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艾灸是伪科学么?

回答
艾灸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它是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通过燃烧艾叶产生的艾热刺激人体特定的穴位,以达到温经散寒、活血通络、扶正固本等疗效。

关于艾灸是否是伪科学,这是一个复杂且有争议的问题。 要详细解释,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看待:

1. 艾灸的理论基础(中医视角)

从中医理论来看,艾灸并非伪科学,而是其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理论包括:

经络学说: 中医认为人体存在经络系统,是气血运行的通道,联系脏腑、肢体,沟通上下内外。艾灸通过刺激穴位,被认为可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
阴阳五行学说: 艾灸通过温热作用来“补阳”、“散寒”,调和阴阳失衡。
脏腑理论: 艾灸被认为能够通过经络传导,调节脏腑功能,改善相应的病症。

艾灸的功效在传统中医典籍中有很多记载,例如:

《黄帝内经》提及“针艾灸之”。
《扁鹊心书》中提到“保命之法,慎勿失掉,但百病之病,往往在于经络虚实之间。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所以艾灸,能通经络,安百脉,益脏腑,顺情志。”
《医宗金鉴》中说“艾绒治百病,善散寒湿,疏通经络”。

从这个角度看,艾灸是建立在中医几千年实践和理论总结之上的方法。

2. 艾灸的实际应用与疗效(经验与观察)

历代医家和普通百姓通过实践观察到艾灸在治疗某些疾病时有其效果,例如:

风湿痹痛: 如关节炎、腰腿痛,艾灸常能起到缓解疼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的作用。
寒湿引起的疾病: 如畏寒怕冷、腹泻等,艾灸的温热效应被认为可以驱散寒邪。
妇科疾病: 如痛经、月经不调等,艾灸对温宫散寒有一定作用。
慢性疲劳、亚健康: 一些人通过艾灸来改善体质、提高免疫力。

这些疗效的观察和总结,是经验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3. 科学的审视与质疑(现代医学与科学方法)

将艾灸置于现代科学的框架下进行审视,则会出现一些“伪科学”的质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缺乏明确的科学机制解释: 尽管中医有其理论,但现代科学尚未完全阐明艾灸的具体生物学机制。例如,艾灸产生的“热”如何精确地作用于穴位,并通过经络传导调节脏腑功能,这其中的信号传导路径和分子生物学机制需要更深入的研究来证实。
可重复性和量化困难: 艾灸的效果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包括艾的质量、燃烧的温度和时间、施灸者的手法、患者的体质和疾病状况等。这使得艾灸的疗效难以像现代药物那样进行大规模、标准化的临床试验,并得到高度可重复的结果。
部分宣传夸大或不实: 一些艾灸从业者或产品商可能存在夸大宣传,将艾灸描述为包治百病的“神药”,这与科学的严谨性相悖。
“穴位”的科学证据: 穴位的存在和功能在中医理论中至关重要,但其解剖学上的具体对应物以及其传递信息的精确机制,在现代科学研究中仍是争议的焦点。虽然有研究尝试通过神经、血管、筋膜等进行解释,但尚未形成统一且完全被西方科学界接受的理论。
“气”与“能量”的概念: 中医中的“气”和“能量”概念,在现代科学中难以直接对应,其转化和作用机制也需要更具象化的解释。

4. 科学研究的进展与局限

近年来,科学家们也在尝试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艾灸的疗效和机制:

机制研究: 一些研究表明,艾灸产生的热刺激可能诱导局部血管扩张,改善微循环,释放内源性镇痛物质(如内啡肽),调节免疫细胞,影响神经递质的释放等。
临床试验: 一些小型、高质量的临床试验显示,艾灸在缓解特定疼痛症状(如慢性腰痛、骨关节炎疼痛)方面可能有效。
生物反馈与神经成像: 有研究使用生物反馈技术和神经成像技术来观察艾灸对身体生理指标和大脑活动的影响。

然而,目前的科学研究仍存在局限性:

样本量普遍较小。
对照组设置和盲法实施存在困难。
研究设计和方法学需要进一步规范和统一。
对艾灸的广泛疗效(如治疗癌症、艾滋病等)缺乏可靠的科学证据。

结论:

综合以上几点,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艾灸:

并非“伪科学”: 艾灸是建立在中国传统医学理论和长期临床实践基础上的疗法,具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一定程度的临床疗效,尤其是在缓解疼痛、改善寒湿症状方面。将其简单地归类为“伪科学”是对其历史和实践的否定。
需要科学验证和规范: 艾灸的许多理论和疗效仍需要通过严格的现代科学研究来进一步证实和阐明其具体机制。科学界不应盲目排斥,但也不能盲目接受未经证实的说法。
存在夸大和误导的风险: 部分从业者和宣传可能会夸大艾灸的疗效,甚至将其神化,这部分内容确实可以被视为不科学或具有误导性。
疗效个体差异大: 艾灸的疗效因人而异,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不能期望其对所有疾病都有显著效果。

因此,更准确的说法可能是: 艾灸是一种传统医学疗法,其疗效和机制有待进一步的科学研究和验证。在接受艾灸治疗时,应保持科学的态度,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和有资质的医护人员,同时也要理性看待其疗效,不要寄希望于其包治百病。对于现代科学界来说,艾灸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领域,但它需要通过科学的方法来检验其价值。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燃烧过程中释放大量苯酚等有毒物质,以苯酚为例,苯酚是有毒的,吸入或者通过皮肤吸收进入人体会导致人体产生反应。当进入人体的量到达一定程度,为了尽快代谢,人体的细胞改变通透性,加快体液排出,汗腺也打开,甚至出现呕吐腹泻的症状。

给人造成的错觉就是,这玩意儿舒经活络,治便秘,排毒,排湿,但实际上是让人轻微中毒。

不仅艾灸如此,传统医学很多时候都用了这个原理。比如苦的东西被认为是排毒的,因为它可以使排便通畅。但我们之所以进化出苦味觉,是因为这种味觉实际上在警告我们这东西有毒。轻微中毒之后,肯定会有轻微腹泻。然后给人感觉是,奥,这玩意儿排毒。

再回到艾灸。很多人说,这东西身体太虚的人不能做。那当然了,身体太虚抗不过苯酚中毒啊。很多人说,做完艾灸之后人很累。那当然了,你经历了一次轻微中毒啊,老铁!

大家还可以去看一本书《荒诞医学史》。书中很多例子都告诉我们,用让人中毒的方式激发机体反应从而让人产生排毒的错觉的做法,古代西方世界都用过。比如说,西方人曾经服用金属锑做成的小丸让自己轻微中毒,来达到这个目的。西方历史上,甚至还有服用三氧化二砷和水银来达到类似目的。书中均有记载。还有用芒硝来进行“吐故纳新”的那位,我就不细说了,大家都知道。

这和中西方没关系,区别只在于,淘不淘汰。那淘不淘汰又取决于什么呢?取决于能否要把它怎么产生作用的药理以及副作用用科学的方法定量地弄清楚。没弄清楚,充其量只是经验,而且是没说清楚的经验,并非科学。

user avatar

请多查查知乎上的中医言论。

中医一会儿是科学的,一会儿又不能用科学来否定,一会儿又超越科学,矛盾百出。而且没有任何中医粉互相辩论这个问题。

如果题主觉得这样的矛盾不重要,那就请便。

如果题主认为这些矛盾是致命缺陷,则题主离看破中医骗局也不远了。

艾炙,针灸属于中医。所以题主也会明白的话。

user avatar

这个问题太过绝对,虽然我对艾灸不是非常了解,但只要有点教育背景的人,都知道答案肯定不是“是或否”。

有人觉得艾灸有风险,疗效也没有,就是个骗术。

也有的人觉得艾灸很神奇,一灸就把数年的顽疾给缓解了。

这两个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都是case report,证据力度不大,科学性不强,咋呼性极高。

我有科学的思辨能力、客观的评定能力和专业的检索能力。到底科不科学,用艾灸的英文术语moxibustion,在cochrane的数据库和pubmed的数据库里检索一些近几年的最新研究和循证指南,基本可以知道总貌。

毕竟,评判一个疗法科不科学,不应该在知乎、微博、抖音任何一个公众平台。专业评价体系会给出更公正的评判。

就像我们需要陪审团判案而不是靠舆论。

艾灸的科学研究到底有什么呢?

考虑到艾灸已经上了临床,那就先从cochrane上看看moxibustion相关的指南建议吧。

随手搜到的两个——

艾灸在卒中康复期的应用可以作为辅助,来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

艾灸在肿瘤患者放化疗过程里,可以缓解副作用。

这些都是通过大量的临床研究得出的数据,有的研究“报喜不报忧”,有的研究“理中客”,有的研究“批判为主”,当把所有的研究聚合在一起,通过证据质量的评估,就能得到更全面的综合评定,从而成为cochrane的循证建议。

研究当然无止境,即使现在指南根据有效性已经认可了这项治疗,但具体起效机制和作用机理仍然值得研究人员不断挖掘,并将其优化。

先更新一则母校的喜讯


艾灸治疗前后,手臂穴位及周围的红外热像图。

嗯,这个属于有效指标探索的研究。

艾灸治疗克罗恩肠炎的具体信号通路,动物实验明确机制,也是科学验证的重要一步。

许多人都期待的RCT研究,他来了

电针和艾灸的效果比较,用时下比较火的肠道微生物的研究思路来挖掘

艾灸的安全性的确比有效性更值得关注,不科学的处理方法就是故弄玄虚,一味标榜自己的方法安全。而科学的处理方式,就应该这样制定安全化的标准和指南,让安全的流程变得可重复

还有人诟病的烟雾缭绕,居然也有研究提出相关防控策略

针灸结合治疗老年痴呆大鼠的神经水肿。

这里只是简单的罗列,我知道有些研究质量并不怎么样,临床循证等级也并不一定够高。

但科学与否并不是看结论,而更应该注重过程,目前主流的艾灸都在做这些工作,那么就不认为它是一门伪科学。

如果愿意看那些保健会所的艾灸,一叶障目,告诉自己它不科学,那也无话可说,永远叫不醒装睡的人。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艾灸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它是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通过燃烧艾叶产生的艾热刺激人体特定的穴位,以达到温经散寒、活血通络、扶正固本等疗效。关于艾灸是否是伪科学,这是一个复杂且有争议的问题。 要详细解释,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看待: 1. 艾灸的理论基础(中医视角)从中医理论来.............
  • 回答
    关于郭艾伦是不是一个“名气大于实力”的球员,这个问题其实挺复杂的,并没有一个非黑即白的标准答案。要聊清楚这件事,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咱们得承认,郭艾伦的名气有多大。在CBA,甚至在亚洲篮球的范畴里,郭艾伦绝对是家喻户晓的名字。他从辽宁队的青年队一步步走到核心,一路上的高光时刻、关.............
  • 回答
    在《人民的名义》中,钟小艾能够当上局级领导,并非仅仅依靠其丈夫李达康的权力。虽然李达康作为汉东省省委副书记、京州市市委书记,他的影响力无疑是巨大的,但钟小艾自身的资历、能力和机遇,才是她最终获得局级领导职位的关键。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一、 扎实的专业背景和过硬的业务能力: 职业规划.............
  • 回答
    我理解你对艾伦的厌恶,甚至可以说是强烈的讨厌。这种情感在《进击的巨人》的粉丝群体中其实并不罕见,毕竟艾伦这个人设在故事后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所做的决定也备受争议。要详细聊聊你为什么讨厌艾伦,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剖析:1. 角色早期形象与后期行为的巨大割裂感:很多人喜欢上艾伦,正是因为他早期.............
  • 回答
    三笠对艾伦的感情,这可不是一句“喜欢”就能概括的。那是一种掺杂了守护、责任、依赖、甚至可以说是近乎本能的牵绊,复杂得像她身上那围了无数圈的围巾一样,层层叠叠,纠缠不清。从最最开始,在那个平和的山村里,艾伦就是三笠生命里唯一的阳光。父母双亡,被艾伦从绝境中救出,那一刻,艾伦就像一束光,照亮了三笠原本灰.............
  • 回答
    艾跃进教授被一些人称为“南开之耻”的说法,主要源于他在公开场合发表的一些言论和行为,这些言论和行为被认为与学术界的普遍认知、南开大学的声誉以及某些社会价值观存在冲突。要详细讲述这一点,我们需要梳理以下几个方面:一、 艾跃进教授的公开言论及争议焦点: “中国知识分子的劣根性”论: 艾跃进教授曾在公.............
  • 回答
    在《模仿游戏》这部电影中,艾伦·图灵破译英格玛(Enigma)机的过程,可以说是一场智慧与毅力的史诗级较量。这并非易事,英格玛机之所以难缠,就在于它的复杂性和高度的安全性。简单来说,英格玛是一台用于加密通信的机械打字机,它的核心是转子系统,每次按下字母键,内部的转子就会转动,从而改变加密字母。这意味.............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艾跃进,这个名字在一些特定的圈子里并不陌生。他曾是北京科技大学的一名教授,以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革命史等领域的讲解而闻名。不过,要说他“身上发生了哪些故事”,这可能需要从多个角度来理解,因为“故事”可以是指他个人的经历,也可以是指他所引发的讨论和争议。关于艾跃进本人:首先,艾跃进教授给人的印象通.............
  • 回答
    关于艾洛普(Stephen Elop)是否是微软派出的“木马”或“间谍”的说法,这属于一种阴谋论的解读,缺乏确凿证据支持,更多的是基于一些观察和推测。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梳理一下他的人生经历、关键决策以及围绕这些决策产生的各种声音和分析。艾洛普的职业轨迹与诺基亚的并购要理解这种说法从何而来,.............
  • 回答
    艾伦灭世,这个词本身就带着一种极端和毁灭的意味,而“极端民族主义”是它最直接的标签。听到这样的定义,我们可能会感到困惑:为什么这样一种思想,在现代社会依然有人追捧,甚至能够获得一定程度的支持?这背后并非简单的“邪恶”或“愚蠢”可以概括,而是牵涉到复杂的人性、历史、社会心理以及信息传播等多个层面。要理.............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艰难的问题,放在我一个艾尔迪亚人身上,更是犹如身处炼狱。要说支持谁,那可不是一句两句话能说清的,这得看站在什么角度,又是在什么时候。如果我生在一个相对和平、艾尔迪亚岛还未被外界威胁到生存的年代,我大概率会是韩吉派的追随者。毕竟,谁不想活在一个不需要靠屠杀来解决问题的地方呢?韩吉他们所追求的.............
  • 回答
    如果我是奈德·史塔克,想要在那个名为“权力的游戏”的残酷舞台上活下来,这无疑是一场近乎不可能的任务。我一生信奉荣誉、责任和正义,这些在维斯特洛的王座厅里,恰恰是最容易被践踏和利用的弱点。但若要竭力挣扎,那么以下几点是我必须,也一定会去做的:一、 绝不低估对手,特别是“小指头”贝里席。这是我犯下的第一.............
  • 回答
    艾伦·耶格尔的结局,可以说是在《进击的巨人》这部作品中,最令人扼腕、也最引人深思的篇章之一。它并非是一个简单的“好人战胜恶人”的叙事,而是一个充斥着牺牲、痛苦,以及对自由的极端追求的复杂故事。为了让你们更清晰地理解,我们不妨一步步来梳理:1. 绝望中的疯狂抉择:地鸣的启动经历了无数次的失去,看着身边.............
  • 回答
    姜维的宿敌,这可不是一个简单能一概而论的问题,而是要分不同阶段、不同角度来看的。如果非要找一个最贴切的“宿敌”来形容,那还得具体分析一下他一生中遇到的最主要的对手。要说姜维一生最主要的对手,绕不开的当然是邓艾。这俩人的对决,几乎贯穿了蜀汉后期最激烈的战事,也最能体现姜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悲壮。.............
  • 回答
    《原神》1.4邀约开启,芭芭拉“虚假小天使”争议与诺艾尔“真天使”论调的背后《原神》自上线以来,凭借其精美的画面、丰富的剧情和自由的探索玩法,俘获了无数玩家的心。在游戏持续的版本更新中,各种新角色、新活动也层出不穷,不断为玩家带来新鲜感。而即将到来的1.4版本“风花的邀约”,更是将目光聚焦在了几位备.............
  • 回答
    《艾尔登法环》无疑是近年来最受瞩目,也最具讨论度的游戏之一。关于它是集大成之作还是缺乏创新,以及宫崎英高是否会因此地位不保,这背后牵扯到他对“魂”系列乃至整个游戏界的影响力,以及对游戏设计理念的理解。《艾尔登法环》:集大成还是缺乏创新?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拆解一下“集大成”和“缺乏创新”这两个概.............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