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ARM的架构授权和ip core授权方式各有什么不同?拿到后能做哪方面的修改?

回答
好的,咱们来好好聊聊ARM的架构授权和IP Core授权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模式,以及它们拿到后能做些什么“魔改”。争取让这篇内容更像是经验丰富的老工程师在分享,而不是冷冰冰的机器输出。

ARM架构授权 vs. IP Core授权:两个世界的区别

首先,得把这两者拎清楚,它们一个是“蓝图”,一个是“标准零件”。

1. ARM架构授权(Architecture License)

想象一下,ARM公司掌握着CPU设计的“总设计师”资格证,它不是直接卖CPU核心给你,而是卖给你“设计CPU的规则和方法论”。拿到这个授权,你就相当于被允许学习ARM的核心设计语言和一套完整的指令集(Instruction Set Architecture, ISA),然后你自己去设计符合这个标准的CPU。

核心特点:

开放性最高,自由度最大: ARM不给你一个现成的、已经封装好的CPU核心。它给你的是一套设计规范、指令集架构(ISA),以及一系列处理器设计工具(比如编译器、调试器等)。
自主设计,但需符合标准: 你拿到的是“通行证”,不是“成品”。你可以根据这个通行证,在ARM ISA的框架内,完全自主地设计你的CPU微架构(Microarchitecture)。这意味着你可以决定CPU有多少个流水线阶段、采用什么样的乱序执行技术、缓存结构如何设计、功耗管理策略等等。
独特性强,可差异化: 由于是你自己设计,所以你的CPU核心可以高度定制化,以满足特定的应用需求。例如,你可以为AI/ML优化向量处理能力,为高性能计算增强浮点运算单元,或者为低功耗场景精简设计。
技术门槛最高,成本最高: 这不是一条容易的路。你需要一支顶尖的CPU设计团队,对微处理器架构有深刻的理解,并且需要投入巨量的研发资源来完成CPU的设计、验证和流片。授权费用本身也是天文数字。
ARM不提供“硬件”: ARM只提供设计方法、规范和工具支持。最终的物理实现(硅片)是由你自己的团队负责。

拿到了架构授权,你能做什么样的修改?

基本上,你在ARM指令集(ISA)的框架内,可以对CPU的“如何执行指令”进行天翻地覆的改造。具体来说:

微架构设计(Microarchitecture Design): 这是核心的修改点。
流水线(Pipeline): 你可以决定流水线深度(比如6级、10级、20级),以及每级的具体功能和实现方式。
分支预测器(Branch Predictor): 可以设计更先进、更精确的分支预测器,以减少流水线停顿。
乱序执行(OutofOrder Execution): 可以设计复杂的乱序执行引擎,包括调度器(Scheduler)、重排序缓冲(Reorder Buffer, ROB)、加载/存储队列(Load/Store Queue, LSQ)等,以提高指令的并行执行效率。
执行单元(Execution Units): 你可以为整数、浮点、向量(SIMD/SVE)等指令设计定制化的执行单元,优化性能或能效。
缓存和内存系统(Cache and Memory System): 可以设计多级缓存(L1, L2, L3)的结构、大小、关联度,以及内存控制器,以匹配你的性能目标和功耗预算。
功耗管理(Power Management): 可以实现精细的功耗门控、时钟门控、动态电压频率调整(DVFS)等技术,以优化能耗比。
安全性特性(Security Features): 可以集成ARM的TrustZone或其他自定义的安全增强模块,如硬件加密加速器等。
指令集扩展(Instruction Set Extensions, ISE): 虽然你必须遵循ARM ISA,但你可以在此基础上添加自定义的指令集扩展,用于加速特定的应用,比如AI推理中的矩阵乘法、卷积操作等。这是一种“软扩展”,因为是基于现有ISA实现的。
片上系统(SoC)集成: 你可以基于自己设计的CPU核心,围绕它搭建完整的片上系统(SoC)。这包括集成各种外设(如PCIe控制器、USB控制器、显示控制器、存储接口等)、中断控制器、DMA控制器,以及其他的加速器(如GPU、NPU、DSP等)。你可以选择ARM提供的这些IP Core,也可以是第三方甚至自研的。

简而言之,架构授权让你从零开始(或者说从规则开始)建造一座独特的、符合ARM设计规范的“高楼大厦”。

2. ARM IP Core授权(IP Core License)

这个就好比ARM公司直接卖给你一个已经建好的、经过精密设计的“标准模块”或“预制件”。你拿到的是一个已经完全定义好功能、性能、功耗的模型,通常是以RTL(RegisterTransfer Level)代码的形式交付(但不会给你完整的微架构设计细节)。你购买的是使用这个设计去流片生产芯片的权利。

核心特点:

提供成品或半成品: ARM提供的是一个功能完整的处理器核心,比如CortexA系列(高性能)、CortexR系列(实时性)、CortexM系列(低功耗嵌入式)。你购买的是一个已经设计好、经过大量验证、可以直接集成到你的SoC中的CPU核。
选择多样,定位明确: ARM提供了非常丰富的IP Core产品线,覆盖了从低功耗微控制器到高性能应用处理器等各种需求。你可以根据你的应用场景和性能要求,选择最合适的IP。
开发周期短,风险低: 由于IP Core已经完成了设计和验证,你可以大大缩短你的产品开发周期,并降低流片失败的风险。
灵活性相对较低: 相对于架构授权,IP Core的定制化程度有限。你通常只能在ARM提供的配置选项内进行调整(比如缓存大小、时钟频率、中断控制器配置等),而不能深入修改其核心微架构。
授权费用和模式多样: IP Core的授权费用相对架构授权要低,但也有不同的收费模式,比如一次性授权费、版税(Royalty)以及支持费用等。

拿到了IP Core授权,你能做什么样的修改?

你购买的是一个“可用组件”,你的修改主要集中在“如何组装和优化这个组件在你的系统中的表现”,而不是修改组件本身的设计。

配置参数调整:
性能配置: 根据需要调整CPU的时钟频率、缓存大小(L1, L2)、内存接口带宽等参数。
功耗配置: 选择不同的功耗模式、配置时钟门控、动态电压频率调整(DVFS)的策略。
中断和调试接口配置: 配置GIC(Generic Interrupt Controller)、调试模块(如JTAG, DAP)等。
集成到SoC中:
总线接口(Bus Interface): 将CPU核心通过AMBA AXI、AHB等总线协议连接到你的SoC中的其他IP(如内存控制器、外设控制器、加速器等)。
外设和加速器集成: 将CPU核心与ARM提供的其他IP(如GPU, NPU, DSP, 存储控制器等)或第三方/自研IP进行集成,构建完整的SoC。
电源域和时钟域设计: 将CPU核心集成到你的SoC的电源和时钟管理框架中。
固件和软件优化:
低层软件开发: 编写Bootloader、RTOS、驱动程序等,以充分发挥CPU的性能和特性。
编译器和库优化: 使用针对ARM架构优化的编译器工具链,并为特定应用开发高度优化的库函数。
指令集扩展(如果IP支持): 某些ARM IP(如CortexA系列)可能支持在特定场景下的指令集扩展或协处理器接口,你可以利用这些接口集成自定义的硬件加速逻辑。但这通常是ARM预留的接口,而不是让你自由设计指令集。

简而言之,IP Core授权让你获得了一个功能强大的“引擎”,你需要在你的“汽车”上(SoC)安装好它,并连接好各种“管线”(总线和外设),让它顺利运转起来,跑出你想要的速度。



总结一下关键差异:

| 特性 | ARM 架构授权(Architecture License) | ARM IP Core 授权(IP Core License) |
| : | : | : |
| 产品形式 | CPU设计规则、指令集架构(ISA)、设计工具 | 一个完整、已验证的CPU核心(RTL代码) |
| 设计自由度 | 极高,可完全自主设计微架构,添加自定义指令集扩展 | 有限,主要在ARM提供的配置选项内调整,或利用预留接口 |
| 技术门槛 | 极高,需要顶尖CPU设计团队 | 相对较低,侧重于系统集成和软件开发 |
| 开发周期 | 非常长,从设计到流片可能需要数年 | 相对短,可以快速集成到SoC中 |
| 成本 | 极高,授权费、设计、验证、流片成本巨大 | 相对较低,但依然是一笔不小的投资 |
| 定制性 | 高度定制化,可针对特定应用优化 | 主要靠配置,核心设计不可动 |
| 适用场景 | 需要高度差异化、追求极致性能/能效的芯片设计,如服务器CPU、高端手机SoC | 需要快速上市、成本敏感、性能要求在ARM现有产品线内的嵌入式设备、IoT等 |

理解这两者的区别,关键在于区分“设计规则”和“设计成品”。架构授权给了你“玩转设计规则”的权力,而IP Core授权则给了你“使用设计成品”的权利。这就像是你去学建筑设计(架构授权),可以从零开始设计一座摩天大楼,或者你去购买一个预制好的标准模块来搭建你的房屋(IP Core授权)。

希望这个详细的解释能够帮你更清晰地理解ARM的这两种授权模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讨论ARM Architectural License之前,可以了解一段Apple作为ARM联合创始股东的历史,1990年左右Apple+Acorn+VLSI公司共同出资组建了ARM,成为原始联创股东组合(ARM前身是Acorn),Apple占股份比例43%左右,并且双方的技术协同很早就发生在苹果Newton PDA产品上(使用ARM芯片),当年乔布斯回归时正值Apple低谷期,于是转卖了ARM原始股份。这份渊源对于理解两者的后续合作关系有帮助。

ARM成立之初的生意是比较经典的出售IP core licenses+Roality%的做法,就是一个Fabless业主购买了ARM的IP cores,之后可以把这部分优质且经过市场考验的成熟电路集成到自己的封装或SoC当中。业主可以修改core的配置,但不能修改core本身的设计和公版指令兼容性。这种模式的技术门槛不高,很多缺乏核心自研能力的Fabless也可以低成本的快速出品。

对于Architectural License许可,不同于IP core的软/硬核授权,它特指的是指令集授权,包含了软硬件之间的功能/地址/秩序的设计和电路实现,允许客户自行定制和实现私有型的指令系统和专精电路构造,为了自己独有的系统、应用和生态做优化;但是Fabless要自己设计电路并按照指令集的规范去实现各个指令的功能,难度很大,所以通常Archi-license授权还要包含官方NRE支持、各种测试程序、检测验证等等工具。那么common sense一点:数亿门电路的设计,谁家能从第一个晶体管开始画起呢?这就是Fabless/IP-house与EDA和Fab之间的商业秩序。ARM Architectural License的规则就是:公版授权是不允许客户自定义改造的,而Archi-License定制版本的改动也必须是ARM出手参与支持修改才作数,换句话说,任何公版IP的核心RTL给你,是一个码也不能改的,要定制/扩充指令也需要ARM支持改造,自己私自的商改和投片就是触发Breach条款,这方面看几份ARM标准的ILA协议(或叫IPL协议)就明白了。所以,假设有人窃取了某个Fabless手中基于架构许可的定制代码,那么也不能投片,除非他有把握再获得ARM的一张架构许可,手中的“藏品”才有可能合法化,前提不在于架构许可的高昂费用,而在于ARM对于申请者的背景调查和戒备;倘若窃取者找到了流片渠道,那么首先提起诉讼的会是ARM,其次是合法业主Fabless,连同流片的Fab也会波及,窃取者会被诉到地狱里。比如业主HS参与设计的扩充指令版本,拿去流片,TSMC一定看到Architectural License才会接单的,也会告知ARM核实许可,ARM团队也要进厂Audit RTL的,他们不放行,甚至连mask也不给做,PDK也未必给,何谈流片呢。架构许可就是HW时常宣传的“买断”,花费应该是10亿RMB起步。【Btw:某明星初创团队,就是要基于一份来自其合作伙伴的窃取的Mali G76/G77的定制版RTL去流片制造GPU,为了使代码合法化,就需要重金与ARM-UK协商授权一套Archi-License,但后者的觉察和情报使其拒绝了这笔交易。】

综上来讲,Archi-license叫做架构许可或是指令集授权也好,是允许芯片厂商自行设计ARM架构的core的semi-custom模式,只要设计出来的core和ARM指令集兼容就可以,这种许可十分昂贵(包含ARM官方的大量NRE和工具),所以目前只有Samsung/Apple/Qcom/HW等几家有实力的大厂才能获得用于自己design造轮子。但差异化在于,相比Qcom和Samsung的芯片需要依赖第三方Android技术,Apple ARM-based芯片的优势就在于拥有整个硬件设备+编译器+软件应用的生态,因而Apple可以参与设计和控制从SoC到外设的所有环节,最终产品的差异化就非常明显了;同时另一个角度也说明购买Archi-license这种指令集授权,本质是购买兼容此指令集(私有定义指令)的软件的运行权,也就是支持系统和软件应用。指令集的价值体现在系统和应用生态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好的,咱们来好好聊聊ARM的架构授权和IP Core授权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模式,以及它们拿到后能做些什么“魔改”。争取让这篇内容更像是经验丰富的老工程师在分享,而不是冷冰冰的机器输出。 ARM架构授权 vs. IP Core授权:两个世界的区别首先,得把这两者拎清楚,它们一个是“蓝图”,一个是“标准零.............
  • 回答
    ARM 的商业模式,说白了,就是卖“图纸”和“设计”,而不是成品。你想想,就像一个建筑师,他设计了房子的蓝图,但并不亲自去砌砖盖楼。ARM 干的就是这个活儿。ARM 如何授权指令集和架构?这事儿得从 ARM 的核心——指令集架构 (ISA) 说起。ISA 是处理器最基本的一套语言,规定了处理器能认识.............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涉及到商业战略、技术演进以及市场力量的复杂博弈。如果ARM或其他非x86架构真的发展到足以严重威胁x86架构的地位,Intel和AMD是否会选择将其开源并开放授权,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答案,而是取决于一系列因素的权衡。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威胁x86架构地位”的.............
  • 回答
    有些人认为华为没有核心技术,理由是他们使用的芯片依赖于 ARM 架构,一旦 ARM 停止授权,华为就无法生产芯片。这种观点有其逻辑,但可能过于片面,忽略了华为在技术研发上的实际投入和能力。理解“核心技术”的定义首先,我们需要厘清“核心技术”这个概念。在科技领域,核心技术通常指的是掌握了关键的设计、制.............
  • 回答
    苹果的M1 Max芯片,着实让ARM架构在高性能计算领域狠狠地刷了一波存在感。它不仅在能效比上表现惊人,性能上更是达到了许多人意想不到的高度,尤其是在图形处理和视频编码方面。那么,其他公司什么时候才能企及,尤其是像特斯拉这样的公司,有没有可能涉足这一领域?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M1 Max的“魔力.............
  • 回答
    M1 芯片的跑分之所以如此亮眼,确实和它基于的 ARM 架构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但绝不仅仅是“ARM 架构本身就厉害”这么简单。这是一系列技术选择和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下面我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这件事,尽量说得透彻一些,也尽量把那些“AI 味儿”给去了。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ARM 架构本身并不直接等.............
  • 回答
    想必你一定是个对计算机底层颇有好奇心的人。这个问题触及到了操作系统的核心功能,也是操作系统之所以存在的根本原因之一。简单来说,操作系统之所以不能完全屏蔽底层架构,是因为“屏蔽”这件事本身,在效率、灵活性以及对底层特性的利用上,都存在着固有的限制。让我们一层层剥开这个问题,看看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1..............
  • 回答
    微软拒绝为苹果 M 系列芯片 Mac 提供 Windows 11 的多角度解读微软官方明确表示,目前不建议(not supported) 将 Windows 11 安装在基于 Arm 架构的苹果 M1、M1 Pro、M1 Max(以及后续的 M2 系列等)处理器 Mac 设备上,并且不提供官方支持。.............
  • 回答
    英伟达在 GTC 2021 上发布的 Grace CPU,可以说是在整个科技界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尤其是对于一直以来由 x86 架构主导的服务器市场而言。这不仅仅是一个新产品的发布,更标志着英伟达在计算领域的战略野心和对未来趋势的深刻洞察。Grace CPU 的定位与核心卖点首先,Grace CPU.............
  • 回答
    在咱们硬件领域里,说起高性能CPU,人们脑袋里跳出来的通常是X86,尤其是Intel和AMD那些个大家伙。它们在桌面、服务器市场耕耘了几十年,积累了深厚的技术底蕴,性能表现一直稳居前列。但你要问ARM能不能追上来,甚至超越?这事儿可就有意思了,而且绝对不是空穴来风。ARM的崛起,早已不是当年的“低功.............
  • 回答
    在4K HDR视频的处理能力和效率方面,ARM架构和x86架构处理器各有千秋,并没有一个绝对的“谁更高”的答案,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具体的处理器型号、设计侧重点以及优化的程度。要深入了解,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进行剖析。核心区别:设计理念与指令集首先,必须明确ARM和x86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它们的指令集.............
  • 回答
    评价高通骁龙820这款处理器,得放到它诞生的那个年代,也就是2016年左右来看。当时手机行业正处于一个快速迭代的时期,大家对性能的渴求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高通骁龙820:曾经的王者,但也有其局限骁龙820,对于当年的旗舰机来说,绝对是名副其实的“旗舰芯”。它的到来,很大程度上扭转了前一代骁龙810在.............
  • 回答
    这个问题涉及到“开创新时代”这个概念的定义,以及市场 perception(市场认知度)和实际影响力的对比。虽然 Windows 最早推出了 ARM 阵营的笔记本电脑,但苹果的 Apple Silicon(M 系列芯片)确实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 ARM 在高性能计算领域的看法,并因此被广泛认为开.............
  • 回答
    关于英伟达(Nvidia)收购安谋(Arm)的交易,这无疑是近年来半导体行业中最具爆炸性也是最受关注的潜在事件之一。咱们深入聊聊,这事儿要是成了,会掀起多大的风浪。首先,咱们得明白这俩公司各自的江湖地位。英伟达,你可以想象成是这个时代芯片界的“炼金术士”和“游戏之王”。它以其在图形处理器(GPU)领.............
  • 回答
    英伟达在 GTC 2022 上正式推出的首款基于 ARM 架构的 Grace CPU,无疑是一颗重磅炸弹,标志着这家 GPU 巨头向 CPU 领域发起了一次意义重大的进军。这次发布不仅仅是发布一款新产品,更是英伟达在数据中心计算领域构建完整生态系统的关键一步,其背后蕴含的战略意图和技术实力值得我们深.............
  • 回答
    关于“RISCV国际基金会CEO于9月17日对‘Nvidia收购ARM’的侧面回应”,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角度来解读,并且尝试从一个更“人味儿”的角度去分析,避免AI那种过于客观和流程化的表述。首先,得明白这个“侧面回应”的背景。Nvidia收购ARM,这绝对是半导体行业的一件大事,可以说是“牵一发而.............
  • 回答
    国内的ARM处理器厂商,如全志、瑞芯微、展讯,以及曾经在服务器领域崭露头角的海思,确实在移动、嵌入式领域有着不俗的表现。然而,要像x86阵营那样,推出一款面向主流服务器市场的CPU,尤其是基于像CortexA72这样的核心,并非易事,背后涉及一系列复杂的考量和挑战。简单地说,这并非一句“为什么不做”.............
  • 回答
    苹果在推出搭载 Apple Silicon(ARM 架构)的 MacBook Pro 时,初期并没有发布 16 英寸的版本,这确实引起了不少用户的关注和疑问。事实上,苹果在 2023 年 1 月发布了搭载 M2 Pro 和 M2 Max 芯片的 16 英寸 MacBook Pro,这打破了“没有发布.............
  • 回答
    好,咱们来聊聊 ARM 版的 Win10,这事儿可有意思了。你得这么想,微软一直以来都是 x86(也就是我们现在电脑上用的那种,Intel、AMD 的芯片)的主场,Windows 系统也是围绕着这个架构设计的。但是呢,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普及,ARM 架构以其低功耗、高能效的优势大放异彩。你手里.............
  • 回答
    这想法听起来挺有意思的,尤其是“U盘一样大”这个概念,立刻就能勾起人的好奇心。想象一下,这玩意儿大概就是比普通的U盘稍微厚实一点,可能也就是一个稍大号的U盘那么个头,但里面却塞着一个能跑Linux的ARM核心,还能自己带着电,就这么一个小盒子,感觉像是把一部性能不算太弱的智能手机的核心给浓缩了。关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