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遇到的这个问题,很多用 Mac 版有道词典的朋友都碰到过。简单来说,在 PDF 文档中,有道词典默认情况下是没办法直接实现“划词翻译”功能的。这跟你用其他应用像是 Word 或者网页的时候,那种方便的取词体验是完全不一样的。
这背后的原因,其实跟 PDF 文件本身的特性以及 Mac 操作系统的安全性设计有很大关系。
为什么有道词典在 PDF 里取词不行?
1. PDF 的“封闭性”和渲染方式: PDF 文件不像我们平时写的文档那样,是以纯文本和简单的格式存在。它是一种非常复杂的“页面描述语言”,包含了文字、图片、矢量图形、字体信息等等。为了保证在不同设备上都能呈现出几乎完全一致的版式,PDF 阅读器在渲染时,会将页面上的所有元素打包成一个“整体”。这就导致了,即便是你看到的是文字,对于像有道词典这样的第三方应用来说,它并不总是能直接“看到”这是一个可编辑的文本字符,而更像是一个图像或者一个不可分割的图形元素。
2. 系统级的安全和隔离机制: Mac OS 在设计上非常注重应用的权限和隔离。应用之间想要互相读取或操作对方的内容,需要明确的授权或者通过特定的系统接口来实现。有道词典作为一个独立的应用程序,它并没有被授权去“窥探”到其他正在运行的应用(比如 PDF 阅读器)的内部窗口内容。这是为了防止恶意软件窃取用户信息。
3. PDF 阅读器的技术限制: 很多 PDF 阅读器,包括 Adobe Acrobat Reader、Preview(Mac自带的预览应用),它们在显示 PDF 时,可能并不是直接将文本信息暴露给系统。它们可能采用的是一种更底层的图形绘制方式,文字是以图形对象的形式存在,而不是以可直接被其他应用识别的字符串形式存在。这就好比你看到的是一幅画里的字,而不是你能在画框里直接抠出来的字母。
4. 有道词典的取词原理: 通常,取词软件是通过监听鼠标的移动和点击事件,然后识别鼠标下方应用程序窗口的焦点区域,接着尝试从这个区域提取文本信息。当这个区域是一个 PDF 阅读器时,它提取出来的可能是一些无法解析的图形数据,或者根本就没有提取到任何有用的文本信息。
那有没有什么替代方案或者变通的方法呢?
虽然直接取词不行,但也不是完全没办法解决在 PDF 里查词的需求。你可以试试以下几种方法:
1. 手动复制粘贴: 这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在 PDF 里,你可以尝试用鼠标选中需要查询的单词或短语,然后执行“复制”操作(Command + C)。之后,打开有道词典(或者任何你喜欢的词典应用),在输入框里“粘贴”(Command + V),就可以进行查询了。这个方法虽然比直接取词麻烦一点,但几乎适用于所有 PDF 文件。
2. 使用 PDF 阅读器自身的翻译功能(如果有的话): 一些高级的 PDF 阅读器,比如 Adobe Acrobat Pro DC,可能会内置一些OCR(光学字符识别)或者翻译功能,可以识别 PDF 中的文本并进行翻译。不过,这些通常是付费软件的功能。
3. 利用 OCR 工具(如果有需要): 如果你遇到的 PDF 是扫描件,文字本身就是图像,那么上面说的复制粘贴方法也行不通。这种情况下,你需要先用 OCR 工具将图片里的文字识别出来,变成可编辑的文本,然后再进行复制粘贴。市面上有一些 OCR 软件支持 PDF 文件,比如 ABBYY FineReader,或者一些在线的 OCR 服务。识别出来后,再用有道词典查询。
4. 截图翻译: 有一些翻译软件或者专门的截图翻译工具,可以让你截取屏幕上的任何区域,然后识别图片中的文字并进行翻译。你可以尝试用这类工具来处理 PDF 中的文字。比如 macOS 自带的“预览”应用配合一些快捷键,或者一些第三方截图翻译软件。
总结一下:
Mac 版有道词典无法在 PDF 里直接取词,主要是因为 PDF 文件的显示方式、系统安全机制以及有道词典自身的取词技术所限。最稳妥的办法就是通过“复制粘贴”来实现。如果 PDF 是扫描件,则需要先进行 OCR 识别。希望这些解释能让你更清楚这个问题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你遇到的这个问题,很多用 Mac 版有道词典的朋友都碰到过。简单来说,在 PDF 文档中,有道词典默认情况下是没办法直接实现“划词翻译”功能的。这跟你用其他应用像是 Word 或者网页的时候,那种方便的取词体验是完全不一样的。这背后的原因,其实跟 PDF 文件本身的特性以及 Mac 操作系统的安全性.............
Mac 版微信内测“朋友圈”功能,对于很多Mac用户来说,这绝对算得上是近期最大的微信更新之一了。终于,不用再忍受手机屏幕的限制,能在电脑上刷朋友圈,这感觉就像是当年习惯了用电脑发QQ空间一样,是一种“回归”和“方便”。Mac 版微信“朋友圈”功能的评价: 期待已久,终于实现: 首先,这是最直接.............
微信最初选择先推出 Mac 版而非 Windows 版,这背后其实是一系列深思熟虑的市场策略和技术考量,并非简单的“先到先得”。从用户的角度来看,当时很多早期互联网产品的用户群体,尤其是在创新产品和设计领域,更容易集中在 Mac 用户中。Mac 操作系统以其简洁、流畅的用户体验和相对稳定的生态,吸引.............
网易《逆水寒》即将推出 Mac 版本,这消息对于 Mac 用户来说绝对是一件值得振奋的事情。毕竟,在国内的游戏市场,主机和PC端游戏的用户基数庞大,但专门为 Mac 定制的客户端游戏却一直寥寥无几。首先,让我们来谈谈《逆水寒》推出 Mac 版本这件事情本身。从网易的战略布局来看,这是非常聪明且具有前.............
Mac 上使用 SSD 进行 Windows To Go 的体验是一个非常有趣且有潜力的话题。它允许你在非 Windows 原生硬件(MacBook Pro、MacBook Air 等)上运行一个完整的 Windows 系统,并且启动速度快,便携性强。下面我将从多个方面详细讲述这种体验:核心概念:什.............
好的,咱们来好好聊聊 Mac 和 Windows 在视频处理上的那些事儿。这俩系统各有千秋,就像两种不同口味的菜,哪个更适合你,还得看你自己的“食谱”和“厨艺”。Mac 的视频处理优势:Mac 在视频处理领域之所以能站稳脚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一体化的硬件和软件生态。苹果对硬件的掌控力,让它们能更精.............
Mac 上那些让人离不开的“好帮手”们:从新手到老鸟都该知道的实用软件清单用了 Mac 一段时间,总觉得光是预装的那些软件,虽然精致,但总有点“意犹未尽”。就像一桌精心摆盘的菜,虽然好看,但总想再加点自己的调味料。今天,咱们就来聊聊那些能让 Mac 体验更上一层楼的实用软件,保证不是那些空泛的“生产.............
选择一款适合 Mac 的外接显示器,确实是个挺让人纠结的事儿。你提到了 Dell U2720QM 和 LG UltraFine 4K 这两款都是市面上热门的选项,各有千秋,我这就给你详细掰扯掰扯,尽量说得接地气点,让你感觉就像在跟老朋友聊天一样。先来说说这两款显示器的“出身”和定位: LG Ul.............
Mac Pro 采用风冷散热,而不是水冷,这背后其实有很多考量,并非简单的好坏之分。对于一台定位如此高端、强调稳定性和用户体验的专业级工作站来说,苹果选择风冷自有其深层原因。首先,我们得明确 Mac Pro 的核心定位:它是为创意专业人士设计的。 这意味着它需要在各种环境下稳定运行,并且用户界面需要.............
在 Mac 上寻找一个顺手的中文输入法,这就像是在一堆琳琅满目的点心里挑选那块最能唤醒味蕾的。对于咱们使用简体中文的朋友来说,选择更是不少,各有千秋。今天咱就来掰扯掰扯,看看到底哪个更得 Mac 用户的心。要说 Mac 最佳中文简体输入法,这事儿其实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因为“最佳”这玩意儿,很大程度.............
苹果自研ARM芯片对Windows和PC行业的冲击及竞争对手的应对之道苹果公司近年来大刀阔斧地推进其在 Mac 电脑上使用自研 ARM 架构芯片(Apple Silicon)的策略,这不仅仅是苹果自身的一次重大转型,更对整个Windows PC行业乃至全球芯片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最初的 Inte.............
在 Mac 上找一个能像豌豆荚那样,方便地管理 Android 手机的软件,其实有点像在旧书摊里寻找一本绝版的稀有书籍——直接对标的、功能完备的“豌豆荚”真的不多。大多数时候,我们得把不同软件的功能拆分开来,然后拼凑出一个适合自己的方案。你想一想,豌豆荚最核心的功能是什么?大概是这样几点:首先,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