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 9 月 23 日美国新冠死亡人数超 20 万例?在美国历史上意味着什么?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解读一下“2023年9月23日美国新冠死亡人数超20万例”这一事件的含义,以及它在美国历史上的地位。

首先,需要明确一点:截至我最后更新知识(2023年4月),美国新冠死亡人数并未在2023年9月23日达到20万例。实际上,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的数据,美国新冠死亡总数早在2020年底或2021年初就已经突破了20万例。

因此,我们假设您提到的“9月23日”可能是一个笔误,或者您是在询问一个假设性的情境,即“如果美国新冠死亡人数在某个日期(比如某个9月23日)突破了20万例,这又意味着什么?”

基于这个假设,或者为了更准确地回答您可能关心的问题,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阐述:

一、 20万死亡人数的实际意义与影响

如果美国新冠死亡人数真的达到或超过20万例,这绝对是一个令人痛心的里程碑,其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巨大的生命损失: 这是最直接也是最沉重的意义。20万生命,每一个都是一个家庭的支柱、一个孩子的父母、一个朋友的伴侣。这代表了无数个未竟的梦想、未竟的事业、未竟的爱。

2. 对医疗系统的巨大压力: 在疫情高峰期,20万的死亡人数意味着需要承受巨大的医疗资源消耗,包括医院床位、ICU、呼吸机、医护人员的精力和专业技能。虽然在死亡人数累积到20万时,医疗系统可能已经适应了一部分,但其背后的压力依然是巨大的,尤其是在某些地区或某些时期。

3. 对社会心理的冲击: 如此庞大的死亡数字,即使不是直接亲历,也必然会对整个社会的心理状态产生深远影响。恐惧、悲伤、愤怒、失落,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这些情绪会弥漫在社会氛围中,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交互动。

4. 经济和劳动力市场的损失: 每一个死亡病例都可能意味着一个劳动力的退出,这对经济活动、生产力以及社会保障体系都会造成长期的负面影响。家庭失去经济支柱,企业面临劳动力短缺,这些都是经济损失的表现。

5. 对政府应对措施的评估: 死亡人数是衡量疫情严重程度和政府应对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20万的数字必然会引发对联邦政府、州政府乃至地方政府在疫情预测、防控策略、医疗救治、疫苗分发等方面的广泛讨论和评估。这会影响到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和未来的政策走向。

二、 20万死亡人数在美国历史上的地位

将新冠病毒造成的20万死亡人数置于美国历史的长河中来审视,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其重要性:

1. 20世纪以来最致命的传染病之一: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美国经历过一些传染病爆发,但很少有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造成如此大规模的死亡。
西班牙流感(19181919): 这是美国历史上最致命的流感大流行,估计导致了约67.5万美国人死亡。新冠疫情的死亡人数虽然尚未达到西班牙流感的总数,但其在不到四年内达到20万的增长速度,仍然是极其惊人的。
艾滋病(AIDS): 自疫情爆发以来,艾滋病在美国已经造成了超过70万人的死亡,但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经历了数十年的演变和医学进步。新冠疫情的快速累积死亡,其“速度”和“集中性”是前所未有的。
其他疾病: 与其他主要致死原因(如心脏病、癌症)相比,新冠病毒在短时间内造成的死亡人数也显示了其作为一种急性传染病的杀伤力。

2. 对美国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公共卫生政策的重塑: 疫情迫使美国对公共卫生体系进行反思和改革,包括疫情监测、响应机制、疫苗研发和分发、医疗资源的分配等。关于“封锁”、“戴口罩”、“社交距离”等措施的争论,也反映了公共卫生与个人自由之间的复杂权衡。
经济运行模式的调整: 远程办公、线上购物、居家隔离等成为常态,加速了数字化转型,也暴露出数字鸿沟和社会不平等问题。
社会信任和政治极化: 疫情的应对策略常常与政治意识形态挂钩,加剧了美国的社会分裂和政治极化。关于科学事实的争论、对政府指令的服从程度等,都成为了社会矛盾的焦点。
代际影响: 许多经历过疫情的儿童和青少年,他们的成长环境和教育方式受到了直接影响。同时,老年人作为高危群体,其健康和生存状态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3. 全球影响力的体现: 作为世界超级大国,美国疫情的严重程度和应对措施,不仅影响自身,也对全球的疫情发展、经济复苏、国际合作以及地缘政治格局产生重要影响。例如,美国在疫苗研发和生产方面的贡献,以及其疫苗出口政策,都引发了全球的关注。

三、 如果你提到的“9月23日”确实是指某个特定日期,并且是第一次突破20万例(这与事实不符,但作为假设):

如果是在2020年或2021年某个9月23日,美国新冠死亡人数首次突破20万例,那么其历史意义会更加“首次性”和“警示性”:

标志性的警钟: 这将是一个非常具体的、令人震惊的数字,标志着疫情已经夺走了比许多人想象中更多的生命,并迫使整个国家正视其严重性。
对早期应对的审视: 如果是在疫情初期达到这个数字,会引发更强烈的对早期预测失误、防控措施不力、医疗系统准备不足等方面的批评和反思。
对未来预期的影响: 这个数字会让人们意识到,疫情的走向充满了不确定性,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和更艰巨的努力来控制。

总结:

无论您提到的“9月23日”是否是实际发生的时间点,美国新冠死亡人数超过20万例,都是一个具有极其深远历史意义的事件。它代表着巨大的生命损失,对社会经济和心理产生了全方位的冲击,并迫使美国对其公共卫生体系、社会结构以及全球影响力进行深刻的审视和调整。与美国历史上其他重大的公共卫生危机相比,新冠疫情的快速和大规模的杀伤力,以及其对现代社会运作方式的颠覆性影响,都使其成为美国历史上一道不可磨灭的伤痕,也是对人类应对未知挑战能力的一次严峻考验。

为了更准确地回答您的疑问,建议您确认您所提及的具体日期是否为实际发生的事件,或者您是否有更具体的背景信息想要了解。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将来某一天,教堂里的牧师:让我们一起为他们祈祷。然后在胸前划个十字,然后低头沉思几分钟。然后布道,愿伟大的主保佑他们进入天堂,那里没有痛苦,愿万能的上帝保佑在座的所有人,永享健康。然后人群解散。然后牧师对其中一个长相好看的小男孩的家长说:这个小男孩可以在我这里多待一会。然后家长开心地把小男孩留下了。

user avatar

意味着一场新旧世代的交替即将开始。

这是我在4月份时写的一篇文章。当时可以说是我可以预见到很坏的情况来,但现实往往比想象的更魔幻。

说实话,在今年1月20日之前我就隐隐嗅到有一丝不安的气氛,公共交通出行也一直是带上口罩。我当时人在上海,11月初从美国飞回来就得了一次严重的流感,咳嗽超过了20天,所以戴口罩也是保护别人(现在想想真的后怕)。

然后临近春节,也就是22号,许多报道已经有了危机的苗头,那时我是相当不安的。我老板过年准备回国外了,还和我说See you next year,那时我还打趣道,这场疫情看苗头比当年SARS严重多了,可能我们Next Year也见不到了。没想到一语成谶,他至今都没有再回来……

大年夜吃完年夜饭就听到武汉封城的消息,然后年初一就去超市买了各种泡面、瓶装水和生活物资……因为玩多了生化危机、最后生还者这样的游戏,单纯的病毒倒还好,我对疫情下秩序和人性是持蛮悲观的态度的,那时候已经做好了一周只出一次门做采购的觉悟了,因为按照正常逻辑,疫情之下,一定是秩序混乱、物资紧缺、人心动荡、可能出现大量不安定/不安全情况的,这些都是丧尸电影和游戏的标准开头……当然,这种情况下除了管好自己,并为韩红基金会捐了2000元之外,我也无法做什么……然而,国内的情况却大大好于我的预期,疫情在三月份已经开始好转,4月份就得到了控制。这背后是一套强有力的动员能力和战时宣传能力,中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动员了巨大的资源去扑灭和控制疫情,同时通过极强的宣传能力让每一个居民都能牺牲一部分自由和便利去阻断瘟疫的传播。

这一点是十分可怕的。因为这个动员能力是我之前完全不敢想象的,按照常规剧本,应该是政府隐瞒真实的疫情,并封锁疫区的消息。各种谣言满天飞,物资紧缺,疫区开始有暴动,政府采用武装力量进行镇压……至少电影和游戏里都是这样去推演的。这也是符合人性和寻常政府机构效率的……但是中国不一样,反而是以一种超乎寻常的组织能力和决心去抗击这个“看不见的敌人”。原谅我没有出生在40-70年代,但这确实是我第一次见识到这种力量。

这也恐怕是西方,尤其是美国在近30年内第一次见识到这种力量。而其本身的疫情的发展也是完美地按照常规剧本在进行演绎。这没什么好奇怪的,人类就是这样的生物,胆小、自私、短视且容易轻信。所以,如今中国面临的压力是我在4月份就能预见到的,因为这样的动员组织力太可怕了,我如果是一个西方政客我也害怕,我也会想我拿什么和这样一个14亿人口的群体去竞争?一个国家,竟然能够让14亿人口井然有序地在疫情下全体隔离,并在后疫情时代全力控制住不再次爆发,并有序复产经营。这样一个国家,如果开战,我拿什么去打赢他?

所以目前所有的封锁、禁运、摩擦都是正常的。因为我们的竞争国家害怕了。这样的高压对抗是必然的且无法回避的,也是一个国家崛起的必经之路——作为生活在这个国家的一个个普通个体,我们别无选择,只能共同面对。

现在的中国,表面上我们仍然是正常的生活、工作,社会也是正常的运转。但是因为外部压力、因为疫情,其实每个个体都面对着比过往更大的压力。有的人失业了、有的人因为行业不景气而降薪、有的人背负上更多的工作负荷,这个也是现实,我的家人有在医疗系统工作,问诊量早就超负荷了,如今秋冬季来临,抗击疫情的工作和宣传又成为了重中之重。没有办法,坏的时代,比的,就是谁的情况更不坏一些。我们每个人能做的,只能是熬一熬,等待新一轮的周期到来和复苏。

而美国疫情的失控,感染超600万、700万乃至上千万,对于美国来说就是社会矛盾越来越大,阶层对抗越来越激烈,也越来越需要寻找排解矛盾的宣泄口。这个宣泄口不在美国之外爆发,就是在国内爆发,但不管怎样,都会爆发。当然以怎样的形式爆发,是很难预见的,可能是一场战争、可能是一次次暴动、可能是一次政变、可能是更长时间的对抗和铁幕……

所以对美国、对中国、乃至对人类社会,这都是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经济经过疫情的冲刷,必然是大量的萎缩。国际关系上的重重矛盾和发展的阻滞,大概率会在一些地区靠战争来释放压力。而后疫情时代也必然会逐渐重建生产关系和国际秩序。但生产关系和国际秩序的重构必然带来大量的社会和国际矛盾……这些矛盾点也可能被阴谋家利用,引发更大规模的浪潮和危机。但谁又能预料呢?在VUCA时代,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准备好面对一个又一个“挑战”和“坏消息”。并相信,这一切终将过去,一个新的时代,终将来临。而熬到最后的,才能笑到最后。

user avatar

英国太让我失望了,完全丧失了自由精神,当年宣称群体免疫,本来挺好的,就因为鲍里斯进了ICU,整个格局都改变了,现在居然还要派出更多的警察,甚至扬言必要的时候派出军队,这不符合自由精神。

再看看人家美国,人家美国死了20万人,累计确认700万,死亡20万,眼睛都不眨一下,要知道二战美国一共才死亡40万人,这一次疫情还没到结束,美国已经死了半个二战的人数,人家美国,说了半句话了吗?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是谁真正实现了这个诺言?美国。

到现在,美国难道像英国一样,就要出动军队了?没有啊,该吃吃,该喝喝。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美利坚真的是实践了这个说法。

爱自由这话,说的轻巧,但是几乎都是没有真正经过考验的。一道考验来了,个个如鸟兽散,欧洲佬就是如此。

真爱自由的,就应该学习美国。

顺便还可以优化一下人口结构,为国家减少了大量的负担。

20万老年人死了,就算一个老年人从老到死,养老金外加医疗花100万。

20万人,这是多少钱?

2000亿啊。

2000亿美元啊。

太厉害了,真是不可战胜。

user avatar

狗咬人不再是新闻。但三件事还是有正面意义的。

  1. 展示了屡败屡战的精神。
    从死亡数超过中国,是中数问题;到死亡超过建国同志说的10万good job;到如果没有great job, 米国早死百万了;到死200万很正常。米国屈服了吗?
  2. 体现了无罪推定的法治精神。
    直到现在,米国有一个人担责吗?中国这种武汉就问责近千人(唇货连搜索一下都不会?),哪来的法痔?哪里有程序正义?
  3. 拯救了全世界的政府危机。增强了各国凝聚力。
    有了米国在前面艰难的立Flag。除了中国3月前,有哪怕一个国家的政府被问责或觉得自己做得不好么?正是因为米国的领导力,坚定了各个国家对自己政府的信心。

另外,即使是大V在这个问题下也就几百赞了。说明什么?说明没有人再care这类数字。这场全人类的危机已经被成功淡化。


还可以想一些有启发意义的事。

什么叫“意识形态挂帅”?
口罩。

什么叫严谨的科学精神?
口罩有没有用

什么是21世纪人类最大难题?
戴不戴口罩。

有什么比贞操还重要?
不戴口罩。


窝了个擦,木想到答这么多,这是第二次被顶到首位(哪怕暂时的)。说明了什么?

说明笨有笨的好处,你看见我在米国死20万前插过嘴么?那时插嘴有用么?你们聪明人看到点儿数字就浮躁。不懂得先胖不是胖,后胖压塌炕么?

我都后悔插嘴早了。。。

继续学习灯塔精神。。。

20多年前留学米国,我就听先知们说过一句,“米国是儿童的天堂,成年人的战场,老年人的坟墓”。

我特马现在才明白这句话说的是什么。。。咱们下半场可能还能见证战场。(我大概率插嘴早了。。。)。

什么叫恐惧?
身边人死了。

怎么帮别人战胜恐惧?
我特马死一坨,你还恐惧个毛?你看着20万别人家的数字,你还恐惧么?你们前浪也好,后浪也好,不该感恩米国,是米国帮全世界战胜了恐惧?

怎么帮自己战胜恐惧?
我特马本来会死200万,现在才死20万,还恐惧么?我们实诚的人就是要利用乘十定律。这种割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大无畏精神,你们有么?

另外,请记住这个全天下最励志的金句:“we did (have done) a great job, otherwise...”
“要不是我们做得好。。。”


新冠看淡,不服就干。

讲真,除了中国人民还替米国人民操心。也就驴党为了选票还揪着新冠不放。真生活在米国的去大街上看看,米国人民还把新冠当回事吗?新冠完全不再是医学问题,而是屁股坐在哪边的政治问题。

新冠是什么?

象裆信众:
中国害的,驴党利用的。

驴裆信众:
中国害的,但可以用来搞死Trump。

选举一过,新冠在米国还能上前10版算特马我输。

为什么米国人欧洲人这么淡然,这么man?

死一坨70岁以上老人,欧米人怕么? 你们去我们希腊罗马日尔盎萨祖宗那里看看,给老人留下点儿食物就坦然分开转进是欧米great, great again,again again又again的优良文化基因。

车祸每年死近百万,流感每年死十几万到几十万。新冠20万算个毛?也只有亚洲这帮戴口罩的娘炮才会怕。

user avatar

在知乎史上的意义在于,第一次见到段子手们对于一件事情的灵感从爆发到衰竭最终变得一滴都没有。真的就是那种“哇哦,美国死亡人数又创新高了…但我真的没段子了呀!”

在历史上,这是一个信号,就是从冷战结束后近30年,无敌于天下的美国开始遇到搞不定的事情了,而且是在其内部。

整场危机持续到现在,美国政府给人的全部印象就是“懒散、甩锅、不作为”。从刚开始的傲慢,到之后的互相推诿,再到现在的彻底躺平,美国的所有行为甚至连一处可圈可点的地方都没有。

我知道在这个时候肯定还是有人出来洗,什么美国社会也没有怎么样,大家都很OK,他们没有我们这么脆弱巴拉巴拉…我对这些说法就一个问题:在接下来可能出现的第二波疫情里,你到底希不希望中国效仿美国?大家都觉得OK那没问题,我们就这么做咯。反正钟南山的共和国勋章、张伯礼、张定宇、陈薇的人民英雄称号都到手了,参战医护人员该表彰的也表彰了,再来第二波我们就学美国躺平,民众也得到了美利坚的味道,医护人员也不用舍生忘死,而且我们处理尸体是火化,比美国埋棺材方便多了。

怎么样?要还是不要?

历史的转折不总是轰轰烈烈,转折的开始甚至是一些很小很小的事情。当然,即使转折迹象已经十分明显,也依然有人熟视无睹。今年对公知来说尤为残酷。一方面他们要和其他人一样,面对疫情带来的种种负面影响。而另一方面,他们又要独自面对自己立的flag被不断打脸。二三月说美国根本不可能大流行,然后是群体免疫大法好,35艘医疗船的神话也说出来了。结果呢?立一个倒一个,张嘴就是打脸。

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是公知不再是原来的公知?还是美国不再是当初的美国?

当然,转折点的出现,并不意味着美国会急转直下。就算是清朝政府,从1840年开始算也撑了70多年。形势的变化不在一朝一夕,甚至说,我并不认为美国迅速崩溃是什么好事情。

但是,我并不能因此忽略掉今年以来美国表现出的颓势,也不可能不去思考其背后的原因以及将来可能出现的情形。

user avatar

看川普接受采访的视频,记者要川普美国新冠死亡人数超过20万发表评论,川普回答这意味着美国防疫的成功,本来要死两三百万的,因为美国防疫的成功,当初及时阻断中国和欧洲的通道,现在死20万,美帝牛逼。

所以以后不要再问美国死了多少人了,不管死多少人,问就是美帝成功,美帝牛逼,川普伟大。

user avatar
  1. 开门直接上菜:疫情很可能二次爆发!起爆点就是印度和美国,这不是黑天鹅,而是灰犀牛!
  2. 详见: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