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0 用来替代现在的 1650,担任入门级游戏本的地位。
MX550用来替代之前的MX110,MX330之类质检卡地位。
MX570用来替代之前的MX350,MX450的低端全能本地位。
其实我觉得吧,3050已经放进全能本的的今天,3050以下的显卡还为什么要存在,真是迷惑。要知道3050是真的没卖多少钱,搭载3050的款式,在价位上其实占据的就是之前1650显卡的生态位,而这个位置这个价格搭载3050已经将 MX450跟1650的位置完全灭掉了。也就是说,其实2050跟MX570这两款显卡存在的意义非常迷惑。
这个时间点发布这么几款显卡的意思,难不成,是打算对 3050 显卡涨价?
RTX2050是30系的Ampere,而不是20系的Turing。且和RTX3050一样是GA107,其实应该叫RTX3040的,老黄估计不太愿意。
| CUDA | 显存 | 功耗 | |
|---|---|---|---|
| RTX2050 | 2048 | 4G 64Bit GDDR6 | 30~45 |
| RTX3050 | 2048 | 4G 128Bit GDDR6 | 35-80 |
| GTX1650(GD6) | 896 | 4G 128Bit GDDR6 | 50(MP)35~40(MQ) |
| MX450 | 896 | 2G 64Bit GDDR6 | 12~28.5 |
表格参考一下即可。注:架构不同,CUDA核心不能直接对比
不然,理论上RTX3050的表现应该是GTX1650的2倍左右,但是实际上是吗?
RTX3050勉强可以光追一下
RTX2050就不用想了,哪怕45W跑满都不行,而且64bit显存(跟MX450一致)
RTX2050定位应该是【移动端入门级创意设计卡】,吃个鸡打打Apex可以,但是往上就难了。
明年可能围绕这个RTX2050出现一批13/14吋轻薄性能本,且这些机器会比较多,从而形成一个新品类。
CES 2022上应该可以见到一些13/14吋轻薄性能本和15/16吋超薄全能本。
而且,估计又要按照功耗分“小杯”“中杯”。。。啊这。。。
分“中杯”“大杯”“超大杯”
这两个品类的机器我猜测价位段应该是:
而且,这传达了一个“危险”信号:
40系显卡你得等到2023甚至2024年,未来可能会有3060super,3070super,移动端3060ti,3070ti。
更重要的是在30系铺货的时候上了20系的新品(包括RTX2060 12G和RTX2050 4G)
应该是策略,不是“额外补充”。
那么如果未来40系发售,老黄也可以整出来一个3050extra,甚至3060ultra。
虽然我对老黄做法的猜测有一定“阴谋成分”。
但是,老黄未必干不出来。
再说说MX550和MX570。
在MX3XX的时期,也就是2020年初,老黄搞出来了三个MX310,MX330,MX350的MX显卡。
在当时,普遍认为只有MX350性价比较高。
我在当时的理解是:MX350根正苗红,是个PUBG的好苗子。也确实可以做到低画质吃鸡了。
但是,到了后来的2020年差不多11月份的时候,MX450出现了,也就只有MX450而没有MX430(至少国内没有)。
即使是“大杯”的MX450水平就是吃个鸡,打个Apex差不多了。2G显存的“支持”下,材质也基本只能顶着“低”。
之前,intel的Xe核显在10代的时候没有怎么好好“干”
i7-1065G7玩《原神》最低画质在1600x900都吃力
但是,在MX450的时期,intel的Xe核显和AMD的Vega核显[2]追上来了,MX450略显压力。
现在来到了2021年年末,MX550和MX570曝光。
MX570看爆料是说Ampere,而不是Turing,MX550是Turing。
(我本来以为是MX530和MX550,没想到是MX550和MX570。)
但是,MX5XX显卡面临的对手可不再是Xe核显和Vega核显了,而是Intel的Arc独显[3]和AMD的RDNA2核显。
按照之前的经验判断,MX550大概率是与MX330一样的作用——抬价+吉祥物
MX570若真的是2G显存且同3050核心,那确实离谱。MX450已经凸显出来了关于2G显存的矛盾,这个MX570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把矛盾激化。
但是,如果没有MX550又不行,除非明年还用MX450。
不过,戴尔的灵越7400不是干过这个事情吗?MX350可还在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