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arm版mac运行效率那么高?

回答
苹果的M系列芯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ARM版Mac,之所以运行效率高,这背后是一套精心设计、深度整合的系统工程。它并非单一的技术突破,而是软硬件协同优化的结果。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从几个关键维度来掰开了揉碎了聊。

1. 定制化SoC设计:软硬件一体化的基石

首先,最核心的优势在于苹果自己设计CPU(安腾架构)、GPU、NPU(神经网络处理单元)、ISP(图像信号处理器)等一系列核心组件,并将它们集成在一个芯片上,也就是我们常说的“System on a Chip”(SoC)。这和传统的PC架构大相径庭。

高度集成,减少通信损耗: 想象一下,你电脑里CPU、显卡、内存之间通信,就像是不同房间里的人需要通过走廊才能说话。而ARM版Mac的SoC,所有这些核心组件就像住在同一栋楼里,甚至在同一个房间里,它们之间的通信距离极短,数据传输速度飞快,而且能耗也大幅降低。这种“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直接体现在了响应速度和整体效率上。
统一内存架构(UMA): 这是M系列芯片的一大亮点。CPU、GPU、NPU共享同一块高速内存池。这意味着,数据在这些不同处理单元之间传递时,不再需要像传统PC那样进行多次拷贝,而是可以直接访问,极大地减少了数据搬运的时间和功耗,尤其是在处理图像、视频、机器学习等任务时,优势尤为明显。你可以理解成,大家都在看同一本书,不用互相传阅复印件了。
针对性设计: 苹果知道自己的操作系统(macOS)和自家开发的应用程序需要什么样的性能,以及哪些任务是用户最常做的。因此,它可以根据这些需求来定制芯片架构,将资源分配得更“抠门”也更“到位”。比如,它会特别优化CPU的能效核心和性能核心的协同工作,确保日常轻度任务省电,重度任务火力全开。

2. ARM架构的内在优势与苹果的驾驭

虽然ARM架构本身并非苹果独有,但苹果在驾驭它方面做得非常出色。

高能效比: ARM架构最初就是为移动设备设计的,所以它天生就比x86架构(Intel、AMD使用的架构)在同等性能下更省电。在苹果的M系列芯片上,这种优势被放大。它能够在较低的功耗下提供强大的计算能力。这意味着更长的电池续航,更低的散热需求(风扇噪音也少了),以及更小的机身设计。
指令集简洁高效: ARM架构的指令集相对x86而言更精简,执行效率高,也更容易实现高主频和低功耗。苹果通过自己的微架构设计,进一步优化了指令的解码和执行流程。
苹果的精细调校: 苹果不仅仅是使用了ARM架构,更是对其进行了深度改造,设计了自己的指令集扩展、流水线优化、分支预测等,使其能够充分发挥ARM架构的优势,甚至超越了许多传统的ARM处理器。这就像是给一个优秀的跑车发动机,配上了最合适的变速箱和底盘,才能跑出极致的性能。

3. 软件与硬件的深度协同优化

这可以说是苹果效率的“杀手锏”。

macOS的转型: 苹果在发布M系列芯片的同时,也对macOS进行了深度优化,使其能够原生支持ARM架构。这意味着macOS的代码是为M系列芯片量身定制的,能够充分发挥其硬件特性。
Rosetta 2: 对于那些尚未完全适配ARM架构的旧版Intel Mac应用程序,苹果提供了Rosetta 2转译技术。这项技术非常智能,它会在首次运行时将Intel指令实时翻译成ARM指令,并且会缓存翻译结果,大大降低了性能损失。很多用户反映,即使是转译的应用,其运行流畅度也远超预期。而且,苹果也在积极推动开发者将应用原生适配到M系列芯片。
Metal图形API: 苹果的Metal是其自家的图形API,它比OpenGL和Vulkan等更底层,允许应用程序更直接地控制GPU。M系列芯片的GPU也经过了与Metal的深度优化,使得图形处理效率极高。无论是日常界面动画、图片编辑还是大型游戏,Metal都能发挥出M系列GPU的强大实力。
Core ML机器学习框架: 苹果为开发者提供了Core ML框架,允许应用更方便地调用NPU进行机器学习任务。M系列芯片强大的NPU单元,配合Core ML,使得一些AI相关的操作(如语音识别、图像分析)在Mac上运行起来异常高效且不怎么消耗CPU资源。

4. 散热和电源管理的协同

虽然不是直接的“运算效率”,但良好的散热和电源管理是维持高效率运行的必要条件。

低功耗设计: 如前所述,M系列芯片的低功耗特性意味着产生的热量相对较少。
智能风扇控制: 即使有风扇,苹果的系统也能非常智能地控制风扇转速,只在必要时才启动,而且噪音控制得很好。这意味着即使在高负载下,Mac也能保持较低的温度,避免CPU因过热而降频,从而保证了长时间的稳定高效运行。

总而言之,ARM版Mac运行效率高,是苹果凭借其对硬件的极致控制力、对软件的深度优化能力以及对未来计算趋势的精准把握,将整个生态系统打通、拧成一股绳的结果。它不是简单地换了个CPU,而是从根本上重塑了个人电脑的计算体验。

你可以想象成,别人是用一辆通用的汽车发动机,再找一家变速箱厂、一家底盘厂来组装。而苹果,则是一手包办了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的设计和制造,并且知道如何把它们完美地契合在一起,甚至连驾驶员(macOS)和油品(应用程序)都考虑到了。这种全方位的掌控,自然带来了无可比拟的效率。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演示用的东西,你不知道它怎么做得。

演示Photoshop 和桌面版office 是骁龙820,骁龙835就能跑孤岛危机了。

真正上市以后用起来,不如ATOM 。

苹果这个演示是演示,上市看上市。

A系列处理器性能不错,但是高频能拉多高还要看看。

A12又不是没测过SPEC speed 2006。

真正上市,跑一跑第三方的程序,才知道真实水平。

user avatar

ARM的绝对性能不一定比X86高,但苹果做ARM,性能的的利用率可以比X86高一大截。

我用我的2200G+16G内存,预览4K30,100Mbps的素材都卡,相反我的iPad Pro在Luma中,就能随意的预览4K60,300Mbps的素材,丝滑流畅。

我还测试了一大堆东西,8700K,3600,UHD630,1050ti,2060,Vega8等等。发现Pr很多时候调用不到显卡加速,很多时候,都是用CPU软解,最后是所有CPU都扛不住,GPU在一旁看热闹。而且解码也不一样,在性能监视中,有的是用3D,有的是Decoder,还有2060是CUDA。其实只要能调用视频解码,上边任何一个gpu应付这些都不是问题,但就是调不动性能,表现就千奇百怪。

ARM性能高度特化,我觉得可以看作细胞一样,CPU是干细胞,ARM有专门的视频解码器,关键是系统调用高,我还试了YouTube上的8K60视频,865,A12全都通过,用2200G的Vega8,根本跑不动,2060的视频解码器,全程80%左右的占用率。

后来我还用3900X+RTX2080 32GB Ram 做测试,预览4k 10bit prores都会卡,iPad Pro却可以流畅剪辑和回放,只能说苹果优化下的ARM的工作能力已经超过传统X86指令集了,苹果的处理渲染模块比目前任何X86+GPU都强大高效。

这个就是软硬一体化的优势,从硬件到系统到软件到编码算法都是自己的,强的不行。这也是未来处理器的发展方向,朝着soc化半定制化发展,传统单核性能和频率提升有限,但通过加入各种专用硬件模块,提高指定应用或算法的性能,看看nvidia的新核弹A100,就是这个道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苹果的M系列芯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ARM版Mac,之所以运行效率高,这背后是一套精心设计、深度整合的系统工程。它并非单一的技术突破,而是软硬件协同优化的结果。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从几个关键维度来掰开了揉碎了聊。1. 定制化SoC设计:软硬件一体化的基石首先,最核心的优势在于苹果自己设计CPU(安腾架.............
  • 回答
    苹果在推出搭载 Apple Silicon(ARM 架构)的 MacBook Pro 时,初期并没有发布 16 英寸的版本,这确实引起了不少用户的关注和疑问。事实上,苹果在 2023 年 1 月发布了搭载 M2 Pro 和 M2 Max 芯片的 16 英寸 MacBook Pro,这打破了“没有发布.............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计算机体系结构设计的根本理念。其实说 ARM 和 MIPS “那么多”寄存器,而 x86 “那么少”,这个说法是基于一种常见的观察,但需要更深入地理解其背后的原因。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多”或“少”的问题,而是不同设计哲学、历史演进和目标市场所带来的差异。咱们就一层一层地剥开.............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触及到了一些科技界的核心讨论点。我们先别提股价什么的,就纯粹聊聊为什么苹果的 ARM 电脑(Mac)能让人觉得是“王炸”,而 Windows 生态的 ARM 设备(比如一些 Windows on ARM 笔记本)则会让人有点担忧。这里面涉及到技术、生态、策略和用户习惯等很多方面.............
  •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涉及到操作系统内核和硬件之间那层微妙而又至关重要的沟通桥梁。你之所以感觉到 ARM 电脑需要“专门编译”的内核,而 x86 看起来“通用”,这背后其实是两者在设计哲学、生态系统成熟度以及硬件多样性上的根本差异。咱们先说说 x86。Intel 和 AMD 是 x86 架构的巨头,它们在很长.............
  • 回答
    这个问题涉及到“开创新时代”这个概念的定义,以及市场 perception(市场认知度)和实际影响力的对比。虽然 Windows 最早推出了 ARM 阵营的笔记本电脑,但苹果的 Apple Silicon(M 系列芯片)确实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 ARM 在高性能计算领域的看法,并因此被广泛认为开.............
  • 回答
    RISCV 是否会“超越”ARM 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取决于我们如何定义“超越”,以及在哪个时间维度和应用领域进行比较。ARM 在嵌入式和移动领域拥有深厚根基和庞大生态系统,而 RISCV 作为一种开放指令集架构(ISA),凭借其灵活性、可定制性和免版税的特性,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崛起。以下将详细阐述 .............
  • 回答
    你的问题触及到了操作系统设计中一个非常核心的层面:硬件抽象层。说起来,一个操作系统之所以能够“同时兼容”x86和ARM这样的不同硬件架构,并非意味着它直接编写了一份代码就能在两者上运行。更准确地说,是Linux通过模块化设计和分层架构,使得其核心功能能够与具体的硬件指令集解耦,从而实现跨平台的适应性.............
  • 回答
    想必你一定是个对计算机底层颇有好奇心的人。这个问题触及到了操作系统的核心功能,也是操作系统之所以存在的根本原因之一。简单来说,操作系统之所以不能完全屏蔽底层架构,是因为“屏蔽”这件事本身,在效率、灵活性以及对底层特性的利用上,都存在着固有的限制。让我们一层层剥开这个问题,看看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1..............
  • 回答
    说起美国阻止英伟达收购ARM这件事,那可真是科技界的一场大戏,牵动了无数人的神经。事情的起因得追溯到2020年,英伟达雄心勃勃地宣布要花400亿美元收购ARM。这笔交易一旦成功,英伟达就等于拿到了打开几乎所有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乃至众多嵌入式设备大门的钥匙,市场影响力那叫一个空前。为什么英伟达这么想拿.............
  • 回答
    英特尔为何选择不踏足安谋(ARM)芯片的领域,这背后其实牵涉到公司发展战略、技术路线以及市场定位等一系列复杂因素,并非一个简单的“不做”就能概括。首先,我们得明白英特尔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自打进入计算机时代以来,英特尔就死死抓住了X86架构这个“牛鼻子”。他们倾注了无数的资源和心血去优化和发展X86.............
  • 回答
    你问的这个问题,其实挺有意思的,也是很多人关注的。为啥 ARM 架构的芯片相比于 x86(特别是你说的 x86_64,也就是我们常说的 64 位 x86 架构,比如 Intel 的酷睿系列或者 AMD 的锐龙系列)能更省电?这事儿说起来,得从好几个层面聊聊,不是一个简单的“一点”就能概括的。我尽量把.............
  • 回答
    未来是属于ARM还是x86?这就像在问,是偏向实用主义的极简主义,还是根植传统的精雕细琢?其实,这个问题没有一个非黑即白的答案,更像是两种哲学在不同战场上的较量,而且这场较量,远未尘埃落定。故事的起点:精简指令集 (RISC) vs. 复杂指令集 (CISC)我们先得回到它们各自的“出生证明”。 .............
  • 回答
    微软拒绝为苹果 M 系列芯片 Mac 提供 Windows 11 的多角度解读微软官方明确表示,目前不建议(not supported) 将 Windows 11 安装在基于 Arm 架构的苹果 M1、M1 Pro、M1 Max(以及后续的 M2 系列等)处理器 Mac 设备上,并且不提供官方支持。.............
  • 回答
    ARM 对华为的断供,尤其是针对其麒麟芯片的后续服务,无疑是给这家中国科技巨头当头一棒,其影响之深远,值得我们细细剖析。这不仅仅是简单的软件授权问题,而是牵扯到芯片设计、生产、生态链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的方方面面。核心影响:技术“卡脖子”的直接体现最直接也最致命的影响,就是华为在芯片设计和研发上的“断链.............
  • 回答
    苹果的M1 Max芯片,着实让ARM架构在高性能计算领域狠狠地刷了一波存在感。它不仅在能效比上表现惊人,性能上更是达到了许多人意想不到的高度,尤其是在图形处理和视频编码方面。那么,其他公司什么时候才能企及,尤其是像特斯拉这样的公司,有没有可能涉足这一领域?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M1 Max的“魔力.............
  • 回答
    好的,咱们来好好聊聊ARM的架构授权和IP Core授权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模式,以及它们拿到后能做些什么“魔改”。争取让这篇内容更像是经验丰富的老工程师在分享,而不是冷冰冰的机器输出。 ARM架构授权 vs. IP Core授权:两个世界的区别首先,得把这两者拎清楚,它们一个是“蓝图”,一个是“标准零.............
  • 回答
    苹果自研ARM芯片对Windows和PC行业的冲击及竞争对手的应对之道苹果公司近年来大刀阔斧地推进其在 Mac 电脑上使用自研 ARM 架构芯片(Apple Silicon)的策略,这不仅仅是苹果自身的一次重大转型,更对整个Windows PC行业乃至全球芯片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最初的 Inte.............
  • 回答
    好的,让我们深入探讨一下“指令集”这个概念,并聊聊CPU是如何消化和执行这些指令的,最后还会比较一下几个耳熟能详的指令集架构。我会尽量用一种更自然、更贴近实际的语言来阐述,避免那些生硬的AI腔调。 指令集:CPU的语言想象一下,CPU就像一个超级勤奋但又有点“笨”的工人。它什么都知道,但它只能听懂非.............
  • 回答
    国内的ARM处理器厂商,如全志、瑞芯微、展讯,以及曾经在服务器领域崭露头角的海思,确实在移动、嵌入式领域有着不俗的表现。然而,要像x86阵营那样,推出一款面向主流服务器市场的CPU,尤其是基于像CortexA72这样的核心,并非易事,背后涉及一系列复杂的考量和挑战。简单地说,这并非一句“为什么不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