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拜登在外交和国家安全团队成员介绍会上表示「美国将重新领导世界」,这意味着什么?

回答
拜登在外交和国家安全团队成员介绍会上表示“美国将重新领导世界”,这句话在国际关系和地缘政治领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解读。这句话背后蕴含着多重意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阐述:

一、 核心含义:重塑美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角色和影响力

最直接的理解是,拜登政府旨在扭转特朗普政府时期美国在某些国际事务中的“收缩”或“孤立”姿态,重新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全球治理和国际事务中,并发挥主导作用。这标志着美国外交政策的重大转向,从特朗普政府的“美国优先”到拜登政府的“美国回来了”,其核心在于恢复美国在多边主义框架下的领导地位。

二、 具体体现和战略意图:

1. 重拾多边主义和国际合作:
重返国际组织: 拜登政府在上任初期就迅速宣布重返巴黎气候协定、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这是美国重新扮演全球领导者角色的关键一步。这表明美国愿意与国际社会一道解决全球性挑战,而非单打独斗。
强化盟友关系: 拜登政府强调“盟友是我们的资产”,并致力于修复和加强与传统盟友(如欧洲、亚洲的盟国)的关系。通过与盟友协同行动,美国可以更有效地应对共同的挑战,如应对中国的崛起、反恐、气候变化等。
推动全球议程: 拜登政府希望通过领导国际机构、推动国际条约和倡议,来塑造全球规则和秩序,使其更符合美国的价值观和利益。例如,在气候变化、人权、民主治理等领域,美国希望能发挥引领作用。

2. 应对全球性挑战的决心:
气候变化: 将气候变化视为“生存威胁”,并承诺在减排和绿色能源转型方面发挥领导作用,鼓励其他国家也采取积极行动。
全球健康: 强调加强全球卫生体系的韧性,应对未来的疫情大流行,并承诺在疫苗分配等方面发挥作用。
民主与人权: 将推广民主和人权作为外交政策的核心要素,并通过各种形式支持全球的民主力量,对抗威权主义的扩张。

3. 战略竞争的定位:
与中国进行战略竞争: 拜登政府明确将中国视为“最主要的战略竞争对手”,但同时也强调“竞争不等于冲突”,并希望与中国在某些领域保持沟通和合作,例如应对气候变化。重新领导世界意味着美国希望在与中国的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维护其在印太地区和全球的领导权。
俄罗斯问题: 继续将俄罗斯视为地缘政治上的挑战,并与其他盟友协调行动,应对俄罗斯的侵略性和颠覆性活动。

4. 复苏和重塑美国国家实力:
投资国内: 拜登政府认为,要“重新领导世界”,首先要“重建更好的国内”,即通过投资基础设施、科技创新、教育和中产阶级经济来增强美国的国力。强大的国内基础是支撑其国际领导力的关键。
提升软实力和硬实力: 重建强大的外交部门,加大对国际发展援助的投入,同时也会继续保持军事优势和技术领先地位。

三、 潜在的解读和影响:

对国际秩序的影响: 如果拜登政府成功地重拾领导地位,可能会对现有国际秩序产生积极影响,推动解决一些悬而未决的全球性问题。但也可能引发一些国家对其领导地位的质疑或新的地缘政治格局的形成。
对盟友的影响: 传统盟友可能乐于看到美国重新扮演积极角色,但同时也可能对其领导方式和政策重点保持警惕。
对竞争对手的影响: 对于美国视为竞争对手的国家,如中国和俄罗斯,美国重新领导世界的策略将意味着它们将面临更大的外部压力和挑战。
对美国国内的影响: 这一目标也需要美国国内政治的稳定和支持,以及跨党派的共识。

四、 挑战和不确定性:

尽管拜登政府表达了强烈的意愿,但“重新领导世界”并非易事,面临诸多挑战:

国内分裂: 美国国内政治的极化和分裂可能会削弱其对外推行政策的能力。
资源限制: 在经济复苏和国内优先事项的压力下,能否投入足够的资源支持其全球领导地位是一个问题。
国际现实: 世界格局已经发生变化,其他大国也在积极发挥作用,美国需要适应新的地缘政治环境,并与其他国家寻求平衡。
信任赤字: 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美国在一些国家心中的信任度,重建信任需要时间和持续的努力。

总结来说,拜登总统关于“美国将重新领导世界”的声明,是对其外交政策核心目标的清晰宣告。它意味着美国将回归多边主义,积极修复和加强盟友关系,在全球性挑战中发挥主导作用,并与主要竞争对手进行战略博弈。这一声明的背后是美国对自身在全球秩序中角色和责任的重新认知,也是对未来世界发展方向的一种引领和塑造的决心。然而,能否成功实现这一目标,仍然取决于美国国内外的多种复杂因素。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那些国际组织重新加入好说。但是:

-伊朗核协议怎么收尾?重新加入伊核协议?撤销制裁?像奥巴马一样退款?这段时间美国驻伊拉克使馆可没少受火箭弹袭击。伊朗支持的也门怎么处理?都是一些自相矛盾的事。

-东北亚怎么办?怎么解决核武器和“火星-15”洲际导弹?

-芯片企业嗷嗷待哺,希望继续卖芯片给华为。取消制裁?美国脸面何在?

-民主党一直看不惯叙利亚阿萨德,已经撤军了,重新增兵进入?

-乌克兰泽连斯基作为一个犹太人,已然在选前用实际行动站了特朗普。拜登吞下这口气?事关自己的惟一健在的儿子。

-跟俄罗斯双边的《中程导弹协议》之类的,重新生效?不生效欧洲可是瑟瑟发抖,怎么听你美的?'北溪二号'制裁了半截取消掉倒是不难,不过脸上也不好看。


被天蓬元帅一搞,手心手背都是sh*t,咋整?

太难了,78岁的老头,受罪啊!



一把手不行,交给二把手吧!

user avatar

表面上说我们要重新领导世界,实际上是说我们要换种方法抢劫世界。

更具体的比喻是,阿美利加怡红院要换回老招牌了,还叫阿美利加健康休闲会所,但疫情打击在外,黑白分裂在内,虽然还有整条街最多的打手,这家休闲会所还会如以前那样繁荣娼盛吗?

user avatar

漂亮话谁都能说,但真正做起来如何呢?

“自信之处在于,处于最佳状态的美国仍比世界上其他国家都更有能力将其他国家团结起来,迎接我们时代的挑战。”诚然,冷战刚结束时的美国可以认为自己处在最佳状态,那会儿如果它真心诚意地带领全世界团结起来迈向星辰大海,我们高呼一声灯塔国毫无问题。

但现实却在于,美国根本没有做到这一点,而聚拢在拜登旗下的这帮人,说着4年前奥巴马时代的成腔滥调,做着美国振臂一呼就能为所欲为的美梦。

所谓“我们现在需要处理好谦逊和自信的平衡。谦逊之处在于,正如总统候选人所说的那样,我们不可能单独解决世界上所有事。我们需要和其他国家一起工作,我们需要合作,我们需要他们的伙伴关系。”嗯,听起来确实很动人,可现在要解决世界上的很多事情都离不开中国,那么美利坚愿意以平等态度跟我们合作,建立伙伴关系吗?

还是说,美国眼中的伙伴有且只有五眼联盟跟传统小弟们,其他国家、种族跟文明都不算人?

归根结底,这帮人似乎还是没有想明白,为啥前几年大选会出现特朗普获胜的离奇画面。

别说是忽悠全世界了,就连美国自己国内的很多人,都已经对于白宫里面的众正盈朝深恶痛绝。所以当特朗普看上去更能反映他们的呼声,看起来不走寻常路时,与其说他是一个总统,更像是《皇帝的新衣》里面直言不讳地喊出“皇帝没有穿衣服”的孩子。

哪怕到了2020年,照样有7000万人愿意让这个搞砸了很多事情的熊孩子继续干下去呢。

所以,比起重新领导世界,拜登团队还是别把调子弄得那么高,实事求是点吧。

例如说:咱能在半年内搞定新冠病毒吗?

user avatar

谢邀。

只要敢继续牺牲中下层民众的生活,美帝可以在一定时期内重回全球强力领袖的地位。


做大哥本来就很花钱。

小弟有钱,确实可以剥削一波,但你手上有几个日本?况且日本政府手上的国家管控市场已经不多了,邮政民营化已经被你做了,地主家也快没余粮了。

财阀?人家是和华尔街一伙的。

至于那些乌央乌央没钱的小弟,一个个都不是省事的爷:

你要拉越南,越南要你的开放市场和产业转移;你要拉新加坡,新加坡要你的投资特惠许可;你要拉菲律宾,杜特尔特直接要现钱。

欧洲?老欧洲大腿向老毛子张开,马克龙默克尔嘴上天天说反俄,眼神天天充满爱意瞟向普京。

老欧洲又不傻。是把俄罗斯拉过来做打手、一起巩固老欧洲仅剩不多的全球利益,还是和你美帝继续唱冷战老调,然后堆毫无意义的军费、为你美帝的全球霸权站台?

全员二五仔。


不花钱,是没效果的。

还是拿日本说事。

驻军也有,东京地检特搜部也有,美帝是无可置疑的日本太上皇。

那又怎样?该磨洋工磨洋工,没人跟钱过不去。你美帝高喊“中国剽窃技术”,我日本一脸严肃地向中国继续搞技术转移。材料、化工设备、汽车元器件,今天苏州明天天津,火锅真好次。

你美帝震怒就震怒,大不了我扔个首相给你爽爽。老龄化是现实压力,财阀变现最优先,技术万一中国做出来了,这玩意就卖不上价了。

至于背锅的,国会里有一票专业团队。

直接责任的,例如政府采购,我们可以禁一下中国5G,表个态。但是私人买卖我们管不了呀,我们资本主义国家嘛。有本事你美帝在国际贸易里对中国下绝罚嘛。

你美帝不还是和中国做买卖嘛(小声bb)。


美帝也想自己亲自反华,但有点反不动。因为美帝反华,实际上就是在反自己最重要的全球收益。

每次经济繁荣都是建立在新的奴隶身上。从这个暴论来说,改开后我们加入美帝主导的国际分工体系,本质上是给美帝做了奴隶。

还是把中国国民的纳税送给美帝消费者,贴上去做的那种。

通过加入这个体系,我们在美帝的默许下接触到了全球市场。前三十年留下来的工业基础在国际订单的刺激下爆发,奴隶一边脏手干苦活,一边开始了自己的积累。

而美帝则一边通过对以我们为首的新兴市场投资,赚取轻松的金融收益;一边获得我们坚实的产能基础支撑美刀,躲避泡沫化的风险。

现在在战略上,美帝非常想拆解我们的全球供应链地位,华盛顿政策口也明白这是中美对峙的根本关键。但是这个纸面上的意志要怎么转化为现实?

美帝再来规划一次全球分工体系?用霸权把中国稍微中高端点的机电产业强行引导至印度、墨西哥和东南亚?在这些地方重新培养产业集群?

宁老人家是来做第三世界的新农村建设么?


所以老x登信誓旦旦唾沫星子砸坑,说到底还是走回老路。

Antony Blinken,Linda Thomas-Greenfield, Jake Sullivan,这三位被老x登选做明年白宫的外交团队。

一翻简历,嗬,都是奥巴马那会的熟人,跟着希拉里混的那些。

川皇上台,他们跑去开公司、做顾问。如今民主党回来力,鸡犬再升天。

说到底,Sleepy Joe能有什么主张?一个被前美帝国防部长评为“重大事件几乎没对过”的国会老油条。他就是个复读机,复读着建制派的对华老套路。

占领意识形态高地、联合盟友、遏制中国。

建制派三联。


插一句,估计老x登任内还得发动战争。到时候回忆起川皇名言“我该得诺贝尔和平奖”,你就会感慨:

有一嗦一,确实。

利比亚与叙利亚,这些都是以上三位大神的任内杰作。高度强调意识形态站队,私下疯狂搞军火买卖、做能源掮客。局面一跑岔,立马拿北约做掩饰搞空袭。

平衡无能,闯祸有力。对外威压北约参战,对内拿北约这层皮忽悠国民,人均希拉里。

不知道老x登团队这次会到哪撒野,还是中东?


总之,红脖子的悲歌。

这会中国人不来抢你们的就业了,换越南人、墨西哥人和非法移民来抢。

巴黎气候协定要谈,fracking开采怎么办?要拉盟友对抗RCEP,国内的产业保护怎么办?

美帝唯一有效的利益分享,就是加重金融化,通过金融市场收益来赎买控制各仆从国的领导层。都来拿华尔街的钱,都到纽交所敲钟,贵国的有力人士都能在纽约中央公园旁边买房。

且不说对仆从国的腐化(像乌克兰那种),这种加速产业空心化,铁锈带和红脖子能好?杜邦和特斯拉可以跑中国开厂,我在底特律我跑哪?

回黑人社区卖叶子?

拿着美帝的资本、技术、产业跑海外,反华联盟是可以搞起来的,资本收益也是有的。

普通人咋办?


所以呀,老x登。

请加大力度。

原本指望川皇靠民粹混乱华盛顿,争取一点战略时间。但既然你来了,来都来了。

让我们康康,美帝愿意付出多大代价,来重新领导世界;康康美帝民众愿意付出多大代价,继续忍受普遍低水平失业。

对了,少坐敞篷车。

user avatar

所谓的[美国将重新领导世界]无非口实而已,实质永远是党争和反攻倒算,可称之为[把被懂王颠倒的历史再颠倒过来]或[全面肃清懂王流毒],简而言之,众正盈朝。

在对外问题上,睡王的军事姿态会趋于强硬,比如美国当下在搞下一代护卫舰,即FFG(X)星座级,现在有声音说是,美军认为独力承担星座级的建造和研发成本代价过于高昂,打算把星座级仿照F35的联合战斗攻击机项目一样,向自己的盟友开放出售和分包建造,通过盟友采购来增加规模,进而摊平单舰成本,特别是要吸引具备雄厚造船工业的日韩两国加入。

星座级实质上是伯克3的深度阉割版本,使用的是所谓的“企业级对空监视雷达”即EASR,只有三个大阵面,每个大阵面只有九个子阵面,相比较伯克3有四个阵面,每个阵面有37个子阵面的AMDR已经算是阉的不能再阉了,作战系统用的也是阉割版宙斯盾,即所谓的护卫舰作战系统(FWS),航速也降到了26节左右,仅能勉强追上航母,这一级船实际上是美国海军在伯克3被国会老爷们严格限制的情况下,通过膨胀低端舰的技术指标和吨位,从而变相扩军。

日韩两国在这个问题上显然是不情愿的,因为它们自己也在搞自己的下一代护卫舰,比如日本就在造自己的30FFM,韩国也搞了自己的FFX3,而如果接受美国这个“联合护卫舰”方案,这意味着日韩将把自己的造船工业绑定到美国军工复合体身上,成为其产业链的一环,美国的护卫舰制造工作和预算会挤占可用于他们本国自主研发制造护卫舰的资源,而鉴于F35的经验,这事实上意味着他们将失去独立的护卫舰研发设计能力,推而广之,驱逐舰,两栖攻击舰及其它水面作战舰艇今后大概率也会照此办理,他们自己肯定是不乐意的,但美国的强行摊派也是可以预见的,睡王所谓的“多边主义”其实无非就是这么个意思。

而之所以要裹挟这么多东亚盟友变相给自己交军费,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变相扩军,目的为何不言自明,考虑到日韩大概率是顶不住美国压力的,所以将来我国面临的海上压力恐怕会与日俱增。

哦对了,福特级的2号舰肯尼迪号和3号舰企业号的制造工作也在如期展开,福特号自己的测试工作也差不多了。

美国人在不顾一切的巩固并扩大自身的存量军事资产优势,甚至不惜为了数量优势而大幅牺牲质量。

睡王可能会选择来当任自己国防部长的米歇尔·弗卢努瓦早先更是放出话来,要“确保72小时摧毁敌方全部海军”,这话是说给谁听的,大家都清楚。

所以你看,我们当前的造舰速度实在是称不上快,根本谈不上能有效应对海洋安全形势,更谈不上保卫海外利益,遑论投射影响力。

在这种形势下,哪怕我们的造舰速度和舰队规划规模再扩大一倍,怕是也不够用。

敌人拿枪顶着我们脑门的局面并未改变,全力造舰以图活命仍然是我们唯一的选择。

user avatar

好家伙^_^意味着睡王也有懂王的吹水潜质和雄心壮志。

「重新」两个字用的好,说明这帮人潜意识里已经承认美国已经不再是世界JC,维护世界和平,不再引领世界,趋于或者说已经没落。

你上台后就能重新领导?你以为你是懂王?

就问你凭什么?!


user avatar

来了来了,回答不多我就又来自问自答了。

外媒解读:拜登摒弃特朗普政策

针对外交团队成员的任命,多家媒体解读称,这是在“推翻”特朗普时期外交政策。路透社称,拜登的这番宣言暗示,他就职后将引导美国远离特朗普时期的“单边主义和民族主义”。“拜登上台后,美国的外交政策可能会更多地采取多边和外交方式,以修复美国与主要盟国的关系,并在气候变化等问题上寻求新的解决途径。”

路透社补充说:“但自民主党上次执政起,世界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正在崛起并变得更加大胆,俄罗斯寻求进一步维护其影响力,美国的影响力已经减弱,因为它退出了各种协议。并且,美国的道德权威已经被国内的动荡所削弱。”

路透社在另一篇分析文章中称,拜登拟任命的联合国代表托马斯-格林菲尔德,将面对一个在国际事务中影响力遭到削弱的美国。

国际危机组织(International Crisis Group)负责人理查德·高恩(Richard Gowan)对路透社称,美国在联合国面临着一个“价值数十亿美元”的问题:即托马斯-格林菲尔德能否“遏制”中国在该组织不断上升的影响力。

但路透社援引的一名匿名中国外交官指出,中国和美国“共同努力推动联合国在应对全球挑战中发挥更大作用,这不仅是世界所希望的,也符合两国的共同利益。”

11月24日,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新闻网站刊登华盛顿智库“国防重点”(Defense Priorities)研究员哈纳尼亚(Richard Hanania)文章——《美国外交政策将由中国决定,而不是拜登挑选的布林肯和沙利文》。

文章提出,美国将发现自己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主导作用有所减弱。这并不是因为这次或上次大选结果,而是地缘政治和经济现实正迫使华盛顿走上这条道路,其中主要是中国的崛起。“而从长远来看,华盛顿的领导人要么主动克制,要么最终被迫克制。”

尽管目前特朗普仍在就大选结果作“困兽之斗”,但据美国媒体23日的最新报道称,美国总务管理局(GSA)通知了拜登团队,已准备好启动正式过渡进程,特朗普实际上也开始做出“让步”。

除了外交和国安团队成员外,拜登早在当地时间11月11日晚,就已宣布其新一届政府的重要职务之一——白宫幕僚长,这一职位将由追随他多年的心腹、曾主导应对埃博拉疫情的资深民主党人罗恩·克莱因(Ron Klain)担任。随后他又宣布竞选经理珍·奥马利·狄龙(Jen O'Malley Dillon)将出任白宫副幕僚长一职。

但过去四年内美国“退群”,国内动荡削弱影响力,以及中国崛起的大背景下,拜登的政策能否让美国“归来”,仍是一个未知数。同时,这些成员的任命可能受到共和党的阻挠。

user avatar

拜登的计划我看了一下,可以这么来形容:花钱花钱花钱花钱花钱花钱花钱花钱花钱花钱花钱花钱花钱花钱花钱花钱花钱花钱花钱花钱花钱花钱花钱花钱花钱花钱花钱花钱花钱花钱花钱花钱花钱花钱花钱。

没了。

到处都要花钱,我随便说几个开支:

清洁能源2万亿

购买美国计划7000亿

基础设施投资1.7万亿

嗯……还有什么免费四年制公立大学,免费社区大学,免费培训的我就不计算了。

请问你的感受?

爽啊。

所以哪来的钱?


拜登说,废除2017年减税法案,提高企业税,提高投资税,增加碳税。


龟丞相脸都绿了。

这得要提高多少税收?

目前共和党已经稳稳拿到参议院50个席位,1月分是决战日,还有两个参议员名额。

如果民主党胜利,2个全拿,那民主党就会掌控参众议员,50:50不要紧,还有哈里斯那票。

如果共和党哪怕赢一票,51:49,那就搞不成。

如果搞不成怎么办?

美利坚核动力印钞机!美利坚制造,品质保证。


我该说点啥好?几万亿直接砸脸上,我哪敢说啥?

我不知道美利坚明天如何,或者中美以后如何。

但是我知道的是,MMT那一天真的不远了。

全球发达国家日本化是大势所趋。

至于“美国是不是将重新领导世界”,你搞MMT,那你领导嘛,我承认你的领导。

率先开启新纪元大门,我等发展中国家都蹲在后面学。

user avatar

上一届"重新伟大"

这一届"重新领导世界"

下一届咋整?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