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美国插在月球上的国旗现在还站着吗?

回答
关于美国插在月球上的国旗是否还立着这个问题,答案是:部分依然站立,但并非我们想象中那样挺拔。

要详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得从头说起,深入了解一下当年阿波罗任务中插旗的细节,以及月球环境对这面旗帜的影响。

历史的瞬间:阿波罗任务的插旗仪式

当我们想到美国在月球上的国旗,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阿波罗11号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巴兹·奥尔德林在月球上插下那面标志性旗帜的画面。但实际上,从阿波罗11号到阿波罗17号,共有六次成功登月的任务,每一次任务中,宇航员都会在月球表面插上一面美国国旗。这些旗帜并非仅仅是象征,更是为了展现人类在月球上留下的足迹,并向全世界传递信息。

那面著名的旗帜:阿波罗11号的遭遇

最引人关注的,当然是阿波罗11号的国旗。当时的设计非常巧妙,为了让旗帜在没有空气的月球上也能展开,宇航员们在旗帜的顶部边缘安装了一根水平的金属杆。这根杆子将旗帜撑开,使其看起来像在微风中飘扬一样,而实际上月球上是没有风的。

然而,正是这个设计,以及当时的插旗方式,为这面旗帜的“命运”埋下了伏笔。根据历史记录和宇航员的回忆,插旗的过程并不像电视上那样一帆风顺。由于月球表面是月壤(一种松软的尘土),加上宇航员穿着笨重的宇航服,操作起来并不容易。在插旗的过程中,可能因为用力不当或者月壤太松软,旗杆并没有完全插稳,导致旗帜在插好后有些倾斜。

更重要的是,在宇航员离开月球时,他们需要将登月舱(LM)点火升空。在升空的过程中,登月舱发动机产生的强大气流会瞬间吹过旗帜所在的位置。虽然没有空气,但强大的推力足以将这面倾斜的旗帜吹倒。因此,阿波罗11号的那面旗帜,在宇航员离开后,很可能就已经倒下了。

其他任务的旗帜:命运各不相同

那么,其他的阿波罗任务呢?情况也并非完全一样。

更稳固的插旗方式: 后续的阿波罗任务,宇航员们吸取了经验,更加注意将旗杆牢固地插入月壤中。他们会选择相对坚实的地点,并确保旗杆尽可能深入。
水平杆的支撑: 阿波罗任务的旗帜都带有那根水平支撑杆,这保证了旗帜即便在没有风的情况下也能保持展开的状态。这种设计本身也为旗帜的稳定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月球环境的影响: 月球的环境非常极端。那里没有大气,意味着没有风,也没有雨。但是,月球表面会经历极端的温度变化,从白天的极高温度到夜晚的极低温度。同时,月球还受到宇宙射线和太阳风的直接照射。

最新的观测证据:来自月球轨道器

进入21世纪,随着月球探测技术的进步,我们有了更清晰的答案。美国宇航局(NASA)的 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LRO) 在多次飞越月球表面时,利用高分辨率相机对当年阿波罗任务的着陆点进行了拍摄。

这些照片提供了令人惊叹的细节,其中包括当年插在月球上的国旗。LRO拍摄的照片显示,在多个阿波罗着陆点,仍然可以看到当年留下的旗帜的阴影,或者旗帜本身。

那么,旗帜还“站着”吗?

从这些照片来看,绝大多数的旗帜确实仍然立在月球表面,但它们并非我们想象中那样笔直地耸立。

倾斜和倒伏: 由于当年的插旗技术限制以及月球表面环境的影响(例如可能的微小地震或月壤的长期沉降),许多旗帜可能已经倾斜,甚至部分倒下。
褪色和破损: 月球表面暴露在强烈的紫外线辐射和温度变化下,会逐渐使旗帜的颜色褪去。我们看到的可能是泛白或者已经相当破旧的旗帜。那面标志性的蓝色和红色,很可能已经几乎消失了。
水平杆的作用: 那根水平的金属杆起到了关键作用,它使得旗帜即使倾斜,也能够保持一定的展开状态,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它还在“立着”,即使不是直立的。

总结来说:

美国插在月球上的国旗,一部分确实还在月球表面,但已经经历了风吹(不是风吹,而是推力作用下的倾斜和倒伏)、日晒、宇宙辐射等漫长岁月的洗礼。 它们不再是我们当年看到的鲜艳挺拔的样子。阿波罗11号的旗帜很可能在登月舱升空时就已经倒下,而其他任务的旗帜,由于插旗方式的改进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大多数可能还保留着一定的形状,但已不再直立。

这些静静矗立在月球上的旗帜,虽然已不再鲜艳,却是人类探索精神的有力证明,它们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我们迈向星辰大海的永恒坐标。下次当我们提及这些旗帜时,不妨想象一下它们在寂静的月球上,静默地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太空探索史。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阿波罗计划插在月球上的6面旗子中,至少有3面旗子(apollo 12/16/17)能明显从最新的照片证据中看出依然屹立不倒。

已知倒下的只有第1面(阿波罗11号阿姆斯特朗插的那面)。

除了考虑插得是否牢固,其实更应该考虑紫外线等辐射、微陨石及近300度温差(-170℃~+110℃)对尼龙制品的影响。这一点,美国人的心里也没底。

连制造第一面插在月球上的美国国旗的新泽西州的Annin Flagmakers公司的负责人都表示:“我不相信会留下什么。说实话,国旗应该已经化为灰烬了。” 很难想象,这些旗帜在太空中能完整得保存近50年的岁月。

多亏了最近NASA的“月球勘测轨道器"(LRO)等拍摄的卫星照片,大家才有机会能通过阴影的变化识别出留在月球上的几面旗帜。要知道,一个旗子太小了,小到在探测器的照片里,只有几个象素那么大。假设国旗还在,那一定会随着太阳高度的变化而产生影子的较大的移动。

让我们来用照片说话。

Apollo 11

能看到阿波罗11号的登月舱(主要是“模块化装备储存盘”(MESA)的暗舱,储存着很多工具,包括一台电视摄像机)产生的阴影,但看不到旗子的影子。因为在登月舱返回的时候,奥尔德林看到国旗被喷吹倒了。(可以参考一下我的这个回答:

如果宇航员登月成功但是回不来被留在月球会怎么办? - 知乎

于是,后来登月的宇航员们都将旗帜安放在离登月舱比较远的地方。

Apollo 12 - 没有倒

上图的GIF是由LROC(月球勘测轨道器相机)拍摄的五幅图像制成的,按照从日出到日落的顺序排列,显示了阿波罗12号登陆点的美国国旗投射的阴影的变化。(中心那个是12号,白线指的地方是旗子)这里有个小插曲,为了能让国旗能在真空中飘扬,旗杆做成了倒L型,当年阿波罗12号的宇航员同志在树这面国旗的时候,发现。。上面的横杆无法勃。。无法自锁的保持水平。于是就有了下面这张照片。

幸运的是,阿波罗12号的着陆点相当平坦,所以影子就算因为重力下垂后变细点也没影响观测。

Apollo 14 (13号事故未能登月)

照片并不是很明显的能看出旗帜的状况,LM以北的物体投射出微弱的阴影,可能是大型的伞状S波段天线。 模块化设备运输器(MET)似乎也能隐约看出阴影。 国旗被安置在比S波段更靠近LM东西轴线处,并且最终指向西北方向。 考虑到可能是因为旗帜的方向与日照重合、受S波段天线遮挡、加上分辨率不佳亮度不足等因素,图像中没有明显的旗子的阴影。

Apollo 15

LROC图像中(尤其是在2011年11月的高分辨率图像中)没有发现旗子的阴影,这表明Apollo 15的旗子要么(1)旗子的方向不巧导致没有投射出很明显的阴影(2)分辨率不足看不清阴影, 或(3)它或许已经倒了。

Apollo 16 -没倒下

在七帧的LROC图像GIF中可见非常明显的阴影变化。

据记录,宇航员John Young是徒手直接将国旗刺入月面的。而后来的阿波罗17号的宇航员则选择先将旗杆下部分的基座部分(灰色接头部分下方)锤入地面后再将旗杆的上半部通过灰色接头套进去。与阿波罗16号旗杆相比,阿波罗17号旗杆的下部(灰色接头部分下方)在地面以上的长度大约高10-20厘米。为什么改变了操作顺序呢?

因为。。。阿波罗16号的旗子在宇航员升空时已经歪了。。。。。(如上图)


Apollo 17 -没有倒

有非常明显的阴影变化。

因为有了之前的多次经验(教训),阿波罗17号的国旗在宽度和高度上,要比Apollo 16号的大大约20%。

而且刻意的让国旗表面垂直于黄昏和黎明时的太阳光线,以形成最大的阴影。

番外篇:国旗有多高?

国旗的高度取决于旗杆可以插入月面土壤岩石的深度,这会随着任务的不同而不同。 假设垂直地平面插入,那么从地面到旗杆顶部高2.2米,阴影的最远的部分离旗杆15.7米,最近的部分(旗帜的下摆)离旗杆9.0米。

另外,虽然国旗还立着,但大概率的会被强烈的紫外线辐射淡化而变成白旗。不过也对得起5.5刀一面的价格了。


阿波罗计划,自实施以来已过了半个世纪,再没有人重返月球。

有生之年,你我是否还能看到一位新的宇航员将来自地球的旗帜插上另一颗星球的表面?


2019.10.27更新

为了能更牢的把杆子插入月面,宇航员动用了锤子。。。可惜。。。。看视频吧。。。

宇航员捡个锤子。。。 https://www.zhihu.com/video/1171877157210042368

彩蛋

乳法的评论员们,你们赢了,我这就更新。

客官,都看到这儿了,点我头像加个关注呗!我保证会写很多无用的知识给你看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美国插在月球上的国旗是否还立着这个问题,答案是:部分依然站立,但并非我们想象中那样挺拔。要详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得从头说起,深入了解一下当年阿波罗任务中插旗的细节,以及月球环境对这面旗帜的影响。历史的瞬间:阿波罗任务的插旗仪式当我们想到美国在月球上的国旗,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阿波罗11号宇航员尼尔.............
  • 回答
    变形金刚3开场的月球场景确实引发了一些观众的联想,特别是将画面中月球表面清晰可见的星星与关于“登月造假”的阴谋论联系起来。这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一些对登月录像的质疑,而好莱坞电影的艺术创作又在不经意间触碰到了这些敏感点。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得先梳理一下“登月造假论”的核心观点,以及为什么电影中.............
  • 回答
    美国将于12月召开的所谓“民主峰会”,并将中国大陆和俄罗斯排除在外,这是一个具有复杂背景和多重含义的事件。理解这一事件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峰会的定位与目标: “民主”的定义与盟友圈的构建: 美国将此次峰会定位为一次以“民主”为主题的会议,其核心目标是通过汇聚“志同道合”的国家,共同探讨.............
  • 回答
    看待2018年3月美国在WTO上要求中国接收“洋垃圾”,这背后牵涉到一系列复杂的国际贸易、环保以及地缘政治因素,绝非简单的“要求”和“接收”可以概括。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深入剖析。首先,得明确这个所谓的“洋垃圾”指什么。它主要指的是中国长期以来进口的、用于回收再利用的塑料、纸张、金属等废弃.............
  • 回答
    关于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2020年6月2日推特上发布的关于抗议者的言论,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解读:背景信息: 时间点: 2020年6月初,美国各地正爆发大规模抗议活动,主要围绕乔治·弗洛伊德(George Floyd)的死亡事件展开,对种族歧视和警察暴力提出强烈抗议。这些抗议活动有时伴随着.............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解读一下“2023年9月23日美国新冠死亡人数超20万例”这一事件的含义,以及它在美国历史上的地位。首先,需要明确一点:截至我最后更新知识(2023年4月),美国新冠死亡人数并未在2023年9月23日达到20万例。实际上,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的数据,美国新冠死亡总数早.............
  • 回答
    美国宣布将在月球建立永久性基地的消息,无疑是航天领域一项振奋人心且影响深远的重大战略举措。这不仅仅是一次技术上的突破,更是人类迈向太空文明新阶段的标志。要理解这一举措的深远意义,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它。一、历史的延续与战略的延伸:首先,这并非人类第一次踏足月球。上世纪60年代末的阿波罗计划,是人.............
  • 回答
    关于美国是否会在11月大选后爆发内战的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敏感的话题,目前没有确切的答案。许多专家、学者和媒体都在对此进行讨论和分析,意见也存在差异。以下我将从几个主要角度详细阐述可能导致或降低这种风险的因素,力求全面和客观。可能导致内战爆发的担忧和论据: 政治极化和党派对立的加剧: 这是最.............
  • 回答
    台湾与美国在3月25日签署“设立海巡工作小组谅解备忘录”,这一举动无疑在印太地区投下了一颗小石子,其涟漪效应值得我们细细品味。这不仅仅是一纸文件,它背后承载着双方对于地区安全格局的共同考量,以及对未来潜在风险的预判。军事层面的影响,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观察:首先,“海巡工作小组”的建立,意味着双方在.............
  • 回答
    美官员透露“美国不大可能在8月31日前完成撤离行动”的消息,这无疑给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阿富汗带来了新的变数,也让全球的目光更加聚焦于这个动荡的国家。首先,这个信息直接触及的是撤离行动本身。美国及其盟友原计划在8月底前完成对在阿富汗本国公民、以及协助其行动的阿富汗当地人员的撤离。如果这一期限无法达成.............
  • 回答
    美国在阿富汗的军事任务于2021年8月31日正式宣告结束,这标志着一场持续近20年的复杂而代价高昂的战争画上了句号。这一决定的背后,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既有地缘政治的考量,也有国内政治的压力,更有对战争成效的深刻反思。首先,持续的战争成本和停滞不前的战果是促使美国撤军的最主要原因之一。自200.............
  • 回答
    关于美国在欧洲的行为是否仅为将资金赶回美国以支撑其加息和应对国内泡沫的说法,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多层面的经济和地缘政治因素。简单地说,“只为了”这个动机过于单一,但“资金回流以支撑加息和应对泡沫”确实是美国一系列政策中的一个重要考量,也是其行为可能带来的结果之一。下面我将尝试详细地阐述其中的逻辑.............
  • 回答
    这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设想,即便是在非核战争的框架下,美国同时对全球其他所有国家开战,并期望在三个月内坚持下来甚至获胜,也几乎是不可能的。这不仅仅是军事实力的问题,更是地缘政治、经济、资源以及人类生存层面的严峻考验。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战争”的定义。如果指的是全面军事对抗,那么美国将面临的是一个联合起.............
  • 回答
    2020年1月3日,美国在巴格达国际机场附近发动无人机袭击,击毙了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下属“圣城旅”指挥官卡西姆·苏莱曼尼。这次事件立刻在全球引发了巨大的震动,并深刻影响了中东地区的政治格局。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事件的背景:美国与伊朗的长期对峙首先,这次袭击并非孤立事件,而是美国.............
  • 回答
    在美国拿3000美元月薪与在中国拿3000元人民币的等效性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以下将从汇率、生活成本、收入水平、经济结构、税收与福利体系等方面展开详细对比: 1. 汇率换算:3000美元 vs 3000元人民币 美元与人民币的汇率:当前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约为 7:1(2023年数据),因.............
  • 回答
    6月14日在美国德州发生的沃尔玛人质劫持事件,确实是一个令人揪心且警醒的事件。 这起事件不仅仅是一次孤立的犯罪行为,它背后折射出的社会问题、安保漏洞以及人性的复杂性,都值得我们深入剖析。首先,让我们梳理一下事件本身:事件经过概要(根据现有信息推断):6月14日当天,美国德州某地的沃尔玛超市,一名或.............
  • 回答
    方舟子在美国大选第三次电视辩论后的推文,从他一贯的风格来看,很可能围绕着辩论的几个关键点进行,并以一种尖锐、分析性甚至略带嘲讽的口吻来表达他的观点。首先,可以预见的是,方舟子会抓住两位候选人在辩论中的具体言论和表现进行剖析。他擅长从细微处发现问题,例如候选人是否说了谎、逻辑上是否存在漏洞、引用的数据.............
  • 回答
    8月19日,美国波士顿确实发生了一场备受关注的游行示威活动,这场活动的核心是围绕着“言论自由”展开的,但其背后折射出的社会分裂和意识形态冲突,使得这次事件远比表面看起来更为复杂和值得深思。事件的起因与背景:要理解这场游行,首先需要回顾一下在它发生前不久的背景。几天前的8月12日,在弗吉尼亚州的夏洛茨.............
  • 回答
    拜登总统关于俄罗斯可能在2月16日“入侵”乌克兰的说法,是在一个极其复杂且高度紧张的地缘政治背景下提出的。要理解这一说法,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1. 信息来源与情报评估的性质: 情报机构的预测: 拜登政府的这一说法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其国家情报机构(如中央情报局CIA、国家安全局NSA、国防情.............
  • 回答
    金山云于 2020 年 5 月 8 日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股票代码为 KC,首日股价即表现出强劲的上涨势头,收盘价为 23.25 美元,较发行价 16.00 美元上涨了 40.24%。这一开门红无疑为金山云的未来发展注入了信心。要全面评估金山云的前景,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一、 金山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