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计算机理论体系越来越成熟,X86和ARM在微架构设计上早就趋同了,比如说具体的流水线级数都大同小异,基本都是15级左右,各种执行单元基本上你有我也有,取指-译码-访存-执行-写回的这经典的MIPS五级流水线思想在它们的微架构上都基本表现得出来,SIMD方面X86有AVX/AVX2/AVX512,ARM有Neon和SVE,
最后比来比去,还是在比微架构设计了,ARM阵营也就有机会设计出架构规模和在一些跨平台测试中IPC达到甚至超越Intel的架构的情况,同频下谁的IPC更高,在通用测试里面的表现就可以相对更强,
苹果自从A7开始放弃公版开始自研就是走的大核心路线,A7开始就把前端给堆到6解码去了,A7的同频性能相比A6几乎翻倍,往后每代的微架构都在改进,一直到A14的大核Firestorm都没停下来,从A11开始架构又宽了不少,成了一个七解码的架构,Firestorm直接做到了八解码,ROB直接来到了630(要知道A10的时候这个ROB还是192),
苹果的微架构设计能力称得上世界一流,同时还贼有钱,堆得起料,舍得用晶体管,比如说它大核心那每核心4MB的L2(你没看错是L2,目前除了苹果,其他家最大的应该就只是Tigerlake的1.25MB/C的L2了),直接L3都不要了;又比如说苹果那一年一改微架构,这一年一改微架构,一年一提IPC的速度就已经足矣让X86汗颜了(这也和ARM起点低有一定关系),
在保证宽架构的情况下保持高效这也是苹果的绝活了,相比之下反面教材就是Exynos M4了,
当然苹果今天的成功绝对离不开台积电,台积电的制程如果翻车的话,苹果的SOC表现也不见得能这样,如果台积电的5nm延期,用7nm来造A14的话,很难说会是这样的表现,面积也会比现在大很多,
相比于Intel来说,苹果发展的太顺利了,好像也就A8/A10翻了下车,也不算严重翻车,并且由于更新快,一年一更新,算是缺点的放大被进一步限制了,
Intel相比之下就比较惨了,被10nm延期让Intel直接丢掉了往日的威风,
2013年设计完成Skylake架构,那个时候Intel简直如日中天,称得上世界上最强大的半导体公司这个称号,同时期的微架构几乎没有能打的,制程也过渡到22nm了,当时主流酷睿的架构还在用Haswell,也算是在当时分量极重的了,
2015年Intel将14nm+Skylake推向市场,哪怕是在2015年Skylake也几乎是最先进的微架构,可是如今2020年了,Intel还在用14nm+Skylake,虽然说14nm++工艺的性能以及能耗相比初代14nm工艺已经打磨成几乎不像一代工艺了(比如说10400 6C12T 全核4GHz的烤鸡功耗比6700K 4C8T 全核4GHz的还要低),
微架构比不过自然IPC就比不过了,这时候苹果就可以做到以更低频率达到甚至超越Intel更高频率产品的性能,这种情况下真的只能躺平了,
M1对战10900K赢了IPC,赢了单核性能,却没有赢得多核性能,当然这和M1只有4大核4小核有关,真要比多核性能,10900K也能把M1按在地上摩擦,所以不要再传什么10W吊打200W了,10900K跑满单核要200W?怎么不云一个1000W或者10000W呢??
14nm打磨的再好也架不住晶体管密度低,摩尔定律都还是靠堆晶体管密度推的,制程停滞发展导致新的微架构不能上马,Intel于2017年就设计完成Sunny Cove了,结果到2019年H2才出货icelake-U,初代10nm要高频没高频,要低频能耗比不好看,这个翻车简直太严重了,相比自家14nm++就只剩下高密度这个优势了,
不换架构也就意味着IPC无法显著提高(其实这里默认支持内存频率的提高算是提高一点IPC的途径),高性能桌面级这边相当于是停滞发展了,这里也体现出了苹果每年都提高IPC这种行为持续多年有多恐怖了,
好像是去年Intel才决定将制程与架构解绑,也只有这样,十一代高性能桌面级的单核性能Intel才能追回来,5.3GHz的Sunny Cove搭配3200的内存,一般的测试比如说GB5单核打败M1应该不是问题,
话说很多人在这个问题上喜欢手动忽视Intel的Willow Cove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