要么就找其他更高效的方式代替你或者代替他来完成。

每天骂老公不干活,抱怨老公干不好,其实他并没有因为你骂他,而变得更加愿意主动干活和主动把活干好,这种抱怨就是无效的抱怨,只给你添加了皱纹。



然后她还是很难受,说这都是她老公的错。

我说OK,他是有错,你想一想换一个老公和降低自己的期望值,慢慢培养他哪个比较简单一点?

换老公的话,下次找老公就找一个现成有眼色会干活的,一步到位再也不用骂人了。


她说那我还是愿意培养培养他,他也不是一无是处,还是有感情基础的。


我说那你现在把他当一个孩子来看待,你在培养他的一个习惯,而不是期望他本来就有这个习惯,你们吵了那么长时间你也知道他确实没有这个习惯,你要把他当一张白纸来从头培养。


培养的话就需要放权鼓励立规矩和惩罚。


而且培养一个成年人比培养一个孩子要难,因为这一切的一切,你得让他感受到他是被尊重被需要的。

他愿意干这个事儿,而且他干这个事干得比较有劲儿。


她说哎呀,真是太麻烦了。


我说还有一个不麻烦的方法,就是让他把拉屎的时间拿去加班,挣到钱就直接把家务外包,起码属于他的那一份家务他就不用做了,你也不用替他做了,你也就没有怨气了。


她说我就是看他不顺眼。


我说我理解你看他不顺眼,那刚才我们假设一下你可以再找一个顺眼的呀。

你看,那么你那么年轻也就30来岁,也不是找不到。

你自己选择要跟他磨合,你也一直知道他不是一个现成就好用的人,那可不是要花点心思给他时间机会让他适应你的标准吗?


解决目前困境办法就是这三条路:

第一,我不再为这种事情纠结了,只要你做了就行,地能不能拖到见人影无所谓了。

第二,让他加班挣钱,请钟点工替他干活。

第三,培养他愿意按照你的规格好好干活。

第四,换个老公,这条路已经被你驳回了,你又不选对不对。


我说咱女同胞吐槽归吐槽,抱怨归抱怨,你今儿和我聊天的目的还是要解决问题的呀,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抱怨自己老公不靠谱,干活干不好,然后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和其他人抱怨这个无法解决的问题,你要这样过一辈子吗?


她说其实我就想什么都不做就得到一个爱干活能干好活的老公。

我说未婚时你找我,我会教你筛选。现在你不想换人时再说这个没意义。


她说都是泪,年轻时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不知道自己算是要求高,稀里糊涂结婚生子后却发现一地鸡毛。

我说如果你认为只有满足你的要求才快乐,那么必然要为这份快乐付出代价。





突然意识到:我妈是个狠人。

我爸贪玩时,怂恿我抱大腿,跟住。

于是我爸打球啥的都带着我……甩不掉的尾巴。


丧偶式育儿双职工家庭,但凡女主人能学我妈这甩锅劲三成,也不会天天骂老公是个屙滑屎的废物。

我的成长里,我爸占的比重很大,这一块的确是我妈大胆放手甩锅不叨逼叨的结果。


夫妻合作本来就是要磨合的。


放权,鼓励,软磨硬泡,甩锅,这是递进关系。


很多人连第一步都做不好,觉得老公是个废物巨婴。

啥都不敢放权,以为别家老公是天生的吗?


其实很多人自己的高标准严要求只是取悦了自己而已。

地能够擦得亮人影,其实也就自己心里高兴,其他的人并不能从中得到愉悦却要为她的高兴来买单。

甚至还要违心的为这种无用功做感激涕零状。


有的时候把这个事情放到一个时间轴里来看,会发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视角,也有不少孩子长大后会吐槽自己的妈妈控制欲强,有洁癖,强迫症爱叨叨。

孩子可能也会很烦这样的情况,觉得这种亲子关系家庭关系很压抑。全家人都小心翼翼的围绕着亲妈的强迫症生活,亲妈还觉得过得很辛苦觉得所有的人都对不起她。



今儿跟大家叨叨那么多,就是想说——想要过得得劲儿点儿,要么呢就一开始就选一个不用伤筋动骨就能磨合的人。

要么呢,求同存异,各退一步,重新规划自己的期望值。

要么呢,花心思慢慢地去培养一个大体上合得来的人。


给大家看看我一朋友的培养结果,我俩在这问题上达成共识:






我妈决定做妈妈的时候,择偶思路完全正确:我爸虽然贪玩,但是很有责任心很重感情。


我妈自己的期望值不高:她认为男人就是男人,男人永远不会细致成女人那样。

只要别天天叨叨她不干活就行。对方只要干活了,干成啥样都值得肯定和表扬。这活也不一定我爸干,保姆干也行。

她的目的是她少干活。


我妈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培养我爸干活这一块儿彩虹屁也是信手拈来。软硬兼施。

所以她有大量的时间去臭美去社交去进修。

而不是被家务和育儿困死在家里。


我觉得我妈这种大体思路是值得揣摩和学习的。


她有一个男同事,就是我这位客户可能最喜欢的有洁癖心特细的男人。

但是我妈提到这个男人的时候,总是眉头一皱:一个人规则意识太强的话,可能就会有点死板,生活里少了些许情趣,而且大量的时间花在家务上岂不是少了很多看书和玩乐的时间。一个男人,跟我同事一样挑剔抱怨嘴碎,多难相处。我情愿和你爸这种嘻嘻哈哈毛毛糙糙的男人过日子。

这种男人就该找个同样爱干净整洁的女人,两个人才能互相看顺眼。


所以她也早早了解自己的择偶倾向,就不会踩雷找一个长在自己雷点上的男人。



人嘛,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大方向不出错,求同存异就好。

哪有什么完美的人,谁是完美的呀。

找到合适的,永远比磨合重要。


既然打算生娃又不想让娃没爹,就想想一起生活的下限能不能承受。

不能换人就调整期望值,培养对方和转移矛盾。

做个对自己、对老公、对孩子负责的女人。

想方设法放自己一马,让自己开心点。


大家共勉。


公众号:杜嘟嘟嘴很毒。

每周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可以直接实操的恋爱相处干货,一个一语中的的犀利吐槽。


知乎干货已获赞120万➕,收藏32万➕。我希望在恋爱婚姻家庭上,能够守护好善良的你!比心~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