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提得很具体,但回答起来涉及的领域其实很广。在此提供个人浅见,希望能够管中窥豹,抛砖引玉。
这句话不是酸腐的自谦,而是以我的能力,真的只能提供几个“点”上的思考。
如果一家企业正在进行着卓有成效的、不太容易看懂的创新,那么它是不好被秒掉的。那么特斯拉有创新吗?
时间回到十年前,我刚刚进入博士阶段的学习,研究的正是电动汽车。主要聚焦于技术,偶尔也会关注产业届。
当时我很焦虑,因为锂电池真TM贵啊。苦苦地研究这一领域,电动车究竟能卖出去吗?我把青春投入到电动车上面,是不是没有前途?
技术再好,形成不了技术闭环,也是不行的。行业也在想办法,有各种流派:
总之吧,大家的思路就是在传统燃油车的基础上,能小则小、能省则省,最后的结果也可想而知,越来越Low。
有次组会上,导师提了一次:“美国有个特斯拉”。
我:“好中二的名字!”
第二天就忘了这件事了。
——看不见
导师说:“特斯拉要做纯电动超跑”
我:“傻逼。马斯克你行不行啊?一个搞电子支付的人,做起汽车就知道瞎搞,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 看不上
过了几年,“Model S卖得很好!”
我:“骗人,互联网人的营销手段。”
—— 看不上
“Model 3发布3天的订单就超过27万!”
我:“……”
—— 看不懂
“Model 3晋升美国中级豪华车销量冠军!”
我:“……”
—— 继续看不懂
当车和家创始人李想在说“看不见、看不上、看不懂、追不上”的颠覆路径的时候,为什么我深有感触?
原因就在于,我虽然并不是车企,而只是一个平凡的汽车工程师,但是我花了几年时间完整地经历了“看不见、看不上、看不懂、追不上”的整个过程。
若干年后,当特斯拉干到“看不懂”阶段的时候,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分析特斯拉的成功之处。
记得2014年左右的时候,不少媒体大吹特斯拉的BMS技术—— 将成功的原因简单化,有利于公众的记忆,有助于大众的传播。
这也是特斯拉招黑的原因之一—— 特斯拉的BMS技术可能确实不错,但没有哪个头部传统车企会真正地服他。
特斯拉有创新吗?至少在这几个非技术方面是创新的:
这个思路很创新吗? 放在今天不难,蔚来、拜腾不都是这么做的吗,一个正常智商的人怎么想但是,放在十年前,如果没有马斯克的卓越视野、战略眼光与勇气,仅有智商真的想不出来,想出来也不敢说自己是认真的。
如果这个思路不难,那为啥巴菲特都投资的比亚迪e6,用了超大的电池却不把产品定位在超跑呢?
首先,我必须先承认一点,特斯拉的每一项技术,放到几大传统汽车集团面前,大都是不值得一提的。
作为一名汽车工程师,也是天然反感那些吹特斯拉技术的,所以也经常讲讲特斯拉的不好,例如:
张抗抗:混合动力汽车为什么突然火了?混动都经历了哪些阶段?不同的技术各有什么特点?
张抗抗:当特斯拉让你紧握方向盘的时候,它却说勇于放开双手
张抗抗:当其他汽车品牌向L3奔袭的时候,为何英菲尼迪仍刻苦深耕L2?
但是,特斯拉有一个天赋,它总是能将应用到产品上的技术发挥得非常充分。
先不谈BMS与AutoPilot,我们就拿电动汽车的经济性来说事吧。
首先我们从上表中,找到国产电动汽车的两个优等生:
国内两大高手,Marvel X走的是力量派,下肢肌肉青筋爆起,跳得高、跑得远;GE3 530走的是轻功派,肌肉弱一点,但身轻如燕,也跑得远。
特斯拉呢?
身体和GE3 530差不多轻,下肢肌肉比Marvel X还强,百公里电耗达到了惊人的11.55度。与代表电动汽车最高水平的日产Leaf水平相当。
感谢 @鱼非鱼 博士的补充:特斯拉测Nedc故意保守了,说是为了避免误导消费者。看Epa数据,Model 3电耗比Leaf还低了17%。
那Model 3的实际表现可能就相当恐怖了。
拿Model 3来对比,是因为整备质量相当,也就是车差不多大。但也许有人说不公平?毕竟Model 3不是SUV,风阻天然会小一些。
好吧,那我们搬出来Model X100D,2459kg比蔚来ES08还要重一些,背了100kWh的大电池与双电机驱动,它的百公里电耗18.12,优于蔚来ES08;每吨百公里电耗7.36,优于Marvel X四驱(这还没有考虑特斯拉倾向于把续航里程测低一些的因素)。
在应用到产品的技术方面,且不论BBA、丰田、通用这些武林高手能不能秒了特斯拉,至少国内的几大高手还是秒不了的!
那为啥特斯拉的技术水平看起来不咋的,但应用到实际产品上就很6呢?我也解释不了,也许是组织文化,也许是大神光环,也许是创新激励机制?
我讲不清楚,就不乱讲了。
总之,在电动汽车技术上,特斯拉至少是第一梯队,不说比谁更强,但至少是不会被秒。
传统车企不是Intel,特斯拉也不是AMD,汽车并不是一个垄断市场,而是一个垄断竞争市场,主流玩家就有几十个。
那些喜欢见面就干的绝地求生队伍怎么样了?可以参考最近刚结束的PGI中的泰国战神战队——见人就干,爽是很爽,但走不远。连吃三场鸡的OMG恰恰采取了避战迂回进圈的策略。
在垄断竞争市场中,企业经营者的目的是赚钱,持久地赚钱;竞争,与所有其他车企竞争,而并不是只盯着特斯拉干 —— 除非两种情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